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8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孙霞:修笔世家掌门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9 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上在网上闲逛,看到的,附近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上面还有照片
http://www.gytoday.cn/tb/20070130-1914.shtml
目前,很多地方已经难觅修钢笔的店家踪迹了。在高邮,如今仅有一家专业修笔店,而这家修笔店也面临尴尬,修笔生意清淡,只好兼卖些花炮。
  这家修笔店位于中山路403号(市第一小学西大门对面),店面不大,摆设简单。靠门口的左侧角落前有块白底蓝字的小招牌,上面写着“专营配件钢笔”,除了店门口两节玻璃柜里放着各式的钢笔及配件外,店内基本被花炮“占领”了。
  60多岁的店主孙霞告诉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这条街是高邮城最繁华的大街,这间“修笔店”与隔壁的刻字社以前是刻字、修笔者的合作社。那时这种手艺还比较“吃香”,共有5位修笔师傅在这间修笔店里同时工作,最鼎盛的时候一天修一百多支笔。后来,生意渐渐不行了,修笔师傅有的过世了,有的转行了,最后只剩下她的老伴张才林一个人还在这里坚持修笔。孙霞和3个孩子在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中也学会了修钢笔。
  这间修笔店是张才林留下来的。7年前张才林去世,儿子继承了父业在这里修钢笔。但是修笔的人越来越少,5年前儿子一家去南京打工了,孙霞和小女儿张士娟就在这里继续修钢笔。迫于生计,除了修笔外,母女俩还得兼卖些花炮。孙霞说着眼睛有些发红,“他在这里修了一辈子钢笔,留下了一台专修钢笔的打磨机木头立柜和一些钢笔配件。2004年,一个上海人到店里送配件时想花钱跟我买这个修笔立柜,但是我没舍得。”
  张士娟接过话茬说,她从小和哥哥、姐姐就在钢笔堆中长大,家里到处都是一些工具和钢笔配件。她对父亲最深的印象就是躬着腰的背影——父亲总是戴着眼睛,坐在桌子前,桌上放着笔尖磨具、镊子、皮管、夹套、笔杆、笔舌等。小时候的她总是穿梭在店里一排坐着的5位修笔师傅之间。
  “父亲那时总是最忙,什么样的笔他都会修。有一次,一个邻居带了位大学教授过来,他的一支白金笔坏了 10年,专程开着车来找父亲修钢笔。记得当时父亲把钢笔小心地夹在一个夹具中,用喷灯熔化一根白金丝,再用一根针挑起一点白金,蘸到笔尖上,待冷却了,用细砂纸轻轻磨拭一番,又成为一支书写流利的好钢笔了。但现在这种点笔尖的做法已经不用了。那位教授特别高兴,还写了“妙手回春”四个大字送给父亲。”提起父亲当年修笔的情景,张士娟仍是记忆犹新。
  张才林是邮城首屈一指的修笔行家。解放前,他十几岁时就跟叔父在南京学习修钢笔,那时,他叔父在南京开一家金笔店。解放后,金笔店合营归国家,张才林回到高邮自己开店,还带回了这个传家宝—— 修钢笔的打磨机立柜。“现在年底店里没地方放,所以柜子暂时放到了家里去。”对于老伴留下的东西孙霞是特别珍惜。
  “现在人们不是很在乎一支钢笔,签字笔、电脑的普及让钢笔很没市场。”张士娟说,早有关掉修笔店的打算,但是母亲舍不得,每天触摸各种各样的钢笔,也算是对父亲的一种怀念。因为修笔父亲还结交了一些朋友,当年来修笔的大多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极为尊重文化人。记得城北小学有一位秦老师,七、八年都用一支永生牌钢笔,坏了就来修,跟父亲是好朋友。父亲去世这么多年了,秦老师有时还介绍朋友到这里来修笔。
  采访中,一位赵先生拿着支钢笔找到了这里:“儿子上三年级刚刚学用钢笔,经常不小心将笔掉到地上,一学期还不到已经摔环了三支笔了,扔了又可惜。”接过笔,孙师傅戴上老花眼镜,仔细看了看笔尖,然后取出一把专门修钢笔用的钳子夹了夹,再用细砂纸轻轻磨拭了一番。赵先生把修好的笔试了试,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只花了5角钱,这支笔又成了书写流利的好钢笔了,明天我再把那2支坏笔拿来修。”
  “现在修笔主要的‘客户’是在校学生,其中以小学生为主,有时还修一些有纪念价值或者价格昂贵的钢笔,修那种笔就要用修笔机了。” 孙霞一边跟记者介绍,一边热情地把记者带到离笔店不远的家里。记者终于看到了放在孙霞家里最显眼的物件——修钢笔的打磨机木头柜,柜子虽然已经很旧但是上面却看不到一丝灰尘。孙霞又取出一个红盒子,盒子里装满了钢笔的大小配件,还有各式的修笔工具。“以前笔的型号很多,现在的笔都没有以前分得细了。这是 80型、28型……”说到此处,孙霞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捏着小小的笔尖十分兴奋:“当时我们一家5口就靠这台机器。”
  孙霞还坐在修笔机前给记者演示起来。两脚踩下面的踏板,这里的传动线会带动上面的磨机转动,根据笔的材料调整转动的速度。“张才林在世时还修过派克金笔,那个年代的派克金笔,拿在手中极有分量,笔尖的顶部有一点点白金。字迹圆润,书写起来极其流畅。但使用久了,磨损很大。如果笔尖被弄弯了或者分岔,笔主就会拿来修。几个孩子从小看父亲修钢笔,每次都是站在父亲的身边看着修理钢笔的全过程。久而久之,修理方法便都学会了,而且技术丝毫不逊色于父亲。”说到这里孙霞还有几许得意。
  “前不久,一位老顾客拿来一支抗美援朝时期的100号金笔,吸墨水的笔芯断了。我年龄大了眼睛不好,后来是张士娟给笔芯重新结了套,完成了这位顾客的心愿。老先生还说,现在起草文件、填写档案都得用钢笔书写,钢笔是练习写字的基本工具,所以钢笔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十分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钢笔使用寿命长,而圆珠笔等一次性笔浪费资源,从节约方面考虑,还是应该提倡使用钢笔。”孙霞叹息道,“唉,随着这类金笔的稀少以至绝迹,修钢笔成了专门更换配件的简单工作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现在钢笔品种实在太多,配件配到笔上也不是很协调,但没有办法,也只好凑合了。”
  “春节后店里好放了,就把木头立柜放回店里,毕竟修笔这门特殊的技艺,还是有顾客需要的。”孙霞表示她会把老伴的手艺一直传下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8-1-19 10:35 | 只看该作者
可惜在扬州,不然我拿我的笔去修修。
3#
发表于 2008-1-19 10:55 | 只看该作者
.......好可惜啊~~!!有一种沧桑感~~!!!
4#
发表于 2008-1-19 11:51 | 只看该作者
谁知道从扬州怎么去啊?我在扬大上学的。
5#
发表于 2008-1-19 11:55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整天蹲在食堂外面,穿着就像乞丐一样,很可怜的感觉,估计也是穷手艺人,还得躲着校警,铺开几个小盒子,里面装着配件和工具,一个纸板,写着“修理钢笔”,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来修
其实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港币好啊,圆珠笔上的塑料不能全回收利用吧,污染得挺严重,毕竟使用的人太多
6#
发表于 2008-1-19 15:5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港币好啊,??

     十分纳闷怎么突然转到港币上来了,看了几遍才恍然大悟。
7#
发表于 2008-1-19 17:32 | 只看该作者
汗,我打完字一般不检查,SORRY
8#
发表于 2008-1-19 17:44 | 只看该作者
坐下来学习下
9#
发表于 2008-1-19 23:20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学校门口隔一段时间总会来个老伯伯,底上铺块蓝布,兼修兼卖些学生使用廉价钢笔。最绝的是代客刻字,在塑料或者塞璐璐的笔杆上根据要求刻字或一些简单的图样,图样以动物为主,唯妙唯肖,字迹也十分漂亮,可惜现在是没人有这手艺了。
10#
发表于 2008-1-20 23:25 | 只看该作者
修笔手艺受到失传的危险
11#
发表于 2008-1-21 11:03 | 只看该作者
修钢笔的手艺恐怕会失传啊
以后专业的师傅国内可能没了,只有一些钢笔老鸟会修弄一下子了.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7-2 20:46 , Processed in 0.163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