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841|回复: 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王孙大师:怎么学习佛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30 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喜欢佛学,感觉是大智大慧的一门科学,所以很想系统地学习它,可是不懂系统学习它的方法
所以恳请王孙大师指点一下,该看哪些书籍入门呢,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多谢多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2#
发表于 2012-4-30 2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idan


    看你的头像怎么也和佛教不搭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4-30 21:22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坐等王孙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30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skytsui


   附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30 23:1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感谢pidan兄抬爱,但本人不是神马大师 ,大家都是论坛兄弟,本人万不敢承担指教二字,互通有无,交流心得而已






其次,就佛学典籍而言,每个人都有不同缘法,依不同经典而有所得,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因此无法一概而论,比如我,最初就是读心经而有所会,但是就通法而言,推荐由南传典籍入手,理由我原来说过,见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28385&highlight=%BD%F0%D3%B9

我的相关心得引用如下---

找死队兄这话就言重了,人人都可说得,没有一言堂,佛教更是众生平等。另外,楼主主楼里的话把我吓到了,本人不是神马先知,不是给人启示的,探讨一下,交流一下心得倒是可以

人人根器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即可。

另外,如果英文能力没问题的话,建议以英文版的巴利文南传原典入手,对佛教可以有个清晰的了解。因为

1。古汉语古奥难懂,尤其是对现代人来说,更何况是佛教典籍。而且汉语不是很适合哲学的语言,不够精确,易生歧义。并且汉语和印欧语系是完全不同的语系,而英语德语和印度的语言是同一个语系,同样是翻译,后者能更精确达意

2。大乘经典外人初看起来会觉得诸多怪力乱神,难以接受,而且很多宗派的东西初看起来有和别的宗教有非常相似的本体论,似乎没有佛教特色(当然,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会知道那依旧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教,而非外道),容易误入歧途。并且对现代人来说,怪力乱神的东西也很难接受。而原始佛典中的释尊,虽然智慧无穷,慈悲无量,但依旧也会有肉身上的痛苦,也会和魔作着斗争,你会感到那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位真正慈悲智慧值得拜服的开悟者,在人的真实性上和同时期的古希腊三哲是一致的,都是真实存在的,而非虚幻无稽的神(佛教本身就是无神论的宗教),你会容易接受。

讲个最简单的例子,金庸初读大乘,也是难以接受那些鬼神之说,他是由英文版的巴利原始佛典接受佛教的,更真实,更精确,更易懂。而且这也不妨碍他之后接受大乘佛教。

什么东西,最基础的东西打好最要紧,万丈高楼平地起么

第三,可从佛教发展历史这个外围入手,这样对于佛教于其他宗教思想的区别可以有个清晰了解,佛教为什么不一样,尤其是和印度各派思想的不同之处,不至于混淆和混乱。这个原来也交流过,见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14177&page=2

我的相关心得引用如下---
哲学层面上还是有高下的。

这个我们可以从印度哲学各派思想来为切入点入手。因为印度人是哲学民族,世界所有哲学思想在他们那里都有,并达到了极高程度。

印度哲学是以吠陀为中心来划分的,无非是以对待吠陀的态度来划分阵营。正如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就是以针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来作出的,是将其倒了个个儿。要么承认论证,要么批判反对,都是以其中心来作出的,根本还是摆脱不了其影响。

传统上把承认吠陀权威的数论,瑜伽,胜论,正理论,吠檀多,弥曼差这六派哲学称为正统派。
把否定吠陀权威的顺世论,佛教,耆那教称为非正统派。佛教和耆那教这两大后期非正统派哲学都是属于当时反吠陀权威的沙门思潮。

但是如果按现代唯物唯心之划分,则---
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瑜伽,
吠檀多,
大乘佛教(分主流的中观派和瑜伽行派)

属于唯物主义则是
顺世论(这是印度最古老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是最彻底和斗争性最强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世界哲学史中都罕见。顺世论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数论(数论其实从一开始,根子上是属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但后期蜕变为唯心主义),
胜论(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正理论、
弥曼差,
耆那教,
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主要是毗婆娑部和经量部)

而在哲学层次上,居于最高层的则是---
吠檀多派中的无差别不二论
耆那教
大乘佛教后期的中观思想(以密宗为代表,根子上是空宗,但已经融合了大量有宗观点,调和圆融)

因为这三派哲学都不是单纯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了,已经具有了超越思想,可说是超唯物超唯心的。但是,这三派之间也有差别。

吠檀多派在印度哲学正统派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印度正统派前期是婆罗门教,但印度中间佛教曾具巨大影响,受佛教思想的冲击,婆罗门教也吸收了大量佛教思想而脱变为现代的印度教。而正是吠檀多派令婆罗门教升华为印度教(吠檀多派是由弥曼差派演进过来的,但吠檀多属于唯心主义,弥曼差属于唯物主义)。而吠檀多派中的无差别不二论则在吠檀多派中又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将吠檀多派升华,令印度教分为正教和幻派。幻派相对于正教则又是一种升华。幻派祖师即是不二论集大成者(相当于黑格尔在西方古典哲学中的地位),印度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天才的商羯罗(他只活了32岁,强过绝大多数人活3200岁)。

三者中,印度教幻派(即吠檀多派的无差别不二论)是属于超越型的唯心主义的有神论。
耆那教属于超越型的唯物主义的无神论。
大乘佛教中观派属于超越型的唯心主义的无神论。

幻派和耆那教都承认有永恒不变的本体,但幻派认为本体是人格化的神,本我。耆那教则认为本体是原子,不具人格化。这是这二者的根本区别。它们都没有脱离本体的限制,虽然它们对于各自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都有一定的超越,但在本体这一点上,没有超越,还是有差别存在,还有主体客体之分。

而大乘佛教中观派和它们的区别则是彻底超越本体,不承认有永恒不变的本体(诸法无我),性质更加不永恒,因为转瞬即逝总是在变化(诸行无常)。这不仅连主体客体都否定了,甚至连主体客体之间的分别也否定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佛教最终的状态在哲学层面上是高于幻派的,佛教是涅磐寂静(三法印,诸行无常(对性质的否定),诸法无我(对本体的否定),涅磐寂静(最高状态))这个最终的状态在哲学层面上显然是要高于幻派的,因为幻派还承认有人格化的本体,其最高状态就是小我融入本体(大我),其基础就有分别心,所以最终也是看似融入合为一体然而还是有区别的(还有个融入,说明是有区别的过程),而佛教的涅磐寂静因为一开始就否定了主体客体性质本体,所以其状态就没有由分别而产生的融入的关系,所谓本来面目。

另外,即使是幻派始祖商羯罗,其思想虽然相对于传统印度教是个巨大的超越,但也是大量借鉴了龙树开创的佛教中观思想(商羯罗本身在印度正统哲学中也是极具争议性,甚至被称为“假面的佛教徒”),才谈得上这个超越。当然,虽然他的思想有很大争议性,但根子上还是印度教思想,而非佛教,因为其核心精神还是论证人格化的本体实有,而非佛教的不仅否认人格化本体(耆那教也否认人格化本体,但还承认本体)更是彻底的否认本体。

从哲学层面上来说,基督教是认为人和上帝(人格化的本体)是有区别的,最终是居于神侧赞美上帝,这个层次顶多相当于印度教中的正教思想。正教思想是最终小我连接于大我,而幻派是小我融入大我,显然幻派在层面上要高于正教。而基督教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顶多相当于印度教中的正教思想,连幻派层次都没有达到

第四。知道佛教最特别之处何在,什么是佛教区别于其他所有宗教的地方,和其他任何宗教及哲学思想都不一样。
佛教的最根本特征是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那么,
1。佛教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拜火教这些有神论宗教不同,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佛菩萨都不是神,都是人,他们没有创生万物(佛教也不承认有任何神创生万物),也不会主宰人的命运,人的命运是靠自己,因缘自作,福祸自为
2。无神论宗教不止佛教一家,还有耆那教。佛教的本体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佛教是不承认有任何永恒不变的本体的(比如耆那教主张世界的本体是原子),佛教是世界上所有思想中否定得最彻底的,所谓真空,最后连空这个概念都要否定掉

这个原来也交流过,见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20744&highlight=%CD%F5%CB%EF%D0%D6

我的相关心得引用如下---

这是其本体论决定了的。佛教是论空的,并不认为这个世界由神创造,也不是由神主宰,而且人经过修行可以达到比神更高的层次---涅磐,并且佛教也不拜神,佛菩萨全部都是人,是经过修行而至的状态境界更高的人。佛教的最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根本就不承认这个世界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一切都在变动中,依因缘和合而成,而有神论宗教的至高神是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绝不依赖他物的,佛教根本就不承认有这种不依因缘而生的恒常实体,佛教是讲相对的,共生的,根本就不承认有这种绝对的东西。佛教的诸法无我,不仅是万物的自性无我,随时都会依因缘变动,连人的个体灵魂这个小我和所谓至高神这个本我都是执著而成的假相,都是无我的,即没有不变的自性,因此婆罗门教的小我本我在佛教看来没有任何意义,都是幻相。

有神论宗教都会有个超越一切的人格化本体,恒常不变,不依他物,即所谓绝对真理。无神论宗教也通常会认为有恒常不变的终极本体,但是不具人格化,比如耆那教。但佛教对本体的否认是最彻底的,这是佛教最特殊的地方,佛教三法印即区别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的最根本特征。其实说起来,宗教和科学的一个区别之一就是,宗教追求绝对真理,但科学不追求这个,只是让人的认识相对更客观更接近真相而已,而且也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这点上,佛教在宗教中倒是和科学最接近,而与其它宗教截然不同,所以爱因斯坦等很多近现代科学家都对佛教表示好感。

其实不仅佛教,在反吠陀权威的沙门思潮下诞生的思想全部都是无神论思想。奉吠陀的婆罗门教是有神论思想,反它的都是无神论思想,从根子上反起。比如和佛教同时的佛教所谓六师外道。现在这些思想留存下来的只有佛教和耆那教了。耆那教和佛教一样,它的几位祖师全部都是人,不是神。佛教不承认世界有本体,耆那教虽然认为世界有永恒不变的本体,但认为这个本体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原子。

婆罗门教的三大基本---“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高无上”,对这些,当时的无神论思想全部都是对着干的。

比如针对吠陀天启,如果世界本来就非神创非神主宰,那么这个所谓天启的吠陀也没有任何的权威性了。

针对祭祀万能,祭祀要杀生,佛教和耆那教则认为众生平等,杀生祭祀实际是恶因果,怎么能万能?印度的耆那教徒通常都非常有钱,就是因为他们的教义主张众生平等,所以不能杀生,而如果从事农业的话,耕地要伤害土地中的生灵,而且种植作物不可避免要除虫,所以耆那教徒都不从事农业,都从事的工商业。

针对婆罗门至高无上,这个就不用说了,佛教和耆那教都是主张众生平等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30 23:11 | 只看该作者
已回复,审核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30 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查尔斯


    查查最近好水好水啊,万水不易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30 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wuwenling
正在努力---再说了,我除了水,也没啥能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30 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查尔斯


    在水区貌似不会中毒,不过最近食量见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30 23:5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4-30 2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wuwenling

   ----水区是才第一毒的地方---炫笔区也就毒笔,玩意区面积就广了。。。。至于水区,,,那是直接给人彻底毒了的地方----比如王爷堂主这一类的---话说这食量见长指的是?--------我实在愚笨,还望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4-30 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查尔斯


    最近开朗了许多,心宽体胖,老觉得饿,另外堂主的图片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5-1 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wuwenling


   ----堂主每日晚上发美食。。。我这肚子都让他给带坏了,真心想进到电脑里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5-1 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查尔斯


    王爷高帅富,而且道教和佛教通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5-1 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查尔斯


    就是,大晚上的发那么多美食
我还是做我的黄粱美梦吧,饿着饿着天就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5-1 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wuwenl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5-1 0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查尔斯 于 2012-5-1 00:08 编辑

回复 14# wuwenling


   王爷什么不吃,,,尼玛,我想不出来(在学问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5-1 00:09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先学会供奉家里的活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5-1 0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洗心堂主

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5-1 00:54 | 只看该作者
审核出来了,简要总结一下。

和印度正统派哲学的有神论(即传统的以吠陀为中心的婆罗门教)不同,沙门思潮下诞生的佛教和六师外道这些思想基本上都可说是无神论的哲学思想,要么是宗教化的,要么彻底唯物,要么属于不可知论,但都是和有神论的婆罗门教对着干的无神论思想。现在这些存留下来的只有佛教和耆那教了。

而佛教和耆那教表面上在很多地方非常相似,但其根子上的不同在于本体论,耆那教认为世界有永恒不变的本体,此本体和有神论思想主张的人格化的神不同,而是物质性的原子。而佛教则主张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

并且佛教和其他思想相较也是否定得最彻底的。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虽然怀疑这个世界虚幻不实,但是背后还是有那个邪恶的造出一切假象的大欺骗者,还是有主客之别,包括后期派生的“缸中之脑”,罗素的世界是5分钟之前创造出的诘问等等思想,也都还存在主客之别。

而佛教否定到最后,连此主客之别也彻底否定掉,是所谓真空,连“空”都不是实有的,因为那只是一种相对概念,若承认“空”,则这“空”无疑也成为了一种永恒不变的本体,佛教认为此“空”只是一种和“有”相对的概念而已。

佛教被人称作“空王”,诚非虚言,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否定到如此程度。

对佛教的本体论如果明了,则读典籍会轻松许多,论来论去,无非是论这些。最根本就是把握佛教的最基本特质,三法印,这是佛教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用以区分内明与一切外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21 02:31 , Processed in 0.179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