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06|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介绍一下145配套的C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5-3 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队好像是万宝龙公司的,这个版本也不是名版。下面是关于两首曲子的介绍,选自《音乐圣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64#
发表于 2008-8-8 16:24 | 只看该作者
汗,LZ爱好广泛
63#
发表于 2008-7-30 12:0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音乐我是沙漠汉``东西南北都找不到 ` 更别说能看见门的门外汉了` 不过还是要培养一下高压情趣的`
62#
发表于 2008-7-30 12:03 | 只看该作者
大学很多导师要求看英文原版 主要还是翻译的问题`
61#
发表于 2008-7-29 22:44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贝多芬第五的人不少啊,强烈推荐一下这个版本,实在是太好玩了。

http://hk.youtube.com/watch?v=yftk_cnbwKQ

Glenn Gould plays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60#
发表于 2008-7-29 20:56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科學不說, 沒讀過. 但中國在社會科學方面翻譯的著作水準已經很不錯了. 比上也許不足, 比下有餘了. 有些地方的中文翻譯本. 看了會讓人想死.

學術界的主流語言確實就是英文. 不用英文的話, 打開不了那道門. 這倒不是指在研究本身的價值上. 而是在於學術界的交流上. 任何成果, 如果沒有用英文發表. 在國際學術界上就近乎於不存在. 別人也無從知道. 當然, 別人不知道的研究成果是否就等於沒有價值, 這點倒是很難斷定.  另方面, 正是因為所有的主流成果都是用英文發表. 如果不懂英文,  那麼在吸收這些成果上就會有很大的困難.  

音樂我是很外行的, 鋼琴協奏曲, 聽再多, 怎麼樣都是還覺得柴可夫斯基一號最好.
59#
发表于 2008-7-29 20:4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贝多芬第五的人不少啊,强烈推荐一下这个版本,实在是太好玩了。

http://hk.youtube.com/watch?v=yftk_cnbwKQ

Glenn Gould plays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58#
发表于 2008-7-29 17:1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猫版不要把英文作为论坛的官方语言。
57#
发表于 2008-7-29 1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ouxj 于 2008-7-29 16:58 发表

搞水稻的呢?


一样,放弃中文吧。


PS,喜欢贝多芬第五的人不少啊,强烈推荐一下这个版本,实在是太好玩了。

http://hk.youtube.com/watch?v=yftk_cnbwKQ

Glenn Gould plays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56#
发表于 2008-7-29 17:12 | 只看该作者
猫版真厉害。来到这个论坛发现高手云集,日后要多多学习。
55#
发表于 2008-7-29 1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韦伯猫 于 2008-7-29 15:08 发表
首先要说的是,除非你是搞古汉语和中国历史的,不然你搞任何科研,必须要忘记中文。中文是一切科研的最大的阻碍。我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好歹也是学术界混的。谁能早日理解我这句话,才有可能开始在学术上进行攀登。搞 ...

搞水稻的呢?
54#
发表于 2008-7-29 15: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5-5 14:16 发表
法国组曲我还是最喜欢加里洛夫的,这套组曲是巴赫给他第二任妻子的,非常浪漫。古尔德的似乎缺少了浪漫。


我也超爱这个版本。法国组曲全曲不难,也就是业余6级的水平。和莫扎特奏鸣曲类似的难度。古尔德的莫扎特奏鸣曲也就是只能听着玩不能当真,哈哈。
53#
发表于 2008-7-29 15: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7-29 10:55 发表
从理论上讲这里没有,你去音响店看看吧。


难道小提琴之神称不上音乐家吗,貌似龙的音乐家系列里还有卡拉扬
52#
发表于 2008-7-29 15:0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要说的是,除非你是搞古汉语和中国历史的,不然你搞任何科研,必须要忘记中文。中文是一切科研的最大的阻碍。我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好歹也是学术界混的。谁能早日理解我这句话,才有可能开始在学术上进行攀登。搞学术,只需要英文!当然你要会德语啥的也有帮助,不过只要一种的话,就是英文。
所谓的万宝龙爱乐乐团,主要都是年轻人,素质不高,也不差。那个肖邦两首协奏曲的录音,中等水平吧,绝对不差,但是更好的版本多了去了。不过有一点是这个录音的录音素质还是很高的。有些时候我用它作为测试碟。

有一种说法是大家听古典音乐都从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开始,然后一批人往前走走向了巴赫和莫扎特,一批人往后走走向了马勒和肖斯塔科维奇。
猫猫我是往后走到瓦格纳后最后一步挣扎到马勒后,大约听了3年马勒后,彻底回归巴赫和莫扎特了,哈哈哈。
一边看一边在写这个回复。喜欢鲁宾斯坦的肖邦,倒不是因为他的高贵,而是因为他的干净。我还是属于坚持那种should play Chopin like Mozart的人。当然我play Mozart 还是like Mozart,我就喜欢干净。刚才和几个兄弟在听Gould的partitas,实在是,百听不厌,尤其是他演绎的partita no 2.
我的心里没有什么神,但Glenn Gould可以算是一个。
米开朗基里的13度的超级大手有时候实在是听起来感觉嫉妒。基本上也不太听,但是对他演绎的贝多芬第三协奏曲,实在是难以忘怀。
多年前不太喜欢的希夫的巴赫、海布勒的莫扎特,现在则成为另一种最爱了。
看到这里发现我在36楼曾经回过贴。。。。
51#
发表于 2008-7-29 14: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头笔 于 2008-5-4 14:28 发表
现代都是速食主义。
先是过度发掘天才,然后模式化天才,结果把一个个好好的都弄成熟练工了。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波兹曼
50#
发表于 2008-7-29 1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7-29 10:56 发表
肖邦只有两首协奏曲,每首有三个乐章。
哦,学习了。那cd中的第二首好像叫天国的阶梯协奏曲吧,好像只有两个乐章。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alfes 于 2008-7-28 20:45 发表
肖邦的协奏曲不多吧。cd上的那6首都很不错。最爱肖邦的舞曲和第五练习曲。
还有,弱弱地问下:练习曲一般不是用来练习,熟悉音律跟考试的么?
肖邦只有两首协奏曲,每首有三个乐章。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ara 于 2008-7-29 10:49 发表
有没有帕格尼尼的,我崇拜魔鬼的颤音
从理论上讲这里没有,你去音响店看看吧。
47#
发表于 2008-7-29 10:49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帕格尼尼的,我崇拜魔鬼的颤音
46#
发表于 2008-7-29 09:34 | 只看该作者
肖邦的曲子,最好的诠释者,我认为还是鲁宾斯坦。
最喜欢的曲子呢,就是幻想即兴曲。中间一段纾缓的旋律,简单唯美。

[ 本帖最后由 houxj 于 2008-7-29 09:36 编辑 ]
45#
发表于 2008-7-28 20:45 | 只看该作者
肖邦的协奏曲不多吧。cd上的那6首都很不错。最爱肖邦的舞曲和第五练习曲。
还有,弱弱地问下:练习曲一般不是用来练习,熟悉音律跟考试的么?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9-18 13:03 , Processed in 0.4038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