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1
- 积分
- 28
- 帖子
- 精华
|
## 首先
脱离场景和人空谈笔本身都是扯淡。我是用笔的,不是玩笔的。写字主要是为了放松,不是爬格子。虽然写过的字不少,用过的笔不多。常用的是 Lamy Star, 百乐 custom 74。前几天进了 Lamy 2000,正好比较一下。
## 为什么进 Lamy 2000?
- 虽然Lamy 2000是1966年上市的一款“老笔”,但直到今日,这款钢笔仍然被认为是最现代的钢笔。
- 能亲手体验包豪斯(Bauhaus)设计理念,功能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功能第一,形式第二” (Form Follows Function),这点在Lamy 2000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与万宝龙相反,Lamy 2000貌不惊人,在不张扬中张扬个性 (即所谓“makes a statement by not trying make a statement”)。
## Lamy 2000 主要优点
- 价格不贵
- 外观简约
- 重量轻 (22克)
## Lamy 2000 主要缺点
- 价格贵
- 外观不时尚
- 采用活塞式上墨系统,不能使用可更换墨囊(出门旅行时会有些不方便)。
- 有人反应握位处(笔杆和握位的接缝处)有漏水的现象,据说是调整里面的O型橡胶圈就可以解决。
- 有人不喜欢墨水检视窗
## 购买体验
对2000垂涎了十几年了,最近减肥小成,才决定犒劳自己一下。之前在每去国外(英美日)都去找Lamy专卖,深感Lamy 2000的小众。这次直接去Lamy专柜购买,虽然贵些,但方便挑选。虽然之前决定就是F尖,但还是在几只EF, F之间选择了半天。笔纸和烟酒一样,别人说了都不算,需要自己尝才可以。专柜大多配的是比较硬滑的道林纸,而我偏好有些吸墨的劣质打印纸。之前选custom 74时有被纸张误导的先例,这次是带着纸过来的。笔尖的差异比我想象的要大,最后选择了一个出水多一些的F尖。
## 试用体验
用了一周,已经基本替代了之前的Lamy star成为了日用笔。我最满意的是笔杆设计,重量和材质都很合适,star笔杆太滑太冷;百乐74太轻了,树脂笔杆廉价感十足; 2000拿在手中很舒服,不凉不热,不重不轻,和其低调的外观设计一样,中庸内敛。笔尖不如被我调校了10年的star那么流滑,但假以时日,应该能更顺手。笔尖相比百乐74 14K金尖硬一些,上墨方式有些小别扭,不过真正写字的人谁会care这个呢?
## 总之
Lamy star如同高级工程师,稳定,可靠,没有情感,适合考试爬格子;百乐74如同缺乏灵气的艺术家,有灵光一现但总有一丝俗气;Lamy 2000如同参透人生的艺术大师,深谙中庸之道,知道笔不过是个写字的工具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