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24|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Amsterdam Concertgebouw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7 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厅位于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一角,附近不远就是梵高美术馆和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是这个城市的艺术集中地。这个建筑扩建过,沿马路有一块休息区是钢结构挑出来的。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房子里面的休息区感觉比观演区还要大,整个厅被包围在四周的休息厅内。中场的时候,上上下下转了一大圈。
厅里卖票的小伙子居然会说中文,原来在昆明混迹过一年。票价最便宜的三十多欧,全欧最贵的了。
冬季大概本地乐团出去巡演的比较多,又是个外面来的乐团,什么指环王。回来一看东艺明年阿姆乐团要来也出,80块的公益票据说两小时就卖完了。早知道下飞机就赶过去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32#
发表于 2012-8-6 15:32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是因为翻出来以前的一只森海耳机,HD540,但耳罩那里都腐朽了,不知道怎么处理想去看看的。结 ...
slash 发表于 2012-7-2 08:12



    没有啊,他们才不想让我做斑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8-3 00:14 | 只看该作者
从这门口经过过几次  都只敢在门外望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7-2 08:12 | 只看该作者
我靠,那人真的是你啊。。。
韦伯猫 发表于 2012-7-1 20:47



    本来是因为翻出来以前的一只森海耳机,HD540,但耳罩那里都腐朽了,不知道怎么处理想去看看的。结果转了半天也没看到人讲怎么换那个海绵,又钻进古典区发现老猫在那里也当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7-2 08:01 | 只看该作者
我靠,那人真的是你啊。。。
韦伯猫 发表于 2012-7-1 20:47



    表搞得跟抓特务似的。这里实在是没人气啊。人气太大也不好,容易陷进去时间搭不够,那个耳机大家坛的古典区刚好过过念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7-1 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哥本哈根精神


    恭喜,恭喜,又有新发现总是乐趣无穷的。
我听了20多年古典了,我买片听音乐 ...
slash 发表于 2012-6-30 20:51



    我靠,那人真的是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6-30 2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哥本哈根精神


    恭喜,恭喜,又有新发现总是乐趣无穷的。
我听了20多年古典了,我买片听音乐的一些经验是既要多听也要精听。

1)多听是听作品。可以把古典音乐领域的主要作曲家只要是自己没听过都涉猎一下。听作曲家的代表作,但不要在意版本,什么版本都行。
当学生的时候就先弄Naxos或者打牌唱片的廉价版听。因为大牌正价片也有很多搞得失败的,所以既然是冒险,就节省些成本好了。比如喜欢德沃夏克的,就延伸一下去听听suk,novak,Martinu等的作品。

2)喜欢的作曲家再多听些其他相对冷门的作品。比如贝多芬的钢琴去听听迪亚贝利变奏,勃拉姆斯可以听听带合唱的管弦乐作品,门德尔松可以听听比较冷门的第二交响曲,和贝多芬第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西贝柳斯的去听听Kullevo交响曲,德沃夏克去听听鬼的新娘等。

3)喜欢的作品可以多听一些版本,进行比较。不是要比较优劣,而是学习多从演奏者的视点去领略作品的世界。每次成功的视点切换和进入都是很大的提高。通常我不会刻意去对比,一段时间了,喜欢的作品再进张新片,对作品也是温故知新。

4)不要受经典版本的误导。特别是德奥作品一定是德奥大师德奥大牌乐队演奏的好这类论调。很多名曲推荐,上来就是这个调子,我是不大认可的。比如说安塞美是公认的法国音乐权威,但他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同样出色,有独特的味道。这种显见的正当性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影响对作品的理解。通常,一个演奏者自己选择的喜欢的作品的录音,可信用程度会高一些,但也不是他喜欢就一定搞得好。总之,作曲家和演奏家之间,个人的个性肯定要大于文化共性。

以上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6-24 0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slash


    前两天朋友那里借到一套suk的管弦乐作品,neumann指挥cpo,有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看来以前错过了一些好东西,说实话现在总是听3B,总有点审美疲劳了,看来要尝试一些"新东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6-8 22:33 | 只看该作者
Dvorak的交响曲不怎么样,但标题交响诗都不错。他写的歌剧Rusalka非常优美,非常值得推荐,如果有机会找得到他的一部清唱剧,Svatebni Kosile(Spectre's Bride)鬼的新娘。绝对值得购买。我知道有4个录音,基本上都买了。这是Dvorak留下的真正的优秀作品。
室内乐作品的话,Janacek,suk, martinu的作品都超过D。特别是martinu的作品。Naxos就出过一批他的室内乐,都可以买来听听。应该不会失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6-8 22:25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有Neumann和捷克爱乐的版本,应该说是非常经典的。加上早年Supraphone的封套设计,让人爱不释手。特别是这个作品的LP版本。我实在不大舍得听那个LP。
捷克爱乐在录制作品的时候通常同一作品重复不多,比如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一同也就出过一套。我倒是建议兄听听看Belohlavek在Chandos出版的新录音,附加的曲子也好,如果喜欢还可以继续买同一指挥的Suk的另外一部杰作Asrael Symphon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6-8 0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slash


    suk的交响曲还真没有听过,回头找找唱片,不知有没有什么比较值得推荐的版本.dvorak的交响曲其实常听的也就最后三首,talich和cpo的也算是很正宗了.其实我比较喜欢dvorak的室内乐,尤其是那首97号的弦乐五重奏.海丁克和法国国立在salle pleyel一直有合作,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的现场录音.今年上半年老爷子有一整套贝交,不过我朋友去听过说是真的老了,带不动了,而下个演出季的节目单上已经见不到海丁克的名字了,不知道是不是就此退休了.同一时代的boulez估计近些年也会退休了,不过老爷子精神头倒是比海丁克好上不少.现在法国乐队水平相对比较好的恐怕就剩下巴黎管弦了,是javi在带,郑明勋带的法国广播我是相当的不喜欢.基本上有他的场次我都放弃了.现在在巴黎听交响音乐,基本都是外来的团.法国的团整体都处在2,3流水平.独奏和室内乐倒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6-7 23:50 | 只看该作者
东京这里买什么唱片都很容易,哪怕是很小的公司。
今天下班去唱片店转了一圈,淘了两张片子,应该算小公司吧。naive为Haitink和o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录制的马勒6.2001年的录音。很少看到naive还有这样的大部头作品的录音。封套很漂亮。。。

还有一张是原捷克第二大国营唱片厂Panton出的Kubelik指挥的Kubelik自己的作品。很少见的一张唱片,Kubelik去世前2年的录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6-7 23:45 | 只看该作者
Neumann的德沃夏克全集得了日本唱片艺术大奖,那也是个自然中庸的演绎版本。我有一套LP,几乎没有听过。CD的全集是DECCA的Istvan Kertesz和捷克指挥Libor Pesek的新录音。Neumann作为CPO的总监,功过各半。主要的过可能是把捷克爱乐在Talich,Ancel时代的那种古典高雅的声音搞得现代了。他在莱比锡的时候就很少演奏捷克的作品,而是主打马勒。回到捷克更是2次录制了马勒的全集,第二次没有录完。我觉得他并不是太热衷录制那些大陆的捷克传统作品,所以他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其实不如那些相对名气小一点的当地指挥或者他的前人们。但是他的martinu交响曲全集就很好,Suk的交响曲录音也很好。首先这两人的作品就比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好得多。
兄喜欢德沃夏克的话建议去买张Suk的E大调交响曲听听,这个德沃夏克的女婿的作品,随手上来的传统交响曲就远远把德沃夏克的9部作品甩到了后头。更不用说后来的作品了。听过这部作品,估计德沃夏克马上就解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6-7 23:44 | 只看该作者
Vaclav Neumann是个中庸型的指挥,如果兄喜欢伯恩斯坦的马勒,那估计不是很对胃口,因为Neumann的特点是表现自然的马勒,没有很多热气和狂气在里面。而伯恩斯坦的马勒是充满了这两种气体的。马勒的录音很多很多,有录完全集的也有只挑纯音乐性作品录制的,各有各的特点,找个时间可以专门开个帖子慢慢长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6-6 2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slash


    我超喜欢lupu的schubert,可惜他去年的schubert独奏我没买到票,今年主要是debussy的前奏曲第二册,还真没听过他弹法国的东西.很期待.abbado的音乐我一直很喜欢,很美也很规整,思想这东西其实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他晚年的mahler我倒是觉得别有一番理解,至少我把他的mahler和伯恩斯坦同等重视起来.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听过现场.今年买的是他和老搭档argerich的音乐会,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和门德尔松的苏格拉交响曲,也算是他bpo时代常搞的东西.说实话,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我都有点担心听不到了,希望他健康吧.
诺依曼的就只听过他dvorak的录音,也没见很出彩,mahler倒还真没听过,有机会听一下.不过canyon的唱片在日本以外很难买到,只有过这家公司出的一套朝比奈隆的brahms,四首交响曲录了四张,而且什么序曲都没加,相当奢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6-5 1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哥本哈根精神


    现在的录音基本上都是多麦克风多声部同时录,然后进行编辑。包括管弦乐团的录音,也通常进行后期的混合处理,确实真实性大打折扣。。。所以录音棚里出高质量的哥德堡变奏曲不稀奇,现场要完美演奏就非常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6-4 00:43 | 只看该作者
发现回帖一长就要审查,只好慢慢等审查结束后显示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6-4 00:43 | 只看该作者
发现回帖一长就要审查,只好慢慢等审查结束后显示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6-4 00:42 | 只看该作者
Lupu六月份在东京有演出,我因为出差的关系没有办法去。他的Recital我还是很期待的,可惜了。Abbado的音乐很美,让人在结束后回味无穷然后又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思想性不够是常常听到的批评之声。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评价Abbado,他都已经到了大师最晚年的化境了,音乐家比普通人更能强烈预感到自己的Finale,在那一时刻即将到来前他们更会孜孜不倦,在演奏中感受升华与精华,音乐更加纯净,用一种安然的态度去面对最后那一刻。
马八换成莫扎特安魂曲确实是个不祥的预感。和Lucerne音乐节的马勒录音,好像就差马八了。当然也可能是考虑到预算的原因,毕竟马八是成本最高的交响曲作品,莫扎特安魂曲就要小很多。有人说当人的听觉和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了,总有一天马八将代替贝九的演奏。今天看来这个目标比较难实现,主要是演出成本太高,商业社会很难为此埋单。而莫扎特作品中能与贝九地位对应的,应该是费加罗,但那是歌剧,演出整部歌剧又不大可能,那就改最后的安魂曲好了。总之,如果把马八换成马九,我觉得会更加不祥。(马九已经在Lucern搞过一次了)
记得我很喜欢的马勒指挥大师V.诺依曼第三次和捷克爱乐录制马勒全集,在夏季录音档期中突然改变原计划,将马六之后的马七改为马九。并在一生中唯一一次从头到尾参与录音take的选择。从来都把这些工作交给producer的大师反反复复听了很多遍,直到满意后才说,没有更好的Adagio了,终于结束了。
完成这首伟大的马九录音三天后诺依曼就逝世了。兄有机会可以听听canyon录制的最后一版录音,确实非常非常特别。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觉得音乐家们是知道最后的时刻他们应当做什么的,所以他们的最后时刻是安详而幸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6-3 2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slash
确实,现场的效果的确是唱片没法比拟的,尤其是现在的录音技术太发达,唱片里的东西甚至都有些不真实了,之前听过mutter的一场音乐会,失望透顶,很难想象她怎么会拉的那么差.
我其实主要还是冲着abbado和lupu去排的队,结果刚轮到我买票,abbado的五等座就卖光了,只能狠狠心买的四等座.尤其是abbado把今年lucerne音乐节的马八换成了mozart的安魂曲给人一种特别不想的预感.其实现在像pollini这些人真的是老了,虽然对音乐的感觉越来越好,但技术的衰退很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2 04:05 , Processed in 0.177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