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微软逆天的计算机“同声传译” [打印本页]

作者: long37    时间: 2012-11-10 00:21
标题: 微软逆天的计算机“同声传译”
微软逆天的计算机“同声传译”!直接用本人声音说中文,老外朋友再也不用担心沟通。首先,对着系统说1小时英语训练它,之后再说的英语就可以立即翻译成普通话,并保持本人的语音语调说出来,听起来就像自己说的一样~ http://t.cn/zjPcL1d 7分20秒开始是亮点,全场欢呼:http://t.cn/zjPcPUp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89684689_2_O0mzRiJrB2SP+Eh0HTWxve0D+PcXuvDoj2u9u1utJw1PE1XaapSQZNUD5iHfFqwbrz0xHcZkeP8wkkR5Zag/s.swf
作者: 翰墨飘香    时间: 2012-11-10 00:25
...
作者: tommycai    时间: 2012-11-10 00:37
完整地看完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2-11-10 01:04
表示开发者很有才华
作者: WEBOODOG    时间: 2012-11-10 01:20
震惊啊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2-11-10 11:07
其实和谷歌翻译用的原理是一样的,采集大量的语言资料,然后做检索。

如果注意7分20秒之前的一段能够看出来翻译的并不完美,但是较其他的翻译器已经好很多了,但是这仍旧是建立在对着电脑说1个小时以上即数据收集够量之后的翻译结果,而且不能忽略的是基本上后面翻译的句子都是短句。

语言里面夹杂着很多感情、文化、习惯方面的东西,这也是所以翻译器难以克服的难题,我们都同意软件是不能“思考”的,这也是为什么翻译软件始终不能代替人类翻译,始终做的是辅助工作的原因。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1-10 11:48
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很牛逼了。
作者: dragonsony    时间: 2012-11-10 12:43
除了NB,还能说啥。
作者: 素问    时间: 2012-11-10 16:51
以后学生可以不用考三级四级六级八级了吗
作者: 十月的灏字    时间: 2012-11-10 17:32
身为学语言的苦逼孩子....压力很大啊....
作者: shake    时间: 2012-11-10 17:55
NB.....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1-10 18:58
标题: 标题
本帖最后由 linnn2003 于 2012-11-10 19:04 编辑

牛呀!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1-10 19:00
回复 6# 柳成溪


    不要样本就要分类?
作者: 猪头三    时间: 2012-11-10 20:25
本帖最后由 猪头三 于 2012-11-10 20:40 编辑

机器能做到这步的确很难得,希望在未来十年能有更大的突破。
视频中演讲者的语速是做同传的最佳速度,译员可以稳健地做到信息的输入与传出。最怕的是马云似的演讲者,速度既快又没逻辑,拿他的演讲做过几次模拟同传,差点吐血。最放松的就是重大活动开幕式的领导讲话,行话叫“献花辞”,翘着二郎腿就做了。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11-10 21:09
表示开发者很有才华
小号100 发表于 2012-11-10 01:04



    开发者是华人   一开始是做中-日互译的
作者: zggblt1977    时间: 2012-11-10 21:23
谁都不必学外语啦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2-11-11 07:39
机器能做到这步的确很难得,希望在未来十年能有更大的突破。
视频中演讲者的语速是做同传的最佳速度,译员 ...
猪头三 发表于 2012-11-10 20:25




方言是个大问题!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2-11-11 07:42
回复  柳成溪


    不要样本就要分类?
linnn2003 发表于 2012-11-10 19:00



   这个表示看不明白。我不是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有些太专业的词汇就不懂了。

我的意思是这个翻译软件首先要采集大量的语言内容,这样可以确定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然后再采集说话者的语言资料,这样可以更好的让翻译内容和说话者相互契合,已达到更好的翻译结果。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1-11 09:08
这个表示看不明白。我不是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有些太专业的词汇就不懂了。

我的意思是这个翻译 ...
柳成溪 发表于 2012-11-11 07:42



    呵呵,不好意思,可能当时手机上的没看懂您当时的意思,我只是对于这句“这仍旧是建立在对着电脑说1个小时以上即数据收集够量之后的翻译结果”发出了自己的一点疑问。但凡这种所谓智能的软件,自己感觉几乎都是需要样本库和学习的过程的,而后通过分类,给人智能的结果。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只是学习和样本库积累的过程贯穿一生就是了,而且分类更加精准。举个例子,把一个人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完全陌生的城市完全陌生的生活习俗的环境下,他几乎就会崩溃,当他熟悉几天后,采集到一定样本,并学习后就会慢慢适应!而居住几十年后则会完全熟悉,并可以对他做出分类的反应时间忽略不计。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2-11-11 09:43
呵呵,不好意思,可能当时手机上的没看懂您当时的意思,我只是对于这句“这仍旧是建立在对着电脑 ...
linnn2003 发表于 2012-11-11 09:08



   对的。
微软这款软件首先也要建立一个信息量庞大的语言库,后期个人对着软件再说一个小时那不过是让软件熟悉说话者的语言习惯而已。
作者: 伟大的睡教教主    时间: 2012-11-12 21:40
愚蠢的人类啊。你们造巴别塔是想要招致毁灭吗。。。。。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