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沪语点滴 [打印本页]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7-5 00:12
标题: 沪语点滴
連襠【俗語】  兩人或多人合夥設騙講作“連檔”,台夥者講作“連襠碼子”。同義來源與中國的服製有關。漢語有“上衣下裳”之說,下衣的“裳”又有裙、褲等區分,褲子的拚縫又講作“襠”。一些歡喜擺老資格的人常以“我在做工作時儂還在穿開襠褲呢”,現在“開襠褲”就是一種為小孩大小便方便而設計的僅褲腰間相連,而褲襠分開的童褲。古人就把合夥幹見不得人的事的團夥講作“褲子黨(襠)”。近代以後,上誨人又把合夥行騙者叫作“連襠”,即不法分子聯手作案的意思,合夥者被叫作“連襠碼子”。



罵山門【俗語】  無端或無理的漫罵。如“儂平白無故罵啥山門”。山門即廟門,因廟多建於山上而得名:如杜甫《三川觀水漲》詩:“乘陵破山門。”<注>:“土門山也,山有二土門,故曰‘山門’:”白居易《寄天竺師》詩:“一山門作兩山門。”又如<宋史·真宗紀>:“法駕臨山門,黃雲覆葷道。”寺廟是佛教聖地,內居者均為佛教弟子,是潔身自好、與世無爭之人,到廟門口罵人者,必定是無端尋釁,也必然會招報應。又作“罵三門”。按<伽藍七堂製>規定,佛寺正門共設三扇門,正大門為“法門”,兩側對稱為“相門”,合稱為“二門”,故“三門”也成為佛寺之代詞。此說亦通。



飯泡粥  ?即泡飯。將冷飯回爐重新煮成粥:?形容和比喻講話羅嗦、不斷重講某件事,令人討厭。在煮泡飯時,煮沸的粥不斷發出“篤篤”的響聲。滬語形容話多者常講:“格人閑話多得勿得了.篤篤篤篤講勿停格”,故以“飯泡粥”喻話多。另一種釋法以為,滬語中“飯”與“煩”,“粥”與“捉”(即無理死纏著某件事而糾纏不清之義,又寫成“作”)諧音,“飯泡粥“即既煩又捉的意思:如“某人討厭得很、簡直就是一個“飯泡粥”。



槍勢【俗語】  義近運氣、機會等。是從球類遊戲中chance引申出來的詞。落彈既是一種高尚遊藝,也常被用作賭博,因為chance之好壞直接影響和決定勝負。因此chance也常用以比作某人近日的運氣和機會。如“格人現在槍勢足來”。即指某人近日抓住了機會,運氣不錯。如不求進取,而隻等上帝給以機會者,也可講作“混槍勢”。



小鬼(頭)【方言】  鬼音讀舉。詞性較活,視語言的具體環境而定,朋友同輩之間使用多用於表示對對方的不滿或憤怒,如“這小鬼竟敢壞我的事,我一定會給他顏色看”;長輩稱小輩,則多含親昵的感情,如“格小鬼死到啥地方去了,吃飯辰光到了還勿曉得回來”;熟人之間稱小鬼(頭)又多調侃、親熱的口吻,如“儂隻小鬼最近是勿是發財了,長久沒到我處來了”。



毛毛雨【氣象俗語】  即如牛毛那樣細小的雨。俗指微不足道,小意思。



七搭八搭【俗語】  義同“胡攪蠻纏”。多指不明真相而胡說八道。也可稱“黑七八搭”。



觸黴頭【俗語】  指碰到不順心的事而倒運,義同倒黴。



翹辮子  意同畜生或死人。本世紀初上海出現電車,有軌電車上有一電辮(無軌電車為兩根)與電線相通,用來接通電源。電車行駛時,如偏離行駛路線或緊急?車等原因,辮子可能脫落電線而上翹。這樣,電車因電源中斷而不能行駛,需重新拉好辮子才能行駛,故有是語。



捏鼻頭做夢【諺語】  義同“白日做夢”。因為鼻子被捏是無法呼吸的,也就沒法睡覺,做夢也就是不可能了,故滬語就有“捏鼻頭做夢-想也不要想的”之說。  

   



  衰惰【方言】 音近“篩惰”,疲乏、勞累、吃力。衰原義為弱、小,古文中又讀殺。《川沙縣誌》:“疲乏謂之衰惰。”《嘉定縣續誌》:“俗言勞頓或慰勞人俱曰衰頹。”今滬語口語中仍有該詞讀音,而文字一般以諧音詞代替。



紮台型【俗語】 爭麵子,出風頭,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台型原指表演藝術中的舞台形象或造型,是戲劇表演成敗的重要因素。但是,台型的好壞最終是以觀眾對戲以及演員的表演的評價而決定的。舊時藝人為突出和抬高自己的形象,設法壓低他人來提高自己稱之為“紮台型”。更有甚者,個別演員還出資收買觀眾為自己捧場,又慫恿觀眾對其對手喝倒彩,也講作“紮台型”。



煞根【俗語】 俗語從“煞渴”派生而來,喻極度的滿足。近幾十年該詞多用於比喻到極點,如市場上商品標價極度的最低價講作“煞根價”。牌類遊戲中5張相連的牌色講作“順子”,“順子”中以“10JQKA”最大,於是講作“煞根順子”。



毛估估【俗語】 初步的、粗略的估計或估算。該俗語盛傳於1987年至1992年間,成為當時最流行的俗語之一。滬語中“毛”含有初級的、初步的、粗略的之義,如半成品稱之為“毛胚”,未扣除全部成本的盈利為“毛利”,非淨重稱之“毛重”等,“毛估估”即初步的、粗略的估算。



上腔【俗語】 又作“上槍”、“上腔勢”等。現代上海方言中喻故意對他人進行挑鬥、挑釁的行為,意同“找茬”。



活絡 【俗語】指非固定鉚接而可以折卸重新組合或可以隨意調節。如固定口徑的扳螺帽的扳頭講作“呆扳頭”,而可以調節口徑的扳頭講作“活絡扳頭”指人機敏靈活,能隨機應變。



篤定【方言】 喻牢靠而有把握,也講作“篤定泰山”。相傳,吳縣造橋名將徐明懷在築一石拱橋時,恰知縣路過,知縣認為該橋築得不好,可能會倒塌。三個月後,知縣派人實地察看,察看者看見許多人在橋上休息,就問:“這橋有危險嗎?”人們回答講:“徐明懷是造橋大匠,他造的橋墩篤直,石拱定位牢靠,叫做‘篤定’。”從此“篤定”成為江南俗語,為加強語氣,也講作篤篤定定。



革履【俗語】 對年輕而又帶新派者的稱謂。盛行於民國初至50年代,在解放前拍攝的描寫上海生活的電影中經常可聽到此詞,一般前置姓。中國有以服飾作稱謂的習慣。近代以後,外國的西服、皮鞋逐漸流傳入上海,影響了中國傳統服飾的變化。尤其到了清末,留學生回國的人數日益增加,他們常著西裝、皮鞋,於是被人們叫做“佯裝革履”。約民國後,“革履”成為稱謂的代詞,指新潮的青年。解放後提倡簡樸生活,“革履”一詞的使用減少,現在仍有少量使用,常帶有親熱和開玩笑的意思。



抖豁【俗語】膽小經不起大場麵的樣子,多用以形容既想買某東西,又舍不得花錢而猶豫不決。在舊滬語中,將過去謹慎而顯得膽小怕事的樣子講作“抖抖豁豁”。80年到後,由於物價上漲速度很快,有些商品在較短時期內發生變化,購物者無法理解和適應物價的變化,購物時常出現猶豫不決而抖抖豁豁的樣子,他人就會催問:“儂抖抖豁豁的啥,要買快買。”後“抖抖豁豁”被省為“抖豁”。  

   

   

  一槍頭 落彈、康樂球等遊戲術語。指球藝高超可以不輪換擊球而一次連續將球全部擊入洞中。根據這類球的遊戲規則,擊球者在擊進一球後可以繼續擊球,反之,則須由對方擊球。擊球用的棒稱之“槍棒”,也省稱為“槍”。故有是語。有時也講作“一槍光”。俗語指藝高者可以一下子完成某動作或任務。賭博俗語指一擲定勝負。參加賭博者將所有賭資集中起來,以一次性賭博決定輸贏。



軋三胡【俗語】 又作“軋訕”、“軋訕胡”。閑聊。詞義來源釋法不一。據王韜《瀛儒雜誌》中說,清同光年間,胡鏞(雪岩)是上海最出名的買辦,胡公壽是上海最出名的畫家,胡寶玉是上海最出名的妓女。同時,這三人是上海最有錢的名人,遂被合稱“海上三胡”。“三胡”也是當時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的對象,於是滬人稱議論,閑聊為“軋三胡”,也有人認為滬語稱“拉琴”為“軋琴”,傳統樂器中有二胡、單弦、四弦,而沒有“三弦”(北方樂器中有三弦),於是人們把不入調門的閑聊講作“軋三滬”。還有一說認為,“三”是“訕”之訛。滬語中把搭腔講作“搭訕”,如《海上花列傳》:“一頓搭訕,直搭訕到搬上晚餐始罷。”而“胡”又有“胡調”之義,於是講作“軋三胡”。



賣相【俗語】 商品、物件等的外觀。如“這種東西賣相好來兮,裏向是一太糊塗”。指人的外貌。如“你的女兒賣相介好,人又端莊,還怕尋勿到好人家”。詞義直接來源文字。就是妓女的相貌是供出賣的,於是像商品一樣被叫做“賣相”。就是“賣相”用於指人的外貌時多指非正派的女子,現已廣泛用以指任何人的外貌。



來三【俗語】  能幹、精明、可行,詞義出處無定說,一說以為寫作“來山”。舊時許多廟宇建在山上,來到山上敬香的人越多,則菩薩越靈,同時也意味著廟中僧人有本事。而據清人住《吳下諺聯》中講:明末有一位考官在江南主持考試,派人四處放風說,考生隻要交付白銀三百兩,就保證能錄取秀才,並說不另開具收據,進考場就知真假。交付三百兩的考生進考場後被安排到“來字三號”的考棚裏,凡在“來字三號”靠柵的考生也全部考中了秀才。該事傳出後,吳語即以“來三”喻可行。但封建社會的考試製度是十分嚴格的,像這樣的公開舞弊似乎不可能。故“來三”可能是“襴衫”之訛。襴衫是一種上衣下裙相連的服裝,古代規定為士大夫以上者的常服。到了明清時期,又規定襴衫為秀才、舉人的公服,同時又規定需用藍布製作,於是也被叫做“藍衫”。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封建社會中,考試是走上仕途的最基本方法,小地方的秀才已是有名望的人,舉人的地位就更高了。襴山或藍衫是讀書人穿的服裝,於是“襴衫”也成為精明、能幹者的代詞,並沿用至今。後人不知“襴衫”出典而訛作“來三”。



刮訕【俗語】 多用於指犯罪團夥案情暴露、個人隱私被人察覺等。《辭源》、《次還》等權威性工具書中把“訕”釋為譏笑、勉強裝笑等,又釋“搭訕”為“因不好意思而找話談”,“藉機交談”等。而實際上滬語中“搭訕”除了含有上述意義外,還有應酬、閑聊的意義。那些麵孔長相難看,一看就像作了虧心事的人也被講作“刮訕麵孔”。由於“刮訕”一詞使用麵太廣,後來又派生出“慣訕”等詞,詞義與“刮訕”同。



吃生活【俗語】 指家長對小孩,長者對小輩,強者對弱者施以暴力。在滬語中“生活”多指工作,勞作、活計,而幹活一般需有工具(滬語講作“家私”),“吃生活”就是用工具敲打對方,故該俗語有常講作“吃家私”。如“儂再不聽話,當心吃生活”。也指工作中不小心,被工具砸痛或打傷。如“我自己不當心吃了記生活”。



吃香【俗語】 受歡迎,意與“吃價”同。據《宋朝事實類苑》記:北宋中期後,宮廷編製龐大,冗員激增,那些在京城中候補待放的官員有一個叫“三班院”的機構負責安排和分配。候補官員為爭取早日放官,就以“香錢”的名義向三班院官員賄賂(今滬語也把以送禮之法求人幫忙講作“燒香”),於是,三班院官吏“香錢”之收入遠超過年俸的收入。另外供聽眾有一個叫“牧司”的機構專門負責宮廷的生活垃圾處理,宮廷中人食不厭精,他們的排泄物是上佳的農肥,也能賣好價錢。當時社會上有“眾牧司吃糞,三班院吃香”的傳言,於是“吃香”被借喻令人羨慕的職業。以後詞義擴大,喻令人羨慕的職業及受人歡迎的商品等。
作者: lethehome    时间: 2012-7-5 21:17
可以参见《上海俗语图说》民国的东东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2-7-5 21:38
堂主好雅兴啊···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7-5 22:56
上次毛哥发的那个面馆帖子中  有一句长脚  这个是不是指后生仔?意思是后生仔跑得快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7-5 23:10
回复 4# 如良


    不是 长脚就是高个的意思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7-5 23:19
回复  如良


    不是 长脚就是高个的意思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7-5 23:10



    明白咯  谢谢毛哥
作者: a170418259    时间: 2012-7-6 00:08
沪语课第一节,学习~
作者: 泡...    时间: 2012-7-6 00:34
上海话也是在慢慢变化的,有时候很多词我能听懂,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往往想不到去用。。。。
比如撒度,一般我都说7裂
作者: 泡...    时间: 2012-7-6 00:41
上次毛哥发的那个面馆帖子中  有一句长脚  这个是不是指后生仔?意思是后生仔跑得快
如良 发表于 2012-7-5 22:56


我就算长脚
作者: xlem    时间: 2012-7-6 15:37
还有帮帮忙,捣糨糊,推板等等
作者: 布篼篼    时间: 2012-7-6 15:40
旁友,侬想哪能~~~~啊哈哈~~~
作者: ZRYQZ    时间: 2012-7-6 15:51
亟待传承啊!
在学校已经越来越难听到沪语了,常见到明明是两个上海人却用普通话交谈的场景,着实蛋疼。
我是始终坚持说上海话的。有时候和朋友打电话,他开口就是普通话,我就会“教训”他说上海话(当然是死党一类的朋友)~
作者: yetianwei    时间: 2012-7-6 16:02
老上海话:妖五妖陆,搞七廿三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7-6 22:23
现在的沪语 虾发 花 音。小时候 虾 发 汉 音。
作者: a170418259    时间: 2012-7-6 23:42
话说,很多有意思的句子,只有用上海话才能体现出其幽默的精髓~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7-7 21:47
我就算长脚
泡... 发表于 2012-7-6 00:41



    赵姑娘身长几何?
作者: tommycai    时间: 2012-7-8 02:09
么 神之胡之 稿子 一天世界 啊……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