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58|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采访一下笔友们喜欢读的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3-1-16 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选书的几个参考点:内容、作者、出版社、推荐人。购书途径:早期在图书市场,后来在当当、京东、卓越,有些买不到的在淘宝上可买到,都没有的搜电子书。购书癖也养成多年了,看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购书。虽算不上汗牛塞屋,但整理一下自己总会一身臭汗。早期购买的成功率较低,缴够学费后成功率提高了不少。经典之外对我影响较大的有: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齐邦媛的巨流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77#
发表于 2013-2-17 12: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3-2-12 23:28 | 只看该作者
mark 一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3-2-12 23:28 | 只看该作者
mark 一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3-2-12 23:28 | 只看该作者
mark 一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3-2-12 18:03 | 只看该作者
屌丝不读书…
唯一看的,就三国演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3-2-12 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7# 兰花匠

兄客气,交流共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3-2-12 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兰花匠

孟 子 实 在 是 好 文 章,与 庄 子 向 被 奉 为 先 秦 散 文 双 璧。不 过 孟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2-12 17:29



韩非的文章我也很喜欢,不过法家其他人,如慎道,申不害的文章大都失传,只能在史书传记中见到零星.可见,道固然重要,文亦不可缺少.
王孙兄博学,自叹不如,哈哈
我很喜欢古文,一直都在读,不过是当做一个爱好,说的不专业之处,兄一笑而过
最近在读唐宋八大家的文选,牛宝彤选注,1984年,甘肃人民出版社,看着很有感觉,以后有疑问的地方还要请教,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3-2-12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5# 兰花匠

孟 子 实 在 是 好 文 章,与 庄 子 向 被 奉 为 先 秦 散 文 双 璧。不 过 孟子 的 思 想 还 是 非 常 重 要 的,对 后 世 影 响 很 深 远,而 且 有 一 定 的 民 本 思 想 ,比 如 “ 诛 一 夫”, 这 个 就 为 明 太 祖 深 恶 痛 绝,而 万 世 一 系 的 日 本 也 因 其 与 本 土 思 想 不 合 而 厌 恶 孟 子,而 且 这 种 思 想 恐 怕 也 是 中 国 最 终 从 贵 族 社 会 走 向 平 民 社 会 的 一 个 思 想 依 据。另外,孟 子 的 为 人 也 很 有 意 思 ,有 股  英 气 和  侠 气,和 孔 子 的 含 蓄 敦 厚 完 全 不同,小 程 把 孔 孟 二 人 分 别 比 为 玉 和 水 晶,一 个 内 敛 温 文 ,一 个 英 气 而 有 芒 刺,这 种 性 格 虽 然 会 伤 人 但 还 是 很 可 爱 的。另,法 家 的 韩 非 子 那 可 是 精 彩 绝 伦 的 好 文 章。

明 人 《 日 本 考 》 记 录 了 日 本 人 于 四 书 中 唯 恶 孟 子 的 史 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3-2-12 17:07 | 只看该作者
兄 客 气,共 勉



庄 子 的 流 行 其 实 主 要 就 是 靠 其 无 匹 的 才 气,而 论 到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2-12 16:41



    兄高见 ,先秦诸子中闻诸于世者多以文名家,例如庄子,孟子.庄子其文辞采华美,想象诡谲,孟子文章善用排比,气势非凡,其实思想反不足观.而如法墨诸家,其文不如庄孟,虽思想过之,却多不传.不知是否看作中国古代散文流传的一个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3-2-12 16:41 | 只看该作者
嗯,经书看的比较少,法华经没有读完,金刚经还有坛经读过几遍,最爱的还是南华经,以为庄子代 ...
兰花匠 发表于 2013-2-12 16:14


兄 客 气,共 勉



庄 子 的 流 行 其 实 主 要 就 是 靠 其 无 匹 的 才 气,而 论 到 思 想 上 的 高度,其 实 不 甚 足 观,若 没 有 这 样 精 彩 的 文 章,恐 怕 其 书 不 传。道 教 系 统 在 思 想 上 大 为 两 系,一 为 黄 老,一 为 易 庄。而 庄 子 在 道  教 系 统 内 部 也 多遭 批 评,比 如 奉 五 斗 米 道 的 王 羲 之 ,对 老 子 对 佛 理 都 尊 崇,但 批 评 庄 子“殊 诞 漫 如 下 言”。而 近 代 道 祖 陈 撄 宁 则 更 是 认 为 庄 子 之 所 以 能 流  传 千 年 不 朽,就 是 靠 的 文 章。




孔 子 说 “言 之 无 文 ,行 而 不 远。晋 为 伯,郑 入 陈,非 文 辞 不 为 功。慎 辞也”,庄 子 可 算 这 话 的 最 好 案 例 和 注 解,只 要 文 章 好,千 秋 永 不 朽,单 靠 华 丽 的 文 字 和 奇 异 的 故 事 就 能 被 人 千 古 传 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2-12 16:38 | 只看该作者
嗯,经书看的比较少,法华经没有读完,金刚经还有坛经读过几遍,最爱的还是南华经,以为庄子代 ...
兰花匠 发表于 2013-2-12 16:14

兄客气,共勉


庄子的流行其实主要就是靠其无匹的才气,而论到思 想 上的高度,其实不甚足观,若没有这样精彩的文章,恐怕其书不传。道 教 系 统 在思想上大为两系,一为黄老,一为易庄。而庄子在道 教 系 统内部也多糟批 评,比如奉 五 斗 米 道 的王羲之,对老 子 对 佛 理都 尊崇,但批评庄子“殊诞漫如下言”。而近 代 道 祖 陈撄宁则更是认为庄子之所以能流 传 千 年 不 朽,就是靠的文章。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庄子可算这话的最好 案 例和注解,只要文章好,千 秋 永 不 朽,单靠华 丽 的文字和奇异的故事就能被人千古传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3-2-12 16:36 | 只看该作者
嗯,经书看的比较少,法华经没有读完,金刚经还有坛经读过几遍,最爱的还是南华经,以为庄子代 ...
兰花匠 发表于 2013-2-12 16:14


兄客气,共勉

庄子的流行其实主要就是靠其无匹的才气,而论到思想上的高度,其实不甚足观,若没有这样精彩的文章,恐怕其书不传。道教系统在思想上大为两系,一为黄老,一为易庄。而庄子在道教系统内部也多糟批评,比如奉五斗米道的王羲之,对老子对佛理都尊崇,但批评庄子“殊诞漫如下言”。而近代道祖陈撄宁则更是认为庄子之所以能流传千年不朽,就是靠的文章。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庄子可算这话的最好案例和注解,只要文章好,千秋永不朽,单靠华丽的文字和奇异的故事就能被人千古传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2-12 16:3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回复觉得自己真是没文化,正在恶补各类官场小说的低调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3-2-12 16:14 | 只看该作者
庄子文采华赡,想象恣肆汪洋,历代皆推为至文,金圣叹更将其评为第一才子书。华严法华等姑不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2-12 15:35



嗯,经书看的比较少,法华经没有读完,金刚经还有坛经读过几遍,最爱的还是南华经,以为庄子代表了古文的想象力
刚刚入坛的,看了一些帖子,坛子水很深啊,我很喜欢用钢笔,手头上只有一支duke和一支毕加索,对他们的了解也很有限,
你很博学,以后要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3-2-12 15: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喜欢古文的话,道家佛家的经书都可看得,确实它们对于古文的影响很大,像华严经以及道家的南华经 ...
兰花匠 发表于 2013-2-12 15:17


庄子文采华赡,想象恣肆汪洋,历代皆推为至文,金圣叹更将其评为第一才子书。华严法华等姑不论,楞严经则因其文章太过精彩,纯然不似译文有隔,此点甚至被人作为质疑其为伪经的一个理由,由此也可见其绝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3-2-12 15:17 | 只看该作者
没看过这书,刚才看了一下简介,感觉结构和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好像,甚至就像是脱胎而来(顺带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1-17 15:59



    如果喜欢古文的话,道家佛家的经书都可看得,确实它们对于古文的影响很大,像华严经以及道家的南华经,文字都很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3-2-10 20:28 | 只看该作者
看楼上有看《易经》,儒学,南怀瑾,佛学的,真不错,我比较喜欢《道德经》,不多解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3-2-8 11:11 | 只看该作者
芥川的杜子春是改自唐传奇杜子春(芥川的发挥已经把那个故事在精神上彻底脱胎换骨,变成了另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2-8 11:03



    芥川作品不少,有些也取材自佛經,如:蜘蛛絲

個人較欣賞明治、大正、昭和初期的日本文學,因為他們不僅精通漢學,對俄國文學也多有研究,再經過大和民族特有的消化後寫出來的作品十分經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3-2-8 11:03 | 只看该作者
借用佛經的文學作品本就不少,看看芥川龍之介的作品
毘沙門天 发表于 2013-2-8 10:46


芥川的杜子春是改自唐传奇杜子春(芥川的发挥已经把那个故事在精神上彻底脱胎换骨,变成了另一个故事),唐传奇杜子春是道教修行背景,但其母题实际是来自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印度故事烈士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3-2-8 1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长知识了,难道说这作者有“借鉴”嫌疑么?
迈巴赫62 发表于 2013-1-17 17:51



    借用佛經的文學作品本就不少,看看芥川龍之介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25 15:25 , Processed in 0.157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