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请教王孙大师:怎么学习佛学 [打印本页]

作者: pidan    时间: 2012-4-30 17:24
标题: 请教王孙大师:怎么学习佛学
很喜欢佛学,感觉是大智大慧的一门科学,所以很想系统地学习它,可是不懂系统学习它的方法
所以恳请王孙大师指点一下,该看哪些书籍入门呢,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多谢多谢!
作者: phds_tsl    时间: 2012-4-30 21:17
回复 1# pidan


    看你的头像怎么也和佛教不搭边啊!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2-4-30 21:22
前排坐等王孙兄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4-30 21:27
回复 3# skytsui


   附议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4-30 23:10
首先,感谢pidan兄抬爱,但本人不是神马大师 ,大家都是论坛兄弟,本人万不敢承担指教二字,互通有无,交流心得而已
[attach]463671[/attach]
[attach]463670[/attach]
[attach]463673[/attach]
[attach]463675[/attach]
[attach]463677[/attach]

其次,就佛学典籍而言,每个人都有不同缘法,依不同经典而有所得,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因此无法一概而论,比如我,最初就是读心经而有所会,但是就通法而言,推荐由南传典籍入手,理由我原来说过,见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28385&highlight=%BD%F0%D3%B9

我的相关心得引用如下---

找死队兄这话就言重了,人人都可说得,没有一言堂,佛教更是众生平等。另外,楼主主楼里的话把我吓到了,本人不是神马先知,不是给人启示的,探讨一下,交流一下心得倒是可以

人人根器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即可。

另外,如果英文能力没问题的话,建议以英文版的巴利文南传原典入手,对佛教可以有个清晰的了解。因为

1。古汉语古奥难懂,尤其是对现代人来说,更何况是佛教典籍。而且汉语不是很适合哲学的语言,不够精确,易生歧义。并且汉语和印欧语系是完全不同的语系,而英语德语和印度的语言是同一个语系,同样是翻译,后者能更精确达意

2。大乘经典外人初看起来会觉得诸多怪力乱神,难以接受,而且很多宗派的东西初看起来有和别的宗教有非常相似的本体论,似乎没有佛教特色(当然,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会知道那依旧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教,而非外道),容易误入歧途。并且对现代人来说,怪力乱神的东西也很难接受。而原始佛典中的释尊,虽然智慧无穷,慈悲无量,但依旧也会有肉身上的痛苦,也会和魔作着斗争,你会感到那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位真正慈悲智慧值得拜服的开悟者,在人的真实性上和同时期的古希腊三哲是一致的,都是真实存在的,而非虚幻无稽的神(佛教本身就是无神论的宗教),你会容易接受。

讲个最简单的例子,金庸初读大乘,也是难以接受那些鬼神之说,他是由英文版的巴利原始佛典接受佛教的,更真实,更精确,更易懂。而且这也不妨碍他之后接受大乘佛教。

什么东西,最基础的东西打好最要紧,万丈高楼平地起么

第三,可从佛教发展历史这个外围入手,这样对于佛教于其他宗教思想的区别可以有个清晰了解,佛教为什么不一样,尤其是和印度各派思想的不同之处,不至于混淆和混乱。这个原来也交流过,见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14177&page=2

我的相关心得引用如下---
哲学层面上还是有高下的。

这个我们可以从印度哲学各派思想来为切入点入手。因为印度人是哲学民族,世界所有哲学思想在他们那里都有,并达到了极高程度。

印度哲学是以吠陀为中心来划分的,无非是以对待吠陀的态度来划分阵营。正如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就是以针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来作出的,是将其倒了个个儿。要么承认论证,要么批判反对,都是以其中心来作出的,根本还是摆脱不了其影响。

传统上把承认吠陀权威的数论,瑜伽,胜论,正理论,吠檀多,弥曼差这六派哲学称为正统派。
把否定吠陀权威的顺世论,佛教,耆那教称为非正统派。佛教和耆那教这两大后期非正统派哲学都是属于当时反吠陀权威的沙门思潮。

但是如果按现代唯物唯心之划分,则---
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瑜伽,
吠檀多,
大乘佛教(分主流的中观派和瑜伽行派)

属于唯物主义则是
顺世论(这是印度最古老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是最彻底和斗争性最强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世界哲学史中都罕见。顺世论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数论(数论其实从一开始,根子上是属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但后期蜕变为唯心主义),
胜论(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正理论、
弥曼差,
耆那教,
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主要是毗婆娑部和经量部)

而在哲学层次上,居于最高层的则是---
吠檀多派中的无差别不二论
耆那教
大乘佛教后期的中观思想(以密宗为代表,根子上是空宗,但已经融合了大量有宗观点,调和圆融)

因为这三派哲学都不是单纯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了,已经具有了超越思想,可说是超唯物超唯心的。但是,这三派之间也有差别。

吠檀多派在印度哲学正统派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印度正统派前期是婆罗门教,但印度中间佛教曾具巨大影响,受佛教思想的冲击,婆罗门教也吸收了大量佛教思想而脱变为现代的印度教。而正是吠檀多派令婆罗门教升华为印度教(吠檀多派是由弥曼差派演进过来的,但吠檀多属于唯心主义,弥曼差属于唯物主义)。而吠檀多派中的无差别不二论则在吠檀多派中又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将吠檀多派升华,令印度教分为正教和幻派。幻派相对于正教则又是一种升华。幻派祖师即是不二论集大成者(相当于黑格尔在西方古典哲学中的地位),印度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天才的商羯罗(他只活了32岁,强过绝大多数人活3200岁)。

三者中,印度教幻派(即吠檀多派的无差别不二论)是属于超越型的唯心主义的有神论。
耆那教属于超越型的唯物主义的无神论。
大乘佛教中观派属于超越型的唯心主义的无神论。

幻派和耆那教都承认有永恒不变的本体,但幻派认为本体是人格化的神,本我。耆那教则认为本体是原子,不具人格化。这是这二者的根本区别。它们都没有脱离本体的限制,虽然它们对于各自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都有一定的超越,但在本体这一点上,没有超越,还是有差别存在,还有主体客体之分。

而大乘佛教中观派和它们的区别则是彻底超越本体,不承认有永恒不变的本体(诸法无我),性质更加不永恒,因为转瞬即逝总是在变化(诸行无常)。这不仅连主体客体都否定了,甚至连主体客体之间的分别也否定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佛教最终的状态在哲学层面上是高于幻派的,佛教是涅磐寂静(三法印,诸行无常(对性质的否定),诸法无我(对本体的否定),涅磐寂静(最高状态))这个最终的状态在哲学层面上显然是要高于幻派的,因为幻派还承认有人格化的本体,其最高状态就是小我融入本体(大我),其基础就有分别心,所以最终也是看似融入合为一体然而还是有区别的(还有个融入,说明是有区别的过程),而佛教的涅磐寂静因为一开始就否定了主体客体性质本体,所以其状态就没有由分别而产生的融入的关系,所谓本来面目。

另外,即使是幻派始祖商羯罗,其思想虽然相对于传统印度教是个巨大的超越,但也是大量借鉴了龙树开创的佛教中观思想(商羯罗本身在印度正统哲学中也是极具争议性,甚至被称为“假面的佛教徒”),才谈得上这个超越。当然,虽然他的思想有很大争议性,但根子上还是印度教思想,而非佛教,因为其核心精神还是论证人格化的本体实有,而非佛教的不仅否认人格化本体(耆那教也否认人格化本体,但还承认本体)更是彻底的否认本体。

从哲学层面上来说,基督教是认为人和上帝(人格化的本体)是有区别的,最终是居于神侧赞美上帝,这个层次顶多相当于印度教中的正教思想。正教思想是最终小我连接于大我,而幻派是小我融入大我,显然幻派在层面上要高于正教。而基督教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顶多相当于印度教中的正教思想,连幻派层次都没有达到

第四。知道佛教最特别之处何在,什么是佛教区别于其他所有宗教的地方,和其他任何宗教及哲学思想都不一样。
佛教的最根本特征是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那么,
1。佛教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拜火教这些有神论宗教不同,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佛菩萨都不是神,都是人,他们没有创生万物(佛教也不承认有任何神创生万物),也不会主宰人的命运,人的命运是靠自己,因缘自作,福祸自为
2。无神论宗教不止佛教一家,还有耆那教。佛教的本体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佛教是不承认有任何永恒不变的本体的(比如耆那教主张世界的本体是原子),佛教是世界上所有思想中否定得最彻底的,所谓真空,最后连空这个概念都要否定掉

这个原来也交流过,见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20744&highlight=%CD%F5%CB%EF%D0%D6

我的相关心得引用如下---

这是其本体论决定了的。佛教是论空的,并不认为这个世界由神创造,也不是由神主宰,而且人经过修行可以达到比神更高的层次---涅磐,并且佛教也不拜神,佛菩萨全部都是人,是经过修行而至的状态境界更高的人。佛教的最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根本就不承认这个世界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一切都在变动中,依因缘和合而成,而有神论宗教的至高神是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绝不依赖他物的,佛教根本就不承认有这种不依因缘而生的恒常实体,佛教是讲相对的,共生的,根本就不承认有这种绝对的东西。佛教的诸法无我,不仅是万物的自性无我,随时都会依因缘变动,连人的个体灵魂这个小我和所谓至高神这个本我都是执著而成的假相,都是无我的,即没有不变的自性,因此婆罗门教的小我本我在佛教看来没有任何意义,都是幻相。

有神论宗教都会有个超越一切的人格化本体,恒常不变,不依他物,即所谓绝对真理。无神论宗教也通常会认为有恒常不变的终极本体,但是不具人格化,比如耆那教。但佛教对本体的否认是最彻底的,这是佛教最特殊的地方,佛教三法印即区别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的最根本特征。其实说起来,宗教和科学的一个区别之一就是,宗教追求绝对真理,但科学不追求这个,只是让人的认识相对更客观更接近真相而已,而且也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这点上,佛教在宗教中倒是和科学最接近,而与其它宗教截然不同,所以爱因斯坦等很多近现代科学家都对佛教表示好感。

其实不仅佛教,在反吠陀权威的沙门思潮下诞生的思想全部都是无神论思想。奉吠陀的婆罗门教是有神论思想,反它的都是无神论思想,从根子上反起。比如和佛教同时的佛教所谓六师外道。现在这些思想留存下来的只有佛教和耆那教了。耆那教和佛教一样,它的几位祖师全部都是人,不是神。佛教不承认世界有本体,耆那教虽然认为世界有永恒不变的本体,但认为这个本体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原子。

婆罗门教的三大基本---“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高无上”,对这些,当时的无神论思想全部都是对着干的。

比如针对吠陀天启,如果世界本来就非神创非神主宰,那么这个所谓天启的吠陀也没有任何的权威性了。

针对祭祀万能,祭祀要杀生,佛教和耆那教则认为众生平等,杀生祭祀实际是恶因果,怎么能万能?印度的耆那教徒通常都非常有钱,就是因为他们的教义主张众生平等,所以不能杀生,而如果从事农业的话,耕地要伤害土地中的生灵,而且种植作物不可避免要除虫,所以耆那教徒都不从事农业,都从事的工商业。

针对婆罗门至高无上,这个就不用说了,佛教和耆那教都是主张众生平等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4-30 23:11
已回复,审核中
作者: wuwenling    时间: 2012-4-30 23:45
回复 4# 查尔斯


    查查最近好水好水啊,万水不易呀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4-30 23:49
回复 7# wuwenling
正在努力---再说了,我除了水,也没啥能说的,,
作者: wuwenling    时间: 2012-4-30 23:51
回复 8# 查尔斯


    在水区貌似不会中毒,不过最近食量见长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4-30 23:53
哈哈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4-30 23:55
回复 9# wuwenling

   ----水区是才第一毒的地方---炫笔区也就毒笔,玩意区面积就广了。。。。至于水区,,,那是直接给人彻底毒了的地方----比如王爷堂主这一类的---话说这食量见长指的是?--------我实在愚笨,还望指教
作者: wuwenling    时间: 2012-4-30 23:59
回复 11# 查尔斯


    最近开朗了许多,心宽体胖,老觉得饿,另外堂主的图片真的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0:01
回复 12# wuwenling


   ----堂主每日晚上发美食。。。我这肚子都让他给带坏了,真心想进到电脑里去啊
作者: wuwenling    时间: 2012-5-1 00:01
回复 11# 查尔斯


    王爷高帅富,而且道教和佛教通吃,
作者: wuwenling    时间: 2012-5-1 00:05
回复 13# 查尔斯


    就是,大晚上的发那么多美食
我还是做我的黄粱美梦吧,饿着饿着天就亮了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0:05
回复 15# wuwenling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0:06
本帖最后由 查尔斯 于 2012-5-1 00:08 编辑

回复 14# wuwenling


   王爷什么不吃,,,尼玛,我想不出来(在学问上)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5-1 00:09
建议先学会供奉家里的活菩萨。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0:10
回复 18# 洗心堂主

孝啊----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0:54
审核出来了,简要总结一下。

和印度正统派哲学的有神论(即传统的以吠陀为中心的婆罗门教)不同,沙门思潮下诞生的佛教和六师外道这些思想基本上都可说是无神论的哲学思想,要么是宗教化的,要么彻底唯物,要么属于不可知论,但都是和有神论的婆罗门教对着干的无神论思想。现在这些存留下来的只有佛教和耆那教了。

而佛教和耆那教表面上在很多地方非常相似,但其根子上的不同在于本体论,耆那教认为世界有永恒不变的本体,此本体和有神论思想主张的人格化的神不同,而是物质性的原子。而佛教则主张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

并且佛教和其他思想相较也是否定得最彻底的。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虽然怀疑这个世界虚幻不实,但是背后还是有那个邪恶的造出一切假象的大欺骗者,还是有主客之别,包括后期派生的“缸中之脑”,罗素的世界是5分钟之前创造出的诘问等等思想,也都还存在主客之别。

而佛教否定到最后,连此主客之别也彻底否定掉,是所谓真空,连“空”都不是实有的,因为那只是一种相对概念,若承认“空”,则这“空”无疑也成为了一种永恒不变的本体,佛教认为此“空”只是一种和“有”相对的概念而已。

佛教被人称作“空王”,诚非虚言,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否定到如此程度。

对佛教的本体论如果明了,则读典籍会轻松许多,论来论去,无非是论这些。最根本就是把握佛教的最基本特质,三法印,这是佛教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用以区分内明与一切外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0:54
审核出来了,简要总结一下。

和印度正统派哲学的有神论(即传统的以吠陀为中心的婆罗门教)不同,沙门思潮下诞生的佛教和六师外道这些思想基本上都可说是无神论的哲学思想,要么是宗教化的,要么彻底唯物,要么属于不可知论,但都是和有神论的婆罗门教对着干的无神论思想。现在这些存留下来的只有佛教和耆那教了。

而佛教和耆那教表面上在很多地方非常相似,但其根子上的不同在于本体论,耆那教认为世界有永恒不变的本体,此本体和有神论思想主张的人格化的神不同,而是物质性的原子。而佛教则主张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

并且佛教和其他思想相较也是否定得最彻底的。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虽然怀疑这个世界虚幻不实,但是背后还是有那个邪恶的造出一切假象的大欺骗者,还是有主客之别,包括后期派生的“缸中之脑”,罗素的世界是5分钟之前创造出的诘问等等思想,也都还存在主客之别。

而佛教否定到最后,连此主客之别也彻底否定掉,是所谓真空,连“空”都不是实有的,因为那只是一种相对概念,若承认“空”,则这“空”无疑也成为了一种永恒不变的本体,佛教认为此“空”只是一种和“有”相对的概念而已。

佛教被人称作“空王”,诚非虚言,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否定到如此程度。

对佛教的本体论如果明了,则读典籍会轻松许多,论来论去,无非是论这些。最根本就是把握佛教的最基本特质,三法印,这是佛教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用以区分内明与一切外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作者: 找死队    时间: 2012-5-1 01:15
回复 21# 旧王孙


    我刚才打开贴的时候心神荡漾的一下,开始不知缘故,但知肯定有王孙兄大论,果不其然却又大出所料,大论够长,而且开头就提到我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1:23
回复  旧王孙


    我刚才打开贴的时候心神荡漾的一下,开始不知缘故,但知肯定有王孙兄大论,果不其然却 ...
找死队 发表于 2012-5-1 01:15


缘分 不过此缘分如果从真谛上说也应空掉。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其实说的是缘起性空。万法皆空从自性空而言,说的是真谛,即真相,而因果不空则是从缘起方面而言,是俗谛,即表象。如果从真谛而言,因果律也是有为法,自性也是空的,也应空掉。

诸法无我

佛教无非从各方面点明这个世间的一切虚假幻象而已,梦幻泡影,虚幻不实,大梦一场。可看看电影《移魂都市》《Matrix》《第十三楼》等等,当然,那些无非是根据笛卡尔思想及派生出的罗素诘问及“缸中之脑”等等思想而演绎出的故事,尚未究竟
作者: 找死队    时间: 2012-5-1 01:49
回复 23# 旧王孙


    还真是缘分,要不我现在怎么喜欢混水区嘛.我觉得王孙兄说佛法古文什么都好,就是太长,本就是些个难懂的东西,说得长了,看得人不免瞳孔放大,唾液横流,表情呆滞.本就是些个玄之又玄的,对俗人还是要俗解释.
我认为吧.....这佛法......好比豆子......你说你怎么把豆子吃好了?,你是喝豆浆,吃豆腐,还是晒豆干,酿臭豆腐.........反正不管你用怎么个吃法来表达你如何的喜欢豆子.......都是对的......而且......重要的是.....补充了蛋白质.....还有钙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1:51
回复 23# 旧王孙


   啊,千辛万苦的等到了---要不是刷新,我还不知道放出来了已经---,果然又是大论,学习中。。。。。。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2:05
回复 23# 旧王孙

猿粪对我真是奢侈品啊,,,如王爷所说,,,命差不要怪社会啊,我琢急啊---不过反正已经空掉了,无所谓了,不过佛陀又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那个啥,我是瞎掰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2:07
回复 24# 找死队

已在第20楼尽量精简扼要,并在后贴以电影为喻。

诚如兄言,不过有些时候还是要分别辨析,即如瑜伽师地论大义,不该分别要分别是烦恼,该分别时不分别是愚痴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2:18
回复  旧王孙

猿粪对我真是奢侈品啊,,,如王爷所说,,,命差不要怪社会啊,我琢急啊---不过反正 ...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5-1 02:05


断灭乃是顽空,即落入以“空”为实有。但空非实有,乃是与“有”相依存的概念名相。中道乃是讲的真空,非顽空。

就如前面所说,此“空”非为本体,如果落入断灭,那就是以“空”为实,为永恒不变的本体了。所以诸法无我,“空”这个法也是无我的,即无自性的,近似否定之否定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2:22
北传空有二宗皆要破四重二谛,唯识以遮诠双遣对破,是一种极聪明的手段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2:25
回复 28# 旧王孙

受教了--空非空为空啊---果然是诸法无我---话说我在看金刚经的时候。有一个感觉,就是说这个东西叫a,实际上不是a,只是叫a而已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2:27
回复 28# 旧王孙

我实在是不行了----去与周公打趣鸟,王爷回见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2:33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2-5-1 02:35 编辑
回复  旧王孙

受教了--空非空为空啊---果然是诸法无我---话说我在看金刚经的时候。有一个感觉,就 ...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5-1 02:25


对,都是名相戏论而已,不得已而为之,要随说随扫,因为不过梦幻泡影而已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2:36
回复 31# 查尔斯

回见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2:37
回复 32# 旧王孙

想到一句---“如来说诸心,皆为飞心,是名为心”,王爷贴无敌啊,“飘然思不群”!这个大师是实至名归了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02:37
回复 32# 旧王孙

想到一句---“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王爷贴无敌啊,“飘然思不群”!这个大   师是实至名归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2:50
回复  旧王孙

想到一句---“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王爷贴无敌啊,“飘然思不群”!这 ...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5-1 02:37


[attach]463827[/attach]
[attach]463829[/attach]
[attach]463828[/attach]
[attach]463830[/attach]
[attach]463831[/attach]
[attach]463832[/attach]
作者: Bobocat    时间: 2012-5-1 03:10
王孫兄說起佛學的境界......讓人敬仰呀.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3:25
王孫兄說起佛學的境界......讓人敬仰呀.
Bobocat 发表于 2012-5-1 03:10


没有眼花!!!!!!!!Bobocat兄回来啦!
作者: Bobocat    时间: 2012-5-1 03:27
没有眼花!!!!!!!!Bobocat兄回来啦!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30 19:25


過去一段時間沒來, 讓王孫兄掛念, 真是不好意思, 當然要回來向您致意呀.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3:29
過去一段時間沒來, 讓王孫兄掛念, 真是不好意思, 當然要回來向您致意呀.
Bobocat 发表于 2012-5-1 03:27


真是大喜事啊!回来就好。向Bobocat兄问安啦
作者: Bobocat    时间: 2012-5-1 03:33
真是大喜事啊!回来就好。向Bobocat兄问安啦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30 19:29


小弟向王孫兄請安呀.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3:37
回复 41# Bobocat

唯愿Bobocat兄今后常来共聚,莫要久渺仙踪
作者: Bobocat    时间: 2012-5-1 03:44
回复  Bobocat

唯愿Bobocat兄今后常来共聚,莫要久渺仙踪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30 19:37



在下也是深自反省呀. 這一年忙於俗務, 來沒和大伙兒交流, 在知性及露上的成長均極有限.  要引以為戒.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3:51
回复 43# Bobocat

兄太客气,俗务缠绕,大家理解,不过也正如知堂老人所说:“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与兄共勉
作者: Bobocat    时间: 2012-5-1 03:55
回复  Bobocat

兄太客气,俗务缠绕,大家理解,不过也正如知堂老人所说:“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30 19:51


您的說極是. 小弟當銘記於胸.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04:00
回复 45# Bobocat

不意今日见兄,实是畅怀,当夜浮三大白!哈哈
作者: Bobocat    时间: 2012-5-1 04:04
回复 46# 旧王孙


作者: pidan    时间: 2012-5-1 06:23
回复 5# 旧王孙


    哈哈,江总幽默
王孙兄谦虚了!我觉得称您作大师一点不过分
先谢过再仔细拜读
作者: doubleu2005    时间: 2012-5-1 10:39
回复 5# 旧王孙


    感谢王孙兄,学习了,本人对佛学,哲学也很喜爱,今后希望王孙兄多指点
作者: pidan    时间: 2012-5-1 13:05
回复 2# phds_tsl


    呵呵,引用王孙兄的一句话:理即佛
作者: pidan    时间: 2012-5-1 13:06
回复  查尔斯


    王爷高帅富,而且道教和佛教通吃,
wuwenling 发表于 2012-5-1 00:01


貌似他吃的远不止这么多
作者: pidan    时间: 2012-5-1 13:07
建议先学会供奉家里的活菩萨。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5-1 00:09



    呵呵,这个我是深有体会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13:21
回复 36# 旧王孙


   [attach]463968[/attach][attach]463969[/attach]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13:22
回复 51# pidan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1:33
回复 48# pidan

回复 49# doubleu2005

互相交流学习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1:34
回复  旧王孙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5-1 13:21


[attach]464356[/attach]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21:43
回复 56# 旧王孙


   [attach]464357[/attach][attach]464358[/attach]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1:49
回复  旧王孙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5-1 21:43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21:54
回复 58# 旧王孙
大师-----求视频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21:54
回复 58# 旧王孙
大   师-----求视频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2:00
回复  旧王孙
大   师-----求视频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5-1 21:54


[attach]464360[/attach]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22:03
回复 61# 旧王孙


   就是江总讲话的视频啊---求pm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2-5-1 22:13
其实可以看一些有佛教思想的电影,如黑客帝国、十三度凶间等。这些电影或多或少都包含佛教的思想。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2:36
其实可以看一些有佛教思想的电影,如黑客帝国、十三度凶间等。这些电影或多或少都包含佛教的思想。
skytsui 发表于 2012-5-1 22:13


是的,恐怖邮轮的灵魂横死不得安息而永在放不下爱子而生的爱心所成的炼狱中打转的思想其实也相关。


不过,这些的直接来源还是西方的,直接可说是笛卡尔一系,往上溯还可以追到柏拉图的洞穴。之所以看了会感到和佛教有联系,是因为佛教也讲到了这些,含摄了这些思想,不过佛教比他们否定得更彻底,西方这些思想终归还有主客之分(同样的,庄周梦蝶也还有蝴蝶和庄周的主客之分,有个孰为真实的问题),所以看这些电影会感到新奇,但情节发展到后来就还是感到有点儿戏,无非是英雄拯救之类。


为什么就不能连主客都归为空性呢?世界是虚幻不实的,但背后也没有什么造就这一切的大欺骗者,即使有,其本体也是虚幻不实的。确实是梦,但也不存在什么做梦者,不存在梦境与真实之分,因为都是空性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1 22:40
回复 64# 旧王孙


   王爷---这空从空中来,那么空之空又是谁造的呢?
作者: 阿波罗    时间: 2012-5-1 22:51
回复 64# 旧王孙


    笛卡尔有哪些书提到过这些吗?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2-5-1 22:55
是的,恐怖邮轮的灵魂横死不得安息而永在放不下爱子而生的爱心所成的炼狱中打转的思想其实也相关。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5-1 22:36



    今天有空,看了一些电影,其中正看了兄所说的恐怖邮轮。这电影很值得看,当中涉及的思想亦相当有深度。如以西西弗神话作隐喻,带出无论怎么办,都逃不出永远轮回的结果。女主角起初自以为改变了,殊不知结果还依旧原来的路线发展。结局是永远重复,永无止境。就像西西弗一样,不管尽多大的努力,也永远改变不了石头会滚下来的结果。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3:04
回复  旧王孙


   王爷---这空从空中来,那么空之空又是谁造的呢?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5-1 22:40


空性是自具的,没有由谁造成的问题,否则,岂不成了有神论了?但是世间种种幻象的产生就涉及到缘起问题。

缘起也是个根本命题,佛教各派对缘起一说都有自己的阐释。

南传上座部是讲根本缘起,而开后世大乘之先河的如有空二宗先河的俱舍宗和成实宗是讲业感缘起,而大乘中观(即空宗)的三论宗讲性空缘起,大乘有宗的唯识是讲唯识缘起,而结合了空有思想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这些是讲真如缘起,佛教最后期的密宗则是六大缘起。历来还有个如来藏思想,争议不休,比如对楞严经就历来有争议,甚至疑为伪经,就因为如来藏思想浓厚,所谓万法唯心,心外无物,那么到最后岂不以心为本体?那就不符三法印了。

不过缘起只能是从俗谛上来说,前者也说过了,因果律本身也是有为法,从真谛上来说,因果亦空。缘起只是假有,所谓妙有,而非实有。
中道乃是讲的真空妙有,而非落到常断二边的顽空实有。前面说过,若以空为实,则是常断二边之一的断见。而若以有为实,则是常见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3:09
回复  旧王孙


    笛卡尔有哪些书提到过这些吗?
阿波罗 发表于 2012-5-1 22:51


方法论,有中译本,商务《谈谈方法》
作者: 一生相伴    时间: 2012-5-1 23:11
谁说水区只有水王。顶王孙大师 先生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3:12
今天有空,看了一些电影,其中正看了兄所说的恐怖邮轮。这电影很值得看,当中涉及的思想亦相当有 ...
skytsui 发表于 2012-5-1 22:55


按宗教说法,就是死后神识因放不下爱心这个执念而造成灵魂不得安息,其实她只要能放下,立即就可获得安息。而且这部电影在逻辑安排上非常完满,以前还有部西班牙电影,讲的时空机器谋 杀,但逻辑上在涉及到源起点问题上有漏洞
作者: 小天王    时间: 2012-5-1 23:21
首先,感谢pidan兄抬爱,但本人不是神马大师 ,大家都是论坛兄弟,本人万不敢承担指教二字,互通有无,交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30 23:10



    看了好頭疼喔 ,我真是一點慧根都沒有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2-5-1 23:27
按宗教说法,就是死后神识因放不下爱心这个执念而造成灵魂不得安息,其实她只要能放下,立即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5-1 23:12



    恐怖邮轮、第六感和小岛惊魂等同样都表达了一个主题,即死后执着意念。这个和佛教说的中身阴很像。在西方也有类似东西,斯威登堡的著作中也有相似的描述。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3:31
恐怖邮轮、第六感和小岛惊魂等同样都表达了一个主题,即死后执着意念。这个和佛教说的中身阴很像 ...
skytsui 发表于 2012-5-1 23:27


柏拉图即已谈到了灵魂投生,这也是其哲人王及精神恋爱思想的一个基础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2-5-1 23:38
柏拉图即已谈到了灵魂投生,这也是其哲人王及精神恋爱思想的一个基础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5-1 23:31



   实在很难想像,这些哲人,怎样能思考到如此形而上的东西,并以其理论来证明。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1 23:47
实在很难想像,这些哲人,怎样能思考到如此形而上的东西,并以其理论来证明。
skytsui 发表于 2012-5-1 23:38


马 克 思即说辩 证 法在古希腊人和佛教徒那里已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亚里斯多德的学以致知的思想就和中国古代主流的学以致用的思想完全不同,求知只为知识本身,不计较其是否有用。这样一种态度,结合伽利略开创的科学实验的验证体系,就产生了科学。如果只是学以致用,难以产生组织精密系统化的科学体系,只是些零碎的片断知识和实用型的技术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2-5-1 23:57
回复 76# 旧王孙


   用套俗一点来说,哲学这玩意,最适合吃饱饭木事干的人来弄。穷苦人家,饭也吃不饱,那里这麼有闲,来想这个想那个。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2 00:06
回复  旧王孙


   用套俗一点来说,哲学这玩意,最适合吃饱饭木事干的人来弄。穷苦人家,饭也吃不饱,那里 ...
skytsui 发表于 2012-5-1 23:57


“最高级的学术研究的开始,只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各种事物几乎都得到了之后。”(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2 02:55
回复  旧王孙


   用套俗一点来说,哲学这玩意,最适合吃饱饭木事干的人来弄。穷苦人家,饭也吃不饱,那里 ...
skytsui 发表于 2012-5-1 23:57


对了,从入手便捷而言,向兄推荐这个应用,有107种西方学术名著,包括了《理想国》《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 判》《小逻辑》《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西 方哲学史》等等,所选译本也善,排版极佳。这款应用4.99美元,内置卢梭的《爱弥儿》和《社 会契 约论》,其他典籍须自行下载,但都是免费的了

[attach]464481[/attach]
[attach]464482[/attach]
[attach]464483[/attach]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2 03:02
回复  旧王孙


   用套俗一点来说,哲学这玩意,最适合吃饱饭木事干的人来弄。穷苦人家,饭也吃不饱,那里 ...
skytsui 发表于 2012-5-1 23:57


另外汉译大藏经可用这个

[attach]464484[/attach]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2-5-2 08:30
一本金刚菠萝蜜经还没读懂
作者: 飞猫    时间: 2012-5-2 08: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2 10:15
其实我很想看看吠陀这部书……
飞猫 发表于 2012-5-2 08:41


如果算上奥义书等等,吠陀的浩瀚可比大藏经

其实精简点可以看看薄伽梵歌,薄薄一个小册子,乃印度教教义核心。当然,历代注这个的也不少,而且都是大部头,曾见过一些英文译本,A3尺寸的大铜版纸,印制异常精美,里面的插图美轮美奂,其厚无比

在人格化本体的有神论宗教中,印度教的哲学体系称得上博大精深举世无双(在佛教凋零的年代,商羯罗就曾驳倒过无神论的佛教),相形之下,基督教的经院哲学真是算不了什么,号称渊博的神学大全作者托马斯阿奎纳在印度先哲面前真是沧海一粟
作者: 飞猫    时间: 2012-5-2 10: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5-2 10:41
回复  旧王孙


   就是听说可能包含上古的信息 所以想看看
飞猫 发表于 2012-5-2 10:38


很难读的,这里第7楼有奥义书里面的一些文字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20744&highlight=%CD%F5%CB%EF%D0%D6
作者: 飞猫    时间: 2012-5-2 10: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5-2 17:47
回复 68# 旧王孙

受教了----但对于说万相皆空的说法,对于我来讲,还是有点无法接受,看来我是毫无慧根啊,不过对于我这个玩者(啥时候能到玩家啊我啄急啊)来讲,万法为法,无所谓了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2-5-2 19:00
回复 79# 旧王孙


    Thank!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