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龙的金片还是比较单薄的,大力就会变形的厉害。 说一下塑料的问题,当时的材料多是适于染色的线型树脂,强度不太好,在学校用苯和甲苯试过国产和日产的笔杆,滴一滴笔杆就溶了,40-50年的东西,保存的再好,树脂的老化暗纹是避免不了的。但说到裂纹,学生龙的笔帽、笔握前端和活塞尾部的易裂,是设计问题,而不是纯材料问题,笔杆很薄,为了追求好看,圆锥形应力就很大(活塞尾部),是异型的(笔握前端),再箍上1-3个金属环(笔帽),很容易裂,鸟的圆筒设计就好一些。 这点派克做得好点,51只是笔握易出问题,但替换件比较丰富,45的笔握只见过收缩的,树脂帽的裂的也少,多是螺纹部分有裂。 学生龙如果至今仍没裂,只能说明保存得好,不能代表再用不会发生什么,何况80年代的145、146、149也是有裂的,且用且珍惜吧。 实在是在意的话,就新古典以后的吧,EF-F尖的打磨也是一脉相承的,相对能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