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我支持!这就是北京人对异地高考的态度! [打印本页]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4 21:52
标题: 我支持!这就是北京人对异地高考的态度!
我支持!这就是北京人对异地高考的态度!原文链接 http://kan.weibo.com/con/3488102342183140?_from=title
你们在北京十几年了,你们觉得你们在这里有家有业,安身立命了吧?你们孩子在京上学多年,和宽厚友善的北京孩子相处得不错吧?每年你们驾豪车、带厚礼衣锦还乡,让那些曾经欺压、盘剥过你们的地方势力再不敢小觑你们,你们的父母亲友以你们为荣,你们感觉不错吧?

可是你们突然发现,这些都成了浮云…
什么?你们说你们这十几年里为北京做了贡献?你们说你们建设了北京?你们觉得很委屈吧?
那我坦白地告诉你们,我从小在北京生长,大学毕业直接进了国企,现在正为北京再生水资源工作着,我都不敢说我对北京做了贡献,那是因为北京,生我养我的古老北京,给了我更多!我欠她的更多,我只是希望更好地回报她。我再坦白地告诉你们,现在三环内已经无地可用,三环外17万亩菜田只剩不到一万亩,北京再无自己的菜篮子;北京的水早已喝光,连河北的水都快喝完;500多万辆机动车把环路、联络线堵成停车场,上周某天PM2.5实测数值超过标准4倍!生孩子都要提前排队建档,去晚了没床位;好点的幼儿园招生时,家长带板凳彻夜排队;超市、医院人满为患;上下班坐地铁乘公交已变成竞技体育项目……

北京就象一个大煎饼,摊完三环摊四环,摊完五环摊六环,这就是你们建设的北京!
你们觉得北京高考录取名额多了,分数线低了,不公平?那我请问,你们这里请龘愿、那里呼吁的,真的为了什么公平吗?为的又是什么样的公平?你们对着镜子,以手抚心问问自己,你们敢呼吁全国统一试卷、全国考生分数统一考分排队、统一择优录取吗?我相信你们不敢,因为我相信你们的智力,你们心里再明白不过;真的那样,全国大学校园里都是山东、湖北这些高考强省的应试能力强的孩子,北京孩子没戏,你们的孩子也没戏!

你们会打出避免骨肉分离、留守儿童这张亲情牌,(请不要使用敏感词)已经给你们解决了,同城待遇的政策,你们已经受益了,你们的孩子已经和北京孩子坐在一起,分享同样的教育资源。你们还诉求什么公平?其实你们和我们北京家长都清楚,你们主张的公平,你们呼吁的“异地高考”就是不但要保留现在的“不公平”,还要分享这个“不公平”。
你们自己觉得这个可行吗?你们呼吁着、诉求着要和北京人分享的这个最后的小奶酪,你们能分到吗?我觉得你们太难了,难到几乎不可能!北京的普通百姓肯定不答应;你们那些比你们更优秀、已经落户北京的老乡里的精英、权贵,他们能答应吗?
好吧,就算在一片呼吁中适当放开了异地高考,受益的是你们吗?你们老家的既得利益者,比你们动作更快、更有效、成本更低,哪怕仅仅出个时间表,他们也会立即行动起来,向北京进军!向上海进军!迅速增长的分母,把北京的高考录取率稀释到10取1乃至20取1,这真的就是你们诉求的吗?

你们有足够的智力,你们以为已经在京十几年,有房产、有社保、有缴税记录,你们会呼吁通过设置“在京居住时间、房产、缴税、学籍”等门槛,把后来的人挡住,真的做得到吗?简单的数学公式、文字游戏,谁都会做。问题是,划定门槛高度、制定准入标准的人不是你们,你们在京十年,就刚好把杠杠划到十年?在京8年、5年、3年的平衡了?把准入门槛降低的难度,比实现异地高考的难度更低,更容易实现。只要时间表一出,比你们更有能量、有实力的老乡会立即来京上社保、缴税、购置房产,这并不难做到,无非是到时候又培育了一个以此牟利的咨询、中介产业。把事情变成有钱就能办的事,而且这样办的投入产出比,比你们更核算。所以,你们呼吁请龘愿来的结果,并不一定对自己有利。
如果一个人,偶尔损人利己一次,也情有可原,可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有意义吗?
说了这么多,还是建议你们面对现实,去挖空心思研究一下怎么得到进京指标;实在有闲工夫,你们多关心一下生你们养你们的家乡,老宅基地是不是有被强拆的危险?村里“能人”开的小化工、小炼油是不是把你们从小喝的水污染了?掏过鸟蛋、乘过凉的那些老树是不是还在?肥沃的农田还剩下多少,是不是都盖楼了?你们的母校是不是已破败不堪,是不是需要寄点钱回去帮助修缮?至于家乡建设,你们不掺合也罢了,你们留乡的兄弟姐妹会做的更好;如果愿意,你们倒是可以把北京的建设给他们讲讲,哪些经验值得借鉴,那些教训可以吸取。
最后说一句,别拿什么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来说事,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孩子是娇生惯养了些,可资质一点不差,环境没把他们逼到那种程度;真被逼到没有退路,谁优胜、谁劣汰还真不好说,七十年前的太平洋上,那些娇生惯养的美国孩子,照样把从小受武士道训练的日本孩子打得满地找牙,打得他们到今天都没翻身!
作者: xiaoym 时间: 2012-12-24 23:00
教育改革?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作者: 烟樵 时间: 2012-12-24 23:08
作者满腔怨气。。。
作者: 羽暘 时间: 2012-12-24 23:13
别的观点不论,我感觉一线城市的城市规模的确要考虑自然生态的有限的负荷能力。。。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2-12-24 23:14
说的也有道理....
作者: Napoleon归来 时间: 2012-12-24 23:16
赶紧该买裤子的买起来了。。。
作者: 金金笔友 时间: 2012-12-24 23:19
山东考生飘过,保底630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5 12:15
北京城已经没了,现在它叫首都。——某北京刀友曾经的签名。
最好方案是大学自主招生,现实的情况下,支持统一试题统一招生。
作者: honney 时间: 2012-12-25 12:17
我们学院曾对大四学生的前三年的学习成绩按生源,录取方式搞过一次统计。没有公开,只是给教师作为参考。其中沪籍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平均分,在前5个省份内。录取方式中,最好的是通过正常高考进来的,最差的是免试保送生。后一部分学生平均分达不到毕业要求。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12-25 12:22
全国统考?这个幽默了,师资和条件都没大城市的好 就算统一考试 西部的孩子还要接受二三流教师的教育!
作者: 泡... 时间: 2012-12-25 12:31
那些鼠目寸光的人被人当枪使,还觉得自己特有道理,做出了“贡献”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报”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5 12:43
回复 10# 如良
关键是一流的二三流城市人才即使受了最好的教育,也很少回家乡报效乡梓。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5 13:09
回复 10# 如良
能统考统招已经不错了,张香帅也是在西部念的小学初中,还好当年没分数线一说。
最接近现在招生政策的历史朝代是大姨颜也赫蒙豁儿兀鲁斯。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5 14:34
分数只是个表面参考,在接受同样质量教育的前提下,本质是招生名额和参加考试人数的比。没有什么应试强的地方,录取率低的地方被录取的是前2%当然比录取前20%的地方看着强。
作者有些混乱,既然有信心被逼出来北京的孩子不会被“劣汰”,何必发文呢?而且既然觉得人家不傻,人家明显算过了,肯定不是损人不利己,在北京上学能回新疆考,人家会愿意在北京?人家算过了,你北京分母再大,你能跟河南文科一本2%的名额比?人家就是要分享你的不公平,你发文就是想独占这不公平,双方都是为自己,谁也不用装,看谁磕过谁就行了。你作者当然回报不了北京,北京给你的好处多啊,人家外地的又没享受这好处。不过谁也不用谈贡献,都是在别的地方不好混,只能北漂,不然他也不会去。
其实作者根本不用在意高考,将来北京孩子上的学校就算都不好,就业的结果仍然不会变,只是学校名字不好听罢了。高考公平不公平不重要,就业就不公平,高考公平有什么用呢?就算北京孩子录取率低了,偏远地区孩子高了,不过是把教育资源浪费了而已,因为毕业还得回家种地。这么说有人估计不爱听,阶层固化已经不是高考能改变的了,读书改变命运现在只能是很少人。穷孩子学工科能有个不错收入,学文科找工作,用谁都一样。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5 15:57
现在中国的进仕之途还没封建王朝清晰,虽然从整体上说,选拔的官僚已经是尽可能的聪明能干了,但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会带来很大资源浪费,而且行政人员的素质,社会整体运行效率,难以提高。如果说现在比以前的吏治要好,可能很大程度上都还是归功于现代化的运输、通讯条件,以及中央集权的武力。
作为对比,旧日本的几所帝国大学,给国家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人在国家政策面前,是渺小的,被动的,如同水一样,哪里低,就往哪里流;资源往哪里倾斜,人就往哪里去。中国的大城市之所以膨胀,是政策的问题,以匹夫之力实难扭转,如蚁撼山。上海还好,周围苏浙多膏腴之地,很多江苏浙江同学大学毕业就回家发展了,但北京周围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北京,人都北漂了只能。
作者捍卫自己的小奶酪并无不妥,动物都会护食,但他目前所享有的红利在很多人看来并非理所应得的。别人分一杯羹,天经地义,分得到就分,分不到就继续惦记着。
但挟山东、湖北精锐以威胁,最后声嘶力竭的不惜分裂族群,换取自比米国往自己脸上贴金,实在没有必要。米国人可没有让源源不断从欧洲而来的“你们”回爱尔兰种土豆回德国养猪,或者打折“你们”的投票权上大学权。作者如果真要自比的话,不如自比元顺帝元哀帝的那可儿,哀求别人不要分享原本就是从别人那里夺来的东西。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5 18:06
回复 15# 土拨鼠
说得好!
娇气的美国兵不用原子 弹作弊,恐怕难登陆日本。后来被志愿军打出半个朝鲜,作者怎么不说娇气的孩子不如农民呢?还以政策出了得便宜的是别的地方的有钱人为理由,说到时候会有很多高考移民,别的地方的人去再多,北京仍然是录取比最高的,不然人家也就不会去了。怕就大方承认嘛,怕竞争,又要说自己优秀。既然那么有自信,让人家只管来好了,那么优秀,自己把前面的名额都包了,来多少竞争的不都是炮灰?得了便宜还卖乖。
作者: 盐汽水 时间: 2012-12-25 21:34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比较难受。外地生占据北京上海的教育资源是事实,其实(请不要使用敏感词)如果把握好尺寸,也不见得是坏事,这是大势所趋,但不能一下子放开,要乱的。有些省份应试教育太厉害,省状元综合素质可能还不如北京上海排名四五百的考生,为什么,那些地方机会少啊,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能死读书。那些大城市的小孩无疑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多,机会多,放开些,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这种机会对于整个中国是好事,谁都不希望培养出只会死读书的学生。有些孩子跳出农村,来到大城市,就拼命地给自己定人生规划,五年要达到什么地步,十年又要怎样,整个心态浮躁了。有去过米国吧?那边的国民心态才是大国国民的心态,不服不行。再看下洋妞,很多体型、气质非常好,从小接受芭蕾等艺术熏陶啊!看吾国,国民不可谓不勤奋,又重视教育,为什么不富裕?制度出了问题,资源没有合理配置也是问题。我本人是反对户籍制度的,机会人人平等,(请不要使用敏感词)要做得是合理配置资源。以现在的情况看,逐步放宽比较合理。
作者: 盐汽水 时间: 2012-12-25 21:44
柏拉图还是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出生在一个大城市,2000年前是,现在还是这样。小汽水今年6岁,兴趣班读得不少,英语、芭蕾、音乐、讲故事,我们不想她读书怎样,小姑娘体型气质要好,能够和别人交流,懂艺术(但不希望她在艺术的路上走得太远),够了。这些是国内小地方无法提供的。一个城市必须有新鲜血液的补充才会有活力。她将来或许会面临其他异地学生的竞争,无妨,去国外也可以啊,只要她自己喜欢。
作者: 口天吴 时间: 2012-12-25 2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多聞丸 时间: 2012-12-25 22:14
只觉得是篇搞笑文。
作者: namelessfish 时间: 2012-12-25 22:32
回复 20# 多聞丸
看来您还没有孩子,而且您肯定非京籍。
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不多说,无益。
作者: 笔在人心 时间: 2012-12-25 23:48
窃以为不管怎样,能有这样的问题在桌面上。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感怒不敢言才是最可怕的。我父亲一直认为:大学无非是培养一个人的性格,而考试不是检验知识的方式,而是检验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其实是因地制宜,不再让一些高校成为神话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多聞丸 时间: 2012-12-26 08:25
回复 21# namelessfish
劳资八〇后啊,都奔三的人了……
就像蒙古把中国人分为汉人和南人,汉人自视比南人高一等,南人觉得汉人占便宜,因此互掐,正好符合了蒙古人的本意。
本朝也不过如此罢了。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12-26 13:38
回复 12# 洗心堂主
您有听说过西部支教的大学生们最后的归宿吗?
拉到林业局做文员的 到教育局做形象代言的 给招商引资的人做陪酒的
时间一到 全部清退 广西省里发个银牌子了事 早几年的事情了
地方越小 地方势力窝堆越厉害!
作者: 九命飞猫 时间: 2012-12-26 13: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6 15:00
没什么好说的,这话题说说一包气。先让某些省份本省开放异地高考再说吧,同一省份的尚不能做到各市互考还说 ...
口天吴 发表于 2012-12-25 22:07 
哪个省各市分数线不是统一的?看PISA排名是要干嘛?大学录取如果看这个的话,这个排名结果还会是现在这样?不怕竞争就放开竞争嘛。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6 15:20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比较难受。外地生占据北京上海的教育资源是事实,其实(请不要使用敏感词)如果把握好尺 ...
盐汽水 发表于 2012-12-25 21:34 
综合素质就是有钱没钱的问题,穷的叮当响又在农村自然没法提高了。不用说某些省的状元和北京的四五百名,北京自己的状元综合素质也一样不一定有北京的四五百名高啊。
不是某些省应试教育厉害,而是人家六十万人选一万,跟六万人选一万比,看起来肯定是厉害。
其实录取谁都无所谓,除非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不然工作还是综合素质重要,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是得花钱。所以说啊,生在一个大城市这说法比较委婉,新闻评论就有说,直接点就是有个好父母。社科院有个研究就是把家长地位收入分成五等,孩子毕业的工作也分为五等,拿学校和成绩差不多的学生来比,结果是…不用说也能想到。
作者: lethehome 时间: 2012-12-26 15:23
上海最近不是有个江西九江籍,出生在珠海,在上海念书十多年,有两个弟弟,父母做电信生意,据说还偷漏税,这种超生游击队根本不可能入籍上海,所以跟人约辩,言谈举止都是成年人模样,歪理一大堆,真好意思叫嚣······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6 15:25
回复 24# 如良
这和我说的有关联吗?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12-26 15:37
回复 29# 洗心堂主
那您觉得 学成回乡有什么发展?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6 15:51
回复 30# 如良
依靠熟悉的资源 掌握的人脉 和 亲缘,做点实际的事情。外乡都能混未必家乡不养人?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6 16:21
回复 31# 洗心堂主
关键就是在家乡人脉不够强大。在不发达地区,几乎什么好点的工作都得靠关系。而且很多产业都不发达,技术工作没有合适的公司和职位。很多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他回不去。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6 16:30
回复 32# wangxin9903
我曾遇到过个西北地区学生,他的家乡吃水都要到几十里外拉--------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少见的坚决回家乡。理由上海东西太难吃了-----其次家乡木有一个当官的是本地人,凭什么啊--------他说。
还有个是四川的,在上海混到大公司中层有房有车了-------最近跑泸沽湖那边开农庄了,小孩带身边自己教。
最有趣的一个回新疆种粮食了,据说国家给种粮大户一亩几百块补贴。
按他们的说法喜欢折腾不喜欢大城市的压力。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6 16:43
回复 33# 洗心堂主
不少人的打算也是在大城市干,有了经验和本钱,家乡经济发展起来一些了,回家自己干。您说的基本属于创业,我说的是刚毕业打工,而且种地其实是个好专业,哪都能种。要是个搞软件的,回县里创业也创不动。金融转行种地的有一个,新闻才报过,供有机蔬菜的。其实最惨的不是农民,是城市底层,连地都没,去村里人家也不跟你干。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去焦作人才市场求职,没人要,干啥都不要。
作者: 全国漫游 时间: 2012-12-26 16:43
这么严肃的帖子都放美食!下午4点后不能点堂主的帖子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6 16:51
回复 34# wangxin9903
这是一方观点 另一方面地方(请不要使用敏感词)抱怨大城市不仅仅资源掠夺,连人才也掠夺。
话又说回来了,现在大学出来的多少学而致用的,多少师范出来的肯当教师的。
我说支持回乡建设,也针对一部分既不喜欢大城市环境还有人,又不愿意真心融入当地文化还唧唧歪歪仿佛活受罪的人。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6 16:52
回复 33# 洗心堂主
您说这个西北的学生,他回家干什么去了?条件艰苦没什么,从小那么长大都习惯了,关键得有个工作机会。我本科一个同学是宁夏的,他那个乡就叫喊叫水乡,听着就缺水…我们是计算机专业,他只能留南京,但是他又难买起房,娶不了老婆。回家种地吧,那学基本白上,考个什么职位的话,不知道他们那是不是也都是萝卜坑定好的。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6 17:07
回复 36# 洗心堂主
就是因为除了学的好的工科生,其他学的都用不上,本科生的工作基本是人都能干,所以找工作就是靠关系,什么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根本别想,小地方没有公平竞争。
现在就业形势又不好了,三线城市老师都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职业。
大城市没什么不好,除了空气不好那谁也没办法,就是房子贵住的不好,不过既然能留下,工资水平总能让人有个房住。可是就算他想融入,就回到这个没户口不能考试的问题了,人家真是在那上学,回家教材考试科目都不大一样,不给解决肯定是要不爽的。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6 17:15
回复 36# 洗心堂主
地方要抱怨应该是抱怨中央不给他政策,有钱哪缺人啊。现在回去都当农民工用,他缺的不是人才是人力,得帮富士康招够多少工人呢。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6 19:51
回复 38# wangxin9903
本科生的工作基本是人都能干,所以找工作就是靠关系----------但是学生自己不这么看 家长也不这么看,都是天之骄子,过去的状元,高不成低不就,宁愿啃老的不在少数。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2-12-27 04:36
上海最近不是有个江西九江籍,出生在珠海,在上海念书十多年,有两个弟弟,父母做电信生意,据说还偷漏税, ...
lethehome 发表于 2012-12-26 15:23 
不是俩姑娘一个弟弟么~估计这帖子就是占海特事件刺激出来的...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12-27 14:29
回复 31# 洗心堂主
我以前说的东西可能您没有注意
在我们那边 没有关系 应聘保安都要有5年工作经验 打杂的还要高中毕业文凭
我到了广东以后呢?有什么你能干的你就直接来 不会可以做学徒(没工资而已)
以您所见 这乡梓报得了吗?
我为人人 还需人人为我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2-12-27 14:34
不是俩姑娘一个弟弟么~估计这帖子就是占海特事件刺激出来的...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2-12-27 04:36 
啥是占海特
作者: wcq828 时间: 2012-12-27 14:55
咱不讲大道理 不讲做贡献,咱就从诉求者实际出发。一个山东孩子的父辈北漂20年,从两手空空奋斗到有有房,有家庭,到有孩子的小业主,大钱没有但比普通本地居民又稍富足,孩子从小北京上学,高价借读费到也承受得起,毕竟北京教育好点,借读也比把孩子留在老家强吧,再说老家也许没人帮忙带不是吗。转眼孩子高中了,请问这个家庭该咋办。可想而知以一个按北京卷准备的中等生回山东考,基本剥夺了孩子上本科的权利了吧?如果孩子就想上个还算个大学的大学,此题何解?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2-12-27 16:57
最终问题还是资源分配不均罢了····作者虽然有点乱但是不知不觉就点到这个问题上,资源不均的问题解决不了其他都是扯淡···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12-27 17:36
回复 42# 如良
我爱国货,国货不爱我。。。。。。。这话谁说的来着?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12-27 17:39
回复 如良
我爱国货,国货不爱我。。。。。。。这话谁说的来着?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12-27 17:36 
度娘凌乱 苦寻无果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12-27 17:40
回复 47# 如良
脑海凌乱,亦未果------俺突然想起而已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12-27 17:56
回复 如良
脑海凌乱,亦未果------俺突然想起而已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12-27 17:40 
脑海翻波更佳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12-27 17:57
回复 49# 如良
冰淇淋!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2-12-27 18:02
回复 如良
我爱国货,国货不爱我。。。。。。。这话谁说的来着?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12-27 17:36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老舍<<茶馆>>常四爷)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12-27 18:04
回复 51# 旧王孙
.....不过一时一时,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好啊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12-27 18:06
回复 1# 洗心堂主
扯句闲的-----第一张图老太太那貌似珊瑚的东西当时俺老震撼了。。。。
作者: WEBOODOG 时间: 2012-12-27 18:10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2-27 18:25
回复 44# wcq828
基本无解,如果给解,北京的孩子立刻会出一道,在北京生活几代,读本科的权利被山东河南湖北孩子剥夺的题,让大伙解答!那题也无解!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7 18:34
回复 53# 查尔斯
来个截图
作者: 殷岩泉 时间: 2012-12-27 18:35
哼,06年高考分数639最后连211都没上的默默飘过。。。去年表弟617,最后擦边上了太原理工。
欢迎帝都孩子来考。
大学和硕士在读期间的成绩还不能说明什么吗?也没见他们在学习以外的方面比我们强到哪里去。
作者: 保尔柯察金 时间: 2012-12-27 18:36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劳动力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自由流动无可厚非。倒是楼主的心态,让我想起了北京精神之包容,倒有点北京神精了。
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认为幸福的路径,比如北漂、比如出国,只要条件合格。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12-27 18:51
回复 58# 保尔柯察金
同意,所有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别人如果在行使追求幸福权利影响了自己的利益,是否愿意略微做下牺牲?利己利他基本是这个世界所有冲突的起源.
作者: 查尔斯 时间: 2012-12-27 19:19
回复 56# 洗心堂主
[attach]593435[/attach]找到了。。。。。
作者: zbh6555 时间: 2012-12-27 19:41
现实是北京人口太多了,到处都是人,近一半都是外省人,其实,有点实力的人都来到北京,北京发展快了,但全国其它地方发展慢了。所以,最需要解决的是全国发展的平衡,所以我奉劝有实力的外省人,回到家乡,用自己的能力把家乡搞好,这才是正道。
作者: lethehome 时间: 2012-12-27 21:16
不是俩姑娘一个弟弟么~估计这帖子就是占海特事件刺激出来的...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2-12-27 04:36 
哦,我也不确定,就是三个孩子吧。反正听她的话,挺讨厌的。
作者: 所罗门的荣华 时间: 2012-12-27 22:04
投胎是门技术活。。。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7 22:08
回复 wcq828
基本无解,如果给解,北京的孩子立刻会出一道,在北京生活几代,读本科的权利被山东 ...
linnn2003 发表于 2012-12-27 18:25 
问题是,录取名额的分配本身就极不公平。占便宜时间长了成了理所当然。人家只是要一个公平考试的机会,在他要求这个考试机会的时候,北京孩子也没失去考试的机会。至于谁被录取,难道应该通过不让别人公平考试来录取自己吗?那和公务员体检把别人黑了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7 22:23
回复 61# zbh6555
不给资源,把家乡搞好的例子也有:温州,福建。国家不给投钱,温州铁路都是自己出钱修的。但它们好歹靠海,人也勤快活络。不能指望全国处处都这样。
另外一码归一码,原作者发帖主要还是说上学的事情,毕业了上哪去还没到讨论的时候。讲实在话,自古以来,经济、文化中心就更出产人才些,平均素质本来就高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常无比,但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朝代,除了大元大蒙古国,如此以赤果果的方式剥夺本来就是欠发达地区孩子的受教育权。还好民国时候大学招生没这么扯淡,否则造两弹一星怕是也不用浙江人安徽人凑热闹,作者的先人后人就能代劳。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这片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无有,分开每种色彩。那些落榜的山东河南学生去北京搞装潢看大门的时候,就该多唱唱这歌。
作者: wcq828 时间: 2012-12-27 22:44
回复 55# linnn2003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贸,人民大学,北外,中国传媒,北京邮电,北方交大,北京工业,北京理工,北影 首都经贸。。。。。等等等等
请问这些学校在北京,但是他属完全属于北京吗?他建设经费是国家财政还是北京市财政?敢按各省考生比例确定各省招生人数吗?我是河北的,过一本的百分之七八十也就只能上个河北工业,全省唯一一个211。能评上估计也是照顾的,基本就是重点高中,六七十人班级前七八名的十几名的理想归宿。北京的同学,上海海的家长,你孩子够重点线的话不妨来河北工业大学吧。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12-27 22:46
回复 61# zbh6555
您一颗石头扔水里能激起几波浪?投水银里那就标本咯
作者: wcq828 时间: 2012-12-27 23:08
本帖最后由 wcq828 于 2012-12-27 23:09 编辑
随便搜索下2008年北大清华每万人录取率为 北京41.85 对河北 1.21,对天津7.57。现在就是本地学校主要本地招生,强省对强惺惺相惜,强省对弱省意思一下。关键是北京有几十所学校,随便拉出来就名气响铛铛都招自己人,还有天津、上海的学校捧臭脚,互惠互利。河北只有十几所学校,听名字就穷的铛铛响,但也不是一般的牛逼,全国排名108的一本也是一本呀!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2-12-28 00:43
啥是占海特
王小天 发表于 2012-12-27 14:34 
说起来复杂,google一下你就知道~
作者: 龙尔 时间: 2012-12-28 0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2-28 06:33
标题: 标题
回复 66# wcq828
高校的经费按正常来说应该是教育部,省,市,按比例拨款;自己的省经济发展了,不拨款拨地发展教育本身就是个问题,不要说拨地是很简单的事,我所在的学校面积扩大三分之一,耗资巨大,历时很多年,这是很难的事,正好有幸经历;当初的教育布局是在当初的国情下发展起来的,更多的则是和国情也没多少关系,而是和历史有关,都是洋人建的学校,用的都是所在城市的地皮,资源等等;如果可以高考移民的话,我想受害最重的不是北京上海这这城市的学生,因为他们本身也是国内移民和留学比例最高的城市,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前两名,受害最深的应该是西藏云南这些地方的学生,高考移民可以轻松的让当地人连个毛都不剩;我没生在大城市,甚至不属于北京周边省份,小学五年级前甚至没到过镇一级那么大的城市,您说这些利益链和我没一点关系,但是我知道,和珅都不敢触碰老祖宗定下的状元榜眼不能来自一个省的规矩,美国的自主招生的高校也要平衡白人黑人黄人的比例,如果高考移民放开,真不知中国的高校会什么样子?还有随便举个例子,从我单位和我实验室的情况看,高考分数真的和能力几乎没关系!个人观点纯讨论。还有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本科就一定要上211呢?硕士博士不就全国统考了吗?牛不必只在乎高考这一步吧?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2-28 06:42
标题: 标题
回复 64# wangxin9903
麻烦看我楼上的回复吧,手机打字太累了,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当你要高考公平的时候,宁夏固原那些没水喝的孩子,想和你们换换地方住几年,您觉得可行吗?你们占那么好的地方那么多代,是不是该倒一下呢?让那些天生就因为水含氟而生病的孩子和您的省份的孩子换一下呢?禁止人口流动或取消户籍也许可以短时间解决问题,但别的问题会随之而来!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8 07:49
回复 72# linnn2003
宁夏人好不容易进京了,作者这不正又劝他回去呢么,继续喝氟水去。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2-28 08:44
标题: 标题
回复 73# 土拨鼠
呵呵!这东西要是能讨论出个结果那才是怪事,我还真没看过历朝历代哪个时候有过有结果的,羡慕和不公也永远没有个尽头,连初中在一个城市都是划分学区的,不要说大学录取了,如果羡慕北京上海的是不是也要羡慕一下发达国家的教育呢?是不是也要羡慕一下沙特阿拉伯的福利呢?都是人差距为啥这么大呢?让联合国开个会,全球统招吧!我不是大城市的也不是落后地区的,什么都中游地区的。我讨论的中心很简单,改革很必要,但切勿激进!
作者: zbh6555 时间: 2012-12-28 08:45
北京、上海有好大学,别的省为什么就不能有?深层原因还是经济上的,所以,用自己的努力把家乡经济搞好,这才是最重要的,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而不要指望着其它。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2-28 08:53
本帖最后由 linnn2003 于 2012-12-28 08:58 编辑
回复 73# 土拨鼠
与其在这儿抱怨还不如自己使使劲呢,我一河南的朋友,儿时母亲去世,父亲令娶,他跟舅舅长大,高考落榜后,自己努力,把自己变成北京人,到了北京觉得北京没意思,现在把老婆孩子送在里贾纳,这才叫拼搏!呵呵,不知为啥想起了这事,我的朋友现在还是工薪阶层!这个和钱和拼爹没一豪毛的关系!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8 10:26
回复 74# linnn2003
我支持你的说法,改革有必要,但不能激进。
我不是说支持现在异地高考,我是说这种同一个国家之内,明显的高考歧视政策不对,应该纠正,不能用什么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些废话来搪塞。应该向统一招生发展。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8 10:37
回复 76# linnn2003
你朋友挺上进的,令人佩服。但不要忘了,他是多付出了多少倍的努力才得到这些的,如果大家机会均等,以他的天赋,志向和努力,可能又是一番天地。不公正的高考政策没能挡住他,但挡住了千千万万和他同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我是上海交大的,毕业后就留在沪了。我要生了儿子,高考统招对他也没什么好处,但是我仍然反感这样的政策,希望能逐渐公正起来。仕者国之宝,选拔人才的制度还是要公正起来。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2-28 10:53
回复 77# 土拨鼠
其实我和您的观点是很接近的,呵呵!但是中国的高校基本都是有地方财政支持的,所以一碗水端平,很难的!除非再回到上山下乡那个年代,不能共富那就均贫好了!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2-12-28 11:00
本帖最后由 王小天 于 2012-12-28 11:02 编辑
说起来复杂,google一下你就知道~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2-12-28 00:43 
原來是位可憐的小妹
城鄉差距在開發中或未開發地區本來就很大的.一個都市如果擠上二千萬人是不得了的事.何況每年都在陸續增加中.
這就是某些地區的宿命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2-28 11:11
标题: 标题
回复 78# 土拨鼠
佩服学习好的您,我学习不好,本科是省属二本最烂的!当然我的分数去北京也是可以读个还可以的学校的,但是这不是你抱怨的理由呀!我说过硕士博士总是全国统招吧,有本事您就使呗,接下来我读的学校就一所好过一所,我现在在读的系全国排名第一,这没什么,我说出来只是想说抱怨还不如干点啥呢!呵呵,讨论纯讨论!我女儿都六岁了,学习随意,完全同意前面盐汽水前辈对孩子培养的论断!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8 11:18
回复 80# 王小天
我以为,现代社会而言,地区有宿命,人不可有宿命。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2-12-28 11:25
回复 王小天
我以为,现代社会而言,地区有宿命,人不可有宿命。
土拨鼠 发表于 2012-12-28 11:18 
是阿.但現實的問題就是如此.當每個人都想做同件事去同一個地方問題就來了.與其說公不公平不如說這就是一種宿命.
一個地球表面劃分成百上千個不同制度和文化的區域.但卻永遠沒有最好讓人最滿意的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8 11:39
标题: 标题
回复 81# linnn2003
兄好,这个问题是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应该进取,另一方面,同时,也要不断试图改变这种逆境,如同人类来自自然,同时也在改造自然。如果人类不去改造自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同样,如果不改造不公正的政策,区域差异会拉大。
关于大学地方财政支持的问题,或可向国立大学,即使教育部,科工委等直属高校统招,地方高校有所倾斜的方向发展。
关于考硕、博的问题,首先很多人本科就没上成,也就考不成了,然后也不是人人都适合读博,我是学电的,硕士期间不用考,申请就可直博,班上无人报名。
很佩服您在任何环境下也要努力的观点和成就。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8 11:59
回复 81# linnn2003
第一,没人说让绝对公平存在,而只是在很不公平的现状下追求机会公平的一丝进步,这不算激进吧?
第二,我没发现谁在抱怨,你选择适应环境当然没错,可是有人在一边适应一边试图改变环境,你如果认为他们的要求合理可以支持,不合理可以反对,但是不要拿绝对公平不存在这种理由来反对,人家也不是在抱怨。只是追求一点点机会公平的进步。完美不存在,但不妨碍追求完美和不断接近完美的脚步。
第三,作为个人选择接受环境是更理智的选择,但是历史也是在很多个体选择改变环境的行动下才进步的。您认为现在这样改革会出问题的话可以阐述具体理由,比如我也认为全国高考统考是不能放开的,理由很多。但是绝对公平不存在不是一个好理由。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8 12:05
回复 83# 王小天
兄所言极是,所以我们应致力于让人不要想干同一件事,不要想去同一个地方。如何做?尽量机会均等。
作者: romawolf 时间: 2012-12-28 12:10
回复 57# 殷岩泉
我们这边上海本地的读研究生很少,为什么?因为户口什么的都在上海,找工作也容易,没必要读研究生,而外地的都拼了命学习拼了命考研,就是想留在大城市有更好的工作,而要留在大城市有些东西必须更加努力,在学校学习的努力程度肯定不能代表一个人人生的努力程度。
作者: 殷岩泉 时间: 2012-12-28 12:35
回复 87# romawolf
说的不错啊 其实名校、海龟到最后都不如有北京上海户口的 可以说是坐着就享受人生了。
山东河南的孩子们不是不能得到一样的结果 而是要多付出几倍的努力。
没有绝对公平 但至少要有校正正义吧。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8 12:49
回复 土拨鼠
佩服学习好的您,我学习不好,本科是省属二本最烂的!当然我的分数去北京也是可以读 ...
linnn2003 发表于 2012-12-28 11:11 
硕士如果没有统考,您还怎么上更好的学校呢?硕士能统考本身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我认为就是不好的,但是从公平的角度是好的。因为考试内容无法考察科学素养,所以很多研究生招来老师是没法带的。初试很难考察科学素养,所以现在加大保送比例,复试也不要本科学校不好的,这都是因为有曲阜师范这样的专门考研的学校存在。
这些事和我们都已经没关系了,自私理性的做法,我们根本不用浪费自己的时间去考虑它。但是恩格斯没有因为自己是资,本,家就不考虑工人。像您举同学的例子,就像是告诉工人,自己努力也能成为资,本家,但是也有人选择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且人家也知道资,本主,义当时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没发挥出来之前不会灭亡,但这都不妨碍探讨另一种制度的合理性。
其实制度的制定从来也不是考虑公平的,或者说所谓公平就是对大多数人有利而牺牲少数人,这个有利是一种长远利益。为什么河南人不能让他读书的机会多?因为从选拔科研人才的角度,那么多名额已经基本不会漏了天才,剩下的名额再给多少只影响个人的职业了。河南作为粮食大省,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录取名额多了,别的产业发展了,影响了粮食产量,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只有到了生产粮食的人足够的时候,才会有现在建设中原经济区。
这个帖里的异地高考问题,本身是户口的问题。本来既然人工作啊,住啊上学都在北京,应该有个户口,但是户口的好处太多,不想给,于是大家都让一步,只要求异地高考。如果不给,长远来看恐怕也要损害北京人的利益。就像不给少数,民,族各种优惠政策,影响稳,定最终也影响汉族利益。
作者: linnn2003 时间: 2012-12-28 12:50
回复 85# wangxin9903
呵呵,好吧,讨论下!按您的标题回复您的问题。
第一:放开按全国统一分数统一招生,这是天大的激进,我甚至看不到比这还激进的事情!
第二:您可以看一下您第一次回我帖子的时候我回复的那位兄是不是在抱怨。
第三:我在上面已经几次阐述,但是您可能没有看见我在,这里再给您敲一次吧,放开全国统一招生,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打击将是毁灭的,云南西藏的孩子不要说上不了北京上海的学校,就连他们自己家门口的那几所学校里都会充斥着高考强省的4流5流的考生,您认为这不是灾难吗?为什么美国自主招生的学校也要平衡白人黑人黄人的比例,因为他必须保证学校里教育弱势群体的比例,这是平衡,每个国家都要考虑的,现在的高考制度没有人说公平,但是放开我认为危害更大!
总结一下:如果您有挤公交车的经历您应该知道,公交车来了每个人都会拼命往上挤,不论车上的人怎么说你都会拼命挤,而当你一支脚上去,一只手把住,你就会回头说,别上了,上不去了,等下一趟吧!高考也是一样,北京上海的觉得现在的不错对自己有利,辽宁吉林的觉得要是能和北京的公平竞争就好了,一回头还有一大堆山东河南的,所以吵得最凶的都是高考强省的,什么原因出现高考强省,看看那几个省的高校数量就知道了,当然湖北的高校还是不错的,但是河南河北山东就差一些了,老外怎么解决,不是要统一招生,自己的人全干波士顿去,而是在自己的努力发展自己地区的教育,即使在再偏远的州,您可以找一本全一点的关于美国高校分布的地图册随便翻一翻,是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说全国统招不是好办法,地方(请不要使用敏感词)支持建高校绝对是好办法,仅仅是自己的一点浅见,欢迎讨论!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8 13:00
回复 romawolf
说的不错啊 其实名校、海龟到最后都不如有北京上海户口的 可以说是坐着就享受人生 ...
殷岩泉 发表于 2012-12-28 12:35 
所以现在考啥大学本身都不重要,上海考生如果都上差学校其实就业结果一样,于是还不如把好大学的教育机会给他们,反正工作机会都是他们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本地人生活如果不好,不稳定,那就啥也干不成,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保障发展从而最终使多数人收益。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8 13:13
回复 wangxin9903
呵呵,好吧,讨论下!按您的标题回复您的问题。
第一:放开按全国统一分数统 ...
linnn2003 发表于 2012-12-28 12:50 
兄说的对,讨论有益。关键我的被审核了…
我后面在您说之前,我就说了,全国统考不行,但是理由和您的有点差别。现在的名额分配,其实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因为某些省名额多了也没用,对考生个人有好处,但是对国家总体利益是有害的,晚上审核放出来您再看下,咱继续那个讨论。
我的一点点进步现在不是说的全国统考,说的是异地就是那些房子工作上学都在北京的少数人,他们该不该在北京考。这也太激进吗?判断的标准不是表面的公平,而是对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有利的那种公平。我认为本来是该给他们户口的,但是户口牵扯利益太多,所以就退一步,只给考试,不然对北京发展可能不利。因为北京需要外地苦力,人家来了孩子也得来,如果城市容纳不了就应该提高门槛,不然不满多了影响社 会 稳 定对北京人更有害。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8 13:14
标题: 标题
回复 91# linnn2003
民国就是这么招的,三五十年出了些诺贝尔奖两弹一星。天朝经营了几十年,出了些大师专家。
美国大学招生保证了黑人和各少数族裔的比例,但没说纽约人考哥伦比亚就300分,德州人考就要500分。美国这个例子举的不好。
作者: romawolf 时间: 2012-12-28 13:15
回复 88# 殷岩泉
我们从中考到高考也有不低的淘汰率,最后能毕业的人在能力上不会比别人差,这个只能说中国发展太不平衡,人往高处走很正常,但是外来人付出的努力肯定会对,国外也一样。比如在加拿大,他们是会要一个本地的普通大学毕业生,还是要一个中国的名校毕业的毕业生,我所知道的情况是,本地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12-12-28 13:18
回复 95# romawolf
对于在城市立足,外来人多打拼天经地义。对于国立大学招生,全国考生应该一视同仁,偏远地区加照顾政策。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8 13:26
回复 wangxin9903
呵呵,好吧,讨论下!按您的标题回复您的问题。
第一:放开按全国统一分数统 ...
linnn2003 发表于 2012-12-28 12:50 
另外补充一下,照顾教育不发达地区对的,明朝也有,不过只给了不发达地区10%名额,不然他们一个也没有。现在您认为的高考强省,不是因为教育发达,而纯粹是人口基数大,新疆是落后人口基数又小,北京是最发达,可是基数小。就是河南60万取2万,百分之二的精英和百分之四十的良好比,所以强,不是因为应试教育,全国应试教育第一我认为恰恰是北京,当然素质教育第一差不多也是,因为有钱啊,硬件师资当然好,学生天赋都是一样正态分布的,营养好还能聪明些。如果要公平不是全放开,而是按人口比例加教育水平来分配名额,现在北京虽然教育好,可是河南没差到那个程度,所以不公,现在其实已经在调整。过去不能给名额的理由我被审核的回复里说了,那时候不能让河南上学的人多。
作者: wangxin9903 时间: 2012-12-28 13:35
回复 殷岩泉
我们从中考到高考也有不低的淘汰率,最后能毕业的人在能力上不会比别人差,这个只能说中 ...
romawolf 发表于 2012-12-28 13:15 
兄是上海的?没别的意思,只是上海学生的淘汰率实在只能呵呵了…有的省211招生名额只够2%,淘汰率98%…这已经不是努力的问题了,通过的人别的方面可能不行,但考试可以算精英吧…
五十选一你说吓人不…
作者: wcq828 时间: 2012-12-28 13:36
回复 71# linnn2003
我从来没赞成过高考移民,如果一个人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都在这个城市上的,只是户口不在就叫做高考移民吗?这从中不见任何投机取巧占便宜的行为吧?第二,名牌大学就一定重点本地招生吗?敢不敢按各省人数平均分配?
作者: songhang 时间: 2012-12-28 13:40
还是我们广东的好,不在乎这些 出省读书我们还不乐意
作者: wcq828 时间: 2012-12-28 13:56
回复 91# linnn2003
意思是说建设高校是地方(请不要使用敏感词)自己主导?那好北大是北京的,主要属于北京人民。北京的泄洪区为甚么在河北 亲眼见村子里的农田被泄洪淹没,也没见北京一分钱。帖子里面也说了,北京的水吃完了河北的水也快吃完了。吃水想着河北泄洪想着河北,招生就不能想着点吗?
自己建设那么容易?不过几十年前,天津是河北的,那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也是河北的。一百年前河北建的校不属于河北了,那我们河北高中生再等上个一百年?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