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22|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王孙兄一说《奥义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0 2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11-12-31 00:10 编辑

近日无事闲着,就出去逛逛。偶经书店便进去看看有什么新书。当前,已被一本朴素简洁的淡绿色书面所吸引。吸引小弟不是什么,而是淡绿色的书面,吓然印着"奥义书"三个大字。《奥义书》于我本不陌生,几年前因为一时的兴致,看了一点徐澄梵先生译的《五十奥义书》。不过说来真颜汗,徐澄梵先生译的《五十奥义书》是文言翻译,对于小弟文言功底出奇的差,看了几十页,便头昏脑胀,慒慒懂懂的看不下去。这次的新译本以现代汉语来翻译,算是能读下去。不过,《奥义书》是古印度吠陀时代的重要思想著作,素来就难懂。对于非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们,作为是纯粹的读者实在不容易全部读懂了明 。叔本华說 “在这整个世界,没有比研读奥义书更令人受益和振奋了。它是我生的安慰,也是我死的安慰”。

  

现在,书还未全部读毕,不过有些理解和看法,实在想一说,自然有误的地方不少,请王孙兄和坛子诸君指点指点。《奥义书》中有很多地方,都说到梵,说梵是世界的创造者,万物从梵而来。在《大森林奥义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的确,在太初,这个世界唯有梵。它只知道自己: "我是梵。"因此,它成为这一切。" 另又述" 的确,在太初,这个世界唯有梵。它是唯一者。" 从多处描述,可见梵是世界的起源。《奥义书》中所说的梵,从纯哲学的角度来看,有些像道家所说的"道",但站在宗教的点来看,又有些像犹太系三教所说的造物主。不过,后来再思想,《奥义书》中所说的梵并不太像犹太系三教所说那位至高者。那到底《奥义书》所说的梵应如何理解?


   另一方面,《奥义书》十分强调自我的重要,甚至说自我比什么都珍贵。故要认识它。这里小弟所理解的自我,就灵魂。王尔德的童话《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有一段描述说灵魂比起这个世界的任何一切都贵重。大概自我指的就是灵魂,人的根本。目前看到《奥义书》所指示的人生最高目的和意义,就是与梵合一。梵是大海,人是水。诸水要汇于大海,与它合一,为之最快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2#
发表于 2011-12-31 01:04 | 只看该作者
skytsui兄说的徐译五十奥义书可是社科院的这个版本----






1。奥义书是对婆罗门教教义的阐释,从本体论上来说,婆罗门教是有神论的宗教,因此其本体之梵(或是所谓本我)是人格化的,是神,这点在薄迦梵歌中大黑天对阿周纳的开示中说的很明白-----

“全然知觉我,心意依附我于是彻底了解我一无疑惑……我是一切,但岿然独立。我不在物质自然的形态之中。整个世界被三种形态(善良、激情、愚昧)所蔽,对我一无所知。而我,超越这三种形态,并且,无穷无尽。物质自然的三种形态就是我的神圣能力,很难克服。皈依我的人,却轻而易举地超越了。恶徒显然愚昧,是人类的渣滓。知识被假象盗去,又带有邪魔的无神论本性,他们不会皈依我……无智慧者,不认识我,以为我至尊人格神奎师那以前是非人格的,现在才以这人格性的形体出现。由于知识浅薄,他们不认识我的高等本性--我不变和至高无上的本性。我永不向愚昧无智慧者展示自己。对于他们,我被自己的内在能量所蔽。因此,他们不认识我,尽管我无生,永不犯错。阿周纳呀!我是至尊人格首神,知道一切在过去发生的事情,知道一切现在正发生的事情,也知道一切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我认识一切生物,但谁也不认识我”。

婆罗门教后来演变成的印度教分为很多派别,主流崇拜的最高神无非分为湿婆和毗湿奴这两大派别,这不过是尊崇对象不同,但从实质上的本体论来看,都是有神论,只不过把最根本的本我称为湿婆或毗湿奴而已,本质上没有区别。

这一点和在沙门思潮中诞生的反吠陀权威的那些印度宗教思想截然不同,反吠陀权威的就是反对有神论,所以那些都是无神论的宗教,即佛教和佛教所谓当时的六师外道,这些,在本体论上全部都是无神论的宗教思想,现在存留下来的只有佛教和耆那教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不同点在于,佛教的本体论是认为没有本体的,即所谓空(这个空也只是一个概念,空也不是本体),而耆那教的本体论则认为有本体,本体是非人格化的原子,不是人格化的神

2。因此,看似相似,实质上,婆罗门教及后期的印度教所谓的梵与道家之道是完全不同的,道家的道实质上是客观规律,不是人格化的神,不会有意识有目的有好恶的对待万物,万物遵循规律符合自然即符合道,否则,受到惩罚也不是人格化的神的干涉性的惩罚,而是违背了客观规律行事的结果

3。比较起来,梵或本我倒是和犹太系宗教的神更加相似,因为它们在本体论上都是有神论的思想。但是,还是有区别。印度教的哲学思想在渊博程度和思辨的精密性上比犹太系宗教高明太多了,因此在近代引得欧美一大批哲学家受其启发与尊崇,您说的叔本华即是其中一例,叔本华虽然尊敬印度思想,但是他最尊崇的却不是有神论的印度教,而是无神论的佛教,他甚至以佛教徒自居,在家供佛。婆罗门教教义在早期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倒是与犹太系宗教的思想没有根本的区别,因为每个人的灵魂是小我,梵是本我,是一切的本源,关键在认识小我与本我的关系上,早期婆罗门教认为小我的最高境界是与本我联系起来,这点就和犹太系宗教的思想没有根本区别,即进入天堂与上帝同在,虽然同在,但还是有区别的,人不可能成为神,只能在赞美神,充分信仰的状态下在天堂中与上帝同在而得永生,这个同在,即说明虽然在一起,但还是有区别的。而改革后所形成的印度教的思想则与犹太系宗教有了很大的不同,即这个小我与本我的关系上,最高境界不是小我与本我连接起来,而是小我彻底融入本我,与本我一体,如商羯罗的思想,实际上商羯罗的思想就受了佛教很大的影响,以至于被称为假面佛教徒,但是商羯罗的思想还是有神论的思想,与佛教的无神论思想有本质区别,佛教的最高状态涅磐是寂灭,而商羯罗是小我融入本我,我即是梵,因此商羯罗虽然把最高境界改革为融入,但还是婆罗门思想,与佛教截然不同。而且也与犹太系宗教也不同,犹太那边,人是不可能成为上帝的,而印度教这边,则升华成为人梵一体了,换句话说,人也成了上帝。但是在最根本上来说,本体论上还是有神论的宗教,即主张世界在最根本上是有本体的,而且这个本体是人格化的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2-31 01:23 | 只看该作者
Star trek 看来有这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31 01:24 | 只看该作者
iphone 4s内置的照相软件还是不够给力,我都开了HDR看来还是得用专业应用,比如came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31 01:52 | 只看该作者
刚想说iphone拍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2-31 0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ubanth 于 2011-12-31 01:55 编辑

2012要来了,每个人都离回归母体近了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31 02:05 | 只看该作者
刚想说iphone拍的吧
rubanth 发表于 2011-12-31 01:52


你怎么知道的啊。

用camera+又拍了一张,加了点效果。

哎,无奈,对摄影实在没天分。看人家纽约摄影师还只是用4的500万像素配camera+都拍出艺术效果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2-31 02:15 | 只看该作者
用camera+加了个魔术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31 02:20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宽容度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31 07:39 | 只看该作者
最后变成摄影技术讨论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11-12-31 11:46 编辑
skytsui兄说的徐译五十奥义书可是社科院的这个版本----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12-31 01:04
正是这个译本,《五十奥义书》徐梵澄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老这个译本值得一藏,一时三刻读不懂没什么的,买来藏了再说,惜现在不好找了。


新译本《奥义书》黄宝生译, 商务印书馆。

这个新译本,只译出了十三种原始奥义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11-12-31 11:46 编辑

目前中译本的奥义书,最齐全的,可能就是徐梵澄先生译的《五十奥义书》。
据说东洋国集二十多位梵文专家,已译出了一百多种主要的奥义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0:17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读的《薄伽梵歌》是那里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2-31 21:56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读的《薄伽梵歌》是那里版本?
skytsui 发表于 2011-12-31 20:17


我有商务汉译的黄宝生《薄迦梵歌》及徐梵澄《薄迦梵歌论》,不过这两本都不在新加坡家中。有件事情颇为遗憾,前几年去中国的时候偶在书店见到有社科院出的全套《摩诃婆罗多》,但在刷信用卡时老是过不了(应该是无法接受外国的信用卡),失之交臂,不过中译摩诃婆罗多也是由黄宝生主持的,那里面的薄迦梵歌也应该是采用他译的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2-31 2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旧王孙


    请问王孙兄,为什么说佛教是无神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2-31 2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请问王孙兄,为什么说佛教是无神论的?
doubleu2005 发表于 2011-12-31 22:09


这是其本体论决定了的。佛教是论空的,并不认为这个世界由神创造,也不是由神主宰,而且人经过修行可以达到比神更高的层次---涅磐,并且佛教也不拜神,佛菩萨全部都是人,是经过修行而至的状态境界更高的人。佛教的最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根本就不承认这个世界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一切都在变动中,依因缘和合而成,而有神论宗教的至高神是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绝不依赖他物的,佛教根本就不承认有这种不依因缘而生的恒常实体,佛教是讲相对的,共生的,根本就不承认有这种绝对的东西。佛教的诸法无我,不仅是万物的自性无我,随时都会依因缘变动,连人的个体灵魂这个小我和所谓至高神这个本我都是执著而成的假相,都是无我的,即没有不变的自性,因此婆罗门教的小我本我在佛教看来没有任何意义,都是幻相。

有神论宗教都会有个超越一切的人格化本体,恒常不变,不依他物,即所谓绝对真理。无神论宗教也通常会认为有恒常不变的终极本体,但是不具人格化,比如耆那教。但佛教对本体的否认是最彻底的,这是佛教最特殊的地方,佛教三法印即区别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的最根本特征。其实说起来,宗教和科学的一个区别之一就是,宗教追求绝对真理,但科学不追求这个,只是让人的认识相对更客观更接近真相而已,而且也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这点上,佛教在宗教中倒是和科学最接近,而与其它宗教截然不同,所以爱因斯坦等很多近现代科学家都对佛教表示好感。

其实不仅佛教,在反吠陀权威的沙门思潮下诞生的思想全部都是无神论思想。奉吠陀的婆罗门教是有神论思想,反它的都是无神论思想,从根子上反起。比如和佛教同时的佛教所谓六师外道。现在这些思想留存下来的只有佛教和耆那教了。耆那教和佛教一样,它的几位祖师全部都是人,不是神。佛教不承认世界有本体,耆那教虽然认为世界有永恒不变的本体,但认为这个本体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原子。

婆罗门教的三大基本---“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高无上”,对这些,当时的无神论思想全部都是对着干的。

比如针对吠陀天启,如果世界本来就非神创非神主宰,那么这个所谓天启的吠陀也没有任何的权威性了。

针对祭祀万能,祭祀要杀生,佛教和耆那教则认为众生平等,杀生祭祀实际是恶因果,怎么能万能?印度的耆那教徒通常都非常有钱,就是因为他们的教义主张众生平等,所以不能杀生,而如果从事农业的话,耕地要伤害土地中的生灵,而且种植作物不可避免要除虫,所以耆那教徒都不从事农业,都从事的工商业。

针对婆罗门至高无上,这个就不用说了,佛教和耆那教都是主张众生平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11-12-31 22:40 编辑

回复 14# 旧王孙


偶然中之,能遇到好书,不须考虑,即买下。此未尝不是人生一乐。若然没买,下次也不知可否再能遇她了。我也有好几次这样的经验,现在回想颇感遗憾。


徐梵澄先生译的《薄迦梵歌论》中,有附录《薄迦梵歌》,此译本读起来很雅。不过市面上好像没见徐译的《薄迦梵歌》单行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31 22:5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现在俗世男女到寺院烧香拜佛求佛保佑,这就是把佛菩萨当神,根本就是拜神,和神做交易,让神替自己转因果,并且成功后还愿,这就是作交易转因果。这哪里是佛教。

凡夫畏果,圣人慎因。即便有个神替你转了因果,它自己同时也担了因果,到时候都要还。

佛教是自力的,从自己做起,求神是依赖他力的,即依赖神力。因果自作,自作自受,求神实际上还是害了神,不仅自己作下的因果他日要还,还连带着这个骄傲自大的神也担上了因果,因为也同时作了业,以后也要担。

记得原来叔本华也强调过,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中世纪印度的商羯罗本身是婆罗门教徒,就是在当时伊斯兰教摧毁佛教造成佛教人才凋零的大时代背景下(当然,不可否认,他自己也是个划时代的天才,一代宗师),和各派佛教辩论,辩倒了佛教关于灵魂无自我的信条,重新树立了吠陀的权威,不仅灵魂有自我,还有梵这个终极大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2-31 2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旧王孙


    再请教王孙兄,在读心经和金刚经时发现一个问题,一直不解:
心经 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上说:......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那到底有没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2-31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旧王孙


    是啊,记得有个故事是说,一个凡人问观音菩萨:“我们求神拜佛,你拜么?”观音说:“我也拜”,凡人问:“那你拜谁呢?”,观音说:“我拜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18 23:31 , Processed in 0.164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