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335|回复: 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笔随笔8***也说英雄10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1 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英雄赶派克”与100诞生的时代背景
“英雄赶派克”口号是195813日提出的。18日,《解放日报》刊登文章《英雄金笔的英雄气慨——2-4年要赶上美国》;8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英雄赶派克》。这件事情的梗概,多数笔友现已知晓,我就不废话了。其时,是一个令无数人感慨、怀念的激情年代。尽管此时已出现了冒进、“放卫星”的浮夸苗头与倾向,但那种人心思进、百业争先的进取氛围,应是当时社会的主潮流。毫无疑问,“英雄赶派克”的口号提出,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色彩。作为后人,我们今天来谈论这件事,无非有三种态度:一是全盘肯定,二是全盘否定,三是折中。论坛上前几天曾有过“英雄赶派克”的讨论,也是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我想说的是,当初口号的提出与实施,是华孚厂职工的自发行为,并没有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安排部署。这种自发行为,既有被时代氛围所感染的成分,也有不可排除的内在因素,这就是当时那种由“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所激发出的豪情与责任感,那多是发自内心的。今天呢?
说三也好、道四也罢,后来者没有身临其境,未能感知当年的真实过程,但可以见到结果。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没有当年“英雄赶派克”的口号与行动,就不会有以后的英雄100这恐怕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14 | 只看该作者
二、100的改进、发展历程
“英雄赶派克”的口号提出并实施后,厂内职工几经奋战,到1959年各项技术指标(塑料除外)基本达标,1960年实行量产,1962年又重新进行设计,如今100已经走了半个世纪的路程。
1、笔夹从仿派克51的箭形弹性夹,改为英雄厂自己设计的弹簧夹。我想这应该主要是为了去51化。
2、取消了早期在笔杆前端刻字的效颦之举。我想这也应该主要是为了去51化。
仅从以上这两点上看,英雄是不是很早就非常有意识地要在外观上尽量摆脱51的影子?!前辈们曾经的愿望与努力,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3、笔尖从12K改为14K,提高了其书写性能和档次。
4、上水系统从最初那种简单的解剖式,改为现在大家都熟知的、结构较复杂的、具有100特色、国际通用的吸水器墨水囊两用结构,通用美国标准。
5、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英雄100的家庭成员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花色品种,成为国产金笔中的大家族与常青树,比如:箭夹100英雄、弹簧夹100英雄、包金100英雄;英雄100半钢(包括金夹)、全钢、半金、金100、银100等。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16 | 只看该作者
三、100的模仿问题
1、派克51是一代经典,它的巨大成功使模仿者众多。且不说国外,单以国内论,解放前后便有十来家。而且,他们都毫不忌讳地将其直称为“51式”。为什么?就是要以51的名称和外形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达到畅销的目的,至于质量……这是真正的模仿或抄袭,因为是以逐利为目标,仿的只是形式——外形,而不是内容——质量。这种产品的生命力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2、当年“英雄赶派克”的口号与行动都很明确,就是把派克51作为一个蓝本和目标进行追赶。追赶的是什么?是实质性的内容——质量,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外形。虽然最开始时的100外形仿的是51,但我觉得那不过是个依托和过程,而且存在的时间很短,上面说过的几项“去51化”就表明了这一点。
3、站在今天的高度,我也可以轻飘飘地说100不过就是个模仿的产物,不是创新的结晶,但我不能忘记两点:
一是所谓“创新”,不过是这几年才被我们意识和倡导的事,过去有吗?如果说这是一个缺欠,那么首先应该是时代的缺欠。计划经济、国企体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或产品有多少呢?
这不是为缺乏创新精神辩解,而是说要历史地、辨证的看问题。国产笔起步于模仿,创新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第一,要搞清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知其所以然;第二,笼统的、一概而论地说国产笔没有一点创新,是片面的、有失公允的,是对国产笔历史了解的不够所致。
二是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中国没有经历过完全的资本主义,50多年前的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时百废俱兴所带来的人们对各种物品的巨大需求。此时,轻、重工业产品走仿制之路,以尽快满足国之急需、民之急需,也不失为一条明智的选择或捷径。这正象一个人要学书法,刚开始是必须得临帖的。对此,我们应该理解而宽容,似乎不应该象有些外国人那样,以一种鄙视、讥笑的神态或口吻来谈论。
如果要讲100仿51,可不可以这样说:10051为帖而临,刚开始虽是从“形”入手,但注重的是“神”;在经历了大致的“形神兼备”之后,又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是自成一家了。如果用比喻,这就象一个书法家走过的路。假如这个比喻还算贴切的话,那么我们如果谈论起某个著名的书法家时,难道会以嘲笑的口吻,讥讽他是学魏碑或二王或颜柳起家的吗?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18 | 只看该作者
四、100的历史作用
“英雄赶派克”,是国产笔学习、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起步;英雄100,是国产笔学习、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代代表产品。100的诞生,是英雄厂乃至整个自来水笔行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影响十分深远。其不甘落后、敢攀世界先进水平的“英雄气概”,对振奋民族精神、鼓舞行业士气,对提高国产笔的质量、并最终走向世界,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推动作用。1979年、1984年、1988年,100连续三次获国家银质奖,并获得国家著名商标称号;从1979年至1991年,连续13年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获得行业第一名。其多年行业排头兵的过硬质量,为其它国产笔树立了榜样。
五、我这样看待100

1100是一个对国产笔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质量稳定、书写性能好、性价比高、大众化的著名民族品牌。
2、过去和现在,100都不是英雄厂的高端产品,更不是国产金笔中的高端产品,所以不要把她神化(当然也不应该妖魔化);但它是英雄厂的看家产品、拳头产品,无论知名度、质量、销量,都是暗尖型国产金笔的魁首。而在目前,她是国产笔的象征与希望。
3100就象一件国产中挡的休闲裤或体恤衫,学生穿得、工人穿得、公务员穿得、中小老板也穿得,均无与身份不符之虞。她面向的消费群体就是普通大众,不是高层人士和为数很少的钢笔爱好者,所以什么全包金、赛璐珞、更换上水方式之类的建议是没用的,不是做不出来说实话,现在就是做个里外全是18K实金的,或者什么限量版,以英雄的技术实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那似乎违背了100对消费对象的定位原则和生产经营宗旨。100就是100,她永远不可能让各个层面的所有人都满意。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20 | 只看该作者
六、我对100的态度
近几年来,100的质量确实让人诟病。突出问题,一是塑料笔杆尤其是尖套的易裂;二是笔尖装配有时不正。另外,维修服务上有时也会出现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对此,一些朋友鄙视、愤怒、失望还有人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其谴责言辞之激愤,决不亚于在肯德基里吃出了苍蝇。说实话,我也生气、我也不满,但我更多的是无奈,因为我首先想到的是国情:其它企业的生产或服务状态、其它产品的质量、企业职工的待遇、我们自己的工作态度在这个浮躁而矛盾交织的社会环境下,我真的不好意思单单苛求100和英雄。
有时想想,还真会觉得有些庆幸,在自来水笔日益丧失书写作用、成为收藏品或奢侈品的国际潮流中,在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笔厂几乎全部倒闭的国内环境下,我们还有100存在,还有英雄存在——长叹一声,知足吧
所以,虽然她有种种不足,虽然我们有种种不满,我仍然不绝望、不鄙视、不诅咒,因为那毕竟是我们一代民族品牌的硕果仅存,因为那毕竟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所在。
我相信,论坛上的每一位笔友都希望并盼望100、英雄有个辉煌的明天。那么,英雄呢?你会辜负我们的美好愿望吗?!但愿不会!
6#
发表于 2008-7-11 22:5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么长的一大段,我想说几句。第一,上面的那位老兄辛苦了。第二,我同样希望国货兴旺。我想解决问题,100的吸墨系统确实不好用。100生产了这么多年,总应该改进一下吸墨系统吧。一直原封不动真好吗?完善吸墨方式会改变消费人群并从而使100成为奢侈品吗?第三,很关键的一点。现在人们为什么么选择中性笔,因为方便呀。但还有少数人愿意使用钢笔,因为钢笔在书写上有中性笔所不具有的表现力。但首先我需要的是一只好用的笔,很可能人们在选笔的时候不会翻开100的资料大受感动于是买了它,或者顾及它曾经有多么重要的辉煌而原谅它现时的缺陷。人们只知道看了英雄100的质量每况愈下并同是看到公爵的金笔书写顺畅吸墨方便而放弃了100。
7#
发表于 2008-7-11 23:0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英雄很有必要根据市场现实完善自身,而不是吃老本借着100曾经的辉煌而要我们宽容它现时越来越多的弊病,那不是宽容,是纵容。质量说话,比不过人家就退位让贤,需要扶持的国企不只英雄一家。
8#
发表于 2008-7-11 23:37 | 只看该作者
既然100是英雄的代名词,就不应该做得现在怎么差。试想人家听到100如此曼妙的传说,在看它现在如此差的质量,他们会怎样想英雄这个品牌?他们一定认为英雄总体质量下降了。(虽然这已成为了事实)
9#
发表于 2008-7-11 23:42 | 只看该作者
市场经济只讲理,不讲情。质量差就要被淘汰,100也好,英雄也好。楼主或许可以说服我一人,但改变不了解市场的游戏规则。英雄再不争气,任由产品质量下滑的话,恐怕……
10#
发表于 2008-7-11 23:52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楼主必须明白:若英雄果真提高质量的话,是不会因我的抨击而衰落,若英雄继续降质的话,也不会由于你的力挺而兴旺。真正能改变现实的是英雄的质量,而非你我的一言一行。我只是根据我用过100的真实感受发表我的看法。我不会人云亦云地奉承100追随者,也不会凭空污蔑英雄。
11#
发表于 2008-7-12 00:1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若你说建厂初迫于无奈而抄派克,那现在呢?200不还是继续抄?新的型号不还是继续抄?当今天还把抄当成理所当然,我们的民族企业的希望又何在?既然英雄要把“英雄超派克”改为“英雄抄派克”,那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见到杂牌仿英雄616,尽管杂牌的质量更好些,但人们仍叫它“假货”,那英雄616抄派克我们又叫它什么?叫经典!
12#
发表于 2008-7-12 00:26 | 只看该作者
当人们把“假货”认同为“经典”,我们又该如何呢?还是沉醉于昔日的辉煌吗?用派可作比方。51当初是个很了不起的角色吧。假如派克一直延用至今,不停产,那很可能就没有了今天的派克卓尔。派克并非每个系列都畅销,但人家还坚持自主创新,于是有了今天钢笔界的地位。或许当初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不是最完美的。但人们却永远铭记着他,而非后来的追随者。
13#
发表于 2008-7-12 00:4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的是英雄要创新现在不是没能力呀!为何到现在还在抄派克?现在起步了十几年的新企业都很进取创新。而英雄作为老牌却没带好头。
14#
发表于 2008-7-12 00:5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的是英雄要创新现在不是没能力呀!为何到现在还在抄派克?现在起步了十几年的新企业都很进取创新。而英雄作为老牌却没带好头。
15#
发表于 2008-7-12 00:57 | 只看该作者
还不懂我要说什么的话,我再打个比方。现在100的质量已下降了,若没有创新,除了100外你再从英雄中挑一个和派克比比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1:1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这位兄弟怎么了?
1、我没试图要说服谁,我没有那个能耐、也没那份闲心。我只是谈谈自己对100的认识,我有这个权利吧?
2、你过去说过100或者英雄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单单为你写
这个帖子。
3、我对100、对英雄全是赞美吗?我没有说其缺点与不足吗?
4、说说100的历史(许多人都说过),有什么不妥吗?说这个就是为了要顾及它曾经的辉煌而原谅它现时的缺陷?牵强了点吧?
5、我说“虽然她有种种不足,虽然我们有种种不满,但我仍然不绝望、不鄙视、
不诅咒...”不可以吗?我对100、英雄仍寄予希望不应该吗?拜托你仔细品味一下我帖子的
结尾部分...

[ 本帖最后由 qiufeng 于 2008-7-12 01:21 编辑 ]
17#
发表于 2008-7-12 08:18 | 只看该作者
赞楼主
写的太好了。英雄100  百分百的英雄 。
18#
发表于 2008-7-12 08:31 | 只看该作者
我只知道90年代派克希望授权英雄生产派克51(即将原英雄100改名派克100)。
如果当时英雄接受了派克的条件,那现在我们要买英雄100就不是100元了,而是500元或800元甚至更高了。

[ 本帖最后由 139b 于 2008-7-12 08:32 编辑 ]
19#
发表于 2008-7-12 10:47 | 只看该作者
还不懂我要说什么的话,我再打个比方。现在100的质量已下降了,若没有创新,除了100外你再从英雄中挑一个和派克比比看?
20#
发表于 2008-7-12 11:31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很希望英雄现在开始重整旗鼓赶追。我更希望英雄能再创几个像曾经的100那样的神话。我多么希望英雄能自主设计新款,即使起步艰苦仍坚持到底。我想,若那样坚持的话,可能在失败了多次后诞生传世的笔款。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如果现在那样抄下去,真能超越派克么?我看到的只是现在的英雄的质量越来越差,这就是不思进取。我很尊敬像楼主那样的老笔友,看完文章也很感动。但失望的是现在英雄的品质。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24 02:46 , Processed in 0.16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