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被一个问题困扰了……先上两个测评吧。 [打印本页]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2 20:45
标题: 被一个问题困扰了……先上两个测评吧。
本来说好今天晚上要写实验分析报告的,刚刚上好课,被一个物理问题困扰了,目前满脑子泊松括号,自叹辛几何与黎曼几何都整得不到位,烦……

不过说过的话还是要算数。现写不了铱粒的对比,先上两个测评完全没问题,很早以前就写好了的。我比较低调,一直没发到钢笔论坛上来。

L2k的测评:
http://www.douban.com/note/31660778/

Pelikan 400NN的测评:
http://www.douban.com/note/31730535/

里面的使用感受写得非常详细了,我保证一切如实描述。

关于铱点打磨,先简单说一下。400NN是平板式,再加上古董鸟下弯的款式,初上手感觉横细竖粗(写粗线的时候,由于弹性,劈叉了一点,所以会粗,写横的时候,由于笔头是平的,当然比较细),阻尼感没有,很滑。介于那个时候平板式,从侧面看和笔身连为一体,中间开缝也很平,很光洁。

L2k青原的那篇里有笔尖大图。个人感觉铱点打磨有点像长刀(不过没那么饱满)所以很适合表达汉字的笔画。顺滑度,当然也非常滑,但是感觉有种泥里行舟的感觉,这个估计和铱点侧面的解剖都有关系,过几天再拿放大镜看一下,接在下面补充。

手里还有不少笔~是准备一一介绍的,可惜一到我在网上写个把字我就觉得烦,本能的排斥(我貌似有社交恐惧症……)特别是脑子里总会被我专业的问题占据>_< 慢慢来吧。测评先看起来。其余的,我觉得也许跟贴陆陆续续补充的方式更符合我的性格。

楼下的可以提问,我手里面有L2k 400NN 帝国 卓尔M,关于这些笔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将一一解答。(也许Q&A我做起来比较轻松~本人一写个东西就长篇大论,非千把字不能解决,太苦了。。。)
作者: druby    时间: 2009-5-12 20:50
LZ的比喻真是太强了,尤其是Lamy2000那篇的比喻
顶!
作者: chicoms    时间: 2009-5-12 20:52
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还有LZ好像引用了我的图。
作者: elber520    时间: 2009-5-12 20:55
应该发到这里来的。。呵呵
作者: 言凡    时间: 2009-5-12 20:56
纠正一下,2000是树脂加的玻璃纤维。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5-12 20:56
M的本子确实 不怎么好
作者: 言凡    时间: 2009-5-12 21:02
M的本子不是为钢笔设计的啊。是属于记者一类人做速记用的。
作者: Bobocat_    时间: 2009-5-12 21:09
原帖由 chicoms 于 2009-5-12 20:52 发表
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还有LZ好像引用了我的图。



雖然樓主在文中有說了照片不是自己的. 但是發表東西時引用了他人的作品應該要更一步註明出處. 尤其作學問的話, 這個很重要.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2 21:09
原帖由 chicoms 于 2009-5-12 20:52 发表
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还有LZ好像引用了我的图。


没错,引用啦~~说了图片都借的,发那儿就不高兴说是问谁借的。

失望是肯定的,今天压根就不想写,没心情。。。被正业困扰了,郁闷中……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2 21:12
原帖由 Bobocat_ 于 2009-5-12 21:09 发表



雖然樓主在文中有說了照片不是自己的. 但是發表東西時引用了他人的作品應該要更一步註明出處. 尤其作學問的話, 這個很重要.


额,豆瓣上我说chicoms,谁知道?索性不说了,喜欢低调一些。发这儿的话,肯定会挂吃糠兄大名的。
作者: Bobocat_    时间: 2009-5-12 21:19
原帖由 Sophia 于 2009-5-12 21:12 发表


额,豆瓣上我说chicoms,谁知道?索性不说了,喜欢低调一些。发这儿的话,肯定会挂吃糠兄大名的。


確實, 也許在那裏認得chicoms兄的不多或是沒有. 不過, 在原則上, 該有的手續還是不應缺少. 更何況現在chicoms兄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圖(您事先應該也知道他必然會見到). 就更該要放上來源的. 建議樓主把各照片的來源都加上吧.

[ 本帖最后由 Bobocat_ 于 2009-5-12 21:52 编辑 ]
作者: 言凡    时间: 2009-5-12 21:21
另外,刚刚拿出了M的本子(竖翻空白小本),用2k + 国产派克黑色写了一段小诗,发现没有殷纸的现象,话说这本子我就买过一本,而且还很少用,究其原因就是舍不得,合一块钱一张。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2 21:28
M的本见都没见过。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5-12 21:47
m本诞生的时代应该还没有原子笔吧?那时应该是钢笔 蘸水笔的天下,归根倒地,我觉得是意大利人把这法国本子做坏了。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5-12 21:50
原帖由 Bobocat_ 于 2009-5-12 21:19 发表
確實, 也許在那裏認得chicoms兄的不多或是沒有. 不過, 在原則上, 該有的手績還是不能少. 更何況現在chicoms兄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圖(您事先應該也知道他必然會見到). 就更該要放上來源的. 建議樓主把各照片的來源都 ...

波波胸不愧是严谨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助手。
作者: 七剑    时间: 2009-5-12 21:51
LZ这个也是实验报告,而且要比交给老师的精彩许多
作者: mayuxinha    时间: 2009-5-12 22:01
原帖由 Sophia 于 2009-5-12 21:12 发表


额,豆瓣上我说chicoms,谁知道?索性不说了,喜欢低调一些。发这儿的话,肯定会挂吃糠兄大名的。

要严谨
程序上要坚持完成
作者: 莲池夜月    时间: 2009-5-12 22:05
不知道楼主为什么把钢笔比喻成女人?又劈腿又湿漉漉的……
说错勿怪 俩字——低俗!
作者: ahbau    时间: 2009-5-12 22:05
原帖由 Sophia 于 2009-5-12 21:09 发表


没错,引用啦~~说了图片都借的,发那儿就不高兴说是问谁借的。

失望是肯定的,今天压根就不想写,没心情。。。被正业困扰了,郁闷中……

牛人
作者: gutiwen    时间: 2009-5-12 22:11
我看楼主很有天赋!
做事慢慢来,不着急。
作者: mayuxinha    时间: 2009-5-12 22:13
看完两篇测评,尤其是lz的比喻
发觉不是一般的ws
...原谅我吧
作者: 英雄爱好者    时间: 2009-5-12 22:19
这叫新时代技术,技术,懂吧.有难度才能显出技术的力量.
再接再厉.
作者: wfh200000    时间: 2009-5-12 22:24
期待一篇真正的测评。
作者: lion    时间: 2009-5-12 22:40
文章风格我喜欢,很有特点。。。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12 23:02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钢笔不太懂,辛几何与黎曼几何我还懂一点。

[ 本帖最后由 honney 于 2009-5-12 23:10 编辑 ]
作者: LOVEPEN2009    时间: 2009-5-13 01:13
看了看,感觉跟lz预告的和众位期望的测评并不一样,跟一般笔友的随笔测评相当,可能还略有不如,所以有点失望。希望lz能再接再厉,具体写写笔尖的铱粒打磨跟手感的关系,最好让大家一看形状不用试写就能知道感受。期待。
作者: gallon    时间: 2009-5-13 01:38
下次笔友也可以用钢笔来比女人
作者: crossfire    时间: 2009-5-13 07:25
测评不算严谨,
有一句话说得好“penbbs上面基本都是玩装备的”,
呵呵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10:56
原帖由 honney 于 2009-5-12 23:02 发表
钢笔不太懂,辛几何与黎曼几何我还懂一点。


同行么?
作者: fxchina    时间: 2009-5-13 10:57
原帖由 Sophia 于 2009-5-13 10:56 发表


同行么?


呵呵Honney老师可是这方面的专家,绝对专业的!

[ 本帖最后由 fxchina 于 2009-5-13 11:06 编辑 ]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11:23
那以后可要想高人请教了:P

这个比钢笔重要多了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11:25
原帖由 lion 于 2009-5-12 22:40 发表
文章风格我喜欢,很有特点。。。


乱写滴~~~~完全是调侃级别的,拿sex作比喻最形象生动:P

话说我豆瓣上没啥正儿八经的文章,本来还写写blog的,现在blog也两个月没更新了。
作者: fxchina    时间: 2009-5-13 11:53
原帖由 Sophia 于 2009-5-13 11:23 发表
那以后可要想高人请教了:P

这个比钢笔重要多了


大概扫了一眼你的Blog,不知你是学数学的还是理论物理?

估计俺勉强可以算你师兄(专业差不多,早学了几年。。。 ),研究理论数学或物理,还是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才是正道。苏步青先生说他当年做过1000道数学分析题目,当年我们大一的时候也是抱着那几本菲赫金哥尔茨的分析书仔细研读的,当然,除了分析,基础课程,代数,几何,都是非常重要。

贪多嚼不烂,做学术,更是切忌急功近利,我看你大一的时候连点集拓扑都看了?不知道能到什么程度。

当然,数学(特别是纯数学)从来都是一个属于天才的领域,Galois, Abel,...若是天赋好,那并没有一定之规,但是打好基础,总不是坏事。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11:55
学了数学,转行干理论物理。
点集拓扑有什么不能看的?我高一暑假就看复旦写的数学分析了,1960年的版本。

基础太重要了。这个没的错。不过中国人的学习方法不对。深刻理解一个东西除了读好课本,还一定要通过一边科研才能达到的,光死读书没用。

这个问题就不讨论了,否则被班主认为灌水删贴。

[ 本帖最后由 Sophia 于 2009-5-13 11:57 编辑 ]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12:01
“当然,数学(特别是纯数学)从来都是一个属于天才的领域”

这句话,连Terrance Tao都反对了。
跟大牛,进主流,踏实,勤奋,认真,自会有结果。不向abel或者Riemann学了,那种是不世出的人,人类历史上能有几个Mozart?踏踏实实,即使天资一般也能小有所成的,自己做着理论觉得开心最重要。我还是比较喜欢Brahms和Buckner。Beethoven太偏激

[ 本帖最后由 Sophia 于 2009-5-13 12:03 编辑 ]
作者: fxchina    时间: 2009-5-13 12:03
原帖由 Sophia 于 2009-5-13 12:01 发表
“当然,数学(特别是纯数学)从来都是一个属于天才的领域”

这句话,连Terrance Tao都反对了。
跟大牛,进主流,踏实,勤奋,认真,自会有结果。不向abel或者Riemann学了,那种是不世出的人,人类历史上能有几个 ...


Terence Tao?

丫本来就是个天才,站着说话不腰疼。。。

对,一个R...

[ 本帖最后由 fxchina 于 2009-5-13 12:05 编辑 ]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12:04
陶哲轩,可能拼写错误。

查了,Terence不是 double r
作者: GCIG_DJ    时间: 2009-5-13 13:22
原帖由 Sophia 于 2009-5-13 12:01 发表
“当然,数学(特别是纯数学)从来都是一个属于天才的领域”

这句话,连Terrance Tao都反对了。
跟大牛,进主流,踏实,勤奋,认真,自会有结果。不向abel或者Riemann学了,那种是不世出的人,人类历史上能有几个 ...
是bruckner
    Anton Bruckner (4 September 1824 – 11 October 1896) was an Austrian composer known primarily for his symphonies, masses, and motets. His symphonies are often considered emblematic of the final stage of Austro-German Romanticism because of their rich harmonic language, complex polyphony, and considerable length. Bruckner's compositions helped to define contemporary musical radicalism, owing to their dissonances, unprepared modulations, and roving harmonies.
Unlike other radicals, such as Wagner or Hugo Wolf who fit the enfant terrible mold, Bruckner showed extreme humility before other musicians, Wagner in particular. This apparent dichotomy between Bruckner the man and Bruckner the composer hampers efforts to describe his life in a way that gives a straightforward context for his music.
His works, the symphonies in particular, have detractors, most notably the influential Austrian critic Eduard Hanslick, and other supporters of Brahms, who point to their large size, use of repetition,[1] and Bruckner's propensity to revise many of his works, ofte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olleagues, and his apparent indecision about which versions he preferred.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14:30
晕菜,手快又打错了,刚发现。把terence的一个r移到布鲁克纳那边去吧。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13 15:10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我是做Hamiltonian dynamical system的,所以symplectic geometry马马虎虎懂一点.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15:19
寒假里买了本力学与对称性导论,讲辛几何的...看了第一章,开学后就没深入研究下去,所以这几天火很大,不想思考别的问题...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13 15:45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是Introduction to Mechanics and Symmetry?作者 Marsden&  Ratiu ?该书数学界很少有人读过.向您推荐V.I.Arnold的Mathematical methods in classical mechanics.其实该书并不象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难.很直观.只要坚持看20页,就能理解为何被奉为经典力学的"圣经"了.且该书是现代辛几何的开端.
作者: 泓岫    时间: 2009-5-13 17: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英雄爱好者    时间: 2009-5-13 17:34
几天前一新闻说诺贝尔数学奖什么得主名人到南京那里访问,小学三年级奥数学生给他出道题,他居然一时答不出来.他不禁发表感叹,中国每年花在培养奥数比赛的学生的数量,老师的数量,还有费用,包括老师的收入高得吓人,同时也屡屡获奖.可是有什么意义呢.研究这学问除了出现考试机器,死读书外,对推动中国其他领域发展有什么意义呢.奥数学生都做了哪个中国数学家,推动了哪个领域的成果转化创新呢.其实,都是个人和集团的利益驱动罢了.
作者: fxchina    时间: 2009-5-13 17:47
原帖由 英雄爱好者 于 2009-5-13 17:34 发表
几天前一新闻说诺贝尔数学奖什么得主名人到南京那里访问,小学三年级奥数学生给他出道题,他居然一时答不出来.他不禁发表感叹,中国每年花在培养奥数比赛的学生的数量,老师的数量,还有费用,包括老师的收入高得吓人,同时 ...





Fields Prize?
作者: 老洪    时间: 2009-5-13 17:51
原帖由 fxchina 于 2009-5-13 17:47 发表





Fields Prize?


那新闻可不是一般的雷人。
作者: wcq_828    时间: 2009-5-13 2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cq_828    时间: 2009-5-13 2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20:37
F。

阿诺尔德的书确实比较好,我应该先看阿诺尔德再看那本对称性导论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13 21:01
标题: 回复 49# 的帖子
我认为看过阿诺尔德的书就不需要看那本对称性导论了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3 21:10
嗯,ms对称性导论里用的数学语言更多更现代一些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13 21:24
标题: 回复 51# 的帖子
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我想大多数数学家能够认同) ,两本书差异在于一个是黄药师写的拳谱(当之无愧),另一个是丘处机写的拳谱(或许还不及).

[ 本帖最后由 honney 于 2009-5-13 21:25 编辑 ]
作者: 泓岫    时间: 2009-5-13 2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anzhiji    时间: 2009-5-13 22:25
诺贝尔的老婆太可恶了
作者: 山寨2009    时间: 2009-5-14 08:21
呵呵,楼主除了借口,还是借口,真有那能力,有心情写那两篇废文的时候就做出报告了,没人非让你昨天一天写出来,是你自己无能。看看你写的这些东西,有这些笔的都知道,没有的看别人贴子也可以知道。许多东西,老笔友不说,是因为他们明白有笔都知道,没笔,你说破了天也还是枉然,就像没见过你,你说自己是貂蝉也是枉然一样。而且,即使你真的是貂蝉,吕布喜欢你,董卓喜欢你,可就是有关公不喜欢你;而即使你是黄月英,呵呵,也可能有孔明愿意娶。就好比这两支笔,你都有与卖家描述不同的体会。
既然楼主喜欢用SEX打比方,我也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两个男人,也许同你和另一个女人做一种组合,都能给你们非常的快感,你们之间讨论的结果就是可能是“他俩很棒”,但是换下组合再来,也许换来那个男人擅长且另一个女人喜欢的体位招式恰好是你不喜欢的,你喜欢慢热或激进,而换来的恰好不是这个风格,但却是换之前女人喜欢的风格,让你感觉很别扭,毫无快感可言,对面女人亦然,是不是说你们都要同时说这两个男人无能,而且彼此对面的女人都没品味、使用方法不当,是矬人呢?
所以,玩笔嘛,是自己私人的事,志同道合,可以交流交流,言语不投机,你又看不起我们,那尽可以按自己的思维去玩,我们的态度可以选择:不可说,也不必说。你没资格要求老笔友按照你喜欢的体位招式风格来伺候你,对于客观存在的笔,那就更不可能了 。在这里玩并且让你觉得低级快乐着的朋友都是很喜欢论坛的体位招式风格,你是不喜欢,觉得达不到你要求,可我们更没有强X、轮X你的兴趣,我们放过你,也请你放过我们吧~~
作者: dreamerniu    时间: 2009-5-18 18:25
原帖由 英雄爱好者 于 2009-5-13 17:34 发表
几天前一新闻说诺贝尔数学奖什么得主名人到南京那里访问,小学三年级奥数学生给他出道题,他居然一时答不出来.他不禁发表感叹,中国每年花在培养奥数比赛的学生的数量,老师的数量,还有费用,包括老师的收入高得吓人,同时 ...

这是那记者哗众取宠而已,一道简单的数列题,Fields Medal获得者居然一时打不出来?

[ 本帖最后由 dreamerniu 于 2009-5-18 18:27 编辑 ]
作者: dreamerniu    时间: 2009-5-18 18:28
话说为什么没有好一点的中文教材那?
作者: wfh200000    时间: 2009-5-18 18:36
原帖由 山寨2009 于 2009-5-14 08:21 发表
呵呵,楼主除了借口,还是借口,真有那能力,有心情写那两篇废文的时候就做出报告了,没人非让你昨天一天写出来,是你自己无能。看看你写的这些东西,有这些笔的都知道,没有的看别人贴子也可以知道。许多东西,老笔 ...

1、年度暴强回帖奖提名
2、年度个性回帖奖提名
3、年度争议回帖奖提名
。。。。。。。。。
作者: sbzhang    时间: 2009-5-18 18:40
原帖由 wfh200000 于 2009-5-18 18:36 发表 1、年度暴强回帖奖提名2、年度个性回帖奖提名3、年度争议回帖奖提名。。。。。。。。。

公道自在人心....我们都不说而已
作者: wfh200000    时间: 2009-5-18 19:54
原帖由 sbzhang 于 2009-5-18 18:40 发表

公道自在人心....我们都不说而已
张兄还是说了
作者: chicoms    时间: 2009-5-18 20:28
此帖又被顶起,看来LZ的关注度很高啊!可不要让大家失望啊!
作者: 墨竹晓风    时间: 2009-5-18 20:40
原帖由 chicoms 于 2009-5-18 20:28 发表
此帖又被顶起,看来LZ的关注度很高啊!可不要让大家失望啊!

反正目前是失望……看了跟没看,没啥区别……
等待楼主更好的测评
作者: amcw7777    时间: 2009-5-19 00:40
高能专业飘过。。。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19 09:07
原帖由 amcw7777 于 2009-5-19 00:40 发表
高能专业飘过。。。

请教一个问题,啥是Fermi加速?
作者: amcw7777    时间: 2009-5-19 10:24
honey老师考我吗?呵呵,小弟大二还没念完,不知为不知,无过啊不过如果搜找起来不便的话我倒可以问问老师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19 20:55
原帖由 amcw7777 于 2009-5-19 10:24 发表
honey老师考我吗?呵呵,小弟大二还没念完,不知为不知,无过啊不过如果搜找起来不便的话我倒可以问问老师

我近期的一些工作感觉上与Fermi加速有关,但对此不太懂.查了文献,相关的文献很少.现在的物理系大多都去做凝聚态了.有高能物理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我的同行(包括国外的)也不太懂.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5-19 21:00
原帖由 honney 于 2009-5-19 20:55 发表

我近期的一些工作感觉上与Fermi加速有关,但对此不太懂.查了文献,相关的文献很少.现在的物理系大多都去做凝聚态了.有高能物理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我的同行(包括国外的)也不太懂.


我有空帮你去问问我老师。高能物理,那得上GeV了?
作者: fbiroom    时间: 2009-5-20 09: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aohua594    时间: 2009-5-20 11:38
楼主多向honey和amcw7777老师学习吧!
作者: amcw7777    时间: 2009-5-20 12:21
偶是学生,啥也不会。。。
HONEY老师我可以帮忙问问我的老师,我们专业重点一般维象理论和数据分析,直接的加速类试验我还真没听过
您可以留个email。我查一下学校论文库,找到文章的帮您发过去
作者: dreamerniu    时间: 2009-5-20 12:24
呵呵,想起人们的质疑了,高能物理,那低能物理,是不都是低能儿
作者: amcw7777    时间: 2009-5-20 16:42
Honey老师,我已PM你
我的老师不太清楚您想问什么,他的原话就是我PM的内容。。。。
作者: 英雄爱好者    时间: 2009-5-20 17:10
不拆=不算评测.拆了有微距=基本评测.拆了有材料等物理学=合格评测.拆了一支又一支=优秀评测.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20 22:31
原帖由 amcw7777 于 2009-5-20 16:42 发表
Honey老师,我已PM你
我的老师不太清楚您想问什么,他的原话就是我PM的内容。。。。

谢谢! 。问题太专业了。我的同行都不太清楚。
作者: honney    时间: 2009-5-20 22:42
原帖由 honney 于 2009-5-20 22:31 发表

谢谢! 。问题太专业了。我的同行都不太清楚。

的确容易误解,该问题和Fermi accelorator 没啥关系。是Fermi从实验物理转向到理论物理初提出的一个假说。
作者: dreamerniu    时间: 2009-5-21 12:16
百度一下
解释宇宙线粒子加速的一种可能机制。1949年由费密提出因而得名。恒星际极稀薄的电离气体带动强度约10 高斯的磁场运动﹐其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的量级﹐速度为v的荷电粒子就在这非均匀磁场间来回运动(往返线度约1光年)﹕粒子在磁镜上反射或沿弯曲磁力线返回(也可以说粒子同磁场发生“碰撞”)。如果磁场静止﹐那末粒子能量不变﹔如果磁场是运动的﹐就出现两种情况﹐迎头碰撞﹕磁力线和粒子相迎运动﹐·v<0(v是v的平行于磁力线的分量)。追赶碰撞﹕和相反﹐·v>0。在情况下粒子获得能量﹐在情况下则丧失能量。由于│││v│﹐所以迎头碰撞的次数多于追赶碰撞﹐平均而冤o每次迎头碰撞粒子能量有净增量。能量=10电子伏的粒子﹐碰撞一次后约增加=10电子伏。粒子在多次碰撞后就变成高能的宇宙射线粒子。因此﹐费密加速是一种统计加速(随机加速)。在每次相互作用中﹐粒子可获得能量﹐也可丧失能量。如果增益作用次数大于衰减作用次数﹐那么粒子平均能量将有系统增长。费密加速在天体物理学﹑太阳物理学和地球磁层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通常把激波中和磁流体力学低频湍动中的粒子加速机制都泛称为统计费密型加速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