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这就是北京人对异地高考的态度!原文链接 http://kan.weibo.com/con/3488102342183140?_from=title
你们在北京十几年了,你们觉得你们在这里有家有业,安身立命了吧?你们孩子在京上学多年,和宽厚友善的北京孩子相处得不错吧?每年你们驾豪车、带厚礼衣锦还乡,让那些曾经欺压、盘剥过你们的地方势力再不敢小觑你们,你们的父母亲友以你们为荣,你们感觉不错吧? 
可是你们突然发现,这些都成了浮云…
什么?你们说你们这十几年里为北京做了贡献?你们说你们建设了北京?你们觉得很委屈吧?
那我坦白地告诉你们,我从小在北京生长,大学毕业直接进了国企,现在正为北京再生水资源工作着,我都不敢说我对北京做了贡献,那是因为北京,生我养我的古老北京,给了我更多!我欠她的更多,我只是希望更好地回报她。我再坦白地告诉你们,现在三环内已经无地可用,三环外17万亩菜田只剩不到一万亩,北京再无自己的菜篮子;北京的水早已喝光,连河北的水都快喝完;500多万辆机动车把环路、联络线堵成停车场,上周某天PM2.5实测数值超过标准4倍!生孩子都要提前排队建档,去晚了没床位;好点的幼儿园招生时,家长带板凳彻夜排队;超市、医院人满为患;上下班坐地铁乘公交已变成竞技体育项目…… 
北京就象一个大煎饼,摊完三环摊四环,摊完五环摊六环,这就是你们建设的北京!
你们觉得北京高考录取名额多了,分数线低了,不公平?那我请问,你们这里请龘愿、那里呼吁的,真的为了什么公平吗?为的又是什么样的公平?你们对着镜子,以手抚心问问自己,你们敢呼吁全国统一试卷、全国考生分数统一考分排队、统一择优录取吗?我相信你们不敢,因为我相信你们的智力,你们心里再明白不过;真的那样,全国大学校园里都是山东、湖北这些高考强省的应试能力强的孩子,北京孩子没戏,你们的孩子也没戏!

你们会打出避免骨肉分离、留守儿童这张亲情牌,(请不要使用敏感词)已经给你们解决了,同城待遇的政策,你们已经受益了,你们的孩子已经和北京孩子坐在一起,分享同样的教育资源。你们还诉求什么公平?其实你们和我们北京家长都清楚,你们主张的公平,你们呼吁的“异地高考”就是不但要保留现在的“不公平”,还要分享这个“不公平”。
你们自己觉得这个可行吗?你们呼吁着、诉求着要和北京人分享的这个最后的小奶酪,你们能分到吗?我觉得你们太难了,难到几乎不可能!北京的普通百姓肯定不答应;你们那些比你们更优秀、已经落户北京的老乡里的精英、权贵,他们能答应吗?
好吧,就算在一片呼吁中适当放开了异地高考,受益的是你们吗?你们老家的既得利益者,比你们动作更快、更有效、成本更低,哪怕仅仅出个时间表,他们也会立即行动起来,向北京进军!向上海进军!迅速增长的分母,把北京的高考录取率稀释到10取1乃至20取1,这真的就是你们诉求的吗?

你们有足够的智力,你们以为已经在京十几年,有房产、有社保、有缴税记录,你们会呼吁通过设置“在京居住时间、房产、缴税、学籍”等门槛,把后来的人挡住,真的做得到吗?简单的数学公式、文字游戏,谁都会做。问题是,划定门槛高度、制定准入标准的人不是你们,你们在京十年,就刚好把杠杠划到十年?在京8年、5年、3年的平衡了?把准入门槛降低的难度,比实现异地高考的难度更低,更容易实现。只要时间表一出,比你们更有能量、有实力的老乡会立即来京上社保、缴税、购置房产,这并不难做到,无非是到时候又培育了一个以此牟利的咨询、中介产业。把事情变成有钱就能办的事,而且这样办的投入产出比,比你们更核算。所以,你们呼吁请龘愿来的结果,并不一定对自己有利。
如果一个人,偶尔损人利己一次,也情有可原,可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有意义吗?
说了这么多,还是建议你们面对现实,去挖空心思研究一下怎么得到进京指标;实在有闲工夫,你们多关心一下生你们养你们的家乡,老宅基地是不是有被强拆的危险?村里“能人”开的小化工、小炼油是不是把你们从小喝的水污染了?掏过鸟蛋、乘过凉的那些老树是不是还在?肥沃的农田还剩下多少,是不是都盖楼了?你们的母校是不是已破败不堪,是不是需要寄点钱回去帮助修缮?至于家乡建设,你们不掺合也罢了,你们留乡的兄弟姐妹会做的更好;如果愿意,你们倒是可以把北京的建设给他们讲讲,哪些经验值得借鉴,那些教训可以吸取。
最后说一句,别拿什么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来说事,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孩子是娇生惯养了些,可资质一点不差,环境没把他们逼到那种程度;真被逼到没有退路,谁优胜、谁劣汰还真不好说,七十年前的太平洋上,那些娇生惯养的美国孩子,照样把从小受武士道训练的日本孩子打得满地找牙,打得他们到今天都没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