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1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关于英雄钢笔的转帖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1-2 23: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
2#
发表于 2008-1-3 00:21 | 只看该作者
强帖,顶上去!!!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正面介绍:</p><div class="box2"><span class="Tit">英雄钢笔</span></div><p><table class="htb 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div class="box2 p14"><a href="http://baike.baidu.com/pic/8/11892465949561868.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alt="" hspace="5" src="http://baike.baidu.com/pic/8/11892465949561868_small.jpg" align="right" vspace="5" border="0"/></a> 1931年,英雄金笔厂的前身华孚金笔厂诞生了,形成了<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735.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上海</font></a><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54490.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自来水笔</font></a>制造业的雏形。它在<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71937.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半封建</font></a>、<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40529.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半殖民地</font></a>的旧中国几起几落,历经磨难,艰辛地为中国自来水笔的制造业开辟了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企业在生产、技术和企业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1958年,英雄人以其当时名闻遐迩的“实干创新”的精神掀起了“英雄”赶“派克”的热潮,通过全厂职工的技术攻关,最终实现了赶超“派克”的目标,并诞生了“英雄100型”这支拳头产品,畅销几十年,经久不衰;也正是在这一赶超世界先进的过程中,激发了职工的荣誉感,形成了“虚心好学、实干创新、不断赶超、为国争光的“英雄”精神。几十年来,英雄人始终用这种精神铸造着这个民族品牌,在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走在行业的前端。 多年来,英雄笔被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认同,产品获得过多次国家银质奖、部优、市优产品称号及连续多届“金桥奖”“最满意产品”等称号,“英雄”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逐步成为中国自来水笔的形象代表之一。英雄金笔厂同样享誉海内外,率先成为轻工行业首批国家一级企业、多次荣获上海市、轻工业部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先后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十连冠”,上海时和国家轻工业局“十佳工业企业形象”单位、上海市“重合同、守信川”单位称号等,受到国家和上海市委、市府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已故国家主席<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775.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李先念</font></a>为企业题词;“保护民族工业,开拓国际市场”,全国政协主席<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842.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李瑞环</font></a>、前上海市市长<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8176.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汪道涵</font></a>、前上海市委书记,现全国务院副总理<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785.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吴邦国</font></a>、上海市委书记<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793.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黄菊</font></a>及其他市、部领导先后视察企业,对“英雄”的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指示,对“英雄”的明天寄予希望。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外笔类市场的竞争态势和发展,英雄<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716324.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金笔</font></a>厂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由中低档为主转向中高档为主。在提升产品内在质量的前提上,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45%左右。同时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向国际名牌奋进。90年代初,英雄金笔厂正式取得国家授予的自营进出口权后,出口创汇逐年上升,近几年年均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远销60多个国家。2000年12月,经由国家外经贸委批准,成立了上海英雄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为英雄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注入了活力。在国际市场上,许多世界上制造和营销笔类产品的著名跨国公司已经认可“英雄”品牌的信誉和实力,并在产品设计、贸易加工等各方面展开合作。进一步注重款式和造型的设计,在保有原来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国际接轨,并向艺术化、礼品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注重开拓新门类、新品种,产品门类由原来的2个发展成7个,在新旧世纪的交替时期,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英雄人面对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英雄人以英雄的精神和斗志,不断地营造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倡导“勇担责任的敬业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引导职工投入到新一轮的创业之中。在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产品制作技术和工艺上不断吸收新的潮流元素,同时保有民族特色,形成独特风格。例如在一些高档笔的设计过程中,保留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宫廷点螺工艺,而在外观上则吸收了国外先进的表面装饰工艺,独巨匠心地采用了进口原材料,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格凋和附加值。在营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建立营销网络,仅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10大销售分公司,在大城市、大商厦设立专柜,与世界著名品牌同台竞争,而且在国外建立英雄文化用品公司,既可以生产当地所需的文化用品又作为一个贸易窗口承接外贸业务。<br/>“英雄”笔自诞生之日起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书写着人生,不断留下生活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在铸造“英雄”品牌过程中形成的“英雄精神”激励着几代人的成长。人们不会忘记30年前“英雄赶派克”的动人岁月,“英雄”笔也随之名扬四海。现在“英雄”笔作为民族工业的骄傲和象征更是成为许多历史性时刻和重大场合必不可少的主角,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瞬间,让我们一起注目和巡礼:<br/>1984年4月13日,在<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833.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邓小平</font></a>和撒切尔夫人等领导人的注视下“英雄”笔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样在1987年12月19日,又是“英雄”笔签署了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的联合声明;<br/>1993年在上海,国际奥委会主席<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142.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萨马兰奇</font></a>愉快地接受了东道主向他赠送的 东亚运动会“英雄”纪念笔;<br/>1996年6月26日中、俄等五国首脑会议声明及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六国首脑会议声明,各国领导人都用“英雄”笔签署;<br/>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英雄”推出了绝版发行1997套<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607.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香港</font></a>回归纪念笔,在香港各界庆祝回归的酒会上,公司向香港特首<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907.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董建华</font></a>赠送了编号为“1997”的香港回归纪念笔;<br/>2001年的金秋十月,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美国总统<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5878.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布什</font></a>、俄罗斯总统普金等国家首脑轻松地用“英雄”笔签下自己的大名;<br/>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喜来登饭店的马佳利斯大厅,随着中国外经贸部<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03994.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240a3">石广生</font></a>部长庄重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文本最后一页上签上名,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是一个漫漫“长征”的终点,也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旅程的起点,标志着中国正式登上了经济全球化的舞台,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外经贸石部长用“英雄”笔签署入世议定书,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br/>“英雄”笔静静地伫立在签字台上,它有幸陪伴着每个中国人见证的历史时刻,都是民族发展、国家繁荣的关键时刻。“英雄”笔的70年发展史,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能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是“英雄”笔的光荣,也是整个民族工业的自豪,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有信心在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兴过安邦,富民强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表明中国人民也有能力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抓住历史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人复兴。更寓意着英雄人将用“英雄”品牌深厚肥沃的土壤根基和“英雄”精神的不断灌溉,把“英雄”品牌培育成蜚声国际的著名品牌,使这支民族工业园中的奇葩在世界面前越开越艳。我们更加迫切的希望将寄托于用“英雄”的品牌精神勇敢面对入世后的挑战和机遇,去迎接一个又一个“英雄”的明天。<br/></div></td></tr></tbody></table></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1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titord"><span class="t1"><a name="1"></a><strong><font size="3">英雄金笔厂历年大事记(1931~1993年)</font></strong></span></div><br/>&nbsp;&nbsp;<br/>年份 月份 大事内容<br/>1931年 10月26日 周荆庭开设华孚金笔厂,是为英雄金笔厂前身。厂址在华德路宏源里38号(现长阳路640弄38号),资本银元1.5万元,主要出品“新民”,“华孚”两种牌号金笔<br/>1935年&nbsp;&nbsp;随着生产发展,厂迁至韬朋路寿惠里4号(现通北路833弄4号),工人增加到120人左右,并设墨水部,出品“新民”,“华孚”牌红兰墨水。<br/>1937年 1月 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增至20万元(当时币制)。<br/>8月 “八 一三”事变发生后,韬朋路部分厂房被炸毁,厂迁至霞飞路仁和里(现淮海路康福里)暂作安置。<br/>1938年 2月 工厂租赁四马路(现福州路)406号科学仪器馆三楼进行生产。<br/>1940年 上半年 盘入大众笔。<br/>下半年 工厂除笔舌部外,全部迁至拉都路(现襄阳南路)393弄5号原大众笔厂厂址进行生产。笔舌部设在霍山路639-641号。<br/>1944年 12月 工厂设立电镀部,地址在江宁路400弄154号及武定路342弄15号,专代总厂电镀自来水笔件。<br/>1945年 10月 设立橡胶部,地址在保定路563弄6-10号,专代总厂制造自来水笔杆料。<br/>1946年 8月 向国民党经济部标购敌产三乐自来水笔厂全部厂基及设备。<br/>1947年 5月 工厂改组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增至3亿元(当时币制)。<br/>6月 经理周荆庭赶赴美国作技术考察,在美预定无芯磨床,笔尖甩头车,轧片车,软轴车床及氢气烊金电炉等设备<br/>7月 开设新民笔工场,地址在襄阳南路260号。<br/>1951年 8月 华孚厂申请公私合营。<br/>10月24日 华东局党产管理处批准了公私合营,公私股各半,由国家投资50万元,资本总额为100万元(新人民币)。<br/>是年 由于职工觉悟提高,有3名职工参军。<br/>1952年 1月1日 公私合营华孚金笔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是年职工为387人,产量72.76万支。第一任公方代表是诸永利,党支部书记是马广生<br/>1953年&nbsp;&nbsp;开展生产管理民主大检查运动,内容包括清产核资,查浪费等。<br/>1954年 11月 私营大来机器厂并入华孚厂。<br/>是年 为发展生产,投资140万(新人民币),在桃浦工业区祁连山路6号建造新厂房,占地27.51亩,厂房面积为6480平方米。<br/>1955年 4月 华孚厂全部迁入新厂区。<br/>9月 与公私合营绿宝金笔厂合并。<br/>10月 与公私合营大同英雄金笔厂合并。<br/>&nbsp;&nbsp;开始进行正规性的工资改革,以缩短各人员之间不合理的工资差距,初步作到按劳取酬,统一工资制度。参加工改的生产工人362人,增资人数190人,占52.5%。<br/>1956年 11月 工会主席毛连康出席全国公私合营基层干部大会,受到毛主席及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br/>是年 工厂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组织车间之间和科室之间的竞赛;研制成连续书写机。<br/>1957年&nbsp;&nbsp;罗荣恒视察华孚金笔厂。<br/>1958年 1月8日 解放日报头刊登“英雄笔赶派克”报道,标题晒“英雄金笔的英雄气概----2~4年要赶上美国”。<br/>3~9月 工厂开展肃反工作。<br/>8月 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艺术片《英雄赶派克》影片,反映了工厂职工赶超国际名牌产品的情景。<br/>是年 华孚厂派出技术人员援建越南红河文教用品厂,并[培养24名越南技术人员。华孚厂荣获“红旗厂”称号,被奖励苏制《红宝石》电视机一架。张闻天同志,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同志等中央领导来厂视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从1954年以来,至此已先后有大来机器厂,绿宝,大同英雄等并入。<br/>1959年 2月 邓小平总书记,李富春副总理,彭真市长,杨尚昆,蔡畅等6位中央委员来厂视察。<br/>10月 党委书记兼厂长张荣堂同志出席北京全国先进企业群英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接见并合影留念。<br/>12月 班禅额尔尼副委员长及帕巴拉列郎杰副主席来厂视察。<br/>是年 工厂开展了声势大,范围广,速度快,效果好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工厂试制成功上海牌金笔;这一年研制成功高铱(圆通形)笔尖五道连冲机。<br/>1960年 5月 国家主席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来厂视察。<br/>1963年&nbsp;&nbsp;华孚厂属市第一批开展节约和:“五反”运动单位,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研制成包金板爆炸复合新工艺。<br/>1964年&nbsp;&nbsp;革新成功尖套注塑自动车;设计改造大型链条卧式笔杆抛光机(抛毛胚),提高产量24倍。<br/>1965年&nbsp;&nbsp;革新成功笔尖自动点铱机。从1965娘开始至1971年分三批为越南培训制笔工程技术人员计30多人次。<br/>1966年 7月 市委派工作队来厂开始“四清”<br/>10月 华孚金笔厂改名为国营英雄金笔厂<br/>12月 “英雄”厂造反大队成立,有40人左右。<br/>是年 设计制造大型链式钢套抛光机。到1969年投产使用,产量提高7倍。<br/>1967年 9月28日 “英雄”厂成立三结合的“改革委员会”,由15名成员组成。革新成功自动刮笔杆机,提高工效3.5倍。<br/>1968年&nbsp;&nbsp;试制成功笔尖转盘式电角抛光机,产量提高1倍。<br/>4月 上海市轻工业局指示同意“英雄”厂革委会名单。<br/>1969年&nbsp;&nbsp;“英雄”厂成立由6人组成的新的党委会。革新成立普铱(瓦形)笔尖五道连冲机。<br/>1971年&nbsp;&nbsp;生产出71A英雄工业绘图笔,填补国内空白。制造出自来水笔(圆通形尖)半自动装尖机,产量提高2倍。<br/>1973年 5月 革新成功圆通形笔尖七工位联合冲压机,可节约劳动力2人<br/>1975年&nbsp;&nbsp;压塑车间开展实现电子计算机群控规划的会战。<br/>1976年&nbsp;&nbsp;“英雄”厂被评为上海市“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br/>1977年&nbsp;&nbsp;荣获大庆式企业称号。革新成功笔尖点,检,磨连续机,提高工效1倍。<br/>1978年 3月~7月 进行了整党整风。<br/>6月 党委书记陈书根出席全国轻工业学大庆会议,“英雄”厂被命名为学大庆标兵。<br/>&nbsp;&nbsp;不锈钢笔尖采用行星式研磨光亮新工艺。<br/>&nbsp;&nbsp;开始创办英雄金笔厂技校。<br/>12月 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br/>1979年 9月 党委书记赵定玉出席工交基建战线全国先进企业暨全国劳模大会。会上中央领导亲自授予英雄金笔厂《全国先进企业》的嘉奖令,并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br/>&nbsp;&nbsp;英雄牌100型金笔荣获国家银质奖。从1979年到1991年,英雄100型金笔在全国行业质量评比中连续13次获行业第一。<br/>&nbsp;&nbsp;革新成功笔尖自动开缝机,提高效率2倍。<br/>&nbsp;&nbsp;不锈钢笔尖采用倾斜旋转式铱头滚圆工艺<br/>11月 英雄329高铱金笔评为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br/>&nbsp;&nbsp;技校创办实习工场。<br/>1980年 5月 上海市轻工业局召开英雄200型金笔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鉴定会,会议要求英雄厂为创立名牌,扩大出口作出新贡献。<br/>6月 倾斜式旋转铱头滚圆机通过工厂技术鉴定,该工艺被评为轻工部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笔尖行星式光亮研磨新工艺通过技术鉴定,该工艺被评为轻工业部技术成果四等奖。<br/>6月 召开一届职代会第六次会议,会议提出《英雄金笔厂职工升级方案》(草案)<br/>12月 英雄厂被市委列为职工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为工厂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试点单位。在二届一次职代会上选举了厂长。<br/>是年 设计制造双头自动笔胆测漏机。<br/>1981年 5月 在二届二次职代会上审议决定建立11个科长,车间主任人选。制定公布了《职工文明守则》。<br/>7月初~8月上旬 举办中层干部学习班,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加深了对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的认识。<br/>10月26日 为庆祝建厂50周年,厂长作了厂史报告《五十年的变迁----回顾建厂以来的战斗历程》。同时举办厂史展览,并开展了庆祝文娱活动。为纪念建厂50周年,设计了英雄50型高级铱金笔。<br/>11月 黄金合金电镀工艺通过上海轻工业局组织的鉴定<br/>是年 英雄厂与制笔工业研究所共同研制在不锈钢表面采用“腐蚀刻花镀黑铬”新工艺。<br/>1982年 1月 英雄厂获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称号。<br/>5月 厂部召开英雄224两用铱金笔正式投产鉴定会议,同意该笔投产。<br/>6月 英雄厂被定位轻工业局所属市骨干企业;此类企业共有26家。<br/>9月 英雄329型高级铱金笔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br/>11月 工厂与市轻工设计院等单位试制的PVA磨轮通过上海市轻工业局的鉴定;由上海原子核所研制的镀金层厚度测试仪交付“英雄”厂使用。<br/>12月 英雄200型金笔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由“英雄”厂和上海制笔工业研究所共同研制的新产品841型组合笔通过技术鉴定。工厂试验室设计成功英雄257型全铝刻花高级铱金笔。<br/>是年 美国派克公司派人来考察,要求“英雄”厂按照派克质量要求进行定牌生产。工厂试制出第一批派克45型铱金笔。后来虽未达成协议,但使英雄厂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此期间厂长唐海龙也赶美派克公司考察。<br/>1983年 1月 英雄282型高级铱金笔,760型活动铅笔通过厂部技术鉴定。<br/>3月 厂部召开226型墨水,园珠两用铱金笔鉴定会,同意纳入正常生产的质量管理范围。<br/>7月 设计成功190型高级台式铱金笔。<br/>9月 616型铱金笔经全国商业技术会验评为优秀商品<br/>10月 不锈钢笔杆,套装饰性腐蚀镀墨新工艺被评为科技成果四等奖;J12-8微孔塑料笔头被评为科技成果三等奖。<br/>11月 不锈钢套杆多工位连续深冲新工艺通过上海制笔工业公司技术鉴定。<br/>12月 三届一次职代会对职工代表进行改选,共选出157名代表。<br/>&nbsp;&nbsp;“英雄”厂总结企业发展的优良传统,提出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既“英雄”精神,内容为“虚心好学,实干创新,不断赶超,为国争光”,它的核心是“不断赶超”。<br/>是年 335型美工笔正式投产;J12-8微孔塑笔头获轻工业部1983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br/>1984年 1月 实施《职工文明守则》奖惩办法新规定。<br/>2月 第一届团代会召开,团委书记为庄国莲。<br/>4月 三届二次职代会审议通过关于1983年工资调整方案的报告。<br/>5月 英雄251型彩漆冰花高级铱金笔投放市场试销,普遍受到欢迎。<br/>6月 “英雄”厂被市列为三配套(工资,劳动,人事)改革试点企业,并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br/>9月 英雄50型高级铱金笔被评为1984年度上海市优质产品;英雄100型金笔荣获国家银质奖;同时被评为1984年度上海市优质产品。<br/>&nbsp;&nbsp;三届二次职代会讨论和通过英雄厂《经济体制改革方案》;<br/>10月 修订《职工文明守则》奖惩办法新规定。<br/>10月 英雄240型高级铱金笔通过厂部召开的技术鉴定会。<br/>12月19日 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仪式上,双方领导人使用英雄191型台式金笔<br/>12月23日 退休工人管理委员会成立。<br/>12月 英雄0.3毫米活动铅笔,71A高档绘图笔被评为1984年度上海市新产品三等奖。<br/>是年 在“知我英雄”活动中,厂长等领导分六次宣讲英雄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br/>&nbsp;&nbsp;赵松生等人一行考察联邦德国法伯公司,法国雷诺公司。<br/>&nbsp;&nbsp;“英雄”厂获上海市质量管理奖。<br/>&nbsp;&nbsp;设计试制373型飞机型儿童铱金笔;试制成功330型全铝龙凤杆套高铱笔。<br/>&nbsp;&nbsp;革新成功微孔墨水笔磨头尾车,提高工效13倍,此机在制笔行业中属首创。<br/>1985年 1月 三届四次职代会 取消原来职代会常设机构“工厂管理委员会”,改设常务委员会,在职代会闭幕时行使职代会职权。<br/>&nbsp;&nbsp;英雄802型简易微孔墨水笔通过技术,投产鉴定。<br/>2月 “英雄”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br/>3月 “英雄”厂获上海市建设精神文明模范。<br/>6月 英雄190,191AB型台笔荣获上海宾馆内装饰配套产品技术交流交易会优秀产品奖。<br/>7月6日 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来厂作报告,拉开了“思南疆,爱英雄”活动的序幕。<br/>7月13日 召开三届五次职代会。<br/>8月11日 吕永杰等4位同志组成赴老山前线学习慰问小组去老山前线慰问,采访,服务。<br/>9月 “英雄”厂获全国轻工企业管理优秀单位;同时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优秀质量管理企业”。<br/>&nbsp;&nbsp;英雄373型儿童自来水笔被评为全国儿童生活用品新金鹿奖;50型自来水笔被评为国家轻工业优质产品。<br/>10月 “英雄”厂被评为国家二级计量单位。<br/>11月 三届六次职代会讨论通过“我厂工资包干使用方案”的报告。<br/>12月 英雄616型高级铱金笔被评1985年度上海市优质产品;252型芳香高级铱金笔被评为1985年度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343型国画装饰高级铱金笔通过技术鉴定和测试。<br/>是年 329型高级铱金笔获上海优质出口商品称号。<br/>&nbsp;&nbsp;研制成功金银立体浮雕新工艺,并申请了专利。<br/>&nbsp;&nbsp;制定《防止和纠正新的不正之风暂行规定》和建立两级党风责任制。<br/>1986年 1月 “英雄”厂被全国企业整顿领导小组和国家经委命名为“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全国受命企业共230个;“英雄”厂被上海市经委和质量管理协会授予“1986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验收合格证书。<br/>&nbsp;&nbsp;工厂对厂级22个先进集体和119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br/>2月 组织开办法制教育学习班。<br/>2月25日~26日 在丽水召开上海英雄金笔厂丽水分厂首届董事会。<br/>3月15日 开始进行整党,对160名正式党员给予了党员登记(8月下旬结束)<br/>4月 “英雄”厂获1985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br/>9月 英雄241型,254型,255型,256型高级铱金笔通过市轻工业局组织的技术鉴定。<br/>10月 “英雄”厂获首届上海市工厂环境美竞赛二等奖;英雄笔在百厂新产品中评为质量优秀。<br/>10月25日 在厂庆55周年之际,陈书根为腾飞鹰雕塑落成剪彩揭幕。宋日昌为工厂提写“腾飞”两字。<br/>11月 获轻工业部颁发的第二次全国工业大普查优良证书。<br/>12月 获市轻工业局颁发的“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达优水平”。<br/>&nbsp;&nbsp;TG1-S HERO FABER-Castell 系列绘图笔通过上海市轻工业局组织的鉴定,投入生产。<br/>是年 厂长赵松生等5人赴联邦德国访问考察了法伯公司,赫特公司(包括赫特分厂),红环公司和埃克福公司。<br/>&nbsp;&nbsp;在双方自愿和诚意的基础上,“英雄”厂与制笔零件五厂,西安笔厂,南京金笔厂,哈尔滨金笔厂,贵阳金笔厂等工厂签订了定牌生产“英雄”产品和联营生产的协议书。<br/>&nbsp;&nbsp;“英雄”厂出品的钢笔被推荐为全国160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商品之一;329,329-2型铱金笔获1985年优质出口商品;英雄牌自来水笔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br/>&nbsp;&nbsp;“英雄”厂获上海市节约能源先进企业称号。<br/>1987年 3月 四届二次职代会号召全厂以“双增双节”为中心,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802注塑模被评为1987年上海市全国模展一等优秀模具。<br/>4月 “英雄”厂荣获1986年度企业管理优秀奖。<br/>4月13日 在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签字仪式上,使用英雄牌台式金笔签字。<br/>5月 厂党委向全体党员提出“创五佳活动”。即最佳组织领导,最佳生产记录,最佳工作效益,最佳服务质量,最佳职业道德。<br/>&nbsp;&nbsp;802注塑模被中国模具协会评为优质展品。<br/>6月22日~26日 召开首届党代会,出席正式代表67人,列席代表7人。<br/>&nbsp;&nbsp;“英雄”厂获1987年上海市节约能耗表扬单位称号。<br/>7月 市经委,市质量管理协会向工厂颁发“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计划验收合格证书”。<br/>8月 制定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br/>11月 “英雄”厂被评为轻工业部首家二级企业。<br/>&nbsp;&nbsp;242型,256型被评为1986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br/>12月 英雄110型金笔,811型计算机笔,803型针管滚珠墨水笔通过企管办组织的投产鉴定。法伯(FABER)针管绘图笔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br/>是年 各科室(部门)车间根据《职工文明守则》和本部门实际,制订了职业道德规范。<br/>&nbsp;&nbsp;为配合开展“知我英雄,爱我英雄,兴我英雄”大型系列竞赛活动,“知,爱,兴”专刊创刊。<br/>&nbsp;&nbsp;英雄25型系列芳香铱金笔被轻工业部评为轻工业优秀新产品<br/>1988年 1月 “英雄”厂被列为市轻工业局政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改革后的党组织的任务是保证,监督,不再受局党委领导,改属普陀区委领导。<br/>3月 “英雄”厂获1987年出口优秀企业称号。<br/>3月7日 四届四次职代会审议通过关于工资调整的方案。<br/>4月 党委书记赖敬修当选为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br/>4月12日 各车间主任作为承包者分别和厂长签订承包合同。<br/>4月17日 班组长首届管理基础知识培训班开学。<br/>4月19日 “英雄”厂获1987年度局“文明单位”称号。<br/>5月3日 举行科室承包签字议式。<br/>5月 厂长赵松赴美国参加美国书写工具博览会,带去“英雄”生产的微孔笔,宝珠笔笔头。<br/>6月6日 首届“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常识”培训班开学。<br/>6月17日 “英雄”厂和上海文化用品站,永生厂联合组合成的上海三益书写工具联合销售公司成立。“英雄”厂并对武汉,成都,沈阳,石家庄,青岛,南宁,贵阳,海南岛,西安,广东等10个文化用品站进行跨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工贸联合。<br/>7月25日 《世界经济导报》发表赵松生写的《抓管理,上等级,不断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文章。<br/>9月 329,329-2型铱金笔获1987年上海市优质出口商品称号。<br/>10月 召开第二届党代会,颁发了《党员手册》,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党员素质测评。<br/>10月22日~25日 召开四届五次职代会。<br/>11月 “英雄”厂获二级计量合格证。<br/>是年 “英雄”厂获轻工业部颁发的轻工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金龙腾飞奖。<br/>&nbsp;&nbsp;211,442型铱金笔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称号。“英雄”厂为扩大出口需要,经上海市批准列为“116”专项,投资1154.6万元,建设8574平方米房屋,建设制笔出口重点项目,包括产品开发基地;模具基地;出口基地。<br/>1989年 3月 “英雄”厂被评为1987,1988年度绿化先进单位。<br/>4月 企管办管理研究项目《激励承包责任制》获局优秀现代化管理成果奖。<br/>5月 举行第二次综合承包签字仪式。<br/>6月 “英雄”厂正式通过国家一级企业的考评。<br/>7月5日 “英雄”厂通过国家档案管理二级标准考评。<br/>8月5日 局领导来厂授予1987~1988年度市文明单位奖牌。<br/>8月11日~14日 召开四届七次职代会。工会主席刘根成提出关于开展“我与企业同命运,我为英雄增光辉”立功竞赛倡议书。<br/>9月5日 举办副厂长干部,中层干部,非党中层干部和全体党员脱产轮训班,共轮训203位同志(至10月14日结束)。<br/>11月 “116”基地竣工。此基地有三部一所一办。三部指成品车间,中试车间。全工模具车间;一所指厂办研究所即原试验室;一办指综合办公室。<br/>12月17日 举办技术比武决赛。参赛的共有132名。<br/>是年 “英雄”厂被评为1989年出口创汇标兵企业,全市共九户。<br/>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12 | 只看该作者
1990年 1月 “英雄”厂第三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第四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会议通过了该厂《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的实施意见》。<br/>2月24日~27日 四届八次职代会召开,出席代表85名。<br/>3月 业余党校成立,宗旨是用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教育党员。<br/>4月17日 局党委,局宣传处在“英雄”厂召开轻工业局创文明单位现场会,出席者近400人。<br/>5月6 日 《人民日报》发表记者刘桂莲写的《再现“英雄”本色,----记上海英雄金笔厂》。<br/>5月16日 厂长赵松生被评为198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br/>5月19日 《消息时报》发表记者刘丹写的《“英雄”挺进大世界》;“英雄”厂被评为上海市工业系统标兵企业,命名称号:“群策群力,知难而进。”<br/>6月8日 英雄牌金笔高铱笔系列被评为“上海人民最喜爱的十件轻工产品”之一。<br/>6月12日 赵松生赴北京参加20个省区市信访部门负责人会议,作为基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的负责人应邀在会上作经验介绍。<br/>6月 “英雄”厂向亚运会赠送“国礼笔”(有金笔,宝珠笔,圆珠笔3件组成,采用蛇皮及金浮雕包装)两千套,价值30万元。<br/>7月 “英雄”厂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br/>7月23日 《瞭望》周刊第30期发表记者周永康,谢玲丽写的〈中国制笔界的“雄鹰”,记上海英雄金笔长厂长赵松生〉。<br/>8月16日 《上海》发表周华生,施敏文章《英雄金笔的“英雄性格”》<br/>8月21日 《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导《英雄金笔厂增产增收成绩出色》。<br/>9月4日~17日 召开五届一次职代会,出席代表102名。<br/>10月 首次颁发“英雄精神杯”荣誉奖,37名职工获奖。<br/>12月7日~11日 召开五届二次职代会,审议通过》我厂90年度企业自费增资方案(草案)》。<br/>1991年 3月 召开五届三次职代会,讨论通过《英雄金笔厂职工文明守则》。<br/>4月21日~23日 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会议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厂职工确保该厂“八五”规划的实施。<br/>5月 江泽民总书记出访苏联,出国礼品中有由其签名的50型金雕高铱笔。<br/>3月下旬 为纪念建党70周年,开展“迎”七一,夺旗创岗百日竞赛(7月上旬结束)。<br/>10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在市委副书记陈铁迪的陪同下来厂视察。<br/>10月26日 为庆祝建厂60周年,在沪西工人影院召开庆祝大会,发行了《英雄六十周年》画册。画册第一页有李先念题词:“保护民族工业,开拓国际市场,祝贺英雄金笔厂六十周年”。与此同时,举办《英雄走向世界》战略理论研讨会,发行研讨会的文汇编。<br/>12月 上海市经委,体改办,财政局,劳动局批文下达,同意“英雄”厂作为分流,“税后还贷,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配套改革”试点企业。<br/>1992年 1月7日 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在市委办公厅主任王立平陪同下视察该厂,作了“英雄”厂要大投入,大产出重要指示,并题词“妙笔生辉,发扬英雄精神,开拓国际市场”。<br/>3月 “英雄”厂获自营进出口业务权,这在全国制笔业属第一家。<br/>3月11日~16日 召开五届七次职代会,通过《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的暂行规定》,《专用基金预决算》。<br/>4月28日 全厂1653名职工决大部分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br/>6月 市委书记吴邦国同志再次来厂视察,鼓励要大投入,大发展。<br/>&nbsp;&nbsp;工厂为适应企业深化改革,调整了行政机构,撤去外协,工艺科和金工车间,增加了进出口贸易部,扩大总师室,质管科,销售科职能。<br/>7月 召开了首届科技大会,一批代表本厂近年来新品开发和工艺装备水平英雄股份有限公司。<br/>9月25日 第五届“英雄”艺术节开幕。<br/>10月 经市证管办批准,同意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A股股票1680万股,面值为1元,发行价每股5.8元。其中社会法人股680万股,社会个人股1000股(含公司职工股200万股)。同时,在解放日报,上海证券报分别刊登A股招股说明书。<br/>11月 A股股票发行完毕。<br/>12月 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B股推介会和记者招待会,出席有境外记者。<br/>1993年 5月 经上海市轻工业局批准,以英雄金笔厂为主体,包括由英雄金笔厂全额投资的英雄礼品公司,英雄电脑绘图仪器用品公司,成立了上海英雄工业发展总公司。<br/>7月12日 厂第十届党委会举行换届选举,新一届党委会由7名成员组成。<br/>8月20日 召开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大会。当晚,在国际贵都大饭店举行庆祝招待会,蒋以任副市长,政协副主席赵定玉出席。24日,上海证券报发布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B股上市公告。28日,公司B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br/>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13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lass="center_tdbgall"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6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WORD-BREAK: break-all;"><tbody><tr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td class="main_ArticleTitle" colspan="2" height="50" style="WORD-BREAK: break-all;">英雄钢笔——一个上海老品牌的沉浮录</td></tr><tr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td class="main_ArticleSubheading" colspan="2" style="WORD-BREAK: break-all;"></td></tr><tr align="center"><td class="Article_tdbgall" colspan="2">作者:佚名&nbsp;&nbsp;&nbsp;&nbsp;文章来源:www.zgliutong.com&nbsp;&nbsp;&nbsp;&nbsp;点击数:6380&nbsp;&nbsp;&nbsp;&nbsp;更新时间:2005-6-4&nbsp;&nbsp;&nbsp;&nbsp;<a title="收藏的网页将被永久地保存到新浪ViVi收藏夹http://vivi.sina.com.cn" href="javascript:d=document;t=d.selection?(d.selection.type!='None'?d.selection.createRange().text:'')d.getSelection?d.getSelection():'');void(vivi=window.open('http://vivi.sina.com.cn/collect/icollect.php?pid=2008&amp;title='+escape(d.title)+'&amp;url='+escape(d.location.href)+'&amp;desc='+escape(t),'vivi','scrollbars=no,width=480,height=480,left=75,top=20,status=no,resizable=yes'));vivi.focus();"><img src="http://lts.kesum.cn/images/vivi_coop1.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 alt=""/></a></td></tr><tr><td class="main_tdbg_760" id="fontzoom" valign="top" colspan="2" height="300" style="WORD-BREAK: break-all;"><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d></tr></tbody></table><hr/><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一个让人备感沉重的品牌故事。</p><p><br/>&nbsp;&nbsp;&nbsp; 曾经让国外同行羡慕不已的一个著名品牌,在行政强势干预、重组和外部民营经济的双重冲击下,最终走上了穷途末路。</p><p><br/>&nbsp;&nbsp;&nbsp; “品牌”终究是“市场的品牌”,品牌的形成和维系要靠市场的认可和支持。但当年败在市场化之路坎坷起伏的老“英雄”,如今不得不再次求助行政力量来“扶持”,看上去这又是一个难解的悖论。</p><p>&nbsp;&nbsp;&nbsp;&nbsp;品牌、市场和行政干预,国有体制与民营力量,一个品牌的沉浮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借助今日的这只“有形之手”,还能重现昔日“英雄”的辉煌吗?</p><p><br/><strong>&nbsp;&nbsp;&nbsp; “英雄”折戟</strong></p><p><br/>&nbsp;&nbsp;&nbsp; “要是合资谈判成功,英雄厂说什么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谈及“英雄”历史上没有迈过去的“几个坎”,年逾70的魏锦康老人总是忍不住扼腕叹息。魏锦康曾经是上海制笔一厂的厂长,该厂所生厂的零件是“英雄”的关键零件;而魏的叔叔,则曾经是“英雄”厂的创始人之一。</p><p><br/>&nbsp;&nbsp;&nbsp; 魏锦康所说的“合资谈判”,是指上世纪80年代在“英雄”品牌的全盛时期,国际著名制笔企业派克公司专程派人与英雄笔厂进行合作和合资谈判,希望就“派克”51型这种产品双方合作生产,当时派克公司开出的条件是,英雄笔厂可以得到他们授权生产正宗“派克”笔的资格,但英雄厂生产的“派克”笔只允许在国内销售,并且销售“派克”的部分利润要打到广告费中去。但最终谈判不欢而散,原因是“英雄”誓死捍卫自己“国际化”品牌的地位,一定要坚持自己生产的部分笔能够销售到国外去。</p><p><br/>&nbsp;&nbsp;&nbsp;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这一时期,“英雄”正处于历史上的全盛时期,70%的国内金笔市场占有率、50%的国内自来水笔市场占有率,让“英雄”这一品牌当仁不让地成为当时制笔业的龙头老大,也一度成为“上海制造”的典型代表。</p><p><br/>&nbsp;&nbsp;&nbsp;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英雄”只能作为记忆残留在老人们的心中。根据中国制笔协会的统计,当前“全球5支笔当中,就有4支是中国制造的”。与此对应的是,“全球4支笔当中,就有一支笔是‘温州制造’”。按照中国内地制笔在290亿支左右计算,来自温州制笔协会的数据显示,温州市生产笔类产品达90亿支左右,占中国内地制笔总量的1/3强,占全球制笔总量的近1/4。据估计,2005年中国内地制笔总产量将达到350亿支,作为“中国笔都”的温州制笔总量也将达到120亿支左右。</p><p><br/>&nbsp;&nbsp;&nbsp; 而曾经在国内制笔业显赫一时的“英雄”,却被湮没在中国江西和浙江的民营制笔企业品牌之中,曾经赖以自豪的铱金笔,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沦陷到尚不足3%,一度怀着“国际化品牌”梦想的英雄厂,甚至在国内市场上都举步维艰。</p><p><br/>&nbsp;&nbsp;&nbsp; “即使在英雄厂自己的专卖店里,英雄金笔的销量也是非常低的。如果要增加专卖店,又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英雄厂现在的财政状况是不能支持这样的花销的。”魏锦康不无遗憾地说,“曾经有一个香港老板在城隍庙租了一个门面,专门经营派克、雪菲力、万宝隆等高档笔类文具。英雄厂曾经跟他们谈过,这位香港老板不同意,一是因为英雄金笔销量太小,没有多少销售额;二是因为国内品牌规格不够高,英雄最高档的笔只有700到800元,派克笔起码要700到800元,最高档的要8000元左右,如果上架,会降低店面的整体档次。”</p><p align="left"><br/>&nbsp;&nbsp;&nbsp; “现在看来,当时80年代的‘合资’也许是‘英雄’发展的惟一机会。”</p><p align="left"><br/><strong>&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换壳记</strong></p><p><br/>&nbsp;&nbsp;&nbsp; 其实,在英雄的历史上,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惟一”的。“英雄”出世,也曾经占尽了体制先机。</p><p><br/>&nbsp;&nbsp;&nbsp; 1958年,诞生于解放前的英雄笔厂完成了公私合营,满怀激情的全厂员工提出了“‘英雄’赶‘派克’、为国争光”的口号,确定了“‘英雄’赶‘派克’”的12项具体指标,包括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方面。在1959年,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新研制成功的“英雄”100型金笔在这12项指标中,有11项赶上和超过了“派克”。</p><p><br/>&nbsp;&nbsp;&nbsp; “这一时期的‘赶超’战略一举奠定了英雄笔厂的业内地位。”英雄金笔厂现任厂长叶志恒说。</p><p><br/>&nbsp;&nbsp;&nbsp;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伊始,“英雄”再次提出要“二赶‘派克’”。“当时是因为英雄笔厂发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派克’在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文革’动乱,使‘英雄’的技术水平陷于停滞状态。”叶志恒说。</p><p><br/>&nbsp;&nbsp;&nbsp; 在当时全国经济改革重心逐渐转移到城市、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老迈的英雄笔厂也被激发出了技术革新的活力,实施这样的“赶超战略”使得英雄再次在国内制笔业界独领风骚。经过比较全面的技术改造,引进了一批当时国际领先的制笔设备,研制出了业界著名的“英雄”200型金笔,在80年代末,“英雄”金笔在国内市场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处于垄断地位。</p><p><br/>&nbsp;&nbsp;&nbsp; 那时英雄笔厂的直接竞争对手、原永生笔厂厂长徐正元谈起那段历史也唏嘘不已,“(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派克公司派人到中国访问,曾经到英雄厂参观,派克公司的人认为,英雄厂有许多的设备已经超过了美国派克。英雄笔在当时是一个被国际认可的老名牌。”</p><p><br/>&nbsp;&nbsp;&nbsp; 但在“英雄”成名之后,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主管英雄笔厂的行政“有形之手”开始介入英雄笔厂的经营管理,甚至出现了“拉郎配”式的行政合并,英雄笔厂被深深地打上了以计划经济思维方式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的时代烙印。 据当时任职英雄笔厂的一位管理人员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的强势干预开始进入英雄厂。英雄厂的上级主管部门将英雄厂和永生厂合并起来,合并报表之后资金运作统一调动。还制定了错误的“多元化”投资策略,英雄笔厂当时开了很多分厂,甚至投资了煤气厂、钢琴厂、钢窗厂等等,还投资房地产,在苏州建造了一幢“英雄大楼”,“多元化的失败也让英雄欠下了很多的债务”。“直接的恶果,就是造成当时的英雄厂陷入了经营困境,负担太重,债务很多,每年要付很多的利息;销售额非常少,产品在仓库里堆积如山,产品卖不出去;机制也不如民营厂那么灵活。” 这支“英雄笔”,曾经还和上海的一家上市公司的名称联系在一起。可原来依托英雄笔申请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几经波折,在证券交易所的名称已更换为“*st大盈”,业绩不佳的“英雄股份”已经被农业所替代。由此,这个当初由英雄笔承担着主营业务的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代码“600844sh”,不得不面临被摘牌的危险。</p><p><br/>&nbsp;&nbsp;&nbsp; 历经如此多次“换壳”的折腾,“英雄”元气大伤,国营大厂的陈旧体制不断在市场面前碰壁,直到被迫走上OEM代工之路。</p><p><br/>&nbsp;&nbsp;&nbsp; <strong>OEM之痛</strong></p><p><br/>&nbsp;&nbsp;&nbsp; 上世纪90年代之后,英雄制笔厂陈旧、笨拙的管理体制弊端进一步凸现,“英雄”品牌在市场上逐渐沦陷。在这一时期,业界惟一还认可的就是“英雄”的产品质量。英雄笔厂的相当一部分业务,不仅仅是在为国外同行贴牌加工,还得为国内新崛起的江浙一带民营制笔企业们生产加工部分金笔。</p><p><br/>&nbsp;&nbsp;&nbsp; “我从来都不认为上海的笔、特别是英雄笔不好,相反‘质量相当好’。”浙江温州一位早期的民营制笔企业主说,早先浙江的钢笔,都是看着英雄笔来制作的,直到后来浙江许多的制笔企业在一定时期里直接给英雄厂下订单。“只要英雄笔有什么新产品,市场销路好,马上跟上做。结果浙江的钢笔以7、8元的单价走俏市场,而10多元一支的英雄笔严重滞销。”</p><p><br/>&nbsp;&nbsp;&nbsp; 为了摆脱营销困境,英雄笔厂甘心为行业的新进入者浙江民营制笔企业承担OEM,不料却“挤占”了自己的目标市场。</p><p><br/>&nbsp;&nbsp;&nbsp; 想通过OEM之路缓解企业经营危机的英雄笔厂,不小心深深陷入了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价值链最低端。在国际大型制笔企业纷纷把资源大量投入研发和市场终端建设的时候,英雄笔厂迫于经营压力做起了国际同行甚至江浙民营制笔企业的OEM生意。显然,这一权宜之计使得“英雄”尽失产业先机,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国际品牌也几乎丧失殆尽。 但时至今日,“英雄”未来的发展战略显然仍难以摆脱这种没有名分的“OEM之痛”。英雄金笔厂主管公司上海海文集团有限公司曾经提出“英雄赶超战略”,认为“‘英雄’早已同国际一流制笔厂商美国高仕、法国PF公司合作,每年贴牌生产、以国际“大腕”名义出口到欧洲、美国的金笔有几千万元”。但这也说明,“英雄”与世界先进制笔企业的距离已经主要不是技术,而是品牌和理念。</p><p><br/>&nbsp;&nbsp;&nbsp;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感叹:“昔日的金笔之王,如今只能拿人家的牌子才能出口。”</p><p><br/>&nbsp;&nbsp;&nbsp; 在商务部发布的“2005至2006年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目录中,“英雄”有幸再次成为曾经的“品牌之都”??上海少数几个上榜品牌之一,也让关注“英雄”的人们看到了些许希望。</p><p><br/><strong>&nbsp;&nbsp;&nbsp; 再造“英雄”?</strong></p><p><br/>&nbsp;&nbsp;&nbsp; 拥有18家子公司的英雄实业曾经这样规划“英雄”的未来:英雄实业公司将替代原英雄股份公司担当起发展壮大“英雄”品牌的重任,通过加强发展战略研究,重塑一个新“英雄”。英雄实业公司根据总经理室的部署,自2002年开始,经过1~2年的调整,使核心企业英雄金笔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高档金笔年销收入1.5亿元,职工人均销售收入20万元,年销售利润3000万元,实现发展并壮大“英雄”品牌。</p><p><br/>&nbsp;&nbsp;&nbsp; 但两年后的今天,“英雄”品牌在制笔业界并未恢复昔日的辉煌。 “能够认同‘英雄’这一品牌的人,恐怕也就只有五六十岁的老人了,要想重新打造一个品牌谈何容易。”英雄笔厂的一位管理者坦言。</p><p><br/>&nbsp;&nbsp;&nbsp; “英雄笔的设计和人员,以及设备能不能在技术上与派克公司相比高低,还需要详细验证才行。”在制笔业从业多年的陆先生,并不认为现在的英雄公司能够严格控制市场上英雄笔的质量,“不是‘英雄’不好,而是说,从各方面综合指标详细考评下来,英雄笔未必会为自己的品牌写下可以和派克笔相提并论的市场。”</p><p><br/>&nbsp;&nbsp;&nbsp; “起初出现了大量仿造的英雄笔,打着英雄的牌子,外型、质量与英雄笔没有差别,但是价钱便宜一半。现在连牌子也不用英雄的了,完全用当地的牌子。”魏锦康说,“江浙一带的制笔厂小老板们有一句调侃英雄的话:‘我们也不愿意英雄厂关门,英雄厂关门了,我们的义务设计员就没有了。’一支英雄笔从设计到投产,各项指标都要达标,最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英雄厂设计好之后,还未投入生产,这些私营企业就拿到设计图纸;英雄厂还没生产好,他们的产品就已经投放市场了。”</p><p><br/>&nbsp;&nbsp;&nbsp; 这一次,“英雄”再次在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上榜上有名,“有形之手”再次伸向了“英雄”。但如果不能吸取以往“行政主导市场”的教训,不能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英雄日积月累的历史遗留问题,此次被扶持的“英雄品牌”是否能经得起市场的长久检验?经历了如此多的大起大落,“再造”品牌,也许将成为“英雄”的不能承受之重。</p><p>&nbsp;</p></td></tr></tbody></table>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18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aintext" id="L_text">&nbsp;<p align="center">国产英雄钢笔赶超美国派克之路</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英雄”牌钢笔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品牌,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缩影。而对于数以几代人的使用者来说,它一定还寄托了几分温馨的情感</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在各类电子产品浸淫人们生活的今天,钢笔的实用价值逐渐被收藏与装饰价值取代。在纽约,一支1910年派克公司“史惠·斯蒂同”牌银色的带水笔,以0.8万美元的价格落槌。钢笔投资也已成为收藏界新的“增长极”。<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派克与英雄,这两种西洋与国产钢笔的品牌代表曾经是几代人的记忆。谁还用钢笔写字?谁还有耐心将钢笔拆散放在温水里慢慢浸泡、细细地清洗笔管?还记得清洗钢笔时,笔尖触进清水里,那慢慢洇开的如丝如缕的蓝,曾经是那么地让人着迷。<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英雄更是作为国产高级品牌对抗派克的武器为国人所自豪。时过境迁的今天,国内市场上以“英雄”品牌名义销售的钢笔年销售额达10亿元,而真正的英雄钢笔厂的年销售额目前还在2亿元以下,80%的“英雄钢笔”沦为赝品。如今,我们是否怀念30多年前 “英雄赶派克”的动人岁月?那个将品质奉为衣食父母的时代。</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英雄Hero</p><p>■技术</p><p align="center"><strong>“英雄赶派克”20年</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在上海的出口名牌产品中,没有哪个品牌比得上“英雄”牌钢笔更令人心驰神往的了。虽然“英雄”牌钢笔在年轻一代中的认知度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在年龄稍长一些人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品牌,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缩影。而对于数以几代人的使用者来说,它一定还寄托了几分温馨的情感,任何时候,“英雄”牌钢笔都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勾起过往岁月的回忆。<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1931年,英雄金笔厂的前身华孚金笔厂诞生了,形成了上海自来水笔制造业的雏形。它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几起几落,历经磨难,艰辛地为中国自来水笔的制造业开辟了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企业在生产、技术和企业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1958年,英雄人以其当时闻名遐迩的“实干创新”的精神掀起了“英雄”赶“派克”的热潮,确立了12项具体指标:包括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方面。在1959年,英雄笔厂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新研制成功的“英雄”100型金笔在这12项指标中,有11项赶上甚至超过了“派克”。<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1980年代后期,美国派克公司派人到中国访问,曾经到英雄厂参观,派克公司的人认为,英雄厂有许多的设备已经超过了美国派克,例如当时的不锈钢笔套的抛光技术。</p><p>■代表</p><p align="center"><strong>“英雄100”:笔杆工艺比派克好太多</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英雄产量最大的一款钢笔是“英雄100”。1958年英雄笔厂全体员工提出“英雄赶派克”的口号,当年新研制成功的英雄100型金笔在工艺上有11项赶上和超过了派克。“英雄100”是在国外唯一能买到的一款英雄钢笔。在国内英雄钢笔的售价从10元的学生用笔到100元以上的14K金笔,种类多达十几种。<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英雄100”能够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保持式样基本不变,除了它优良的质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外形太符合中国人的特性了。虽然它是对美国“派克51”的全面模仿,但是它隐蔽的金尖、朴实的颜色、内敛的造型处处都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合拍,沉稳、含蓄、豪不张扬,最重要的是绝对好用。特别是笔杆的工艺比派克好太多,“MADE IN CHINA”铭文中,水货“MA”二字稍小于其他字母,正品则各个字母均匀清晰。</p><p align="center"><strong>英雄800 PK派克45</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英雄800是完全仿造派克45来制作的,所以他们的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但从细节上看却有一些不同:<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派克45在笔夹后面有个气孔,而英雄800没有。<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45的全钢笔杆是全金属的,而800的笔杆在最底部有一段黑色的塑料,是装饰性的。<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45和800外壳用的不锈钢明显有颜色差异,45的颜色偏黄,800的偏白。而且在金属处理上,45的外表处理采用稍微磨砂的感觉,而800的不锈钢处理则比较光亮。这就是外界传闻派克向英雄偷师不锈钢处理方法的来由之一。<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英雄800的笔夹有黄白两色之分,派克45的笔夹部分,有几道斜线,代表羽毛吧。</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英雄见证</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现在“英雄”笔作为民族工业的骄傲和象征更是成为许多历史性时刻和重大场合必不可少的主角,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瞬间,让我们一起注目和巡礼:<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1984年4月13日,在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等领导人的注视下“英雄”笔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样在1987年12月19日,又是“英雄”笔签署了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的联合声明;<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1993年在上海,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愉快地接受了东道主向他赠送的 东亚运动会“英雄”纪念笔;<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1996年6月26日中、俄等五国首脑会议声明及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六国首脑会议声明,各国领导人都用“英雄”笔签署;<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英雄”推出了绝版发行的1997套香港回归纪念笔,在香港各界庆祝回归的酒会上,公司向香港特首董建华赠送了编号为“1997”的香港回归纪念笔;<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2001年的金秋十月,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金等国家首脑轻松地用“英雄”笔签下自己的大名;<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喜来登饭店的马佳利斯大厅,中国外经贸部石广生部长用英雄钢笔庄重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文本最后一页上签上名。</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派克Parker</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派克笔(Parker Pen)的创始人乔治·派克(George S.Parker)出生于1863年,美国威斯康欣州的舒尔斯堡。在19世纪80年代,他还是美国威斯康辛州金斯维尔市瓦莱泰恩电报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时,已是约翰荷兰德(John Holland)墨水笔公司的代销商了。他把笔卖给自己的学生,以此来贴补生活费用。当时,这种笔和其他的笔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不知什么时候便会漏墨水。派克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笔舌问题并成功将其解决。1889年12月10日,派克获得这项发明的专利,他开始组装和销售自己的笔。当保险推销员帕尔默向他投资1000美元以获利50%时,派克笔公司便诞生了。</p><p>■技术</p><p align="center"><strong>“Lucky Curve幸运曲线”笔舌</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1894年派克得到著名的“Lucky Curve幸运曲线”笔舌的专利后,便一往直前,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后来1921年推出的平顶“Duofold”全系列中都在使用。一直生产到1935年使用“Lucky Curve幸运曲线”笔舌的的笔才停产。<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Lucky Curve幸运曲线”笔舌是派克为了解决原来钢笔在携带中因为笔舌内空气受热会将墨水排挤出来的弊病而研发出来的。派克将笔舌尾端弯曲,使之贴到笔杆壁上,那样墨水就会在笔处于直立状态的时候通过毛细作用回流到笔杆内来,使得漏墨情况得到改善。但是这一设计也产生了出墨缓慢的问题,所以后来派克公司将笔舌前面切割成两面锯齿的形状,在将后面部分改成胶条再刻上排墨道,使这一情况得到改善。<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这一发明奠定了派克笔是“清洁笔”的基础——写字清楚,手指干净,还有无墨渍的清洁口袋,所有这些在今天人们的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在19世纪90年代却是突破性的进步。</p><p>■代表</p><p align="center"><strong>多富得:垄断墨水笔黄金岁月</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到了上世纪20年代派克创造出更新更好的笔,名为“多富得”(Duofold)。该产品一问世便成为经典之作,直到今日还影响着全世界的水笔生产商和设计者。该笔从上世纪初就采用了所有的改进设计方案。这种笔一直领导着20年代制笔业新潮流,这段时期堪称墨水笔的黄金岁月。这种笔造型稍大,颜色更丰富,售价为7美元,是当时普通笔的定价两倍还多。肯尼斯派克(Kenneth Parker)(乔治的儿子)负责这次著名的销售活动,于1921年展开过广告宣传攻势。<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1926年,随着塑料的问世,笔在原有的黑色和红色以外得以增添新的颜色。派克公司的广告特技使派克笔在公众面前大显神奇,使人感觉派克笔即使从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上扔下来或被抛入到深不见底的大峡谷中都会是完好无损的。公司这时又在国外开办了许多分厂。今天的“大红”(Big Red)笔几乎成为墨水笔中佳作的同义词,而且多富得笔的6种大小尺码,设计年年更新,成为必备的收藏精品。</p><p align="center"><strong>真空笔:少14个零件 多载102%的墨水</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派克公司从威斯康辛大学达尔伯格(Dahlberg)教授手里购买了一种新的墨水笔吸墨装置的技术专利,并在以后的5年内投资125,000美元研制开发。该装置直到1948年才投入生产,起初安装在一种名为“真空灌墨管”(Vacuum-Filler)的全新墨水笔上,据宣传此笔比一般的笔多载102%的墨水,而且,可以通过圆管上的一个透明窗口观察到剩余墨水量,这个圆管由一种独特的层迭塑料片制成。真空笔(Vacumatic)的另一特色是它的两色笔尖,上面刻有崭新的箭头商标,在新笔的笔夹上也有这种标志。这是由著名的纽约艺术家约瑟普莱特(Joseph Platt)设计的。正像广告所宣传的那样,这种真空笔处处体现出根本性的变化,它比以前生产的笔少了14个零件。</p><p align="center"><strong>派克51型:迄今为止最完美的笔</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派克51型笔作为派克公司耗费巨资研发的笔款。在收藏家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视为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笔,全球销售额超过4亿美元即证实了这一点。该项研制工作于1939年全部完成,这一年恰好是派克公司诞辰51周年,51型笔也因此而得名。<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派克公司为这只笔配套开发出了新型的树脂材料和墨水,使它更好的发挥了它的优点。51型笔如此不同凡响,以至于派克在广告宣传时把它说成是“就像来自于另一个星球”。这种呈流线型、火箭状的墨水笔,使用的墨水是派克的新产品速干墨水Quink。这种墨水宣称可以“用湿墨水写出干字”。该笔有一个书写流畅的管状笔尖,书写时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该笔的首批产品是1941年生产出来的,其标志是每支笔的末端有一个铝制的白圆尖作点缀。第二年又换成了珍珠灰色的饰物。1947年至1948年期间,随着气压吸墨系统的使用,墨水笔又换装了一个透明橡胶墨水囊,其他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1972年停产。<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1939年至1972年期间,派克51型又增添了许多不同的型号,多半是样式普通的大众笔,直至今天人们仍在使用。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稀世之作。如:带有黄色和绿色金帽的“帝国”型、纯金的“总统”型,以及用白银压制成型的墨水笔。早期比较特殊的颜色有:芥末黄色、拿索绿色和雪松蓝色。<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20世纪40年代期间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51型笔声望倍增,以至于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上,美国服役军人可以把派克51型笔、巧克力或尼龙当做流通货币使用。</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派克见证</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作为全球高质量书写工具的领导者,派克笔一直伴随着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活动,见证历史,传播文明。柯南·道尔用派克笔塑造了福尔摩斯,富豪亨利用派克笔签下了购买帝国大厦的合约,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历史性访华时以派克笔相赠。从日本二战投降时的受降人麦克阿瑟将军,到美俄签署核裁军条约的布什与叶利钦,无不是用派克笔记下了历史上浓重的一页。长长的历史铸就了派克笔的辉煌。</p></span>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33 | 只看该作者
<p>案例聚焦:末路“英雄”如何崛起?<br/>wxtwxt 发表于 2005-9-5 21:33:17<br/>曾经显赫一时的“英雄”笔,终因老迈被竞争对手甩在了后面。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鼎盛时期,“英雄”金笔在国内市场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国内自来水笔市场占有率达到50%,处于垄断地位。现在,“英雄”笔却步履维艰,同样是曾经辉煌的英雄牌铱金笔,现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尚不足3%。 </p><p><br/>“英雄”笔的竞争对手是来自中国浙江和江西的民营制笔企业。据估计,2005年中国内地制笔总产量将达到350亿支,其中温州制笔总量将占到1/3强,达到120亿支左右。 </p><p><br/>“英雄”笔没落的原因并不是品质差,相反,“英雄”笔的设计和质量在同行业中是有口皆碑的。 </p><p>早在1958年,“英雄”就设立了追赶“派克”的目标,确立了12项具体指标:包括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方面。在1959年,英雄笔厂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新研制成功的“英雄”100型金笔在这12项指标中,有11项赶上甚至超过了“派克”。 </p><p><br/>1980年代后期,美国派克公司派人到中国访问,曾经到英雄厂参观,派克公司的人认为,英雄厂有许多的设备已经超过了美国派克。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英雄笔优秀的设计和过硬的品质,导致市场模仿者越来越多,抢占了英雄笔的市场份额,这也是造成英雄笔沦陷主要原因之一。 </p><p><br/>魏锦康曾经是上海制笔一厂的厂长,该厂所生产的零件是“英雄”的关键零件。对于英雄笔最终被市场新入者超越,他总是扼腕叹息:“起初出现的大量仿造的英雄笔,打着英雄的牌子,外型、质量与英雄笔没有差别,但是价钱便宜一半。现在连牌子也不用英雄的了,完全用当地的牌子。江浙一带的制笔厂小老板们有一句调侃英雄的话:‘我们也不愿意英雄厂关门,英雄厂关门了,我们的义务设计员就没有了。’ </p><p><br/>“一支英雄笔从设计到投产,各项指标都要达标,最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英雄厂设计好之后,还未投入生产,这些私营企业就拿到设计图纸;英雄厂还没生产好,他们的产品就已经投放市场了。” </p><p><br/>早先浙江的钢笔,都是仿照英雄笔来制作,后来浙江许多制笔企业就直接给英雄厂下订单。浙江温州一位早期的民营制笔企业主坦承,英雄笔的质量确实很好,其新产品是制笔企业的模仿对象,“只要英雄笔有什么新产品,市场销路好,马上跟上做。结果浙江的钢笔以7、8元的单价走俏市场,而10多元一支的英雄笔严重滞销。” </p><p><br/>由于这些新进入市场的民营企业的步步紧逼,英雄笔厂只得为浙江民营企业承担OEM,意欲借此缓解经营压力,却不料竟又挤压了自己的目标市场,陷入了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价值链最底端。而那些从模仿英雄笔起家的民营制笔企业,继续倚靠着英雄这棵大树,蚕食英雄的市场份额。 </p><p><br/>英雄作为市场先入者拥有品牌的优势,市场的优势以及顾客的优势,但当模仿者后来居上,优势不复存在时,英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模仿者的挑战,重新树立自己的优势?亲爱的读者,您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呢?<br/>标题: 英雄非英雄!<br/>来自: danielanqi&nbsp;&nbsp;&nbsp;&nbsp;&nbsp; <br/>公司: 明君集团<br/>发布时间: 2005-09-05</p><p><br/>说句心理话,作为国人,我很痛心但更多的是愤慨,愤慨的不是因为有人模仿,而是英雄的领导者你们在干什么!</p><p>别的我不想说,单从这篇文章提起的入手。</p><p>1、我想在全世界模仿派克笔的也不会少到那去,而我们的英雄还没有走出国门就被自己人打败了,为什么别人不怕模仿而我们怕,硬件一个都不差,差的就是软件我看如果英雄如果是谁自己家的买卖怎么的也不至于有今天的下场,拿国家的钱不办正经事。</p><p>2、我们的英雄太软弱,设计完的样式还没投产就被别人生产了,还好意思提!这不是什么客观原因,是管理很大的漏洞,怎么就没有人问问,为什么被人家先生产了,是设计方案被盗了还是……?可耻啊,还用说有内奸,不关起门研究一下吗,我们的知识产权那去了,我们的维权意识那去了。领导的睿智那去了。</p><p>3、说来说去又提到了价格因素,总是在讲人家的便宜,麦当劳进中国有年头了,便宜了吗,好象打过折但没便宜过,派克今天依然是名牌是高档笔的代表,假的也有啊可人家为什么不倒啊,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就是点石成金的故事,我们没有那根金手指啊,硬件只是一小步的成功,说句难听点,那西服穿在身上也是卡尔屁丹!</p><p>这是我入会以来最气愤的一次,怎么会有这种事存在,我看在打击盗版英雄之前应该先打击以下盗版的英雄领导!</p><p>我还没看过哪个歌星因为盗版而玩完的哪。标题: 定位决定出路<br/>来自: wangxinteng&nbsp;&nbsp;&nbsp;&nbsp;&nbsp; <br/>公司: 5blogs.com站长<br/>发布时间: 2005-09-05</p><p><br/>作为高品质的英雄笔,应该定位在高品味人士这一群体!</p><p>看了案例,英雄笔从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到现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尚不足3%。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做未到位:</p><p>1,内部的知识管理没有健全且无人负责。</p><p><br/>“一支英雄笔从设计到投产,各项指标都要达标,最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英雄厂设计好之后,还未投入生产,这些私营企业就拿到设计图纸;英雄厂还没生产好,他们的产品就已经投放市场了。”</p><p><br/>2,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终落于为别人作嫁衣——OEM生产来缓解经营困难。</p><p>3,没有及时利用相关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p><p>个人建议:</p><p>1,英雄笔利用自身的高品质,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直接锁定及定位于那些成功的商务人士或高品味人群。这未必不是一条好路子,如宝马车定位。</p><p>2,品牌的宣传,有了好的定位,对目标消费群进行活动宣传。如英雄笔礼盒等!</p><p>3,打击仿冒保护知识产权,来缓解经营压力。在这一点学学中国的微软做法,打击盗版提升经营业绩!</p><p>4,严格内部知识管理流程,加大责任负责制。保护核心技术外泄。</p><p>5,加强与各名企合作。为名企杰出人士定做英雄笔礼盒等,如名企总裁授英雄笔活动,必会产生成功人士效应。</p><p>6,英雄笔的最高管理层统统下岗,换些新鲜“空气”,“以奇制胜”。 <br/>标题: 真英雄未末路<br/>来自: 无邪清风&nbsp;&nbsp;&nbsp;&nbsp;&nbsp; <br/>公司: 深圳创典全程运营代理公司<br/>发布时间: 2005-09-05</p><p></p><p>我是七十年代生人,用钢笔写字是从小学四年级才开始始用的。在那个年代里,感觉钢笔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学习工具,而能拥有一只英雄钢笔时(尽管那时的钢笔基本都是英雄牌的)会时常骄傲的认为自己就是一贵族了,甚至还认为自己已经是文化人了,这一切都是“英雄”惹的祸!</p><p>记忆里的英雄总是身材墩实,着装朴素,好象他骨子里永远都雕刻着七、八十年代邻家大哥的形象,他的名字很生动的诠释出其内在的刚毅,而他不善变的形象似乎又向人们诉说着其中规中矩的个性,真实不过的那个年代人们心目中英雄的形象!</p><p><br/>随着后经济时代的出现,市场忽然一夜之间生生地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简称“签字笔”的家伙,他们透明、简约、易携带、价优、方便、跟得上时下的潮流,被人们推崇着,办公室、校园里、超市里时时刻刻随随处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货架上传统钢笔的份额已经少的可怜了,即使有也大都是上海或江浙产品多一些,英雄难觅,传统钢笔的时代是否就要结束了?英雄如何再振雄风?</p><p><br/>一、利用自有优势:</p><p>1、老“英雄”在人们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地位。</p><p>2、巨大无形资产及品牌效应。</p><p>二、对市场重新洗牌与定位;</p><p><br/>三、产品革新:</p><p>1、传统钢笔仍然不能丢,但在吸水功能上,是否考虑下方便性呢(有没有可能也生产象签字笔那种可替换的“水源”),现在人崇尚“速食”。</p><p>2、或利用老品牌也参与生产相对高端的签字笔呢,派克不也有此类产品吗,走走礼品亲民路线(可能英雄已有我不了解罢了),来些促销试试。</p><p><br/>四、制度管理体制</p><p>自己还正得意新产品的研发成果时,别人就已经生产出来成品了,谁之错,保密工作做好了吗,还要为人家当多久义务服务兵?</p><p><br/>策略联盟:</p><p>与其与其他竞争者短兵相接,不如实行联营形式,让他们进行挂牌生产,实现大赢。</p><p>(以上纯属个人拙见,见笑!) <br/>标题: 重塑“英雄”金身<br/>来自: 山之峰&nbsp;&nbsp;&nbsp;&nbsp;&nbsp; <br/>公司: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br/>发布时间: 2005-09-02</p><p></p><p>1、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严格的各项管理规定,加大执行力度,出现问题严格按制度执行,杜绝像设计图纸这样的核心机密的外泄。</p><p>2、加强专利保护意识,对核心技术和外观设计等申请专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p><p>3、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发挥大企业的技术优势,使跟进者难于模仿。</p><p>4、明确市场定位,瞄准商务人士、教师和大中学生等追求时尚消费群体。</p><p>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内涵,诉诸于目标消费群体,引起共鸣。</p><p>6、延伸产品线,围绕“英雄”品牌开拓相关产品。</p><p>7、采取设立专卖店、专柜等多种营销手段,加大广告投入,利用平面、立体广告,引起轰动效应。以此为切入点,重塑“英雄”金身。<br/>欢迎各位继续分析讨论!标题: 打击盗版“英雄”<br/>来自: ZIRAN&nbsp;&nbsp;&nbsp;&nbsp;&nbsp; <br/>公司: 深圳星动科技<br/>发布时间: 2005-09-02</p><p></p><p>我们老师曾经说过,中国企业最强的就是模仿。只要某个新产品有市场,不到半个月,类似的产品就会横空出世!</p><p>1、面对严重模仿,“英雄”可以坚持走自己的中高端线路!放弃低端市场!从价格或是包装策略上跟模仿者拉开距离!</p><p>2、“英雄”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打击倒版!加强自己产品标识!</p><p>3、严格控制研发部的管理流程,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防止自己的商业机密留入竞争对手!</p><p>4、开展一些公关活动或市场推广,加强品牌形象!</p><p>实际上,类似于这种情况许多大公司都有遭遇,特别是一些运动品牌,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其市场份额,因为大家的目标市场还是不一样。前者走中高档,后者走中低档!相反这些盗版反而帮助他们宣传了产品。 </p>
9#
发表于 2008-1-2 22:38 | 只看该作者
<p>[em05]</p><p>顶! </p><p></p>
10#
发表于 2008-1-2 22:41 | 只看该作者
<p>好,我在等着英雄永垂不朽!</p>
11#
发表于 2008-1-3 11:5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2">哀<font color="#000000">英雄之多艰兮</font>,长太息而掩涕。</font></p><p><font size="2">顶!!!!!</font></p>
12#
发表于 2008-1-3 12:5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国货,愿英雄再振雄风.
13#
发表于 2008-1-3 14:4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楼主是英雄的铁杆粉丝,连造反大队的成立都有记录。不过支持国货。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5 14:31 | 只看该作者
可见英雄100半金的生产日期不会早于82年,就是看不出停产日期
15#
发表于 2008-1-3 21:4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英雄,重塑英雄形象!
16#
发表于 2008-1-4 11:05 | 只看该作者
<p>强贴!</p><p>每天看一次,礼定膜拜一下!</p><p>我心中的英雄!</p><p>顶到100楼!</p><p>&nbsp;</p>[em27][em27][em27][em27][em27]
17#
发表于 2008-1-7 22:49 | 只看该作者
<p>这就是政府的问题,领导们都用世界级名笔,谁还能想的到英雄,要是政府想扶持英雄,哪就规定全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只准配英雄钢笔用,就得了。根本问题是英雄现在产品质量差了、营销和售后都做的不好,特别是丽水厂的东东砸牌子了</p>
18#
发表于 2008-1-14 1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eo9_9999 于 2008-1-7 22:49 发表
这就是政府的问题,领导们都用世界级名笔,谁还能想的到英雄,要是政府想扶持英雄,哪就规定全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只准配英雄钢笔用,就得了。根本问题是英雄现在产品质量差了、营销和售后都做的不好,特别是丽水厂的东 ...


这东西,知道就好了,别再吹
19#
发表于 2009-9-14 15:02 | 只看该作者
英雄历史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9-15 02:05 , Processed in 0.2791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