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估计不是
“青岛生产金笔的历史较晚。1959年,青岛新兴文化用品制造总厂开始试制金笔,因设备和技术条件差等原因,直到1966年第一支金笔才制造出来,定型为“26”型铱金笔,当年生产3万支。同年9月,青岛新兴文化用品制造总厂更名为青岛红卫金属制品厂,并将制笔车间从菏泽路5号迁到湖北路。由于此时正处“文化大革命”之中,生产发展极为缓慢,金笔生产数量不多。1971年,“717”型铱金笔投入生产,并逐渐成为该厂的主要产品。1972年,青岛红卫金属制品厂改称国营青岛钟表厂,生产时钟的同时,兼产金笔。同年6月,青岛钟表厂金笔车间划出,成立青岛金笔厂,厂址迁往曲阜路3号,有职工160人,成为一个产、供、销一体的独立企业。1975年,金笔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并很快投产了“718”、“719”、“720”新型号铱金笔,为产品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生产的“犀牛”牌蘸水笔尖获1979年山东省优质产品奖。1982年,试制成功“831”型塑料软笔,并于1984年获国家经委颁发的新产品金龙奖。同年,“821”型自来水—圆珠两用笔,获全国自来水笔同类产品评比第一名,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一轻工业厅优质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