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39|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来派克早就不自己生产笔尖了, 都是代工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4 2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penroom.co.uk/Fountain_Pens.aspx


从这篇文章里的这一段可以看出:

The Lack of Competition among Nib Manufacturers
According to my knowledge, there is only one manufacturer left in Europe that produces fountain pen nibs for Europe and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I exclude the Far-East countries, except for Japan, where I know that the skill in making fountain pen nibs is perhaps higher that what we have left in Europe. To get back to the point, the lack of competition in this industry has stifled the need for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is is the result: almost all nibs are produced by Peter Bock AG, a venerable 70 years old company located in Heidelberg, Germany.  Even Parker (the pen company obviously) has stopped making its own nibs, though, I believe Waterman still produces its own nibs in the USA (must check though).  So far as I know, all of the fine fountain pen manufacturers located in Italy,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SA, and of course the UK, use nibs produced by the Bock company.
That said, we still have Leonardt of Highley, Bridgnorth, that produces some steel nibs for low cost fountain pens, as well as acting as an OEM steel nib supplier for other pen manufacturers.

怪不得,派克的现在世纪的笔尖,和以前的感觉有那么大差别,不过我觉得现在世纪的M尖的风格却是和百利金M风格庭接近的,并不是说手感,而是写出来都像细的意大利笔尖风格一样。

同时作者也指出来,日本的笔尖生产水平在他看来要高于欧洲的水平。

[ 本帖最后由 多福 于 2009-6-4 23:46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9#
发表于 2009-6-20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的帖子

汽车发动机和笔的活塞可否类比,我不清楚。
如果说笔好,我愿意从笔尖等角度想。
28#
发表于 2009-6-20 13:43 | 只看该作者
1米9几
27#
发表于 2009-6-20 13:10 | 只看该作者
“To get back to the point,”感觉好像有点生硬,跟上一句连接不自然。
26#
发表于 2009-6-20 13:03 | 只看该作者
“ where I know that the skill in making fountain pen nibs is perhaps higher that what we have left in Europe. ”
是自己打上去的还是copy的?第二个that似乎应该为than。
“has stifled the need for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作者喜欢用从句,语气又随口语化,既然能用到differentiation,感觉作者如果不是做学问的,那可能70%的可能是中国人。

仅仅猜测啊。。。
25#
发表于 2009-6-20 12:24 | 只看该作者
坛里的笔友人才真多啊,学习了!!
24#
发表于 2009-6-20 11: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ddhamio 于 2009-6-20 08:45 发表
我想起那个说龙鸟活塞技术多牛逼的帖子了。巴基斯坦也能生产,哈哈。
代工就代工,也没什么证据证明不好啊


能生产和能生产得好是两回事。法拉利老说自己的发动机多牛逼,发动机奇瑞也能生产。
23#
发表于 2009-6-20 08:45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起那个说龙鸟活塞技术多牛逼的帖子了。巴基斯坦也能生产,哈哈。
代工就代工,也没什么证据证明不好啊
22#
发表于 2009-6-16 12:31 | 只看该作者
DUOFOLD笔尖一直是英国在做,这一点毫无疑问的,刚托在Ireland的同学打听完
21#
发表于 2009-6-16 11:3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给英雄代工一下,呵呵
20#
发表于 2009-6-13 18: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xchina 于 2009-6-13 18:15 发表



呵呵Bobocat兄,好久不见,问候!


感謝fxchina兄的問候. 最近是比較忙些. 較少上來. 借這個機會也向您問好.
19#
发表于 2009-6-13 18: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bocat_ 于 2009-6-13 09:12 发表
伯明翰筆屋是個著名的鋼筆同好機構, 但是這篇文章寫的實在是......我認同fxchina的評語. 這文章的資料正確性待考.

只講一點: 我會很意外如果現在的水人有法子在美國生產他們自己的筆尖.  因為美國水人老早就已經 ...



呵呵Bobocat兄,好久不见,问候!
18#
发表于 2009-6-13 09:26 | 只看该作者
让双B把全系发动机的制造全委托给代工厂?不可想象....
钢笔又不像大飞机的生产,可以转包到全球的....知道的百利金有代工厂笔尖,从数量上说也是EN标的远远少于PF的原厂标...
不是说不信LZ的考证,而是替派克担心,倘若是真的,恐怕这个牌子也不会太长久,起码不会有51、75的辉煌了...
17#
发表于 2009-6-13 09:12 | 只看该作者
伯明翰筆屋是個著名的鋼筆同好機構, 但是這篇文章寫的實在是......我認同fxchina的評語. 這文章的資料正確性待考.

只講一點: 我會很意外如果現在的水人有法子在美國生產他們自己的筆尖.  因為美國水人老早就已經玩完了.

現代的自製筆尖的歐洲筆廠是比較少了. 不過還沒有淪落到被Bock全包的地步.  派克及水人的官方說法是 (根據他們的法國高層),  他們自造所有的筆尖.

[ 本帖最后由 Bobocat_ 于 2009-6-13 09:15 编辑 ]
16#
发表于 2009-6-7 10:1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祝福我现在,正在考场中考试的弟弟,三郎,妹妹,刘遥。祝你们,考出满意的人生答卷。
15#
发表于 2009-6-7 10:12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I won't be here until tomorrow?
14#
发表于 2009-6-6 23: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ang.zheng 于 2009-6-5 08:24 发表


国人翻译的时候一般用:I will be here tomorrow.
但实际上老外多用I am not h ...


我怎没发现英国人有愿意这么用的?别的国家的老外么?
13#
发表于 2009-6-6 23:26 | 只看该作者
搬个板凳看热闹。
又成英语教学贴了
12#
发表于 2009-6-6 21:03 | 只看该作者
我晕啊~看来玩笔的都是高素质啊。还好我能看懂。
11#
发表于 2009-6-5 08: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nlycat0 于 2009-6-5 08:03 发表
what we have left 含有深深的败家的含义啊

哈哈,的确是这个意思,其实作者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心情很沉重.
用双重否定表肯定是一个非常习惯的用法.比如说要表示"我明天到这边来."
国人翻译的时候一般用:I will be here tomorrow.
但实际上老外多用I am not here until tomorrow.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9 11:32 , Processed in 0.149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