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wtjcm237 于 2009-3-19 16:03 发表
大自然系列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少个观墨窗。我觉得象瀑布之类的,可以在笔握上端作些处理,就象万149一样作几个透明小格,方面观察储墨量,这样既实用整笔又不失协调。
原帖由 twtjcm237 于 2009-3-19 16:03 发表
大自然系列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少个观墨窗。我觉得象瀑布之类的,可以在笔握上端作些处理,就象万149一样作几个透明小格,方面观察储墨量,这样既实用整笔又不失协调。
原帖由 twtjcm237 于 2009-3-19 16:03 发表
大自然系列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少个观墨窗。我觉得象瀑布之类的,可以在笔握上端作些处理,就象万149一样作几个透明小格,方面观察储墨量,这样既实用整笔又不失协调。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19 16:07 发表
兄所言,我也曾经幻想过。 不过,后来想了想,也许瀑布这样做合适 。其它三个未必协调。如果四个都有观墨窗,其它三个估计都难看,特别是沙漠。如果不统一都设观墨窗,又不成一系列了。 做设计有时候真是非常难… ...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3-19 16:01 发表
“胡诌”都能写得这么好可想而知清醒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
这两支都没用过,说不出什么使用的共鸣心得来,只能友情帮顶了。呵呵,说说感性印象吧---撒哈拉好看![]()
原帖由 twtjcm237 于 2009-3-19 16:22 发表
木头和观墨窗,就看你如何取舍了,我手上一支石楠木忍痛给出掉了,原因有二: 一,不是活塞上水。 二,无观墨窗。 估计以我这种要求,玩木笔是不可能的了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19 16:17 发表
哈哈,王孙兄,这可能与我老朽恋旧有关。对于走过的地方,充满了感情。 每每回想起来,心绪翻动。所以我个人对这两只特别情有独钟。
好几次在沙漠长途徒步,在没有生命的地方,尤其是夜幕降临之际,人的那种 ...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19 16:49 发表
猫版,这种偏门的东西,是谁用谁知道的爽。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在640还就是独乐乐的事儿了~
你用640 Slash兄早就在贴子里揭发了![]()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19 16:17 发表
哈哈,王孙兄,这可能与我老朽恋旧有关。对于走过的地方,充满了感情。 每每回想起来,心绪翻动。所以我个人对这两只特别情有独钟。
好几次在沙漠长途徒步,在没有生命的地方,尤其是夜幕降临之际,人的那种 ...
原帖由 twtjcm237 于 2009-3-19 16:09 发表
146原来笔握漏水了,自己维修,结果一拧把笔握拧裂了。 这事倒还好处理,送专柜花了两月时间换了个全新的笔杆。 但今天笔帽又发现有两处裂痕,我的天哪,这笔俺天天放抽屉里几乎是不用的,怎么这么 ...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3-19 18:08 发表
原来读《平家物语》,至“文觉苦修”节,文觉于冬日立于寒潭之中在瀑布冲击之下修不动明王法,这个场面的冲击性当时对我非常大,并养成了延续至今的冷水澡习惯,回想起来,除了某些不得已的应酬,很久没尝过热水的滋味了。。。。。。而且当年大发神经,冬天到高纬度国家去的时候,每天两次淋浴,不沾一滴热水,委实激情澎湃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19 22:33 发表
FX兄, Noodler的 American Eel系列中的 Blue,可能会更好点。又有润滑功效,用在象龙笔这种上油麻烦的笔上,尤佳。
我的149就是改用该系列的Black,变得好用多了~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19 22:49 发表
这个黑似乎 看着不够黑,但我觉得这样的黑透亮一些,不是那种死黑,有活气,能看出线条的深浅变化来。
鱼水我下了一番功课,最后特别钟情上这个、齐瓦格、瓦尔纳、蓝、红黑几种~
一直想找个机会找兄学习学习 ...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19 23:36 发表
王孙兄,我个人倒觉得,英式茶略有做作的感觉。 翻不若中国煮茶,红泥小火炉,童子煎茶(最好弄个昆仑奴~), 袒腹高卧,或相与放言高论,散虑逍遥![]()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3-19 23:46 发表
哈哈,昆仑奴当属南洋为正宗尤其是印尼,遍地都是。去过一些印尼华人朋友的家里,大庄园,奴仆成群,湖面上游弋着天鹅,各种奇珍异兽,只为服侍或愉悦一家人。不过那边华夷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华人住得也不太 ...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3-20 00:06 发表
可能是冲突期,其实马来种的总体来说都较憨厚,没什么心眼,比较适合当奴仆。当然,印尼部族极多,有些就非常彪悍,养不驯的。或者是暗地里下刀子的那种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3-20 00:24 发表
我觉得分开来看。当年冯友兰也入过梁效,不过冯的学术,思想有其独到之处。
余的文章我觉得有其长处,平心而论,写得不赖。当然,如果联系到他的很多作品往往歌颂美好歌颂诚实歌颂宽容,煽情得一塌糊涂,但是 ...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20 00:39 发表
郭老是才子,才华横溢这点,绝不是虚夸的。 他很聪明,可惜常常用错地方。有时也投机取巧,比如那个《十批判书》。 相比之下,冯正如钱先生所说,笨且俗。 前些年闲来翻蒲江清先生的日记,披露了一些事情。 余是文化人,不是学者,虽然他自称是学者。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3-20 00:33 发表
余嘛, 比起很多文化人来说,他的文笔算是通顺的至少。要不也不会圈来吠影。 他的煽情是一以贯之的。 君不见,其曰:“人家老湿,我大湿,也无不可”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