钢笔论坛

标题: 为什么大多品牌的高端笔款多是M尖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永健    时间: 2011-7-30 12:33
标题: 为什么大多品牌的高端笔款多是M尖的?
为什么大多品牌的高端笔款多是M尖的?
作者: huamao9    时间: 2011-7-30 12:50
因为这类笔也就是用来签个名字!
作者: 拾玖號人    时间: 2011-7-30 12:58
因为M尖最能反映笔尖制作水平,什么F,特别是什么EF,也就是在中国卖的好而已!
作者: 拾玖號人    时间: 2011-7-30 12:59
因为M尖最能反映笔尖制作水平,什么F,特别是什么EF,也就是在中国卖的好而已!
作者: ramsey    时间: 2011-7-30 13:28
m尖最常用,粗细刚好。
作者: 月映空舟    时间: 2011-7-30 13:40
m尖很粗么?请见偶的炫笔贴
作者: pengli02    时间: 2011-7-30 14:30
高端嘛,肯定不是给小孩子练字用的啦
作者: 九命猫妖    时间: 2011-7-30 14: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何威利    时间: 2011-7-30 14:53
m尖是国外的标准用尖,因为字母结构简单,笔画粗写出来才好看,汉字结构复杂,笔画细才能写成正常大小
作者: wangchaotank    时间: 2011-7-30 14:56
中庸之道
作者: OhGp    时间: 2011-7-30 15: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oubleu2005    时间: 2011-7-30 15:47
同意LS
作者: glock    时间: 2011-7-30 16:09
大班起马用M尖签字
作者: 烟樵    时间: 2011-7-30 16:13
什么叫大班?
作者: 小天王    时间: 2011-7-30 17:51
告訴大家一段我的際,遇幾年前我到萬寶龍專櫃逛了一下.專櫃小姐一看到我很自然的熱情招呼,還介紹些新筆.看上了某款筆要買來送給客戶.不過只剩M尖.我向專櫃小姐要F尖.櫃姐向我說M尖才是國外使用的標準尖,老外不用F尖的.現在的萬寶龍筆是收藏或是商務簽名用.所以不需太細.如要買來爬文寫細字只要買一隻幾百元台幣的白金鋼筆用就好了.最後當然那櫃姐做不成我的生意了
  不過小弟的看法如下,高價精品筆以簽名為主要用途.本來就要用粗些的字幅.且因為這幾年人工勞力支出上漲使的成本增加.(歐美國家的人薪水高工時又低)筆尖的製造和打磨不再像以前那麼精細了.廠商只要調大出水量筆尖就自然滑順好寫.比較筆尖的製作是否用心精細只要測試其細字尖的滑順度就可明白
  所以我喜歡買較舊款的新筆來用就是這個原因
作者: glock    时间: 2011-7-30 18:45
本帖最后由 glock 于 2011-7-30 18:46 编辑
什么叫大班?
烟樵 发表于 2011-7-30 16:13


大班是英文BIG BOSS,BIG POTATO的翻譯,就是大老闆的意思。在50年代的香港有許多貿易公司 (稱為洋行) 跟外國有生意往來,多少要接觸到英文,但是以前甚少大學生,一般的公司職員沒辦法跟國外買家溝通,跟外國買家洽商的都是老闆,公司職員知道外國人稱老闆為BIG BOSS,漸漸地,便出現了"大班"這名詞。
作者: ckblue    时间: 2011-7-30 18:59
欧美才是大市场 人家写洋文  都喜欢 M-B 粗细的
市场需求。
作者: 河畔的风    时间: 2011-7-30 19:14
高端嘛。。自然不是给学生来做作业用的。
作者: doubleu2005    时间: 2011-7-30 20:01
什么叫大班?
烟樵 发表于 2011-7-30 16:13


在pchome上搜搜还有万宝龙 “中班” 笔
作者: wangchaotank    时间: 2011-7-30 20:12
大班 中班 小班 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幼儿园
作者: llh10804    时间: 2011-7-30 22:14
个人喜欢EF尖的,西方的笔尖比东方的都要粗一些,这样英文字母写出来更好看,你去看英文的花体,(包括派克的牌子P,那个P能用F尖写出来吗?至少是B或1.1可能1.5甚至1.9)东方的笔都细,因为我们的字麻烦,给你用1.9的你估计就疯了,日本的笔比中国的还要细,因为日文不光要写当用汉字,通常还要在汉字上标假名(表示该当用汉字的读音),所以还要细。给他B尖的,日本人就疯了。所以,什么尖用得多,其实是书写的文字和需求决定的。中国的M尖其实还可以,欧版的M尖要偏粗一点,日本的M尖比中国的还细些,都是M尖也是会有些细小的差距的。
作者: 朴昌范    时间: 2011-7-30 23:01
把杰作masterpiece翻译成大班,是文化沙漠的低级趣味,也反映了这个品牌用户不过是暴发户而已。
作者: 毘沙門天    时间: 2011-7-31 01:17
m尖是国外的标准用尖,因为字母结构简单,笔画粗写出来才好看,汉字结构复杂,笔画细才能写成正常大小
何威利 发表于 2011-7-30 14:53



    同意
外國自動鉛筆也多是0.7起跳,0.5的款式雖有但非每款都會出這口徑。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31 05:41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31 06:11 编辑

香港若是文化沙漠,那大陆岂不成了文化火星。

论世俗文化,大陆的各地都基本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毫无自己特色的马列新文化怎么比得了香港的真正传统的丰富多彩的世俗民间文化(有个英国人曾说过---“中国是由上千座雷同的城市构成的”)。

论学术,大学,大陆有哪所比得了港大。

论文字阅读,大陆有哪个书展赶得上香港的图书种类之盛,观者与买者之众(反映了阅读人口在整个城市居民中的真实比例)。

论高雅文化,文物收藏的品位,实力及成就,大陆有哪个藏家协会比得上香港的敏求精舍及求知雅集的那些世界级收藏家。

论个人,大陆有哪个人比得了葛氏天民楼的元青花地位(全世界私人收藏元青花最多的,达20件),瓷器书画十全十美的张宗宪,古代瓷枕自成系统的杨永德,购沉船遗宝促水下考古的罗桂祥,明清家具文化审视的叶承耀,“留声岁月”蜚声宇内的陈裕铿。

香港是要俗的有俗的(真正的传统俗文化,不是那种彻底改变了大陆人的气质的苏式引进文化),要洋的有洋的,要高雅有高雅。大陆有哪个城市比得了?

文化是由人来营建的,表达的,最终是人。大陆也只剩老祖宗留下来的带不走的建筑物来撑点场子了,但是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光靠些建筑物来撑场子,那是死文化,文化是活的,有人才有文化。更何况,连那些死东西也破坏得只剩个不到五成了。这也能叫文化?哦,对了,也有文化,苏式文化(还不是俄式的),还不是原版正宗的。



“香港的饭馆里大红大绿大金大银,语声喧哗,北人皆以为俗气,其实你读唐诗,正是这种世俗的热闹,铺张而有元气。
  
      香港人好鲜衣美食,不避中西,亦不贪言中华文化,正是唐代式的健朗。
  
      内地人总讲香港是文化沙漠,我看不是,什么都有,端看你要什么。比如你可以订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书,很快就来了,端看你订不订,这怎么是沙漠?
  
      香港又有大量四九年居留下来的内地人,保持着自己带去的生活方式,于是在内地已经消失的世俗精致文化,香港都有,而且是活的。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沙漠都在心里”(阿城《闲话闲说》)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31 05:57
商业文化大陆也没有香港发达,没有人家真正的商业精神。大陆都是些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短期效益。

有一点,倒是大陆的世态炎凉文化倒还真比一向被宣传成典型的世态炎凉的香港人更加发达(往常自诩理想主义的大陆人还真是以之为荣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人一走,茶就凉”,人在时追捧谄媚,人走了冷眼散场的白眼狼文化,倒还真的是大陆是老大。香港人不仅自愧不如,还显得很理想主义,没那么现实。

玩古玩的照理说都是些各自文化中的代表性的高雅人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心和念旧故人这类唯心主义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大陆高雅人士倒真的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现实文化----

世态炎凉
马未都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选择了这一天来怀念朱汤生先生。拍卖会场贴着醒目的大幅朱汤生的照片,笑容可掬。此时正值苏富比一年一度的春拍,频传的捷报与熙熙攘攘的观展的人群都在朱汤生的注目下生成消失,大部分新买家尚不知朱汤生对香港苏富比意味着什么。

    晚上六点半,会展静场,喧嚣远去,许多人向另外一个会场走去,朱汤生的追思会在他谢世3个月后在此举行。侍者端着各类饮料恭候,每个人都低声细语,相互招呼。我看了一下约有二百人,台湾的知名买家来了,欧美的大行家也来了,香港本地的大藏家悉数到场,但我没看一个我熟悉的大陆人。这让我诧异,那些过去围着朱汤生的老少朋友们呢?

    没有任何客套,追思会开始,每个发言的嘉宾都是与朱汤生熟悉的人。发言显然都做了准备,适度的幽默让会场发出会心的笑声。我在下面想,如果让我说,我会说什么呢?

    我会说二十几年前我一个人战战兢兢地来到苏富比,平生在拍卖场买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朱汤生拍给我的,他随口还说了谢谢。他让我一个外乡人心存感激,终生铭记;我还想说,就是这个朱汤生,后来每次在我最着急落槌的时候,他都会眼看别的地方,看看有没有人再出更高的价……

    斯人远去,世态炎凉。炎者,不论远近,赶来念朋友之情,听一听别人的心声,感受一下现场气氛;凉者,早年一见朱汤生就笑靥如花,面带不经意流露出的谄容,而今天却不知身在何方;古人说“世途旦复旦,人情玄又玄”,过去曾在书中领教,今日算是亲身领教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31 06:03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31 06:15 编辑

大陆有党文化,台湾有党文化遗存(不过还是比不得大陆那种活生生生龙活虎且占统治地位的活党文化)。只有香港,是真正的自为的自然世俗文化(也有高雅文化,至少大陆是比不上的),没有参杂那种恶心的政 治的党文化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31 07:59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31 08:29 编辑

说到底,就连锅底最黑的黑社会也比不上香港有文化,人家那是直接的青帮洪门的传统一脉连下来的,比起来大陆那些只能算是些地痞流氓小混混,刚刚在一穷二白毫无传统基础上开始搞组织而已,最多只能借鉴点党文化经验。

世界几大黑社会体系,意大利黑手党,日本极道,中国青红白。香港台湾青红白人家那是直系,大陆的根本就沾不上这个传统边,属于新兴红卫兵文化基础上起来的。人家那是老钱,old gold,直系嫡长子,大陆这是new money,连庶出旁系都算不上,只能说不知道哪里来的野种。

文化都是由人来传承的,只有个地方,人都变了,那是另一种文化。埃及还是那个埃及,你能说现在的埃及那块地方就是古埃及文化?人家信的那叫真主,伊斯兰文化
作者: foolhorse    时间: 2011-7-31 08:54
同意王孙的话。新中国之后大陆基本算是另起炉灶了,港台倒是沿着已有的脉络继续发展。
作者: 小天王    时间: 2011-7-31 09:21
香港若是文化沙漠,那大陆岂不成了文化火星。

论世俗文化,大陆的各地都基本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毫无自己特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31 05:41



    王爺今天可真早阿,看完您的發文後,終於明白為何論壇上大家稱呼您為第一才子了.您也當之無愧喔
作者: 小天王    时间: 2011-7-31 09:37
百年來二岸三地的發展真的是大不同,香港的洋化最深資源也最少.但許多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卻有不少人默默推動.在您的對岸這百年來歷經東西洋文化的歷練.也發展了一套自己的特有文化.有些研習了老祖宗的傳統,有些則是將東洋或西洋等文化融入了生活中形成了一個非常多元的社會.內陸現在也是一個西風東進的年代,能吸取多少西方的精華結合傳統文化是要靠大家努力的.
文化沙漠是一句損人的話,許多地區國度在歷史上都有其輝煌的歷史.其後人應該將其好的文化發楊光大.而不是鄙視他方.
作者: ftsh18    时间: 2011-7-31 10:15
m尖是国外的标准用尖,因为字母结构简单,笔画粗写出来才好看,汉字结构复杂,笔画细才能写成正常大小
何威利 发表于 2011-7-30 14:53



    有道理——写字母和方块字粗细要求确实不同。
作者: ftsh18    时间: 2011-7-31 10:18
最能体现笔尖制作工艺高低的不是M,而是EF,EEF之类的细尖
之所以M比较多,是因为老歪不用整天在一个很小的 ...
OhGp 发表于 2011-7-30 15:29



   
最能体现笔尖制作工艺高低的不是M,而是EF,EEF之类的细尖
——有道理,越细加工越难啊。
作者: 汉家正统    时间: 2011-8-1 03:11
内地的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做的的确不怎么给力啊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