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英雄集团计划引入投资再造英雄 国资仍51%控股——转自新浪财经 [打印本页]

作者: 朗薇兰    时间: 2012-11-28 16:48
标题: 英雄集团计划引入投资再造英雄 国资仍51%控股——转自新浪财经
本帖最后由 朗薇兰 于 2012-11-28 16:51 编辑

再造“英雄”?

  英雄集团计划先为金笔厂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进一步在集团层面引入PE,“下一盘很大的棋”

  张汉澍

  沉寂多年的英雄钢笔正因为新一轮的国资转让和多元化改制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现在外界有不少的误读,其实上海滩上有两个‘英雄’,但因为名称接近和一些历史瓜葛,大家现在把两个‘英雄’混淆了。”11月26日,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惟康在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1993年的时候,上海轻工集团旗下英雄股份的股票接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和B股挂牌上市,8年之后,由于业绩下滑严重,英雄股份不得不淡出资本市场,大盈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则借机借壳上市。

  史惟康介绍说,英雄股份退市后将主要资产都放进了英雄实业公司,而如今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的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简称“英雄金笔厂”),正是上海海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文集团”)在2003年时候向英雄实业公司收购而来。

  资料显示,海文集团是由创建于1927年的上海墨水厂和创建于1936年的上海长城精细化工厂于1995年合并而成,为上海市普陀区国资委的独资企业。

  在收购了英雄金笔厂后不久,海文集团便更名为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英雄集团”)。史惟康说,虽然名字都叫‘英雄’,但是现在的英雄集团和以前的英雄实业、英雄股份没有任何资产和法律上的联系,完全是两家企业。

  据其透露,轻工集团当年剥离英雄股份的不良资产,海文集团花费了1亿多元接下了盘。如今,海文集团正渴望为英雄金笔厂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而根据史惟康的表述,海文集团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接盘者的门槛

  笔厂变得更加市场化,但是国资仍会以51%控股。“我们要做好英雄这个品牌,因此从来没有完全退出或者转做小股东的打算。”

  目前,英雄集团正计划和未来的新股东对英雄金笔厂进行新一轮的注资,但是具体的注资范围,史惟康说还是要等新的投资者进来后再具体商量。

  史惟康说,以后生产线就保留笔尖生产的核心技术和高端笔的装配,其他的普通产品、部件制造将逐步向外地转移,做到研发设计和营销两头在沪、一般制造基本在全国的模式。

  不过与此同时,英雄金笔厂的生产线也面临再投资改造的必要性。史惟康介绍,目前英雄的笔尖是1980年代的技术,如果新股东是做笔的企业,那么就可以借用他们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达成资源共享。

  史惟康说,英雄需要在未来进行产品创新,以前过于集中在办公文具领域,而未来要把目标市场转移到文化礼品市场去。比如用于金笔收藏、为重大活动和重大节日的见证制作纪念品,以及为汽车和银行的VIP提供赠品。

  “但是文化礼品和办公文具的营销网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网络,需要重新的探索,但这些都将是英雄发展的新方向。”史惟康说。

  新英雄的引资

  准备在未来从集团层面引入私募股权基金,谋求集团公司的资本化和证券化

  2003年,海文集团出资收购了英雄实业从英雄股份剥离的部分制笔生产资料,其中主要包括存货、设备,还有员工,重新组建了如今的英雄金笔厂。

  “当时我们也烦恼收购回来的金笔厂叫什么好?后来集团觉得‘英雄’这个厂名还是很响亮的,于是仍沿用‘英雄’的名号。”史惟康说。

  很快海文集团意识到,如果要接盘英雄的钢笔生意,光买下英雄金笔厂是远远不够的,于是2005年,海文集团又花费数千万元买下了英雄等制笔商标。

  一年后,为使英雄商标和公司的商号统一起来,海文集团更名为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自此,上海滩上出现了两家“英雄”。

  “但是‘老英雄’那边已经没有品牌所有权了,他们把品牌卖给了我们,现在只是公司商号里还有‘英雄’二字而已。”英雄集团一位人士说。

  有英雄的内部员工说,公司曾尝试过多元化投资,其中一部分是应上海市(请不要使用敏感词)的要求,出资整合上海市的很多文具、办公类企业,包括打字机厂,礼品厂等等。同时,也跨界做过厨卫项目,成立了上海英雄现代厨房设备销售有限公司。但史惟康说,这些尝试和如今的英雄集团没有任何关系。

  目前的英雄集团注册资本1.67亿元,下设投资企业十家,其中包括,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上海精细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上海海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英雄轻工业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贵冠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上海海文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英雄集团文化用品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爱伊文具有限公司等。

  史惟康说,目前英雄集团的资产评估是10个亿左右的净资产,年净利润已经连续3年在2500万元以上,除了收购而来的英雄金笔厂,其他9家下属企业都是盈利的。

  史惟康也承认,收购英雄金笔厂后,集团在其生产技术的改造上缺乏真金实银的投入。“那是因为我们把工厂买进来后,发现这家企业发展的矛盾主要是冗员太多,所以几年来,公司一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人员分流上,希望把这个包袱卸下来,随后再谋发展。”

  目前英雄金笔厂的老国企人员数量已经从接盘时的1200人下降到148人,史惟康认为,多元化改制的好时机已经到来。

  有消息称,英雄集团打算引入战略投资者,盘活英雄金笔厂这块金字招牌的核心资源,同时,集团层面已回收在各地英雄品牌授权的销售权利,成立新的英雄产品营销公司,整合各地的营销资源。而后准备在未来从集团层面引入私募股权基金,谋求集团公司的资本化和证券化。

原文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 ... /024513818445.shtml
作者: 朗薇兰    时间: 2012-11-28 16:52
自己先占个沙发。坐等英雄再领风骚!
作者: anubis    时间: 2012-11-28 17:11
看得这叫一个晕啊。英雄的衰落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大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的原因还是根本性的。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8 17:33
回复 3# anubis


    企业内部的原因是什嘛啊
作者: 九命飞猫    时间: 2012-11-28 17: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雁字无痕    时间: 2012-11-28 19: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2-11-28 20:00
毕加索,公爵这种类型的品牌,不都是在“大环境已经衰落”之后才建立的国产品牌,现在不都比英雄制造的东西做的精致很多,卖的很好,创造了自己的一片市场啊。
作者: ChironKoo    时间: 2012-11-28 20:15
吃老本,啃完拉倒
作者: anubis    时间: 2012-11-28 23:56
回复  anubis


    企业内部的原因是什嘛啊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11-28 17:33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创新能力,下场都不会好。对于一个曾经有拳头产品的企业来说,超越自己更是一道过不去的坎。现在提到英雄,你第一会想到什么?是不是那些大大小小的51仿制品?现在提到派克,你的第一印象还会是51吗?或者说,你的第一印象还只是51吗?这就是差距。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部门连“再认认真真抄一回”的能力都没有的话,这个企业还怎么能好好地活下去?在同样的产业环境下,派克可以攻城略地,英雄却连家门口的市场都守不住了,如果只归咎于派克有钱砸广告,实在说不过去。
作者: 大虫    时间: 2012-11-29 00:27
嗯,真心希望能早点看见一个全新的强大的英雄重出江湖,为我们这些笔友带来新的惊喜和感动!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02:44
回复 9# anubis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道路吗?看看索尼,它最喜欢创新了,并且不断想创制行业标准,差不多也快倒了。比如可口可乐,如果让它停了老配方可乐,仅仅生产近十几年的新口味产品估计马上死翘翘了。

   创新和技术工艺算个鸟啊,花钱都能买到,包括人才太容易了。

   资本运作,前瞻性决策才是真正考验管理者头脑和能力-------这才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根本。

    再说了,企业成功与否和产品优劣关系也不大。出精品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和出售垃圾食品的麦当劳比什么呢?比品味口味营养米其林胜出,比谁赚钱多,麦当劳。

    老国企的问题,哪有那么简单。

    以英雄曾经的辉煌和最终没落来看,厂家并非就是简单山寨大大小小51的加工厂,管理层也不是想象中的碌碌无为,生不逢时而已---------最大的问题ZF干预影响到了企业正常运作。非市场行为结束了他们最好并且有可能做大的黄金时代。

    另外,我个人想象中,今时今日的世道下--------制笔的企业,小而精可能比大而全更合适。
作者: anubis    时间: 2012-11-29 10:14
回复  anubis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道路吗?看看索尼,它最喜欢创新了,并且不断想创制行业标准, ...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11-29 02:44



      关于SONY,最近几年SONY的衰落,恰恰是因为它的创新活力出了问题,很久没再推出像当初PS、Walkman那样可以引领一代风潮的产品。而三星、苹果这样的竞争对手可以打败SONY,凭的也是其创新能力。即使像可口可乐这种靠传统吃饭的企业,也不是靠一种配方吃到底的,从雪碧、芬达到零度饮料,人家也没闲着。如果把这些饮料都下了架,仅靠传统可口可乐打市场,能否打得过百事集团,还真不乐观。

      另外,单凭优质的产品可能无法成就一个成功的公司,但是没听说过凭着劣质产品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公司的。麦当劳食品作为快餐来讲,是非常优质的产品,说它“垃圾”只是白领们快餐之余的调侃说法,谁当真谁就输了。
作者: long37    时间: 2012-11-29 11:39
英雄的问题太简单,就是这是家国企。这才是本质。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2:54
本帖最后由 洗心堂主 于 2012-11-29 12:56 编辑

回复 12# anubis


    我不认同--------索尼的问题很多,企业的成败仅仅归结于创新那是最不负责任的借口。美国商务杂志《商业周刊》评为“最糟糕的经营者”-----------出井伸之,引发了索尼灾难。索尼公司那几年不断改变的自我定位,正是出井伸之在网络泡沫时代的求新求变,看上去非常符合网络时代的时尚概念。遗憾的是,这种追求时代制高点的快速变化并除了付出巨大的投入没有给索尼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比如出井伸之一直看好的网络连接IC卡业务就迟迟没有进展。而与此同时索尼传统家电开始渐渐落后于同行--------继任的霍华德·斯金格很清楚这一点,停止对Aibo机器狗的研发,停止对Qualia系列高端电子的生产,试图将资源集中到成像设备、数码相机和消费电子领域。另外一个问题,索尼的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技术领先痴迷到盲目的程度--------全部产品的40%仍在日本制造。索尼2002年年报显示,索尼的日元收入占整个集团收入的30%,而按日元结算的各种成本支出却高达总成本50%。当三星、IBM等对手纷纷把生产基地迁至中国时,索尼一直没有及时跟进,索尼中国公司还宣布,该公司计划将原先在中国制造、以出口为主的视频摄像机转移至日本生产,以进一步提高效率。这种政策导致它的成本居高不下,做高端产品,卖高端价格,却只能收获非常低的利润率。轻视中国市场也是出井伸之犯下的一个方向性错误,从索尼的营业额构成来看,美国占32%、日本占30%、欧洲占21%、其它地区占17%.中国市场只占索尼全球营业额的3%.在IBM、戴尔、三星等国际电子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多年之后,索尼才大梦初醒般地宣布,索尼认为中国已经有消费者有能力消费索尼的产品,并将索尼笔记本生产线拿到中国。经营理念,对未知市场的错误评估,导致索尼成了做高端产品,卖高端价格,却只能收获非常低的利润率的失败企业。

麦当劳食品作为快餐来讲,是非常优质的产品----------这是个笑话了。可以搜搜麦当劳食物安全,全世界都有无数骇人听闻的答案提供。含毒玻璃杯、汉堡含防腐剂过多、炸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麦乐鸡含有致癌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麦当劳被英国营养协会列入“黑名单”等等。推荐一部影片《食品公司》,很有趣---------会明白什么是垃圾的。不过有什么呢,不怕死的敢死队前赴后继--------哪怕香烟上都印了有害健康的字样,贴上了兰肺烂喉的图片照样有那么多烟民。

关于可乐,太简单了,问问大超市理货员------------我问过,补货最多的就是原始风味的。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2-11-29 14:10
英雄的问题太简单,就是这是家国企。这才是本质。
long37 发表于 2012-11-29 11:39



    恩,这一句话就总结了。堂主说的太复杂了。
作者: Aris    时间: 2012-11-29 14:23
一张流证明传统风味可乐的受欢迎程度。初期各不同品种饮品数量相同,半天之后~~~~~~~~~~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4:51
回复 16# Aris


   有趣
作者: Aris    时间: 2012-11-29 15:18
回复 17# 洗心堂主


  当时同时在会议室的计4个中国人,5、6个德国人,2个美国人,2个澳大利亚人,2个印度人,2个冰岛人,1个意大利人,1个英国人,1个捷克人,1个荷兰人,1个土耳其人,1个西班牙人,1个巴西人,1个日本人。
最受欢迎的是原味可乐,最不受待见的是带汽的矿泉水。我当时的结论是:全世界人民都爱可乐。
作者: 雁字无痕    时间: 2012-11-29 15: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2-11-29 15:27
本帖最后由 韦伯猫 于 2012-11-29 15:39 编辑
猫版好!
首先,国产商品是“不上档次”的。这是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决定的,不合理,但无法短时间改 ...
雁字无痕 发表于 2012-11-29 15:24



    我没看出你的这段和上一段话,和我的那段话有任何冲突的地方啊?
钢笔的大环境的确是不再有了,钢笔已经远远不再是一种必需品了,即使比手表的必须作用都要低的多。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水人派克没有死,龙鸟继续一枝独秀,意大利虽然不求上进但是也是每个品牌都活得很舒服。哪怕是毕加索,公爵这种空手起家的现在也能活,唯独英雄不能活,英雄不仅市场彻底没有了,产品质量,排倒数第一,没有任何问题吧?

再看文具巨头们,现在所有的巨头的一次性文具都在中国生产,没有人找英雄代工,明摆着1:没有价格优势,2:没有质量优势,3:完成不了需要的产量。英雄还得所谓“联营”,说的好听是联营,说的难听就是这点量都自己完成不了。

所以说到底,大环境没有了之类都不是问题,问题就是一个——“国营的”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5:33
回复 18# Aris


    20世纪80年代,百事可乐的“百事可乐新一代”、“为了那些思想年轻的人们”的广告动摇了可口可乐的领导地位。为此,可口可乐公司出动了2000名市场调查员在10个主要城市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0%-20%的顾客对新口味的可口可乐表示不满,但是另外一些测试却提供了相反的情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可可乐公司投入400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邀请约19.1万人参加了无标记的不同配方的可口可乐的比较,55%的参加者更喜欢新可乐。1985年4月23日,为了迎战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宣布更改其行销99年的饮料配方,并把旧可乐撤出市场。

     可口可乐公司举行了一次有200家报纸、杂志和电视台记者出席的记者招待会,但他们大多数人并未信服新可乐的优点,他们的报道一般都持否定态度。在新可乐上市的4小时之内,公司接到抗议更改口味的电话650个;到6月中旬,批评电话每天多达8000个。一些激进的忠诚者成立了“美国老可口可乐饮用者组织”,威胁控告可口可乐公司。最终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恢复传统配方的生产。这一消息立刻使美国上下一片沸腾,当天即有18000个感激电话打入公司免费热线。当月,可口可的销量同比增长了8%,股价攀升到12年来的最高点——每股2.37美元。但是,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在这次行动中遭受了巨额的损失。
作者: 雁字无痕    时间: 2012-11-29 15: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2-11-29 15:41
不好意思哈,没看清楚原话。
我其实想说的是中高档钢笔领域,也就是英雄100当年诞生时所定位的 ...
雁字无痕 发表于 2012-11-29 15:39



    钢笔的大环境的确是不再有了,钢笔已经远远不再是一种必需品了,即使比手表的必须作用都要低的多。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水人派克没有死,龙鸟继续一枝独秀,意大利虽然不求上进但是也是每个品牌都活得很舒服。哪怕是毕加索,公爵这种空手起家的现在也能活,唯独英雄不能活,英雄不仅市场彻底没有了,产品质量,排倒数第一,没有任何问题吧?

再看文具巨头们,现在所有的巨头的一次性文具都在中国生产,没有人找英雄代工,明摆着1:没有价格优势,2:没有质量优势,3:完成不了需要的产量。英雄还得所谓“联营”,说的好听是联营,说的难听就是这点量都自己完成不了。

所以说到底,大环境没有了之类都不是问题,问题就是一个——“国营的”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2-11-29 15:42
英雄一百其实很容易理解。51复刻都卖了这么久才卖完,说明这东西完全没有量产价值了。
作者: 雁字无痕    时间: 2012-11-29 15: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雁字无痕    时间: 2012-11-29 15: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nubis    时间: 2012-11-29 16:22
本帖最后由 anubis 于 2012-11-29 16:45 编辑
回复  anubis


    我不认同--------索尼的问题很多,企业的成败仅仅归结于创新那是最不负责任的借口。 ...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11-29 12:54



      关于SONY的“创新”,不得不说,最近几年来,失败的多,成功的少,SONY除了数码影像部门外,自PSP以后已经很久没推出让人眼睛一亮的产品了。Walkman在当年绝对是个革命性产品,成功得让SONY对MP3不屑一顾,结果呐,当数码音乐时代最终来临时,高端是苹果的iPod,低端有各路山寨MP3,市场上已经没有了SONY的容身之地;SONY曾经有过辉煌的珑管历史,但是却在LCD时代始终慢了半拍,最终被淘汰出局;SONY曾经是掌上娱乐设备的领导者之一(另外一个难兄难弟是任天堂),但是如今放眼一看,大家都在玩各种各样的PAD了,有几个发烧友还在得瑟PSP啊?一个成功得超乎寻常的产品,常常会导致企业沉湎其中不思进取,最终被市场淘汰。SONY如此,英雄也如此。

      关于麦当劳和可乐(貌似是一家公司哈),这么说吧:如果可口可乐把除了传统可乐以外的所有饮料产品停掉,把产线腾出来都生产传统可乐,可口可乐公司是会比现在更好,还是更坏? 世界上有哪家快餐店能像麦当劳这样最大范围地适应各种不同人群的口味?或者说,还有哪家快餐店能够更好地让消费者在10分钟之内填饱肚子?麦当劳的餐饮模式在世界饮食历史上都是可以单独写上一章的,你可以说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要说它是个“劣质产品”,恐怕失之偏颇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2-11-29 16:27
关于SONY的“创新”,不得不说,最近几年来,失败的多,成功的少,SONY除了数码影像部门外,自 ...
anubis 发表于 2012-11-29 16:22



    这个你就别和堂主讨论了,堂主嗜猪肉如命,不卖猪肉的店他当然看不上了
我就是麦当劳和汉堡王的常客
作者: 灌篮高手    时间: 2012-11-29 16:28
不好意思哈,没看清楚原话。
我其实想说的是中高档钢笔领域,也就是英雄100当年诞生时所定位的 ...
雁字无痕 发表于 2012-11-29 15:39


我女儿上的小学,目前还是硬性规定必须用钢笔,不允许用中性笔。
以至于那个死板的小脑袋,在家里都不敢用。
同时也规定不许用自动铅笔,这个她倒不死板了,木头铅笔只在学校用,回家用我给她买的自动铅笔。
作者: anubis    时间: 2012-11-29 16:40
其实,英雄不管如何改制,都是没有出路的。因为高档笔他做不出来,做不来也不会被认可。中低档笔做 ...
雁字无痕 发表于 2012-11-29 15:44



    嗯,雁兄,你觉得三文堂模式怎么样?有没有借鉴的价值?
作者: anubis    时间: 2012-11-29 16:42
这个你就别和堂主讨论了,堂主嗜猪肉如命,不卖猪肉的店他当然看不上了  
我就是麦当劳和 ...
韦伯猫 发表于 2012-11-29 16:27



    哇哈哈,看来在猪肉问题上我和堂主是有共同语言的。我在杭州的时候把住处周围方圆2公里内所有馆子的东坡肉都尝了一遍。
作者: 无剑公子    时间: 2012-11-29 16:45
回复 11# 洗心堂主


    甚是精辟!
作者: 泡...    时间: 2012-11-29 16:45
你们太闲了觉得好就买,觉得不好就不买。。。活不活,死不死关消费者毛事。。。。。。
买的人多了自然死不了,买的人少了,死了也无所谓
这个话题之所以这么热,只不过因为大部分中国人儿时都用过英雄钢笔罢了。那些笔也无非是616,329之类的,好一点的英雄50,买金笔的人再多也只是少数。就现在的英雄厂,高端做的还是可以的,只不过没有市场。没人买自然没人知道好不好。英雄100么,只是论坛上的人一厢情愿的情节而已。这点山猫说的很对,100早已经不是以前的100,无论是从产品质量上还是厂家对待它的态度上。现在的100月产量也就三千多只,工人们都在那里乘风凉。出厂价140块钱,一个笔尖就要90块钱。从出厂价的角度来说是卖一只亏一只,卖10支亏一盒。而且消费者也在不停的更新换代,大跃进时候为英雄100赶超派克拍的电影到现在马路上随便拉几个没有一个会知道。年轻人说到买金笔,有谁会想到英雄?说真的,在我第一次去英雄门市部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英雄也生产金币,更不知道高高在上的金笔也就是一两百块就能买到了。而现在的消费者也大多数是这种人。他们会觉得花2000块钱买一只金卓很值,觉得200块钱买一只国产金笔不可思议,更有不少人会觉得是镀金的,假的等等。。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2-11-29 16:54
嗯,雁兄,你觉得三文堂模式怎么样?有没有借鉴的价值?
anubis 发表于 2012-11-29 16:40



    没量的东西,怎么都能做。英雄必然属于mass production的,那就怎么都没戏了。

像是classic pen这种品牌,从无到有,也就总共多少产量。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6:57
回复 25# 雁字无痕


    不一定的 哪天英雄收购MB都有可能。吉利都收购沃尔沃了还有什么不可能。
作者: ilikehome    时间: 2012-11-29 17:00
不是垄断行业,先要私有化,解决制度上的问题。
然后才到创新啊什么的,解决那个啥的问题。这个,果然水平差的远,也不知道那个啥是啥。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7:00
回复 27# anubis


    关于可乐 看看21楼。

    麦当劳,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普罗大众才不管呢,即是毒药也会奋不顾身。
作者: Aris    时间: 2012-11-29 17:24
这世道赚钱,要么做人人都用人人都吃的,满世界的连锁;要么走小众化路线,只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做定制做高端,卡在中间不上不下的最尴尬。
作者: backup13    时间: 2012-11-29 17:26
很有质量的发言,搬个小板凳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7:42
回复 30# anubis


    核心受制于人 别的都是虚的。
作者: anubis    时间: 2012-11-29 17:46
回复  anubis


    核心受制于人 别的都是虚的。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11-29 17:42



    你说的哪个核心啊?东坡肉的?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7:54
嗯,雁兄,你觉得三文堂模式怎么样?有没有借鉴的价值?
anubis 发表于 2012-11-29 16:40



        核心受制于人 别的都是虚的。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7:55
回复 41# anubis


    大概点错楼层 关于三文堂的而非东坡肉的
作者: 雁字无痕    时间: 2012-11-29 1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29 18:45
回复 44# 雁字无痕


    说到底就是资本运作,其他都虚的----------耐克那造的谁关心过,塔塔都要把路虎捷豹搬中国制造了。
作者: chang19831230    时间: 2012-11-29 19:33
这几天那么多关于英雄转让的帖子,这个最有价值
作者: 所罗门的荣华    时间: 2012-11-30 07:48
学习了。。。慢慢看。。。
作者: hpwan2    时间: 2012-11-30 08:45
回复  anubis


    企业内部的原因是什嘛啊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11-28 17:33



    这就快问到根上了,再往下挖就不和谐拉。。
作者: 淮泗英才    时间: 2012-11-30 09:30
回复  anubis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道路吗?看看索尼,它最喜欢创新了,并且不断想创制行业标准,差不多也快倒了。比如可口可乐,如果让它停了老配方可乐,仅仅生产近十几年的新口味产品估计马上死翘翘了。

   创新和技术工艺算个鸟啊,花钱都能买到,包括人才太容易了。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11-29 02:44



    你的论点前后不一致啊。前面说“创新不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道路”,然后举了条论据,且不说这论据是否充分,即使充分,也论证不了后面“创新和技术工艺算个鸟啊”的论点吧? 另外请教一下,“鸟”作何解?放在这里多半不是指百利金吧?
作者: xioxigua    时间: 2012-11-30 09:36
回复 18# Aris


    其实不一定是爱喝可乐,可能是可乐普及太广,短时间对陌生品牌不愿在公开场合尝试才选的吧。要是有白开水做对比组,或者加上雀巢咖啡、果汁对比就好了。
作者: xioxigua    时间: 2012-11-30 09:37
公司好坏就像个人发展一样,既要外部机遇,又要内部素质。大环境什么的既是事实,也是借口。
作者: Aris    时间: 2012-11-30 09:41
回复 50# xioxigua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每个人桌上放的是一个空杯子,1瓶带汽的水一瓶不带汽的水,大家开始都是喝自己面前的水。然后因为好奇其他的饮料,第一天的时候,各自尝试不同的饮料的居多,除了德国人(本来那些就是他们自己地方出的饮料),第二天开始,很明显的不带汽的水跟可乐成了最受欢迎的饮料。个人觉得那个浅黄色的柠檬汁还是蛮好喝的,但是喝了两天之后我也想喝可乐来着。
作者: xioxigua    时间: 2012-11-30 09:44
回复 52# Aris


    上茶、咖啡再对比个,可以直接写个小文出来了。可惜人不是太多,不然还能做个亚洲、欧洲等等人群的选择对比什么的。
作者: Aris    时间: 2012-11-30 09:52
回复 53# xioxigua


开会时候是不喝茶和咖啡的,那是有专门coffee break的时间的。大部分选择的是不加糖不加奶的咖啡,因为不是早上不需要暖胃。有甘菊茶和其他袋泡的茶,但是基本没人喝。配咖啡的巧克力小饼干很受欢迎。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1-30 10:01
回复 49# 淮泗英才


   是你的逻辑有问题啊。
作者: 淮泗英才    时间: 2012-11-30 10:05
回复 55# 洗心堂主


    哪里有问题?
作者: xioxigua    时间: 2012-11-30 10:08
回复 54# Aris


    我饿了……
作者: 淮泗英才    时间: 2012-11-30 10:44
回复 55# 洗心堂主


    什 么 地 方 有 问 题 ?  我 又 没 说 敏 T 感 M 词 为 什 么 回 复 发 不 出 来?
作者: dinozzo    时间: 2012-12-1 11:44
这个也不是英雄一家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产品和做工都大不如前了。说到这个就想到金一南少将的一段话:

“到达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中美联合军演顺利结束,《苦难辉煌》定稿完成,当时内心那种高兴难以形容。但是没有想到舰队从圣地亚哥编队出发,向加拿大的维多利亚港前进时,碰见了我们军舰下水以来前所未有的风浪。我下面有一段小录像,给大家看一下。这一段录像就是从前舷窗拍摄的,而这个前舷窗的位置离海面高度15米-17米,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高度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舷窗外的巨浪直接扑上来。当时巨浪打上来的浪花,飞溅到我前面的钢化玻璃上的那种爆裂声,就跟子弹打过来一样。当时前舱钢化玻璃已被打碎,拥进80吨海水无法救援,因为规定所有人不能上甲板,上了甲板被卷到海里去是无法救援的。我当时拍摄的时候,前机关炮已被风浪打坏,信号灯被连根拔起。每一次巨浪与军舰的撞击,军舰的龙骨都在嘎吱嘎吱响,军舰的钢板也在嘎吱嘎吱响。这个风浪整整持续了两天半,是我们881舰自1979年下水以来前所未有的风浪。整整三天炊事班无法做饭,矿泉水、干吃面、压缩饼干、罐头,因为任何油和水都会从锅里泼出来。说实话那个时侯谁还顾得上吃饭呵!

  
当时我就想:“这回算是糟了,回不去了!这本书白写了!如果能有直升机救援,把我的笔记本吊走就行,我走不走无所谓!”

  
其实这么大的风浪,直升机是无法救援的。我们军舰没有办法,只好选与风浪90度的角度直角前进,任何的偏斜军舰都有可能侧翻。其实原本2006年,881舰应该进厂大修的;但是因为胡主席2006年初访美,达成中美联合军演协议,一条本来应该进场大修的船临时调了出来参加军演,军演完后再大修,结果就碰上了下水以来前所未有的风浪,对我们国产的装备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当然得说,我们的装备,我们的海军官兵,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整整两天半的风浪,龙骨嘎吱嘎吱响了两天半,钢板嘎吱嘎吱响了两天半,第三天在加拿大的维多利亚港外面,风浪戏剧性地退得一点都没有了。前面113舰前进,我们后面881舰看它的导引都看得清清楚楚,风浪全都没有了。

  
那一刻我跟我们881舰的老舰长站在指挥台上,老舰长感慨万千地跟我说了一句话,这话我至今都记得,也经常跟别人讲。老舰长讲:“幸亏我舰是1979年下水的,都是上海老工人的焊缝,那时候没有工程的层层转包!”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2-12-1 13:02
这个牌子的“功成名就”本来就有“山寨”产品在“闭关自守”、“体制僵化”的环境下而依靠冠方身份得宠的重要原因。
部分打开大门之后这娇生惯养的老“山寨”本来就固步自封、缺乏自我完善、我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又不如一些更高投入和新鲜并听上去更有振振有词的“大项目”能吸引决定拨款投资方向和团体采购方向的握拳者的兴趣和胃口,自然要败下阵来,还不如有一定活力的后起之秀私有新“山寨”,而管理者们要做的大约也就是想着法子吃老本和如何从中更多分一杯羹。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 00:27
回复 59# dinozzo


    安照881舰长的逻辑,90年代建造下水的113舰就该下沉了。
作者: dinozzo    时间: 2012-12-2 12:58
回复 61# 洗心堂主


人家的意思就是今不如昔。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