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晓星伴月入,篆字已成灰。
[打印本页]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6 19:47
标题:
晓星伴月入,篆字已成灰。
---------。
作者:
xfspeed
时间:
2013-2-26 19:57
请教楼主,这叫什么东西啊,在哪里可以买到?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6 20:00
回复
2#
xfspeed
香篆 XX网搜一下吧 铺天盖地
作者:
xfspeed
时间:
2013-2-26 20:09
哈哈,搜到了,谢啦,有点意思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2-26 20:54
铜质的熏久了会变成这种颜色?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6 21:02
回复
5#
柳成溪
嗯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2-26 21:05
回复
6#
洗心堂主
那红铜色的那种铜香炉堂主试过没有?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6 21:06
回复
7#
柳成溪
和白铜的木有不同啊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2-26 21:23
回复
8#
洗心堂主
可惜了,我看着被香薰深的颜色怎么觉着有点不舒服
,是我太矫情了。
我有个疑问啊,你说这熏香出来的烟对人体无害么?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教烟是颗粒啊!
作者:
cleo
时间:
2013-2-26 21:25
楼主应该把整套工具一起拍了。。。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2-26 21:31
忘说了,堂主手艺真不错!
为了拍照好看,换新灰更好。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6 21:35
回复
9#
柳成溪
总比抽烟好吧 好歹我一天3-4斗烟 每斗都一小时 这些个算逑
况且熏香宜远不宜近 和抽烟又两样
总会变色的 无论金属或瓷器 要么你隔几日清洗下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2-26 21:49
两块七毛八,500g的绿檀粉,堂主怎么看?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6 21:52
回复
13#
柳成溪
扔了吧 白送都不要 正儿八经老山檀才多钱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2-26 22:02
本帖最后由 柳成溪 于 2013-2-26 22:15 编辑
回复
14#
洗心堂主
好吧好吧,我承认,我还是没入道儿啊!
X宝上都说自己卖 的是正宗的啊!
话说打扫卫生阿姨是不是用老山檀熏卫生间的?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6 22:19
回复
15#
柳成溪
那些个都是化学香精配合的所谓老山檀卫生盘香 始于泥哄国
作者:
白沙红棉
时间:
2013-2-27 00:32
堂主打得一手好篆!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7 00:33
回复
17#
白沙红棉
失败很多次
作者:
白沙红棉
时间:
2013-2-27 00:34
两块七毛八,500g的绿檀粉,堂主怎么看?
柳成溪 发表于 2013-2-26 21:49
那个拿来养绿檀的柱子可以,烧就算了吧
作者:
七公子
时间:
2013-2-27 09:07
很喜欢这款香炉,打香篆很合适,堂主兄从哪里入得?请指点…
…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2-27 09:22
求晒烟斗和烟丝。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7 11:11
回复
20#
七公子
朋友做的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7 11:12
回复
21#
柳成溪
去烟斗村搜我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2-27 11:24
回复
23#
洗心堂主
堂主总拿物件带坏人!
作者:
七公子
时间:
2013-2-27 14:15
回复 洗心堂主
堂主总拿物件带坏人!
柳成溪 发表于 2013-2-27 11:24
+1
作者:
七心海棠
时间:
2013-2-27 15:05
回复
1#
洗心堂主
堂主这标题,总有点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的感觉........
作者:
sj20
时间:
2013-2-28 21:44
个只篆我没哦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8 21:47
回复
27#
sj20
西岛阿里去了 声音啊墨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8 21:48
回复
27#
sj20
原装勿灵光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2-28 21:48
回复
26#
七心海棠
有一点点
作者:
DTrisGvEx
时间:
2013-3-1 08:08
堂主,这是什么香? 在香盘上还能继续燃烧? 我如果用coil的香不是架子就下面必须铺层灰,要不会熄...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3-3-1 11:32
回复
31#
DTrisGvEx
老山檀粉 下面确实是铺灰了
作者:
sj20
时间:
2013-3-2 23:26
现在上网不便嘛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