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33|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教,新婚之夜为啥叫“洞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3 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夫妻新婚当夜称为“洞房”呢?是不是往邪恶的方面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2-6-23 14: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6-23 1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天王 于 2012-6-23 15:25 编辑

中華民族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人們把結婚仍然稱為“入洞房”,盡管人類從洞穴式居住過渡到今天的高樓大廈,但入洞房這一名詞至今仍未改變。從來沒見過誰把“入洞房”改為“入樓房”。

    傳說,這是我們祖先軒轅黃帝規定下來的。

    黃帝戰敗蚩尤,平息了戰爭,建立起部落聯盟,制止了群婚,結束了野蠻時代,人類文明時代最初就從此開始了。

    過慣群婚的人類時代,一下子要改成一夫一妻制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這在五千年前,恐怕也是一場偉大的革命。這對剛剛統一了的部落聯盟來說,群婚制度存在著極不利于團結的因素,經常發生搶婚事件,不光男搶女,也有女搶男。新聯盟的部落之間,經常為搶婚發生打架鬥毆。時間一長,矛盾必然激化,部落之間又有重新分裂的可能。黃帝為這件事經常愁眉不展。他找來身邊的大臣多次商議如何制止群婚,建立一夫一妻制,大家誰都沒有想出一個可行的辦法。有一天,黃帝隨同一群大巨巡察群民居住的洞穴是否安全。突然發現一家人住著三個洞穴,為了防止野獸侵害,周圍用石頭壘起高高的圍墻,只留下一個人能出進的門口。這個發現立即引起黃帝的興趣。當天晚上他就召來身邊所有的大臣。黃帝說:“我有個制止群婚的想法,說出來讓大家都議論一番,看行不行”。眾臣都叫黃帝快講。黃帝說:“今天咱們看了群民們居住的洞穴,我想,制止群婚的唯一辦法,就是今後凡配成一男一女夫妻,結婚時,先聚集部落的群民前來祝賀,舉行儀式,上拜天地,下拜爹娘,夫妻相拜。然後,吃酒慶賀,載歌載舞,宣告兩人已經正式結婚。然後,再將夫妻二人送進事前準備好的洞穴(房)裏,周圍壘起高墻,出入只留一個門,吃飯喝水由男女雙方家裏親人送,長則三月,短則四十天,讓他們在洞裏建立夫妻感情,學會燒火做飯,學會怎麼過日子。今後,凡是部落人結婚入了洞房的男女,這就叫正式婚配,再不允許亂搶他人男女。為了區別已婚與未婚,凡結了婚的女人,必須把蓬亂頭發挽個結。人們一看,知道這女人已結婚,其他男子再不能另有打算,否則就犯了部落法規。”
   
黃帝講完這個主張,立刻就得到大臣們的支持。眾群建議叫倉頡寫個法規,公諸於眾,這個主張很快就得到各個部落群民的支持擁護。人們都爭著為自己兒女挖洞穴(房)、壘高墻,凡兒女們一婚配,舉行儀式後,就把他們送入洞房。群婚這一惡習就這樣逐漸消失了。

但是,千百年來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徹底改變過來。也有一些群民一時不習慣一夫一妻制夫妻生活。據說,有一對狩獵能手,男的叫石礅,女的叫木苗。兩人由雙方家長說好婚配。舉行婚禮後,雙雙送入洞房。生活了不到十天,石礅開始覺得整天只陪伴一個女的,有啥意思,還不如群婚好,喜歡哪個就陪哪個,一天可找兩三個。木苗也覺得入了洞房不自在,整天陪著一個男人過,實在沒樂趣,不如群婚自由自在,看上哪個男的就相愛幾天。過幾天不喜歡了再找別的男人,多自由,由于兩人都產生不願過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念頭,有天晚上,趁著深更夜靜,兩人雙雙越墻,各自逃跑了。

    石礅和木苗都逃進了大森林,一時找不見有人煙的地方,心越急,路越迷。身上又沒帶狩獵工具,生怕野獸侵害。天亮後,又渴又餓,兩人不知不覺地又走到一起了。為了保存生命,兩人只好相依為命。整天摘野果,採蘑菇充饑。因迷路,一時走不出大森林,真不知如何是好?現在,他倆才意識到,眼下誰也離不開誰。有一天,兩人實在又渴又餓又累,雙雙躺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一群蜜蜂在他兩頭上嗡嗡盤旋。石礅折了一根樹枝,左右亂打,驅散蜂群。不料蜜蜂發怒,把兩人蜇得鼻青臉腫。石礅發現蜂群是從樹縫裏鑽出來,取出隨身帶的擊火石,他叫木苗拾幹柴,迅速點燃一堆大火,他倆從火堆裏抽出火棍,朝著大樹身上裂縫,一個勁燃燒。剎那時,蜜蜂燒毀了翅膀,再也飛不起來。火焰從樹縫伸進去燒毀了蜂巢,蜂蜜從樹縫滲流出來。開始,他兩人不知流出是什麼東西,只是聞著芳香撲鼻,石礅用手蘸了一點,放進嘴裏用舌頭一舔,非常香甜。他又叫木苗嘗了一次,二人斷定無毒,趕忙拾了一些樹皮,把流出來的蜂蜜全都盛起來。兩人只好整天在森林裏採蘑菇,蘸蜂蜜充饑。就這樣在大森林裏度過了整整一個月,幸虧被黃帝手下狩獵能手于則發現,才把石礅和木苗救回來。
  小倆口在大森林裏經過一個多月折騰,擔驚受怕,整天提心吊膽,只怕野獸前來襲擊。誰也不願分開,誰也離不開誰,夫妻感情越來越深,才真正懂得了愛情的滋味。回到部落後,石礅和木苗再也沒有分開,小兩口從此建立起一個幸福家庭。這就是“入洞房與度蜜月”的來歷,一直流傳至今。

    這是之前一篇網路的文章.重點都在裡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6-23 15:14 | 只看该作者
繁体看着真是有点费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23 1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小天王

“洞房”一词的来历我不是很了解,但是“蜜月”该是舶来品,和中国上古神话人物没有一点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6-23 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小天王

“洞房”一词的来历我不是很了解,但是“蜜月”该是舶来品,和中国上古神话人物没有一点关 ...
xiaoshuich 发表于 2012-6-23 16:54



    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有些典故的真假要留給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去求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小天王


百度百科讲到入洞房和度蜜月的来历时,引用的是跟小天王一样的资料。不过那里还介绍了其他关于洞房的典故传说,例如这个:


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 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来,于是苦苦等待。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君王幸临,于是她独自徘徊,只好“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里的洞房就不是指新人完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北周时庾信《三和咏舞》诗中有“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句,这里的洞房首次与花烛“携手”,但也不是描写新房的。到了唐代,洞房一词频频用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借以描写“闺情”。如“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沈佺期《古歌》),“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乔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证。这些“洞房”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汇。由于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就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投道一师兰若宿》)的诗句
直到中唐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婚房。诗人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二十年以前,男女总要在入洞房以后,才说到爱情。”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流传后世。此后,洞房也就慢慢成为新婚夫妇新房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6-23 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小天王


   小天王,不知台湾那边有没有闹洞房这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23 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yysllz


   我这里闹洞房已经不流行了,陋习太多喝多了酒疯起来压都压不住,出了好多事···所以就不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6-23 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玉虚至宝翻天印


    你已经被禁言了····去问问猫版 他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xiaozuei00


   恩,就武闹那种,酒精催使下不出事才怪~~   好野蛮,很恶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xiaozuei00

2楼肿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6-23 1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yysllz


   教导小盆友们如何杀猫等重口味愤青言论····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xiaozuei00


    额,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6-23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小天王


   小天王,不知台湾那边有没有闹洞房这一说
yysllz 发表于 2012-6-23 17:59



    在電視劇看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6-23 20: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6-23 20: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6-24 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小天王


   小天王,不知台湾那边有没有闹洞房这一说
yysllz 发表于 2012-6-23 17:59



   台灣還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6-24 09:23 | 只看该作者
“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 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来,于是苦苦等待。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君王幸临,于是她独自徘徊,只好“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里的洞房就不是指新人完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北周时庾信《三和咏舞》诗中有“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句,这里的洞房首次与花烛“携手”,但也不是描写新房的。到了唐代,洞房一词频频用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借以描写“闺情”。如“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沈佺期《古歌》),“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乔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证。这些“洞房”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汇。由于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就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投道一师兰若宿》)的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21 11:34 , Processed in 0.147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