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r_chenle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贴图]万宝龙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纪念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6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一周前,在北京国贸Montblanc专卖店看到这支笔,令我激动不已。</p><p>这是为了纪念Wolfgang Amadeus Mozart诞辰25周年,Montblanc推出的一款纪念笔(250 Sammlerstücke von Montblanc anl&auml;sslich des 250)。整笔图如下(贴图来自德国网站<a href="http://www.fountpen.de/">www.fountpen.de</a>):</p><p></p><p><br/></p><p>笔杆为黑色树脂,点缀抛光的白色K金装饰花纹:</p><p></p><p>笔尖为18K白色金,雕刻有Mozart的头像:</p><p></p><p>笔帽表面涂红色烤漆,笔环上镶嵌有60颗钻石:</p><p><br/><br/></p><p>该笔包装中还有一件东西让我非常激动,就是一本大大的、精美的绛红色牛皮封面的本子,是莫扎特代表作之一《朱庇特交响曲(Jupiter-Symphonie)》的总谱手稿。可惜没有图。</p><p>2001年我去奥地利的时候,还专门去萨尔茨堡(Saltzburg)参观了莫扎特的故居。真是一代音乐天才啊!他的音乐永远是那么纯净、快乐(即使是临终前所作的那首《安魂曲》也完全没有那种悲痛欲绝的调子),与他悲苦的一生简直太不相称了。</p><p></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p>将近20万。</p><p></p>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92157955</i>在2006-11-6 16:19:03的发言:</b><br/><p>纪念Wolfgang Amadeus Mozart诞辰25周年??</p><p>这是什么意思啊?</p></div><p></p><p>哈哈,抱歉!笔误!</p><p></p>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名笔屋</i>在2006-11-6 17:44:59的发言:</b><br/>实物更丑[em01]</div><p>这支笔的装饰风格显然是模仿莫扎特那个时代的,以现代的眼光看,属于比较繁琐的风格。我个人也不是很喜欢。但整体看,还是比较漂亮的(“漂亮”与“美”是不太相同的概念)。我也喜欢简洁、大气的设计。但一般的东西我认为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不会随便对什么东西说它“很丑”,也不怎么常说“很漂亮”。</p><p>我看见它激动,其实更多的原因是看见了那本乐谱。我喜欢莫扎特的音乐。虽然有人也说他的音乐孩子气重,不够大气、“伟大”,但我象喜欢贝多芬、瓦格纳、马勒一样喜欢他。</p><p>还是那句话,没有完美的东西。但即使不完美,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不是指金钱的)。其实更多的时候,还是学着或者试着去欣赏。这是我的态度。</p><p>就象一些古典音乐,或者流行歌曲,初听时觉得相当厌恶,但听多了,慢慢地发现了一些“闪光点”,后来竟喜欢上了。有时候交朋友也是这样,某些初看上去“不顺眼”的人,后来竟与其成了朋友。</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6 23:46:37编辑过]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p>再补充一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件东西,不是喜欢它的外表,而是喜欢它内在的一种意义。也许别人不明白,但最起码喜欢的人自己明白。喜欢是有理由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喜欢又一定非要有理由吗?</p><p></p>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Jun</i>在2006-11-7 0:05:22的发言:</b><br/><p>价格总算对得起莫扎特,所以俺想也不敢想咯</p><p>连一流我也觉得外形不咋地。。</p></div><p></p><p>莫扎特都死了215年了。这笔卖得再贵,莫扎特也捞不到半个子儿。他当初就是穷死、病死的。哪里来的“对得起”一说?</p><p>要说对得起,花功夫做这笔的人可以算。不过手艺比他们好的人肯定大有人在。</p><p>最“对得起”的,就是Montblanc的老板了。把我们这些人的钱榨干净也满足不了啊!</p><p></p>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章押司</i>在2006-11-7 1:06:25的发言:</b><br/><p>太奢侈,不喜.</p><p>&nbsp;</p>[em01]</div><p></p><p>估计你也不会喜欢Semiramis了,比这还奢侈好多倍。</p><p>奢侈的东西,只有有钱人才能享用。但奢侈品本身是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啊!</p><p></p>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Jun</i>在2006-11-7 10:42:35的发言:</b><br/>没想太多,就觉得太便宜不好。。</div><p>咳,交流讨论嘛,就是都随便说说自己的想法。所谓“吃饱了撑得没事做,来磕磕牙”。呵呵……</p><p></p>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图展5182</i>在2006-11-7 14:50:57的发言:</b><br/><p>从上次看到的贝多芬,到这支莫扎特,我只感到MB江郎才尽,设计师怎能交出这等功课,晕。</p><p>&nbsp;</p>[em06][em06][em06]</div><p>我也觉得MB越来越急功近利,与他“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文化形象越来越相去甚远。也许我对MB的热情也快到头了吧。</p><p>现在倒是开始欣赏起以前认为“太花哨”的意大利笔了。国产的古董笔也想尝试一下,只是可遇不可求。</p><p></p>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p>真的,当我看到那本交响乐谱,简直太激动了!就象5年前在Mozart故居里看到他的遗物和手稿一样!</p><p></p>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laoao</i>在2006-11-7 15:41:19的发言:</b><br/><p></p>那本乐谱才是主角,笔仅仅是陪衬.甚至感觉MB在赚死人钱,并非真正缅怀某人.</div><p></p><p>一语中的!</p><p>也许激动是因为“爱屋及乌”吧。呵呵……</p><p></p>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p>那个时代的音乐都那样。直到贝多芬出现,才彻底改变。</p><p></p>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p>各种音乐我都听一些的。除了个别jezz、blues(是个别,不是全部)的靡靡之音和个别过于另类(甚至血腥)的Rock。</p><p>莫扎特的音乐非常纯净。一个饱经沧桑、挫折、困苦的成年人,能有如此纯净的心态,能保持这样纯洁的童心,没得说,非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属!</p><p></p>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图展5182</i>在2006-11-17 17:37:47的发言:</b><br/><p></p><font size="4">怎么能用“正统”一词来形容,谁说莫扎特的音乐没有激情,天使的伤感是要用心去感悟的!</font>[em19][em19][em19]</div><p></p><p>说到“<font size="4">天使的伤感</font>”,Mozart的绝大多数作品里都听不出来的。他的音乐纯粹是从一颗非常非常纯真的童心里流淌出来的,快乐、安详,象暖洋洋的阳光,或者微风拂面。只有那部《安魂曲》才略微有那么一点点悲天悯人的气息,但通篇还是那么安详、纯净,与Bolioz的《安魂曲》相比,简直大相径庭,后者压抑之极,简直能让人听晕过去……</p><p></p>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p>各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不信,大家可以看看Disney的《Fantasia》和《Fantasia 2000》,那里对古典音乐的另一番诠释,与作者原本表达的主题大相径庭,但又非常合理、贴切,会令你非常惊奇。</p><p>就象Smetana的Ma Vlast(My Country,我的祖国)中的《Vltava(伏尔塔瓦河)》,是描写作者的祖国--捷克的母亲河,一般听来会令人兴奋,感到一种暗动(暗暗涌动)的力量。但有一次,我在一种莫名其妙的心情下听这首曲子,竟然落泪了!</p><p></p>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p>最近在看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莫扎特密码The Mozart Code》,挺有意思,有助于了解莫扎特的生平、他的心路历程、生活环境等等,但对一些作品的创作经过介绍很少。</p><p>再说回这支纪念笔。现在看起来感觉一般了。[em04]</p><p></p>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p>风君,18世纪的欧洲,流行过这种极其繁琐的“倮珂珂艺术Rococo Art”,那就是Mozart生活的时代,就是“花里胡哨”的。</p><p>Rococo是17世纪曾经流行的“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的继承者。两者乍一看外表差不太多,但Rococo缺乏Baroque的大气、雄伟,却多了繁琐、细碎。</p><p>现在欧美的风尚,就是简洁、明快了。</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2 21:33:56编辑过]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是没有那么专业。但“没有太多可以比较的关系”,不等于两者没有“对比”。就好象同样是服饰,汉朝的与唐朝的可以对比吗?甚至中国的古装是否可以与现代的西装对比?这里只是强调两者的不同,而不是相同。如果论相同,当然“没有太多可以比较的关系”。起码,说两者对比,巴洛克风格更强调力量,而洛可可更纤细、繁琐,这不为过。</p><p></p>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韦伯猫</i>在2006-12-14 23:21:49的发言:</b><br/><p>要看手稿的话,大把大把的手稿影印版本的乐谱可以买。莫扎特的作品我现在在练他的KV330,331,332这三首奏鸣曲。贝多芬对我来说就已经是摇滚乐了,接受不了,太吵。不过老万如果3月回来大概能够听到我和名表某人一起合作贝多芬春天了。运气好我们能够演奏全曲,运气不好我们大概只能来得及排练前3乐章。</p><p>说到手稿,我只买过Bach的意大利协奏曲的手稿影印版本的乐谱,这首曲子我也已经啃下来。对于巴赫的平均律之类我特别喜欢的作品,我也没舍得花个30英镑或者30欧去买一个影印版本的乐谱,实在是不值得。手稿,看看找找感觉,意思意思就行了。全套尼伯龙根指环的总谱我也不舍得买回来,因为我认为我不会有时间把全曲对照总谱认真读完一遍。我买过魔笛的总谱,因为这可以算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歌剧,总算是给我从头到底读完一遍了。<br/></p></div><p>哈哈,你比我专业,也比我幸福!我虽然喜欢西方古典音乐,自己也喜欢唱上几段bel canto,但实际上是个谱盲!看见大师手稿激动,也是“叶公好龙”。呵呵!</p><p>同意你的看法:如果不是手稿原件,又没功夫看,不值得买。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在乎它不是原件,仅仅为了“看”,倒不如将它当作“工具书”(一本字典没必要每页、每个字都看吧),买来后先放着,等有功夫就看两眼。</p><p>补充一句:你提到了Der Ring des Nibelungen,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消受的,太长了,一天听半个小时,也得几天才能听完。也许等我退休了才真正有功夫一口气听完。就算当年柴可夫斯基也说“这部歌剧简直太让人受不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5 0:15:10编辑过]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韦伯猫</i>在2006-12-15 1:12:11的发言:</b><br/><p>我最迷指环的时候,曾经5次在一天内听完全曲录音,现在可是无法想象了。</p><p>等我在伦敦的时候,都没有毅力去看全曲的演出,虽然他们每隔2个月才演一部,给我足够的休息时间。</p><p></p><p>巴洛克主要是讲建筑风格的,而洛可可主要是讲装饰风格的,这两者之间就不是一回事,所以无法比了。</p></div><p>哈哈,向你学习啊!与你讨论共同感兴趣的东西,很愉快!</p><p></p>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8 16:27 , Processed in 0.147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