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洗心堂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调的奢华----------徜徉在唐宋的风华里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5-27 12:26 | 只看该作者
去日本看汉家文化。就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其实也是文死谏、武死战的为人臣者死忠精神在特定环境下的极致发展。日本人确实遗留了更多的古风,虽然这些古风中有一部分未必使我赞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潇湘子


你查一下箫与尺八,羌笛以及南箫之间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5-27 22:10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5-28 1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潇湘子


你查一下箫与尺八,羌笛以及南箫之间的关系。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1-5-27 16:08



    跟着毛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5-28 11:54 | 只看该作者
那美女穿的可是騎士皮衣?穿皮衣吹古蕭很有意思(樓上朋友說是尺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5-28 15: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   穿过时空与历史对饮!     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5-28 16:17 | 只看该作者
古雅啊!这种喝茶的方式自宋以后就很少见到了。明代以后的瀹饮跟这个差别太大了。
最喜欢那个兔毫盏。要不是我实在没钱,就喊定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5-28 16:53 | 只看该作者
除了围观还是围观!
拾玖號人 发表于 2011-5-27 08:53

围观围观
zorrol 发表于 2011-5-27 09:35


这么多人召唤,都不好意思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5-28 16:55 | 只看该作者
往上再追一些年月,茶是和葱姜一起煮了喝的……
其实咱们都习惯了现在的喝法,抹茶也试过,不喜欢那种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5-28 18:0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茶一贯是物质的,日常的,一直到今天,谁叫咱地大物博呢,茶在乎茶,喝茶就是喝味道;而从九世纪始,茶在日本一贯是精神的,郑重其事的,形式化的,茶不在茶,喝茶就是玩情调。

点茶虽然起源于我国北宋,但东去日本后的,发展出的内容和形式,显然已远离了我国的饮茶传统,在茶会上欣赏唐物就是日本早期茶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唐物的欣赏和追逐,日本人在我国元末明初达到了最高潮,这似乎是日本的传统。而盛唐文士的茶会上,捣茗,饮茶,吟诗,弹琴,垂钓,观鱼,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绝无象日本人那样在茶会上膜拜唐物的。所以,我只能把堂主们的茶会理解为对日本的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致意,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5-28 18:0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茶一贯是物质的,日常的,一直到今天,谁叫咱地大物博呢,茶在乎茶,喝茶就是喝味道;而从九世纪始,茶在日本一贯是精神的,郑重其事的,形式化的,茶不在茶,喝茶就是玩情调。

点茶虽然起源于我国北宋,但东去日本后的,发展出的内容和形式,显然已远离了我国的饮茶传统,在茶会上欣赏唐物就是日本早期茶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唐物的欣赏和追逐,日本人在我国元末明初达到了最高潮,这似乎是日本的传统。而盛唐文士的茶会上,捣茗,饮茶,吟诗,弹琴,垂钓,观鱼,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绝无象日本人那样在茶会上膜拜唐物的。所以,我只能把堂主们的茶会理解为对日本的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致意,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5-28 18:01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茶一贯是物质的,日常的,一直到今天,谁叫咱地大物博呢,茶在乎茶,喝茶就是喝味道;而从九世纪始,茶在日本一贯是精神的,郑重其事的,形式化的,茶不在茶,喝茶就是玩情调。

点茶虽然起源于我国北宋,但东去日本后的,发展出的内容和形式,显然已远离了我国的饮茶传统,在茶会上欣赏唐物就是日本早期茶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唐物的欣赏和追逐,日本人在我国元末明初达到了最高潮,这似乎是日本的传统。而盛唐文士的茶会上,捣茗,饮茶,吟诗,弹琴,垂钓,观鱼,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绝无象日本人那样在茶会上膜拜唐物的。所以,我只能把堂主们的茶会理解为对日本的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致意,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5-28 18:01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茶一贯是物质的,日常的,一直到今天,谁叫咱地大物博呢,茶在乎茶,喝茶就是喝味道;而从九世纪始,茶在日本一贯是精神的,郑重其事的,形式化的,茶不在茶,喝茶就是玩情调。

点茶虽然起源于我国北宋,但东去日本后的,发展出的内容和形式,显然已远离了我国的饮茶传统,在茶会上欣赏唐物就是日本早期茶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唐物的欣赏和追逐,日本人在我国元末明初达到了最高潮,这似乎是日本的传统。而盛唐文士的茶会上,捣茗,饮茶,吟诗,弹琴,垂钓,观鱼,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绝无象日本人那样在茶会上膜拜唐物的。所以,我只能把堂主们的茶会理解为对日本的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致意,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5-28 18:02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茶一贯是物质的,日常的,一直到今天,谁叫咱地大物博呢,茶在乎茶,喝茶就是喝味道;而从九世纪始,茶在日本一贯是精神的,郑重其事的,形式化的,茶不在茶,喝茶就是玩情调。

点茶虽然起源于我国北宋,但东去日本后的,发展出的内容和形式,显然已远离了我国的饮茶传统,在茶会上欣赏唐物就是日本早期茶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唐物的欣赏和追逐,日本人在我国元末明初达到了最高潮,这似乎是日本的传统。而盛唐文士的茶会上,捣茗,饮茶,吟诗,弹琴,垂钓,观鱼,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绝无象日本人那样在茶会上膜拜唐物的。所以,我只能把堂主们的茶会理解为对日本的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致意,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1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dichotomy


    你错了。

我没有穿越过唐宋时代,你也未曾经历过日本南北朝的茶会。

所以,一切的断言性的判断俱属浮云-------------关于华日间对待茶的态度仅物质和精神的区分描述更是无聊。

仿佛叫嚣“茶禅一味”的便是国人,既不懂茶又不懂禅的茶商尤喜此类野狐禅作宣传。

精神,境界或者意境发自于人的内心和思想。在物质匮乏的古代兴奋剂缺乏的时代用点茶水,在后世很多思想者艺术家诗人用大麻、鸦片、安非他命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神话后者不可以。退一步看茶可以是一位药剂,更大程度是道具而已。

在不久前关于茶水的文字里我有说过,过了见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茶不过加了热水的树叶而已。人不必拜物,尤其自己造了物再神话它,然后再去拜拜。

中国人,用中华物宝,饮绿茶再正常不过的稽古雅事----------何须拘泥于别人或者古人的俗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5-28 20:3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所有人都无法穿越回他出生的那一天。所以,人对历史的知识,认知,判断,解释,都并不来源于他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来源于历史记载或口口相传。对日本茶道的阐释,大致有一个被日本本国和全世界公认了的理解模式,大家可以去回顾其保留下来的茶道仪式,也可以去回顾自嵯峨天皇以来的日本历史包括茶道史。可以同意,当然,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至于日本国对唐物的"拜物",那是已经发生了的被记载下来历史;中国人的"拜物",在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在宋人轻唐人法书而狂追东晋书家的传统中,已经一览无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5-28 20:58 | 只看该作者
抹茶似乎不太合中國人口味,不過對健康似乎頗有助益,之前也買了抹茶粉來泡,不過那味道真的是有點難以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21:22 | 只看该作者
前文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稽古---------是对中华古文化的一种礼赞,和致敬。和东洋那套没任何关系---------即便全世界的人要把它们硬扯一块;请记住,这里有一小撮中国人会说不答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5-28 22:18 | 只看该作者
前文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稽古---------是对中华古文化的一种礼赞,和致敬。和东洋那套没任何关系--------- ...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1-5-28 21:22



    顶一个

话说回来这个茶还真是不喜欢, 真的就跟那个著名牌子的冰激凌和另一家咖啡店里抹茶口味的饮品吃剩下的那个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5-29 0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hk 于 2011-5-29 00:24 编辑

呵呵

太严肃了

我就觉得很好玩

中国人
在上海
用中国碗
煮上海水
喝日本茶


谈不上对日本的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致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14 23:02 , Processed in 0.142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