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2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们真的不明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7 0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这篇日志是因为两条微博和一段对话。

一条是我的高中同学文科状元的,他拍了考试前教室的照片,并加了一句:本年度中国新生代考神们挤挤一堂准备考试。

另一条是他的直系学姐八月长安的,她说:大二时有天晚上听到一个同学打电话。我们院的学生大多是一路“优秀”上来的,然而再优秀,有排名的地方就有倒数。经过一年级的不信命,很多人渐渐学会了认怂,然而我能听出电话另一边父母的困惑。多年经验告诉他们自家孩子但凡努力了就能拿第一。同学只是疲惫地重复,你们不明白,你们真的不明白。

至于对话,是我和浙江省出来的一个竞赛大神的。他跟我说起高中准备竞赛时的艰辛,提起一堆书名,他说到其中一本时,我随口插了一句:“嗯,我知道,我爸编的。”

当天晚上大神坚持要请我吃饭,并且在明知我嗜辣的情况下坚持给我点了三份甜点,报复之心一览无余。

吃饭途中他问我,你爸爸的工作,给你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我当然可以理解这样的疑惑,爸爸自己搞了那么多年物理竞赛,却几乎以强硬的姿态,把我推上了学文的道路,在应该学奥数做鸡兔同笼问题的年纪,我被关在书房里,一个人汗涔涔地练颜体。

我很仔细地想了想,认真地回答他,最大的影响或许是,他比别的家长更明白,天赋,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

和生来的不公想比,社会的那些不平事,根本算不了什么。

就像有的人周一吃鸡公煲周二吃麻辣烫周三吃水煮鱼皮肤仍然光洁有的人哪怕一天一个苹果都拯救不了痘痘一样,就像同样是致远班的学生有人打DOTA的过程中解出了一道数分有人每天在图书馆窝到十点仍然要面对不及格的试卷一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哪有为什么。

来交大以后我发现,跟大一大二的学生最容易找的共同话题就是高考——包括高三甚至整个高中岁月。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高中时光多么嶙峋,但至少从侧面说明,高考——直到此刻都还笼罩着他们的人生,或者说,它作为前十八九年的主旋律,没法一时切换,只能反反复复地单曲循环。

就像我许多的同学都转发类似于“原班人马回高三”的状态,当然我能理解同学深情云云,但私下里总觉得,他们是希望回到高三,那种得心应手的状态,那种解出一道题就能获得满足感的状态,那种盲目地相信“熬过高三什么都会好的”状态,那种以为世界真的可以凭借一张卷子创造的状态,那种因为面前只有一条路而走得格外笃定的状态,那种做错了不过擦掉考砸了不过重来的状态,那种大学永远也没有办法给你的状态。

大学的可恶之处或许在于,它看似给你提供了种种可能,各色社团各类选修通识,但事实上又有一套评价体系限制着你的选择。或许更可恶之处在于,我们都变得实际而精明起来,知道结识什么样的人脉可以把未来的天堑变通途,也知道选什么样的课老师给分很水什么样的社团加入后可以有更多的资源,于是我们活得如履薄冰生怕翘掉的哪一节课会给未来抹上污点也生怕得罪的哪一个人会让日子变得寸步难行。

——但其实你可以比你想象中更自由。

只是自由从来也需要代价,你斟酌再三,还是选择了看起来最便捷的那条路。

在这个看似被光棍节渲染的礼拜,底下暗潮汹涌的仍然是期中考试,一定会有学霸失落,当然也会有人奋起,但是有排名的地方就一定有倒数,总有一天,也会有人承认了自己的无能无力。

所以有时候隐隐有些庆幸,我比他们更早地接受了某些既定的无能无力,譬如高三月考数学及格次数屈指可数,譬如每次订正时都忘了刘宏怎么讲的,譬如每天早上都得急急忙忙地请求援助,在那些对着一堆怪力乱神的图画和一群魁魅魍魉的数字发呆时,分针从我皮肤上趟过去,刻下的四个字叫:无能为力。

就像爸爸比其他的家长更早地明白,有些东西,是努力也弥补不了的。有的学生做实验一遍就过,有的做到十二月里额头满是细密的汗,所以他在很多家长恨铁不成钢的电话里轻轻叹了口气:“不要怪他。”

何韵诗有一首歌叫《少年维特》,当中有一句触目惊心:即使你早知,明天非更好。当一些分数给予优等生们的光环褪去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成功在他们中间也仍然是个小概率事件,大多数人都得面对平凡的甚至平庸的一生。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做的都是无用功,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已经意识到”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句混账话。功夫常常是会负有心人的,功夫负不负有心人本该没有那么重要,“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与不负来衡量的。莫言在写作之初大概也没指望能拿诺贝尔, 打算起手不凡写出鸿篇巨著来的人,大概永远都不会完成第一章节。

换而言之,悦人不如悦己,不如别把成功当做责任,没有人要求你,你也不必那样要求自己,他们不明白,你肯定明白。

许久不写东西,写的七零八落,但我猜——有耐心读到最后的你,一定明白。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881105904&owner=339843206          ( 转自校内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2-12-27 00:46 | 只看该作者
天赋....仔细想想自己的天赋具体是什么,真没发现出来的了,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2-27 01:12 | 只看该作者
你写的?文笔不错,的确适合学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2-27 01:19 | 只看该作者
和生来的不公想比,社会的那些不平事,根本算不了什么。

写的都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2-27 02:17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地理的纪录片里有一段儿
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旁白,这个人一生的70个percent已经定了

和容貌还有智商一样,努力以及成功的欲望,很大部分也是基因决定的
有的人天生就aggressive,猴子里面这样的都更容易当王

最后,人,能明白自己就行,其他的随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2-27 04:47 | 只看该作者
"他比别的家长更明白,天赋,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这句话真是触动了我……啧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2-27 08:2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那样,无论怎样都是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27 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Flow


    果然是学文的,文笔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旧王孙


   不是,从校内网上转载的。高中的时候选的理科,现在不知道学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Champollion


   好多东西都摆不上台面的,不能明说,这些规律性的东西都过于悲观了...积极态度应该是宁愿被忽悠也要去fool一把。乔老爷的那句“stay hungry, stay fool” 估计在米国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2-27 18: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2-27 1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爱上地方


    三毛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但是。。。。。。。。苍天,我实在是木有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2-27 19:38 | 只看该作者
俺觉着,主要还是要看那个心是神马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2-28 0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hampollion


   好多东西都摆不上台面的,不能明说,这些规律性的东西都过于悲观了...积极态度 ...
Flow 发表于 2012-12-27 14:53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乔布斯的原话.标红两句是前提.

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很多"好学生"一路上来的人,是不懂得怎样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的,绝大多数也不懂什么是他们的 heart and intuition,很多好学生大半生就在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不负责任的说句,中国可能尤其是这样.有多少人上大学的时候很明确自己想学什么——以及最关键的,想学的东西是什么?绝大多数只是觉得外界的压力让自己不得不这样选择.

如果恰巧你还能应付得来你的学业,那还好说;但有人与人之间的确是有天赋的差距的.有些天赋的差距可以靠勤奋来弥补,有些不能;有些在一定程度以内可以用勤奋来弥补,可是超越这条线以后的道路上更多要倚重天赋了---很多成绩不是那么好,那么乖的学生或许早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偏偏是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的好学生们,恐怕有些到了大学,甚至更远的学术生涯中才逐渐体会到这点.

人一旦习惯了站在高处,是没那么容易想通的---擅长了12年甚至更久的东西,怎么到了大学/研究僧/博士/博士后...就突然不行了?人们更愿意承认的是"我不够努力"而不是"我天赋就到这儿了".当然,放平心态之后愿意多尝试些不一样的生活,这其实是很好的~那时候随便怎样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2-28 08:50 | 只看该作者
忘了从哪里看到这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拼天赋的水平。

实事求是地说,高考之前哪学过多少知识。即便进入大学,也不过刚刚摸到门槛在哪里而已。所以当时的所谓水平高低,虽然也有部分意义(甚至在高考录取时还会发挥重大作用),但总的来说是一种无聊的比较,就好像在幼儿园里争排名一样。如果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还只是为了争什么第一第二在拼命,恐怕眼界也就到此为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low 于 2012-12-28 11:27 编辑

回复 14# Champollion


不能同意更多了
看过一个故事,周国平写的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个,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去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起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aqua2001


道理是一样的。“人一旦习惯了站在高处,是没那么容易想通的。”那些有着闪耀学习背景的人离开校园也都能保持同样的优秀吗?原文的后四段大概也是讲的这个。大学不过提供了一个接触这种残酷现实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2-28 13: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2-28 13:45 | 只看该作者
宿命论吗?我还是坚信勤能补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12-28 13:5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总会有一个方向适合我自己,只是我没找到,所以在此之前只能努力做好一般人能做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24 05:38 , Processed in 0.161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