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84|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雄集团计划引入投资再造英雄 国资仍51%控股——转自新浪财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8 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朗薇兰 于 2012-11-28 16:51 编辑

再造“英雄”?

  英雄集团计划先为金笔厂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进一步在集团层面引入PE,“下一盘很大的棋”

  张汉澍

  沉寂多年的英雄钢笔正因为新一轮的国资转让和多元化改制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现在外界有不少的误读,其实上海滩上有两个‘英雄’,但因为名称接近和一些历史瓜葛,大家现在把两个‘英雄’混淆了。”11月26日,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惟康在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1993年的时候,上海轻工集团旗下英雄股份的股票接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和B股挂牌上市,8年之后,由于业绩下滑严重,英雄股份不得不淡出资本市场,大盈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则借机借壳上市。

  史惟康介绍说,英雄股份退市后将主要资产都放进了英雄实业公司,而如今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的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简称“英雄金笔厂”),正是上海海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文集团”)在2003年时候向英雄实业公司收购而来。

  资料显示,海文集团是由创建于1927年的上海墨水厂和创建于1936年的上海长城精细化工厂于1995年合并而成,为上海市普陀区国资委的独资企业。

  在收购了英雄金笔厂后不久,海文集团便更名为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英雄集团”)。史惟康说,虽然名字都叫‘英雄’,但是现在的英雄集团和以前的英雄实业、英雄股份没有任何资产和法律上的联系,完全是两家企业。

  据其透露,轻工集团当年剥离英雄股份的不良资产,海文集团花费了1亿多元接下了盘。如今,海文集团正渴望为英雄金笔厂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而根据史惟康的表述,海文集团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接盘者的门槛

  笔厂变得更加市场化,但是国资仍会以51%控股。“我们要做好英雄这个品牌,因此从来没有完全退出或者转做小股东的打算。”

  目前,英雄集团正计划和未来的新股东对英雄金笔厂进行新一轮的注资,但是具体的注资范围,史惟康说还是要等新的投资者进来后再具体商量。

  史惟康说,以后生产线就保留笔尖生产的核心技术和高端笔的装配,其他的普通产品、部件制造将逐步向外地转移,做到研发设计和营销两头在沪、一般制造基本在全国的模式。

  不过与此同时,英雄金笔厂的生产线也面临再投资改造的必要性。史惟康介绍,目前英雄的笔尖是1980年代的技术,如果新股东是做笔的企业,那么就可以借用他们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达成资源共享。

  史惟康说,英雄需要在未来进行产品创新,以前过于集中在办公文具领域,而未来要把目标市场转移到文化礼品市场去。比如用于金笔收藏、为重大活动和重大节日的见证制作纪念品,以及为汽车和银行的VIP提供赠品。

  “但是文化礼品和办公文具的营销网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网络,需要重新的探索,但这些都将是英雄发展的新方向。”史惟康说。

  新英雄的引资

  准备在未来从集团层面引入私募股权基金,谋求集团公司的资本化和证券化

  2003年,海文集团出资收购了英雄实业从英雄股份剥离的部分制笔生产资料,其中主要包括存货、设备,还有员工,重新组建了如今的英雄金笔厂。

  “当时我们也烦恼收购回来的金笔厂叫什么好?后来集团觉得‘英雄’这个厂名还是很响亮的,于是仍沿用‘英雄’的名号。”史惟康说。

  很快海文集团意识到,如果要接盘英雄的钢笔生意,光买下英雄金笔厂是远远不够的,于是2005年,海文集团又花费数千万元买下了英雄等制笔商标。

  一年后,为使英雄商标和公司的商号统一起来,海文集团更名为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自此,上海滩上出现了两家“英雄”。

  “但是‘老英雄’那边已经没有品牌所有权了,他们把品牌卖给了我们,现在只是公司商号里还有‘英雄’二字而已。”英雄集团一位人士说。

  有英雄的内部员工说,公司曾尝试过多元化投资,其中一部分是应上海市(请不要使用敏感词)的要求,出资整合上海市的很多文具、办公类企业,包括打字机厂,礼品厂等等。同时,也跨界做过厨卫项目,成立了上海英雄现代厨房设备销售有限公司。但史惟康说,这些尝试和如今的英雄集团没有任何关系。

  目前的英雄集团注册资本1.67亿元,下设投资企业十家,其中包括,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上海精细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上海海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英雄轻工业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贵冠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上海海文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英雄集团文化用品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爱伊文具有限公司等。

  史惟康说,目前英雄集团的资产评估是10个亿左右的净资产,年净利润已经连续3年在2500万元以上,除了收购而来的英雄金笔厂,其他9家下属企业都是盈利的。

  史惟康也承认,收购英雄金笔厂后,集团在其生产技术的改造上缺乏真金实银的投入。“那是因为我们把工厂买进来后,发现这家企业发展的矛盾主要是冗员太多,所以几年来,公司一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人员分流上,希望把这个包袱卸下来,随后再谋发展。”

  目前英雄金笔厂的老国企人员数量已经从接盘时的1200人下降到148人,史惟康认为,多元化改制的好时机已经到来。

  有消息称,英雄集团打算引入战略投资者,盘活英雄金笔厂这块金字招牌的核心资源,同时,集团层面已回收在各地英雄品牌授权的销售权利,成立新的英雄产品营销公司,整合各地的营销资源。而后准备在未来从集团层面引入私募股权基金,谋求集团公司的资本化和证券化。

原文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 ... /024513818445.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6:52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先占个沙发。坐等英雄再领风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1-28 17:11 | 只看该作者
看得这叫一个晕啊。英雄的衰落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大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的原因还是根本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1-28 1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anubis


    企业内部的原因是什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28 17: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28 19: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1-28 20:00 | 只看该作者
毕加索,公爵这种类型的品牌,不都是在“大环境已经衰落”之后才建立的国产品牌,现在不都比英雄制造的东西做的精致很多,卖的很好,创造了自己的一片市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28 20:15 | 只看该作者
吃老本,啃完拉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28 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nubis


    企业内部的原因是什嘛啊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11-28 17:33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创新能力,下场都不会好。对于一个曾经有拳头产品的企业来说,超越自己更是一道过不去的坎。现在提到英雄,你第一会想到什么?是不是那些大大小小的51仿制品?现在提到派克,你的第一印象还会是51吗?或者说,你的第一印象还只是51吗?这就是差距。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部门连“再认认真真抄一回”的能力都没有的话,这个企业还怎么能好好地活下去?在同样的产业环境下,派克可以攻城略地,英雄却连家门口的市场都守不住了,如果只归咎于派克有钱砸广告,实在说不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29 00:27 | 只看该作者
嗯,真心希望能早点看见一个全新的强大的英雄重出江湖,为我们这些笔友带来新的惊喜和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1-29 0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anubis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道路吗?看看索尼,它最喜欢创新了,并且不断想创制行业标准,差不多也快倒了。比如可口可乐,如果让它停了老配方可乐,仅仅生产近十几年的新口味产品估计马上死翘翘了。

   创新和技术工艺算个鸟啊,花钱都能买到,包括人才太容易了。

   资本运作,前瞻性决策才是真正考验管理者头脑和能力-------这才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根本。

    再说了,企业成功与否和产品优劣关系也不大。出精品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和出售垃圾食品的麦当劳比什么呢?比品味口味营养米其林胜出,比谁赚钱多,麦当劳。

    老国企的问题,哪有那么简单。

    以英雄曾经的辉煌和最终没落来看,厂家并非就是简单山寨大大小小51的加工厂,管理层也不是想象中的碌碌无为,生不逢时而已---------最大的问题ZF干预影响到了企业正常运作。非市场行为结束了他们最好并且有可能做大的黄金时代。

    另外,我个人想象中,今时今日的世道下--------制笔的企业,小而精可能比大而全更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1-29 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nubis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道路吗?看看索尼,它最喜欢创新了,并且不断想创制行业标准, ...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11-29 02:44



      关于SONY,最近几年SONY的衰落,恰恰是因为它的创新活力出了问题,很久没再推出像当初PS、Walkman那样可以引领一代风潮的产品。而三星、苹果这样的竞争对手可以打败SONY,凭的也是其创新能力。即使像可口可乐这种靠传统吃饭的企业,也不是靠一种配方吃到底的,从雪碧、芬达到零度饮料,人家也没闲着。如果把这些饮料都下了架,仅靠传统可口可乐打市场,能否打得过百事集团,还真不乐观。

      另外,单凭优质的产品可能无法成就一个成功的公司,但是没听说过凭着劣质产品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公司的。麦当劳食品作为快餐来讲,是非常优质的产品,说它“垃圾”只是白领们快餐之余的调侃说法,谁当真谁就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1-29 11:39 | 只看该作者
英雄的问题太简单,就是这是家国企。这才是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1-29 1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洗心堂主 于 2012-11-29 12:56 编辑

回复 12# anubis


    我不认同--------索尼的问题很多,企业的成败仅仅归结于创新那是最不负责任的借口。美国商务杂志《商业周刊》评为“最糟糕的经营者”-----------出井伸之,引发了索尼灾难。索尼公司那几年不断改变的自我定位,正是出井伸之在网络泡沫时代的求新求变,看上去非常符合网络时代的时尚概念。遗憾的是,这种追求时代制高点的快速变化并除了付出巨大的投入没有给索尼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比如出井伸之一直看好的网络连接IC卡业务就迟迟没有进展。而与此同时索尼传统家电开始渐渐落后于同行--------继任的霍华德·斯金格很清楚这一点,停止对Aibo机器狗的研发,停止对Qualia系列高端电子的生产,试图将资源集中到成像设备、数码相机和消费电子领域。另外一个问题,索尼的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技术领先痴迷到盲目的程度--------全部产品的40%仍在日本制造。索尼2002年年报显示,索尼的日元收入占整个集团收入的30%,而按日元结算的各种成本支出却高达总成本50%。当三星、IBM等对手纷纷把生产基地迁至中国时,索尼一直没有及时跟进,索尼中国公司还宣布,该公司计划将原先在中国制造、以出口为主的视频摄像机转移至日本生产,以进一步提高效率。这种政策导致它的成本居高不下,做高端产品,卖高端价格,却只能收获非常低的利润率。轻视中国市场也是出井伸之犯下的一个方向性错误,从索尼的营业额构成来看,美国占32%、日本占30%、欧洲占21%、其它地区占17%.中国市场只占索尼全球营业额的3%.在IBM、戴尔、三星等国际电子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多年之后,索尼才大梦初醒般地宣布,索尼认为中国已经有消费者有能力消费索尼的产品,并将索尼笔记本生产线拿到中国。经营理念,对未知市场的错误评估,导致索尼成了做高端产品,卖高端价格,却只能收获非常低的利润率的失败企业。

麦当劳食品作为快餐来讲,是非常优质的产品----------这是个笑话了。可以搜搜麦当劳食物安全,全世界都有无数骇人听闻的答案提供。含毒玻璃杯、汉堡含防腐剂过多、炸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麦乐鸡含有致癌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麦当劳被英国营养协会列入“黑名单”等等。推荐一部影片《食品公司》,很有趣---------会明白什么是垃圾的。不过有什么呢,不怕死的敢死队前赴后继--------哪怕香烟上都印了有害健康的字样,贴上了兰肺烂喉的图片照样有那么多烟民。

关于可乐,太简单了,问问大超市理货员------------我问过,补货最多的就是原始风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1-29 14:10 | 只看该作者
英雄的问题太简单,就是这是家国企。这才是本质。
long37 发表于 2012-11-29 11:39



    恩,这一句话就总结了。堂主说的太复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1-29 14:23 | 只看该作者
一张流证明传统风味可乐的受欢迎程度。初期各不同品种饮品数量相同,半天之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11-29 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Aris


   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1-29 1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洗心堂主


  当时同时在会议室的计4个中国人,5、6个德国人,2个美国人,2个澳大利亚人,2个印度人,2个冰岛人,1个意大利人,1个英国人,1个捷克人,1个荷兰人,1个土耳其人,1个西班牙人,1个巴西人,1个日本人。
最受欢迎的是原味可乐,最不受待见的是带汽的矿泉水。我当时的结论是:全世界人民都爱可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1-29 15: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11-29 1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韦伯猫 于 2012-11-29 15:39 编辑
猫版好!
首先,国产商品是“不上档次”的。这是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决定的,不合理,但无法短时间改 ...
雁字无痕 发表于 2012-11-29 15:24



    我没看出你的这段和上一段话,和我的那段话有任何冲突的地方啊?
钢笔的大环境的确是不再有了,钢笔已经远远不再是一种必需品了,即使比手表的必须作用都要低的多。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水人派克没有死,龙鸟继续一枝独秀,意大利虽然不求上进但是也是每个品牌都活得很舒服。哪怕是毕加索,公爵这种空手起家的现在也能活,唯独英雄不能活,英雄不仅市场彻底没有了,产品质量,排倒数第一,没有任何问题吧?

再看文具巨头们,现在所有的巨头的一次性文具都在中国生产,没有人找英雄代工,明摆着1:没有价格优势,2:没有质量优势,3:完成不了需要的产量。英雄还得所谓“联营”,说的好听是联营,说的难听就是这点量都自己完成不了。

所以说到底,大环境没有了之类都不是问题,问题就是一个——“国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24 07:52 , Processed in 0.183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