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新入卡拉扬 对比平时日用的鸟M800 感受!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象大    时间: 2009-8-15 16:31
标题: 新入卡拉扬 对比平时日用的鸟M800 感受!
先上合影  两支笔都是F尖 M800略细

[ 本帖最后由 大象大 于 2009-8-15 16:34 编辑 ]
作者: 大象大    时间: 2009-8-15 16:33
感觉 卡拉扬顺滑 笔锋没有M800硬朗 活塞略涩  琴键设计很赞
作者: 大象大    时间: 2009-8-15 16:36
笔尖感觉M800漂亮一些  卡拉扬笔帽有些大 与笔身搭配不是很协调
作者: 文有五宜    时间: 2009-8-15 16: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icoms    时间: 2009-8-15 16:36
Canon 50D机器不错。
作者: 大象大    时间: 2009-8-15 16:38
再来一张照片

拍摄设备:朋友的CANON50D  +俺的蔡司35/1.4镜头 光圈4
作者: 大象大    时间: 2009-8-15 16:39
原帖由 chicoms 于 2009-8-15 16:36 发表
Canon 50D机器不错。


呵呵,比起无敌兔还是差得远
作者: chicoms    时间: 2009-8-15 16:59
原帖由 大象大 于 2009-8-15 16:39 发表 呵呵,比起无敌兔还是差得远
呵呵,都是好机器,都比我的强
作者: August-Liu    时间: 2009-8-15 17:14
非常喜欢MB卡拉扬!
作者: quakeman    时间: 2009-8-15 18:13
原帖由 大象大 于 2009-8-15 16:38 发表
拍摄设备:朋友的CANON50D  +俺的蔡司35/1.4镜头 光圈4


楼主好笔好图+神镜阿。
作者: douxihuan    时间: 2009-8-15 22:21
  很喜欢卡拉扬钢琴键设计的笔帽,要不是觉得笔尖上的鸟形图案有点别扭,就入一支了。不过依然是好笔,蔡司35/1.4更是好头。
作者: 茶叶猫    时间: 2009-8-15 22: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dy    时间: 2009-8-15 22:50
喜欢音乐家上的小鸟
作者: 393064949    时间: 2009-8-16 07:41
音乐家系列还是比较喜欢伯恩斯坦……
作者: 狷    时间: 2009-8-16 11:03
我也喜欢,可惜和领导撞笔了,不敢用,呵呵
作者: 3115321    时间: 2009-8-16 11:13
哇,你们领导真是腐败呢呵呵
作者: 大象大    时间: 2009-8-16 17:20
原帖由 于 2009-8-16 11:03 发表
我也喜欢,可惜和领导撞笔了,不敢用,呵呵


俺就是求得 兄的
作者: 雨夜听笋    时间: 2009-8-16 21:43
我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卡拉扬的设计上会有琴键,卡拉扬会弹钢琴不错,可是也不是他出类拔萃的成就啊!指挥家歌唱家作曲家会弹钢琴的太普遍了。索尔蒂有个琴键还有点说得过去,至少我看到有索尔蒂弹钢琴的唱片,在1947年,他和库仑肯普夫合作演奏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鸣曲。可我从未见过卡拉扬作为钢琴家留下的唱片。请哪位高人给个解释,好解心中的疑问。
作者: 樱木花道    时间: 2009-8-16 22:16
原帖由 雨夜听笋 于 2009-8-16 21:43 发表
我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卡拉扬的设计上会有琴键,卡拉扬会弹钢琴不错,可是也不是他出类拔萃的成就啊!指挥家歌唱家作曲家会弹钢琴的太普遍了。索尔蒂有个琴键还有点说得过去,至少我看到有索尔蒂弹钢琴的唱片,在1947年 ...


高见!
我倒是郁闷怎么没把卡拉扬的签名刻在上面,这么漂亮的签名,可惜了~ 限量版的倒有,TNND
作者: c10x90    时间: 2009-8-17 14:29
进来拜一下MB的卡拉扬!
作者: 孤峰    时间: 2009-8-17 17:23
原帖由 雨夜听笋 于 2009-8-16 21:43 发表
我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卡拉扬的设计上会有琴键,卡拉扬会弹钢琴不错,可是也不是他出类拔萃的成就啊!指挥家歌唱家作曲家会弹钢琴的太普遍了。索尔蒂有个琴键还有点说得过去,至少我看到有索尔蒂弹钢琴的唱片,在1947年 ...

我倒是有一套卡拉扬的BWV243视频 他弹大键琴 不像是在演奏 我看更像是被逼的
至于万宝龙设计这笔的时候加上了键盘 咱就权当人家是不懂风情而要附庸风雅吧 ……
作者: juchom    时间: 2009-8-18 10:58
我也喜欢比较喜欢伯恩斯坦
作者: ak47    时间: 2009-8-18 12:28
大象好久不见了,都成游客了
作者: 苏沐夕    时间: 2009-8-18 1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uddhamio    时间: 2009-8-19 00:01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1.一直觉得这个笔跟卡拉扬的成就不太搭调。
作者: 雨夜听笋    时间: 2009-8-19 01:43
音乐家中的索尔蒂也有些不明不白,他最大的成就是他录制的《尼伯龙根指环》,在笔帽环上做一个指环是最自然不过了,考虑到《指环》是四联剧,做4个环也说得过去,可是偏偏做了5个环。
作者: 茶叶猫    时间: 2009-8-19 08: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8-19 08:54
学音乐基本都是从小学,但是从没有从小开始学指挥的。

卡拉扬从小学的是钢琴,虽然后面转向指挥专业。

学钢琴的转指挥比学其他乐器转指挥要更加扎实得多,因为钢琴是和声乐器,其他乐器都是旋律乐器。

看过不少卡拉扬指挥巴洛克音乐,是坐在键琴或者拆了顶盖的model D前面一边指挥一边弹通奏低音的。这个也正常,巴洛克音乐如果本真演出的话就没有必要有指挥,本就是室内乐性质的东西。而键琴作为通奏低音,虽然旋律上基本没他什么事情(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首除外,那个是协奏曲)但是节奏是由键盘控制的,这个位置相当于交响乐队的定音鼓,在有指挥的时候就充当第二指挥的作用。

一直到贝多芬的协奏曲,都还可以用钢琴独奏来代理乐队指挥,莫扎特协奏曲更是如此,只不过现在乐队分工已经很明确了,独奏演员一般也没有能力去同时指挥乐队,除非那个乐队已经被指挥调理到绝佳,但是如果这样,这个指挥不会不上场。

现在看来,一些钢琴家出生,后来专攻指挥的人,比如巴伦博伊姆之类,还是偶尔玩玩协奏曲的时候,自己一边演奏一边指挥了。看过一些巴伦博伊姆的莫扎特协奏曲,自己演奏,自己指挥,很棒。国内现在干这个的主要是徐忠了,弄了个东方小交响乐队,我是常听,一年比一年要弄的好。刚开始几年,他自己演奏自己指挥莫扎特协奏曲,乐队毕竟是七拼八凑的,伴奏莫扎特协奏曲没有独立指挥下,还是要范点错误的,不过后几年就好多了。

再后来他自己弹勃拉姆斯协奏曲,找了个人来指挥(忘了是谁),我们听完之后,感慨是“指挥这个位置还是必不可缺的”。

映像比较深的是他搞了一次贝多芬一二三四五钢琴协奏曲演出,他指挥,5个上海钢琴赛评委(好象是4个评委加一个小姑娘),效果是不错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连续2天,贝多芬协奏曲从头到底走一遍,不管是对指挥,乐队来说,都是一个体力活。徐忠这个以前的yamaha艺术家,这次终于搬了台yamaha CF III 过来,现在发现要听一下现代yamaha演出琴的音色还真不是这么容易到处都能听到,而那听到发腻的steinway model D的音色实在是已经味同嚼蜡了。

不过自己演奏,自己指挥的,有一个人一定要看,就是弗里德里希·古尔达。这个老头子自从蜕变之后,音乐绝对了得,上台必定一顶瓜皮帽,一副蛤蟆镜,那个样子,够cool,而且他竟然蜕变后有一段时间专攻莫扎特,音色是很不学术,但是非常有意思,非常非常有意思,我一口气听了一大堆,爽到家,那个乐队也给他调校到差不多完美了,唉。。。我得去买套dvd收藏。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8-19 08:57
原帖由 雨夜听笋 于 2009-8-19 01:43 发表
音乐家中的索尔蒂也有些不明不白,他最大的成就是他录制的《尼伯龙根指环》,在笔帽环上做一个指环是最自然不过了,考虑到《指环》是四联剧,做4个环也说得过去,可是偏偏做了5个环。


索尔地的60年代decca 指环录音,不管是在索尔第的指挥生涯,还是在指环录音上都无足轻重。要说最大成就,还不如说可有可无。

要说那套录音好,我只同意那套录音有他独到的地方。指环,如果从教科书角度来说,唯独60年代卡拉扬版本。
作者: 茶叶猫    时间: 2009-8-19 09: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孤峰    时间: 2009-8-19 09:12
呵呵 的确 第一次看到古尔达的时候还以为他是玩爵士的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8-19 09:21
原帖由 孤峰 于 2009-8-19 09:12 发表
呵呵 的确 第一次看到古尔达的时候还以为他是玩爵士的

那是他蜕变之后了。蜕变之前,他正统到死啊。他的那套60年代平均律绝对是教科书式样的。我自己弹奏的时候还是得反复研究他的那套平均律,太教科书了。
作者: 绝世佳公子    时间: 2009-8-19 09:33
卡拉扬笔夹上有象牙色的指挥棒模型,应该足够表达对他指挥家成就的敬意吧~~~
又及,还是梅纽因最好看。
作者: wyfatpig    时间: 2009-8-19 11:51
我也喜欢古尔达, 尤其是他在菲利普公司录制的那套巴赫平均律。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8-19 22:16
这套东西在任何平均律CD研究性的排行榜上都排在后面,但是又是任何一个平均律的严肃的爱好者们必备的一套CD,我也是超爱。
作者: 大象大    时间: 2009-8-20 11:29
看帖子 学音乐史
作者: GCIG_DJ    时间: 2009-8-20 11:34
平均律只有古尔德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8-20 11:46
原帖由 GCIG_DJ 于 2009-8-20 11:34 发表
平均律只有古尔德


嘿嘿,古尔德,古尔达,图雷克,这些都是必须要的。
作者: nudtbo    时间: 2009-8-20 19:22
原帖由 大象大 于 2009-8-15 16:38 发表
再来一张照片

拍摄设备:朋友的CANON50D  +俺的蔡司35/1.4镜头 光圈4


蔡司35/1.4镜头
作者: hjf571x    时间: 2009-8-21 13:37
好笔  啥时候我也能有只
作者: 雨夜听笋    时间: 2009-8-21 15:40
原帖由 韦伯猫 于 2009-8-19 08:57 发表


索尔地的60年代decca 指环录音,不管是在索尔第的指挥生涯,还是在指环录音上都无足轻重。要说最大成就,还不如说可有可无。

要说那套录音好,我只同意那套录音有他独到的地方。指环,如果从教科书角度来说, ...

抛砖引玉,猫版的音乐功底深不可测。
听过9个指环版本之后,名气最大的索尔蒂版,也只是录音上确实最好,就音乐本身来说,我欣赏凯尔伯特的版本,那个戏剧的紧张度,确实无人可比,综合下来,我觉得凯尔伯特55年的最好,汉斯霍特的沃坦最棒!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8-22 20:27
我说的一切有关CD的评论,如果不特别说明,仅指我2003年9月出国前的记忆。那之前,我真的是很系统的在听海量的CD。之后我就是每天BBC radio 3了,直到现在还保持这个习惯,现在基本上是BBC radio 3的那些现场音乐会和上海的主要现场音乐会了。CD基本都不再听了。

有些东西现在的理解和之前是有出入的,比如之前我认为安德拉斯·媳妇的那套DECCA的巴赫键盘套曲集子很一般,但是现在却又超爱了。
作者: MBpennuts    时间: 2009-8-23 00:03
真是不错
作者: yexihuan    时间: 2009-8-23 22:07
说不好 摆到一起 龙就是比鸟显得大气
作者: leopard    时间: 2009-8-24 14:23
原帖由 雨夜听笋 于 2009-8-16 21:43 发表
我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卡拉扬的设计上会有琴键,卡拉扬会弹钢琴不错,可是也不是他出类拔萃的成就啊!指挥家歌唱家作曲家会弹钢琴的太普遍了。索尔蒂有个琴键还有点说得过去,至少我看到有索尔蒂弹钢琴的唱片,在1947年 ...

用指挥棒也没地放啊。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