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00|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终于发现M150的重大隐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5#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前天去酒家订饭,改菜单时随手到西装口袋里拿小鸟,不抓则已,一抓一身冷汗,只有笔帽,没有笔杆!!!!</p><p>赶紧看看衣服,还好,没有变色,再往口袋里面一摸,总算抓到了笔尖。</p><p>仔细检查后发现口袋里也没有墨水,只是手上有了。</p><p>原因分析:笔帽螺纹有好几圈,但实际试验下来全部笔帽拧紧,只有一圈多一点点,很可能会导致笔帽与笔杆分离。</p><p>在此请教其他朋友,你们的M800,600,400全部拧紧笔帽是几圈,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p><p>另一个问题是笔杆容易起静电,吸附纤维。做磨擦起电演示效果一定不错。</p><p>&nbsp;</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32#
发表于 2006-2-13 21:0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zfgs</i>在2006-2-13 16:15:35的发言:</b><br/><p>看来猫兄这两天又查了一些资料过来。</p><p>果然够专业。不服不行。</p></div><p>没查资料,我只是记得有这回事。不然我就会写得很具体是什么年代什么事情。</p>
31#
发表于 2006-2-13 20:39 | 只看该作者
牛人多啊!呵呵,还真没研究过这样的问题。
30#
发表于 2006-2-13 16:15 | 只看该作者
<p>看来猫兄这两天又查了一些资料过来。</p><p>果然够专业。不服不行。</p>
29#
发表于 2006-2-13 12:20 | 只看该作者
<p>比较了一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M400&nbsp; &nbsp;&nbsp;M600&nbsp; &nbsp;&nbsp;duofold international<br/>几个罗纹复合&nbsp; 4&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4&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3<br/>拧出所需角度&nbsp; 略小于360度 略小于360度&nbsp; &nbsp;&nbsp;略小于720度</p><p>说一个故事。</p><p>以前钢笔都是很多的罗纹,拧开不方便。后来pelikan出了一个专利,应该也就是现在这样的,可以在很少的圈数里拧出笔帽,一直也是pelikan拧帽的一个卖点所在。</p><p>个人以为,其实都是罗纹,4个罗纹缠绕,那么理论最大空行程就是90度。3个罗纹缠绕,理论最大空行程就是120度。</p><p>这样pelikan的笔帽最多只要360+90度,最少只要360度,就可以完全拧紧笔帽</p><p>parker的duofold,则是最大空行程120度,那样就要转2圈到2又1/3圈才能拧紧。</p><p>使用上来看,比较一下就知道,pelikan 只需要一个动作就可以出笔,parker则需要2个动作。</p><p>哪个更好,当然看喜好,因为再怎么说,无非就是罗纹嘛。</p><p>其实稍微拧得紧一些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紧的程度只要自己不会松开就成。一般来说任何笔如果拧得很松,那早晚都会脱开来的。</p>
28#
发表于 2006-2-13 12:01 | 只看该作者
万宝龙146的螺纹有七圈,应该要比M400旋的紧多了。
27#
发表于 2006-2-13 11:4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uyxs</i>在2006-2-10 15:30:51的发言:</b><br/>小鸟的螺纹送,小查的紧……随身我带小查</div><p>我的查污染了我两件衬衣,呵呵.关键是你拧得紧不紧.我以前怕裂,都没敢用力.</p>
26#
发表于 2006-2-12 00:38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螺纹的圈数多一两圈会比较好。
25#
发表于 2006-2-11 23:3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韦伯猫</i>在2006-2-11 17:42:04的发言:</b><br/>旋帽的笔都这样</div><p>还是有点区别的。比如和豆腐比。 </p><p>我有过几次经历:豆腐的笔帽也会松,但由于豆腐的螺纹较M400多,一般不会和笔身分开(还有几圈在套着),而M400很多时候在发现松的时候往往笔帽和笔身已经完全分开了,这时候如果是在包里或口袋里就不是太妙了。个人认为螺纹的圈数太少应该算是M400的缺点之一。不知道pelikan的其它型号如600、800会不会好点? </p><p>说实话M400的上墨和书写手感我还是非常喜欢的!特别是书写的手感——不会形容了……。 </p><p>要是说的不对还请猫兄多多指教。</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1 23:41:37编辑过]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3:51 | 只看该作者
<p>回头发个电邮给百利金要求老外改进</p><p>等买了800考虑搞个笔套,150就算了,反正以日常使用为主</p>
23#
发表于 2006-2-11 12:4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q996</i>在2006-2-11 8:49:01的发言:</b> <p>说的极是,我现在就是拧到头后再多拧一点,效果比较好</p></div><p>这样的结果就是:笔身和笔帽结合处的擦痕更明显。(特别是单色笔身的)</p>
22#
发表于 2006-2-11 12:0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92157955</i>在2006-2-10 15:47:11的发言:</b><br/>恩恩,男人都喜欢紧的。</div><p>同感。</p>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08:4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Jun</i>在2006-2-10 19:59:26的发言:</b><br/><p>拧紧一点就是</p></div><p>说的极是,我现在就是拧到头后再多拧一点,效果比较好</p>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08:47 | 只看该作者
就这点不爽快,M150是用来写的,不是用来收藏的,为这个还要买个笔套,没意思
19#
发表于 2006-2-10 19:59 | 只看该作者
<p>拧紧一点就是</p>
18#
发表于 2006-2-10 16:0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uyxs</i>在2006-2-10 15:29:05的发言:</b><br/>小鸟的螺纹送,小查的紧……随身我带小查</div><p>&nbsp; 让小鸟头插多了肯定要松。在外用紧的,在家还是继续用松的 ,哈哈</p>[em01]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15:5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韦伯猫</i>在2006-2-10 13:24:15的发言:</b><br/><p>所有品牌拧帽都是这样设计的,有的是3个罗纹,有的是4个罗纹。拧帽子的时候,虽然不用上得很紧,但是兄弟们,也不能太松了阿。</p><p>不管怎么说,拧帽的都比插帽的安全</p></div><p>再加一圈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安全用笔是第一位的 </p><p>4个罗纹只有一圈有效,也是有点那个了</p>
16#
发表于 2006-2-10 15:47 | 只看该作者
恩恩,男人都喜欢紧的。
15#
发表于 2006-2-10 15:30 | 只看该作者
小鸟的螺纹送,小查的紧……随身我带小查
14#
发表于 2006-2-10 15:29 | 只看该作者
小鸟的螺纹送,小查的紧……随身我带小查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13 12:59 , Processed in 0.14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