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skytsu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王孙兄一说《奥义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2-31 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再请教王孙兄,在读心经和金刚经时发现一个问题,一直不解:
心经 上说:三世诸佛 ...
doubleu2005 发表于 2011-12-31 22:54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个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智。究竟有没有办法得到佛智,成佛?兄是这个问题吧。

佛教是空王,世界上否定的最彻底的思想。比如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也是否定的很彻底,认为感知到的都是被要你这样感知的幻相,非真实。同样的,还有后来的“缸中之脑”。但是,虽然感知到的世界不真实,毕竟还存在了受骗的世人及缸中之脑这样的主体,还有背后的大欺骗者或邪恶万能科学家这样的客体,有主客之分,并且主体客体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主体感知到的是虚幻不实的。同样的,庄周梦蝶也有我或蝴蝶究竟孰为主体的判断。

但是,佛教连主客之分都彻底超越了,这些也全都不真实,是幻相。

这样,就好理解了。实际上,兄引的金刚经文的后面那段从“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开始的话就是最好的回答,尤其是那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释尊所说,如果从理相上看,全部都是戏论,概念,只是概念而已,“名一切法”。从理相上看,佛是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空。

相分为事相与理相,或曰俗谛与真谛,前者是幻相或曰假相,后者是真相。

其实金刚经中,从前面的“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说法耶?”开始,如果从事相上说,根本就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因为如来当然得了无上正等觉,否则何以叫如来?如来当然说了法,释尊说了那么些年的法。而之所以提那样的问题,是从理相上提的

前面说过,佛教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乃是否定得最彻底的思想,不仅感知到的是幻相,甚至主体客体都是假相,那么从最彻底的理相上来说,当然全部都是幻相,譬如大梦一场,而且,这个大梦还非一般大梦,一般梦还有个主体在那做梦,这里的大梦甚至连发梦的主体都不是真实的。那么,当然有资格问,得正等觉了吗?有说法吗?

从事相上来讲,则佛陀得正等觉并说法四十五年,佛教还留存到现在。但是从理相上来讲,一切都是幻相,有佛说法吗?有无上正等觉吗?甚至有佛吗?

因缘都是共生的,有众生,就有区别于众生得了道的佛,都是共生共对依存存在的,有共生面,有对立面。没有觉悟者来看,长短大小有无都是相对的,但是觉悟者来看,无长也无短无大也无小无有也无无这些相对的感念,全部都是幻相而已。如果真成了佛,譬如梦醒,则一切虚幻不实的假相都不存在了,没有没有觉悟的众生,何来觉悟了的佛,没有了世间法,又何来对面的超脱了的无上正等觉?觉悟的对立面无明消除了,那么觉悟也不复存在。在众生看来,释尊是佛,觉悟了,那是因为众生尚未觉悟。但是释尊本身已经觉悟,消除无明,则在理相上来看,释尊不存在觉不觉悟,也不存佛与非佛。

因此,从事相或俗谛上看,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毕竟有人成佛,并且说法那么多年。
但从理相或真谛上看,有法吗?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有佛吗?说过法吗?这才是真空,真空还不同于一般的空,一般的空是和有相对的感念。

因此,世人来看,当然有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如来,但是在得到的释尊来看则非如此,一切皆是幻相,包括佛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是说了,则表明其未得道,燃灯佛也不会给他作授记。经文中也说得非常好---“若有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2-31 2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旧王孙

          明白了,真如醍醐灌顶,脑顶一阵麻,过年了,祝王孙兄新年快乐,敲了那么多字也不容易,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1-1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doubleu2005

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1-1 0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旧王孙


    兄堪称须菩提啊,说空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1-1 0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旧王孙


    我也问王孙兄一个问题,既然说一切皆空,那为何又有诸多名词,譬如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是为了增添神秘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1-1 0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羽暘

不敢当,大家互相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1-1 0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2-1-1 01:36 编辑
回复  旧王孙


    我也问王孙兄一个问题,既然说一切皆空,那为何又有诸多名词,譬如说佛有三十二相、 ...
羽暘 发表于 2012-1-1 01:10


相好一是福德所致,二是修行所生。前面说过,从理相上看,非空非有,其实无所谓这些虚假不实的幻相,不过红粉骷髅臭皮囊而已,但是,从事相上说,世人终究有执著心,分别心,法相庄严也有利别人起敬爱依归之义,僧团也讲究仪表。一味苦行也是被释尊所摒弃的(释尊试过苦行,认为无法得道。耆那教倒是重苦行)。

锁骨观音则是现色相之好普渡世人。

所谓八万四千法门,粗看很多东西其实与佛教无关,甚至表象上不是佛教。典型的比如佛教密宗的修法,对本尊和上师就是要起极度强烈的信仰,看似非常执著,与佛法冲突,而且修行事相上与印度外道无异,旁观者会认为是鬼神崇拜。但是此类密教法门只是通过把人的全部执著集中于一点上(比如对本尊佛),最后阶段,则也要把这一点破除,其实到了本尊法的最后阶段,有的是把之前无比崇仰并与己合一的本尊彻底打翻踩在脚下,看起来和禅宗无异了。要知道把全部执著倾投与上并与己合一的东西也要破除,这是非常强烈的破执,而且破除与己合一的本尊(之前修行时观想要把本尊的每一个细节都观想到,显得无比真实,并和自己合而为一,相当于自己的人格了),则是破除自我。又如大手印的最后阶段是无手印。所以,密宗在外人看来似乎与印度教无异,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最后一步,所以还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佛教,而不是融入本我的有神论宗教。最后也求的是涅磐寂灭,而非所谓恒常永生。最终还是符合三法印的,只不过修行事相上的方便法门而已。

所以,不过是手段而已,关键看通过此种手段达到何种目的。比如同一把刀,有人用其开荒,有人用其切瓜,有人用其杀猪,有人用其杀人。

所以,对于佛教,很多时候,还不能通过表象上来判断其是佛教还是外道,最终判断还是三法印,印即是印鉴,表明正身之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1-1 0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旧王孙


    大致懂了,拜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1-1 13:30 | 只看该作者
保存再来再慢慢学习。
自卑啊!LS的说什么偶都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12-1-2 21:06 编辑

再请教王孙兄,《奥义书》书中主要探讨宇宙本我(即梵)和个人的自我(即本质或灵魂)外,还探讨过其它诸多议题。其中之一是转生和业的观念。在《大森林奥义书》中,有讨论过 “ 因善业而成为善人,因恶业成为恶人”,这是按照业来转生。在这种因果轮回的观念在后来的佛教加以发展和演变,并且成为印欧民族的思想观念。另外,印欧民族看待历史的方式是循环的,认为时间是不断循环,生命不过是生生死死循环不止,人类文明也只是在时间里兴亡消长。人生的最高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要摆脱生死轮回。在 《奥义书》 中指出解脱之道是与與梵合一,而佛教则是涅盘寂灭。

这里似乎只有一个独特的民族与此看法截然不同,那是闪族。闪族人认为历史是直线式的,有始有终,从创世到灭世。并且不承认转生轮回,认为人只有今生和来世,没有前世之说。而且这里的来世并不是以轮回的方式来表现。来世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犹太系宗教认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要彰显和完成上主的旨意。

另外,这两者中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一个是多神论,一个是一神论。这些种种的相异之处比较起来很有意思。

愿听王孙兄对此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1-2 20:37 | 只看该作者
再请教王孙兄,《奥义书》书中主要探讨宇宙本我(即梵)和个人的自我(即本质或灵魂)外,还探讨过其它诸多议题 ...
skytsui 发表于 2012-1-2 19:42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尤其对于印度宗教,印度宗教思想非常丰富,堪称博大精深,各种哲学思想都有,并不单一。

1。不能说印欧系的宗教就是轮回与业报。

诚然,印度正统派哲学(即宗奉吠陀的婆罗门教及演变后形成的印度教)和佛教及耆那教都是主张有轮回和业报的。但是,六师之一的顺世论就是最彻底的唯物主义,不承认轮回,也不承认业报。而六师之中的散惹耶毗罗梨子派则是对轮回与业报持不可知的怀疑论态度。六师之中除了耆那教,顺世论及散惹耶毗罗梨子派的其他三家,则是承认轮回,不承认业报。

同样的,同属印欧民族的波斯民族所产生的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则没有轮回一说,和犹太系宗教的一线式倒一致,但是,改革后形成的摩尼教则引入了佛教的轮回说

2。不能说印欧系宗教就是多神教,同样,闪族系也不都是一神教

多神教一神教是从崇奉神明上来分的,但是从本体论上,则多神教的本体思想也可能会是一元论思想(典型的比如印度教),而一神教的本体论思想则可能会是二元论,比如索罗亚斯德教,是一神教,只崇奉光明神,但其本体论却是二元论的,认为有光明黑暗两神,只不过崇奉光明神,所以是一神教,但是从本体论上,却不是一神,而是二神。犹太系宗教的一神教不仅是从崇奉对象上,也是本体意义上的一神教,犹太系的宗教,无论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也承认有能力大过人类的高级智慧体存在,但认为其不是本体意义上的神,而只是半神,魔鬼,精灵之类,不是自我而生,永恒不变的本体,所以不崇拜它们。同样的,佛教虽然也承认世间有高过人类的智慧体及精神体(即外道所谓神),但却不崇拜它们,认为它们不是造就世间的永恒不变及自我而生不依因缘的实体,所以不值得崇拜,佛教的本体论是否认本体,所以,虽然佛教承认有神,但这些神全不具本体意义,只是些能力高过人类的生物,并不崇拜它们,佛教也不认为世界有本体,所以从本体论上说,佛教是无神论宗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印欧语系民族的宗教(波斯系),却不是多神教,而是一神教(从本体论上说,则是二元神教)。而闪族系宗教中除了犹太系宗教外,其他基本都是多神教,一直到穆罕默德时代,还去麦加捣毁那些多神崇拜偶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1:54 | 只看该作者
闪族系宗教中除了犹太系宗教外,其他基本都是多神教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1-2 20:37


说到犹太系宗教,就联想到充满传奇性的犹太民族。一个亡国千百年的亡国奴,竟然会复国,简直是匪疑所思的事。还有,就是从一个仅限于民族性极强烈的宗教(犹太教),竟然会演变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中,​​​​佔两席之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属亚伯拉罕诸教,两者都是从犹太教走出来的)。

另外,弗洛伊德的《摩西与一神教》所提出的论点和结论都很惊人。
小弟初读此书时,感到很震惊, 弗洛伊德提出论点和结论都是惊为天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1-2 22:15 | 只看该作者
说到犹太系宗教,就联想到充满传奇性的犹太民族。一个亡国千百年的亡国奴,竟然会复国,简直是匪疑所思的 ...
skytsui 发表于 2012-1-2 21:54


敢于对本民族宗教自挖祖坟彻下遮羞布的不止弗洛伊德一个犹太人,还有海涅,马 克 思,爱因斯坦等等。

弗洛伊德在哲学思想上倒是受以佛教徒自居的叔本华影响很深,而且其学说中的潜意识实质上相当于佛教唯识宗里居于第六识意识和第七识末那识之间的独头意识(或曰独影意识),当然,在现实学术层面上也只能探讨到这一步为止了,第七识末那识及以下都是属于宗教实证上的超验体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 旧王孙


我觉得人类都有一个无底的深渊,永无止境的追遂一切的意欲。犹如黑洞一般,不断吞噬外物。犹如野兽吃饱了这一顿,它暂时止住饥饿。可是不消一会, 它又要吃下一顿。周而复始,绝不揭止。饥饿是恶魔,吞噬了一次又一次的食物。人的意欲活动也如此。这些欲望可属物质的,可属感官的,可属身体的,甚或乎属精神的。诸如知识和智慧。不管怎么样,都是意欲的活动,都是追遂和吞噬。叔本华说: 「人生就是一个摆钟,在无聊与痛苦之间来回摇摆。」这话看似悲观,却是真言。

小弟愚见,宗教在这个"无底的深渊"发挥了作用,并且可能充盈或填补了这个深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1-3 2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我觉得人类都有一个无底的深渊,永无止境的追遂一切的意欲。犹如黑洞一般,不断吞噬外物。 ...
skytsui 发表于 2012-1-3 22:55


其实欲望这个东西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人和动物的一大区别就是,人的欲望是不知足的,动物不是。绝大多数动物吃了这一顿就不管下一顿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即可。人不同,人会不断地追求超出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的东西,永不知足,从好了来说,这是极大的驱动力,会不断地探索,从坏了来说,因为永不知足,所以欲壑永远不会填平,所以会带来痛苦,即佛家所谓“求不得苦”,这种痛苦,动物是不会有的。

古希腊先哲有言,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不渴而饮,四季交配。

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动物只在渴了时才会饮,一般只在固定季节发情交配,都是出于生存下去并传播基因的需要。而人,不渴时也会喝,还要讲究精烹细调,不止喝水,还有诸多饮料,比如酒,咖啡,茶,可可等,性交更是不必提了,不纯为延续基因,多数是为了色欲,甚至还要避孕。这些都说明人在做这些时,并不是如动物那般,只是本能性的生存和传播基因的需要,而是远超过这些基本需求,是为了享受,是不知足的欲望。

但是,正因为人有了这种不知足的欲望,才能高出动物,成为万物灵长,有了不知足的欲望,才会追求剩余产品,才会出现私有制,才能进入文明。

所以,印度教和佛教密宗的修行,虽然本质上是为了清除欲望(因为欲望正是掩蔽真知的无明的成因之一),但手段上却看起来并不禁欲,而是利用欲望这股强大的驱动力来修行,所谓以毒攻毒。因为一味的禁欲其实是不可行的,而且基本上都会产生反作用力,并且导致虚伪的产生,这些例子就太多了,反而达成副作用。实证于社会上,则那些凡是号召要建成人间天国的社会,都成了人间地狱,凡是那些要以高道德标准要求世人的社会体系,都造成了普遍道德标准的极大堕落,并且形成可耻的虚伪。太平天国不就如此么?所以,与其禁止欲望,不若面对,并利用这股强大的驱动力来达成目标。

手段其实只是达成目的的桥梁,关键在目的如何,手段其实只是一个工具,很多时候,不必忌讳。所以,佛教密宗的修行方式,虽然手段上看起来外人无法理解(当初日本的传教大师向弘法大师借阅理趣经,空海认为其境界未到而不与,理趣经里面大量交欢描写,事相上外人甚至佛门中未窥堂奥之人无法理解这是佛教),但关键在其追求目标上还是符合三法印的,所以,不是外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12-1-4 13:45 编辑

回复 35# 旧王孙

王孙兄此言真是警醒了我, 幸哉!喜之。
看待事物或思想,不应偏侧。不则,只是钻牛角尖,永远也跳不出这个坑。站在更高处思考,凉风吹弗,神清意醒,。所看的事物更清晰,更全面, 更 透澈。真是另一风景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1-4 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 skytsu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1-5 01:3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很多都东西,谢谢楼主和王孙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1-14 1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旧王孙


    这尊明王明妃是我同学在国外博物馆拍的,前一段在国家博物馆我也见过另一尊几乎一样的,这也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1-14 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这尊明王明妃是我同学在国外博物馆拍的,前一段在国家博物馆我也见过另一尊几乎一样 ...
羽暘 发表于 2012-1-14 16:40


对,这个就是密宗双身。藏密唐密其实就是一个东西,都是密宗,只不过唐密教法不完备,缺少藏密中的无上瑜伽部。

比如《理趣经》中开宗明义十七清净句皆“是菩萨位”,“何以故,一切法自性清净故”。正如一切众生皆具自性清净光明无垢的佛性,哪怕大恶之人,自性也是清净无染之佛性,只不过蒙尘染垢而已(这里也有争议,唯识就有主张有为数极少之一阐提众生佛性断绝,注定不得成佛)。所以人人皆是理即佛(指理论上可以成佛,而释尊是事即佛,即事相上已经成佛)。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一切动力追根溯源都来自性欲驱动,密宗修行也与之相仿佛,认为当利用海底轮之拙火大乐灵蛇的无穷动力,来观明点,过七轮,通中脉,即身成佛,这种修行手段表面上看上去与印度教性力派(如今印度教主流三大派之一,湿婆派,毗湿奴派,性力派)非常相似,因为其实运用的是同一种手段和工具,但绝不可与之混同,因为手段工具虽一,但目的完全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9-12 23:48 , Processed in 0.2348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