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iaoche6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支持国产笔,建议砸烂外国笔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6-7-15 15:4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biaoche666</i>在2006-7-14 23:02:42的发言:</b><br/><p></p><p>.....,就像中国的奇瑞轿车,自主研发,不用老外的发动机,成了当代真正的---红旗轿车。</p></div><p>今天我在路上,就看到國產車起火,險象環生....有些國產筆也真如此,我也買過x爵,但吸墨只吸1/3,信心都沒了,不過外型倒是好看haaa</p>
42#
发表于 2006-7-15 15:50 | 只看该作者
<p>樓主,我還提醒您,目前是消費導向的市場,能真正能讓消費接受的產品,才能生存;</p><p>現已脫離了計劃生產的生產導向時代,消費者有權力選擇好的產品!</p><p>您選擇任何產品都是值得尊重的!</p>
43#
发表于 2006-7-15 16:0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biaoche666</i>在2006-7-14 23:02:42的发言:</b><br/><p></p><p>haha&nbsp; 毛笔、钢笔我都写,而且我知道练就了毛笔字,钢笔字是水到渠成,自我感觉写的字,对得起观者</p><p>钢笔怎成了洋玩意?我希望国产笔业重振雄风,就像中国的奇瑞轿车,自主研发,不用老外的发动机,成了当代真正的---红旗轿车。</p></div><p></p>奇瑞发动机是请奥地利AVL及德国FEV帮设计的。
44#
发表于 2006-7-17 10:2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biaoche666</i>在2006-7-14 22:00:42的发言:</b><br/><p>haha </p><p>当年朱自清饿死也不吃洋米洋面</p><p>照楼上的说的岂不是白白饿死?</p><p>就像鲁迅写的那帮仙台的中国留学生,看到杀死中国人竟然拍手,</p></div><p>楼主这种思想水平,真是枉提朱自清先贤的英名!</p><p>朱老为何饿死不食美国粮?那时是什么历史背景?是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与美国签订《友好互助条约》,让美国兵占领我们的青岛等港口作为军事基地(告诉楼主,我就是在青岛出生的)。参观青岛历史展览,就能看到当年美国大兵在青岛横行霸道,强奸民女,烧死无辜平民的暴行资料和照片。1987年,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我们青岛,还到我就读的中学参观,就有当年的受害者家属站到楼顶,大喊“打倒美帝国主义”。</p><p>还有,1947年左右,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拒绝吃美国进口的粮食?是因为当时美国佬欺负咱们,净给咱们进口发黄的陈年粮,有的甚至发霉、变质!当年我父母正在上中学,就是因为学校配给这种变质的美国粮,全体学生组织了罢课!</p><p>而现在是什么历史背景?是开放搞活?还是闭关锁国?看看朝鲜吧--自我封闭,GDP只有10年前的1/4,还穷兵黩武的,国民经济越来越烂!</p>
45#
发表于 2006-7-17 10:38 | 只看该作者
<p>保护民族产业,不是通过这种简单、粗暴和极端的方式。否则,咱们干脆都学阿富汗塔利班,学伊拉克“圣战组织”,把外国商店都烧光,把外国公司全赶走,把外国人全杀死算了!</p><p>保护民族产业,当然有合法的手段,比如,在加入WTO体系的同时,我国就规定了对金融、汽车等行业的保护期。保护期过了,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命脉产业,如金融等,仍然保持我们自己的主权(自己的股权占优)。重要产业领域,限制外资占股的最高比例,作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有效方式”,已经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WTO等经济体系的肯定与认可。</p><p>适当的保护是一种手段,但是前提仍然是要为企业提供一个竞争的平台。如果没有竞争,单凭完全封闭,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那跟200年前那个“大清王朝”没有什么区别,只能从内部逐渐朽烂,越来越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p><p>用国货当然是一件自豪的事情!但前提是国货是优良的国货。如果国货是劣质的,丢脸还来不及,谁会自取其辱?</p><p>以前总听说韩国人支持自己的国货,都用三星,都开现代、大宇。可是最近一位韩国朋友一语道破天机:“其实我们是在国货质量变好以后才喜欢的。”想想也是,以前咱们家里买电视、电冰箱不都是什么Toshiba、Hitachi之类的日货?现在,大多数不是用海尔、格力、美的之类的国货了吗?民族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自强了,谁不愿意用质优、价美、服务便捷的国货?!还用楼主在这儿瞎操心?!</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7 10:54:30编辑过]

46#
发表于 2006-7-17 10:4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多学历史,多学政治,多学经济学,多学哲学,好好想想怎样真正强国富民,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要凭这点幼稚的念头在这里妄谈什么“爱国”。那不是“爱国”,而是误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7 10:56:57编辑过]

47#
发表于 2006-7-17 10:4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r_chenlei</i>在2006-7-17 10:26:58的发言:</b><br/><p>楼主这种思想水平,真是枉提朱自清先贤的英名!</p><p>朱老为何饿死不食美国粮?那时是什么历史背景?是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与美国签订《友好互助条约》,让美国兵占领我们的青岛等港口作为军事基地(告诉楼主,我就是在青岛出生的)。参观青岛历史展览,就能看到当年美国大兵在青岛横行霸道,强奸民女,烧死无辜平民的暴行资料和照片。1987年,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我们青岛,还到我就读的中学参观,就有当年的受害者家属站到楼顶,大喊“打倒美帝国主义”。</p><p>还有,1947年左右,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拒绝吃美国进口的粮食?是因为当时美国佬欺负咱们,净给咱们进口发黄的陈年粮,有的甚至发霉、变质!当年我父母正在上中学,就是因为学校配给这种变质的美国粮,全体学生组织了罢课!</p><p>而现在是什么历史背景?是开放搞活?还是闭关锁国?看看朝鲜吧--自我封闭,GDP只有10年前的1/4,还穷兵黩武的,国民经济越来越烂!</p></div><p></p><p></p><p>&nbsp;&nbsp; 那时候国民党政府就一败家子儿,签过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要是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恐怕今天应该成为亡国奴了。还哪里有什么心思研究钢笔呢。</p><p>&nbsp;&nbsp; </p>
48#
发表于 2006-7-17 14:3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penlover</i>在2006-7-17 10:43:51的发言:</b><br/><p></p><p></p><p>&nbsp;&nbsp; 那时候国民党政府就一败家子儿,签过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要是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恐怕今天应该成为亡国奴了。还哪里有什么心思研究钢笔呢。</p><p>&nbsp;&nbsp; </p></div><p>晕,你一点历史都不知道啊!</p>
49#
发表于 2006-7-17 14:43 | 只看该作者
<p>是啊,历史学的不好,可是为什么共产党要打国民党呢?</p><p>打人总是不对的,打人就要有打人的道理吧。</p>
50#
发表于 2006-7-17 14:54 | 只看该作者
<p>哈哈。楼上的思维好有意思。那些抢包的为什么要抢无辜市民的包?为什么要打无辜市民?</p><p>打人抢东西不对的,打人抢东西总要有个理由吧?</p><p>如果我今天出去被人打劫,是不是要反省,我一定是做错了什么,否则的话,人家怎么打劫我?</p><p>GMD不是什么好东西,至少不是无辜市民.</p><p>不过抢包打劫就一定是好人?</p>
51#
发表于 2006-7-17 15:00 | 只看该作者
<p>恩,赶快自我学学历史,先贴上来一段</p><h1 class="firstHeading">国共内战</h1><div id="bodyContent"><h3 id="siteSub">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h3><div id="contentSub"></div><div id="jump-to-nav">跳转到: <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frac12;&aring;…±&aring;†…&aelig;ˆ˜#column-one">导航</a>, <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frac12;&aring;…±&aring;†…&aelig;ˆ˜#searchInput">搜索</a></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300" align="right" border="1" style="BORDER-RIGHT: #aaaaaa 1px solid; BORDER-TOP: #aaaaaa 1px solid; MARGIN-BOTTOM: 1em; MARGIN-LEFT: 1em; BORDER-LEFT: #aaaaaa 1px solid; BORDER-BOTTOM: #aaaaaa 1px solid;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COLLAPSE: collapse;"><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eeeee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00" border="0"><tbody><tr><td style="BACKGROUND: #eeeeee; TEXT-ALIGN: center;"><a class="image" title=""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Image:Communists_enter_Beijing_(1949).jpg"><img height="262" alt=""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Communists_enter_Beijing_%281949%29.jpg/300px-Communists_enter_Beijing_%281949%29.jpg" width="300" longdesc="/wiki/Image:Communists_enter_Beijing_%281949%29.jpg"/></a></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 BACKGROUND: #eeeeee; TEXT-ALIGN: center;"></td></tr></tbody></table></td></tr><tr><th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ffff99;">國共内戰</th></tr><tr><td>战争</td><td>國共内戰</td></tr><tr><td>日期</td><td>第一階段:<a title="1927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27&aring;&sup1;&acute;">1927年</a><a title="四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aelig;œˆ">四月</a>-<a title="1937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37&aring;&sup1;&acute;">1937年</a><a title="十二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auml;&ordm;Œ&aelig;œˆ">十二月</a>。全面戰爭狀態:<a title="1946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46&aring;&sup1;&acute;">1946年</a><a title="六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shy;&aelig;œˆ">六月</a>-<a title="1949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49&aring;&sup1;&acute;">1949年</a><a title="十二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auml;&ordm;Œ&aelig;œˆ">十二月</a></td></tr><tr><td>地点</td><td><a title="中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frac12;">中国</a></td></tr><tr><td>结果</td><td><a title="中国共产党"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frac12;&aring;…±&auml;&ordm;§&aring;…š">中国共产党</a>胜利,<a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Ž&auml;&ordm;&ordm;&aelig;°‘&aring;…±&aring;’Œ&aring;›&frac12;">中华人民共和国</a>创建。<a title="中國國民黨"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œ‹&aring;œ‹&aelig;°‘é&raquo;¨">中國國民黨</a>的<a title="中華民國"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è&macr;&aelig;°‘&aring;œ‹">中華民國</a>政府撤退至<a title="台澎金馬"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aelig;&frac34;Žé‡‘é&brvbar;&not;">台澎金馬</a></td></tr><tr><td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2"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h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ffff99;">作战各方</th></tr><tr><td width="50%" style="BORDER-RIGHT: #aaaaaa 1px solid;"><a title="中国共产党"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frac12;&aring;…±&auml;&ordm;§&aring;…š">中国共产党</a></td><td width="50%"><a title="中國國民黨"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œ‹&aring;œ‹&aelig;°‘é&raquo;¨">中國國民黨</a></td></tr><tr><th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ffff99;">指挥官</th></tr><tr><td style="BORDER-RIGHT: #aaaaaa 1px solid;"><a title="毛泽东"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elig;&macr;›&aelig;&sup3;&frac12;&auml;&cedil;œ">毛泽东</a></td><td><a title="蒋中正"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è’‹&auml;&cedil;&shy;&aelig;&shy;&pound;">蒋中正</a></td></tr><tr><th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ffff99;">兵力</th></tr><tr><td style="BORDER-RIGHT: #aaaaaa 1px solid;">2,800,000<br/>1948年6月</td><td>3,600,000<br/>1948年6月</td></tr><tr><th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ffff99;">伤亡</th></tr><tr><td style="BORDER-RIGHT: #aaaaaa 1px solid;"></td><td></td></tr></tbody></table></td></tr><tr><td colspan="2"><p><a class="new" title="Template:Campaignbox 國共内戰"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Template:Campaignbox_%E5%9C%8B%E5%85%B1%E5%86%85%E6%88%B0&amp;action=edit">Template:Campaignbox 國共内戰</a></p></td></tr></tbody></table><p><b>国共内战</b>是<a title="中国国民党"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frac12;&aring;›&frac12;&aelig;°‘&aring;…š">中国国民党</a>与<a title="中国共产党"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frac12;&aring;…±&auml;&ordm;§&aring;…š">中国共产党</a>之间在<a title="中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aring;›&frac12;">中国</a>境内爆发的<a title="战争"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elig;ˆ˜&auml;&ordm;‰">战争</a>。自<a title="1927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27&aring;&sup1;&acute;">1927年</a>到<a title="1949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49&aring;&sup1;&acute;">1949年</a>间,国、共之间有多次<a title="内战"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aelig;ˆ˜">内战</a>,其间由于<a title="日本"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elig;—&yen;&aelig;œ&not;">日本</a>入侵中国,内战暂停,但仍摩擦不断。</p><p>国共内战之所以难以避免,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共两党的目标完全不同。中国国民党總理<a title="孙中山"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shy;™&auml;&cedil;&shy;&aring;±±">孙中山</a>的<a title="三民主义"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aelig;°‘&auml;&cedil;&raquo;&auml;&sup1;‰">三民主义</a>,參仿西方<a title="法國大革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elig;&sup3;•&aring;œ‹&aring;¤§é&copy;&aring;‘&frac12;">法國大革命</a>以後,關於<a title="民主"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elig;°‘&auml;&cedil;&raquo;">民主</a>、<a title="自由"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è‡&ordf;&ccedil;”±">自由</a>等的思潮和理念,其政治制度理想以<a title="美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ccedil;&frac34;Ž&aring;›&frac12;">美国</a>、<a title="英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英&aring;›&frac12;">英国</a>等为蓝图,孫中山也參仿了馬克思主義,而中国共产党以<a title="马克思列宁主义"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é&copy;&not;&aring;…‹&aelig;€&aring;ˆ—&aring;&reg;&auml;&cedil;&raquo;&auml;&sup1;‰">马克思列宁主义</a>為基礎思想。<a title="孫中山"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shy;&laquo;&auml;&cedil;&shy;&aring;±±">孫中山</a>病逝之後,中國國民黨由<a title="蒋中正"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è’‹&auml;&cedil;&shy;&aelig;&shy;&pound;">蒋中正</a>接任黨主席,因為與共產黨的權力爭奪及理念不同,決定進行「清黨」以及「剿共」。繼而產生許多衝突和戰事,對日<a title="抗戰"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elig;Š—&aelig;ˆ°">抗戰</a>結束後,國共雙方因為對淪陷區的「受降」、「接收」問題有相當多的衝突和齟齬。加上雙方皆以外國勢力為靠山(國民黨—<a title="美國"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ccedil;&frac34;Ž&aring;œ‹">美國</a>,共產黨—<a title="蘇聯"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蘇è&macr;">蘇聯</a>),不斷的擴張版圖,終至再度發生衝突。就在衝突日益擴大時,美國的<a title="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sup1;”&aelig;&sup2;&raquo;&Acirc;·&aring;&iexcl;&ccedil;‰&sup1;莱&ccedil;‰&sup1;&Acirc;·é&copy;&not;&aelig;&shy;‡&aring;°”">馬歇爾</a>奉命前來進行調停工作,雖曾達成國共雙方共組政府的協議,但在<a title="國民黨"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œ‹&aelig;°‘é&raquo;¨">國民黨</a>不願分享權力,<a title="共產黨"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ccedil;”&cent;é&raquo;¨">共產黨</a>不願放棄武力的情況下,短暫的合作再度破裂,內戰再次爆發。<a title="1946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46&aring;&sup1;&acute;">1946年</a><a title="6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6&aelig;œˆ">6月</a>,共产黨軍隊易名為“人民解放軍”,並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開始進行全面的國共鬥爭;而國民黨方面則由蒋中正帶領國民革命軍,與共产黨展開大規模的內戰。在三年半的戰役中,歷經了遼瀋、平津、徐蚌(淮海)<a title="三大戰役"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aring;¤§&aelig;ˆ°&aring;&frac12;&sup1;">三大戰役</a>後,國民黨軍隊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到了<a title="1949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49&aring;&sup1;&acute;">1949年</a>,<a title="蒋中正"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è’‹&auml;&cedil;&shy;&aelig;&shy;&pound;">蒋中正</a>宣布下野,代總統<a title="李宗仁"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elig;Ž&aring;&reg;—&auml;&raquo;">李宗仁</a>试图求和,但其后遭到<a title="蒋中正"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è’‹&auml;&cedil;&shy;&aelig;&shy;&pound;">蒋中正</a>拒绝。共产党軍队渡过长江後,<a title="國民政府"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œ‹&aelig;°‘&aelig;”&iquest;&aring;&ordm;œ">國民政府</a>經<a title="廣州"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raquo;&pound;&aring;·ž">廣州</a>、<a title="重慶"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重&aelig;…&para;">重慶</a>、<a title="成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elig;ˆéƒ&frac12;">成都</a>直至遷往<a title="臺北"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è‡&ordm;&aring;Œ—">臺北</a>,情勢岌岌可危,但<a title="1950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1950&aring;&sup1;&acute;">1950年</a>的<a title="韓戰"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韓&aelig;ˆ°">韓戰</a>爆發,美國<a title="第七艦隊"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ccedil;&not;&not;&auml;&cedil;ƒè‰&brvbar;隊">第七艦隊</a>駛入<a title="台灣海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ccedil;&pound;&aelig;&micro;·&aring;&sup3;&frac12;">台灣海峽</a>,並積極維持<a class="new" title="海峽中立化"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5%B7%E5%B3%BD%E4%B8%AD%E7%AB%8B%E5%8C%96&amp;action=edit">海峽中立化</a>之戰略政策,<a title="中華民國"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uml;&cedil;&shy;è&macr;&aelig;°‘&aring;œ‹">中華民國</a>政府得以穩定維持。從此,兩岸分裂的局面就此形成。</p><p></p><p></p><p></p><p></p><p></p><p></p><p></p><p></p><p></p><p>============================================================================================</p><p></p><p>一句话,美国啊美国,你还真挺美的</p></div>
52#
发表于 2006-7-17 15:3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r_chenlei</i>在2006-7-17 10:38:34的发言:</b><br/><p>民族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自强了,谁不愿意用质优、价美、服务便捷的国货?!还用楼主在这儿瞎操心?<br/></p></div><p>&nbsp; </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r_chenlei</i>在2006-7-17 10:41:06的发言:</b><br/>建议楼主多学历史,多学政治,多学经济学,多学哲学,好好想想怎样真正强国富民,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要凭这点幼稚的念头在这里妄谈什么“爱国”。那不是“爱国”,而是误国!<br/></div><p>说得很在理!还是mr_chenlei兄有涵养,打这么多字来和愤青理论。[em01]</p>
53#
发表于 2006-7-17 21:53 | 只看该作者
<p>你贴的东西能叫历史吗?history is the search for fact, not truth.</p>
54#
发表于 2006-7-17 22:53 | 只看该作者
<p>&nbsp;就让那种人说去吧,将来的发展趋势就是中国不再有生产钢笔的能力,亚洲的市场将会被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好钢笔占领。到时候说不定英雄也会改为“日本英雄株式会社”呢。我想日本人肯定能把英雄100最简单的不漏水的缺点改进了,到时候才有资本说这支笔能有资格同派克51媲美。</p><p>真是想不到日本人技术那么好怎么不去做一款类似51的钢笔给中国人看看呢。</p>
55#
发表于 2006-7-18 08:5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万宝鹈鹕鸟</i>在2006-7-17 15:32:53的发言:</b><br/><p>说得很在理!还是mr_chenlei兄有涵养,打这么多字来和愤青理论。[em01]</p></div><p></p><p>不好意思,让老万见笑了!</p><p>也许这年头不平的事情太多,意识形态领域又没有什么东西能团结人心,所以才生出不少偏激甚至极端的思想。</p><p>年轻人血气方刚,思想激进一点没什么奇怪。但最重要的是<strong>思想方法</strong>。方法不对,做什么都难保正确。</p><p>我在某些方面也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对一些事情也主张用激进一点的做法(比如我就主张对造劣质食品、造假药致人死命的,要用重典惩治,最高可判死刑)。但我不会有极端思想。</p><p>对极端思想,就一句话:“旗帜鲜明地反对!”</p>
56#
发表于 2006-7-18 09:11 | 只看该作者
<p>回正题:</p><p>我不认为这个坛子里贴外国笔图片,讨论外国笔的朋友是“崇洋媚外”。大家喜欢钢笔,就是喜欢它优良的设计和性能。</p><p>论坛就是一个广采信息的交流平台,是一个由众多坛友的帖子撑起来的“万花筒”。见识多一些,比较多一些,才能有正确的认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进步。</p><p>这里的笔友爱笔,都是业余爱好。但其中有个别人将来会在文具行业有一番作为,也未必可知。但绝对肯定的一点是:遮住自己的眼睛,堵住自己的耳朵,永远也不可能培养出人才;不是一个痴呆就不错了。</p>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9-15 16:14 , Processed in 0.0834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