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长江商报 | |
■技术 “英雄赶派克”20年 在上海的出口名牌产品中,没有哪个品牌比得上“英雄”牌钢笔更令人心驰神往的了。虽然“英雄”牌钢笔在年轻一代中的认知度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在年龄稍长一些人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品牌,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缩影。而对于数以几代人的使用者来说,它一定还寄托了几分温馨的情感,任何时候,“英雄”牌钢笔都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勾起过往岁月的回忆。 1931年,英雄金笔厂的前身华孚金笔厂诞生了,形成了上海自来水笔制造业的雏形。它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几起几落,历经磨难,艰辛地为中国自来水笔的制造业开辟了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企业在生产、技术和企业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1958年,英雄人以其当时闻名遐迩的“实干创新”的精神掀起了“英雄”赶“派克”的热潮,确立了12项具体指标:包括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方面。在1959年,英雄笔厂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新研制成功的“英雄”100型金笔在这12项指标中,有11项赶上甚至超过了“派克”。 1980年代后期,美国派克公司派人到中国访问,曾经到英雄厂参观,派克公司的人认为,英雄厂有许多的设备已经超过了美国派克,例如当时的不锈钢笔套的抛光技术。 ■代表 “英雄100”:笔杆工艺比派克好太多 英雄产量最大的一款钢笔是“英雄100”。1958年英雄笔厂全体员工提出“英雄赶派克”的口号,当年新研制成功的英雄100型金笔在工艺上有11项赶上和超过了派克。“英雄100”是在国外唯一能买到的一款英雄钢笔。在国内英雄钢笔的售价从10元的学生用笔到100元以上的14K金笔,种类多达十几种。 “英雄100”能够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保持式样基本不变,除了它优良的质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外形太符合中国人的特性了。虽然它是对美国“派克51”的全面模仿,但是它隐蔽的金尖、朴实的颜色、内敛的造型处处都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合拍,沉稳、含蓄、豪不张扬,最重要的是绝对好用。特别是笔杆的工艺比派克好太多,“MADE IN CHINA”铭文中,水货“MA”二字稍小于其他字母,正品则各个字母均匀清晰。 英雄800 PK派克45 英雄800是完全仿造派克45来制作的,所以他们的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但从细节上看却有一些不同: ·派克45在笔夹后面有个气孔,而英雄800没有。 ·45的全钢笔杆是全金属的,而800的笔杆在最底部有一段黑色的塑料,是装饰性的。 ·45和800外壳用的不锈钢明显有颜色差异,45的颜色偏黄,800的偏白。而且在金属处理上,45的外表处理采用稍微磨砂的感觉,而800的不锈钢处理则比较光亮。这就是外界传闻派克向英雄偷师不锈钢处理方法的来由之一。 ·英雄800的笔夹有黄白两色之分,派克45的笔夹部分,有几道斜线,代表羽毛吧。 英雄见证 现在“英雄”笔作为民族工业的骄傲和象征更是成为许多历史性时刻和重大场合必不可少的主角,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瞬间,让我们一起注目和巡礼: 1984年4月13日,在222和撒切尔夫人等领导人的注视下“英雄”笔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样在1987年12月19日,又是“英雄”笔签署了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的联合声明; 1993年在上海,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愉快地接受了东道主向他赠送的 东亚运动会“英雄”纪念笔; 1996年6月26日中、俄等五国首脑会议声明及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六国首脑会议声明,各国领导人都用“英雄”笔签署; 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英雄”推出了绝版发行的1997套香港回归纪念笔,在香港各界庆祝回归的酒会上,公司向香港特首董建华赠送了编号为“1997”的香港回归纪念笔; 2001年的金秋十月,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金等国家首脑轻松地用“英雄”笔签下自己的大名;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喜来登饭店的马佳利斯大厅,中国外经贸部石广生部长用英雄钢笔庄重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文本最后一页上签上名。 |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