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lc3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灯下老龟思悄然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1-7 18: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7 14:42 发表


你说的是鸠居堂的? 量产了,自然质量就下降,没辙的事。 不过有些地方的笔,象河南项城、江西进贤,做得糙是糙,但很好写。可惜,项城的老师父不在了……  
不过,笔这东西和武器似的,称不称手就因人而异了。


给兄推荐支好笔顺便亮下骚

荣宝斋定制的白云    内部要来一支 (那是相当好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82#
发表于 2009-1-7 19: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写黄庭坚呀,强!
83#
发表于 2009-1-7 19:29 | 只看该作者
好大的斗!!!!
84#
发表于 2009-1-7 21:1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坛子里掀起了乌龟热
85#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81

谢谢草木兄。
86#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79

中国的史观,很难简单概括为五行演进。
五行说的兴起,与战国时代齐地方士传统有很大关系。但也仅是几个思想来源之一而已。五行说大行是汉代。董仲舒“通三统”说,即是五行说与儒家(先秦后期的儒家)的结合。这种观念当然在两汉极盛,但也是实用主义的。是做为一种工具来利用的。这点,大家心里是明白的。后来这种观念又引入谶纬,走得就更远了。篝火狐鸣、天降黄巾的故事,大家也都熟悉的。我们看以简单看个例子。《后汉书 ·尹敏传》:
(光武)帝以()敏博通经记,令校图谶……敏对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帝不纳。敏因其阙文增之曰:“君无口,为汉辅。”帝见而怪之,召敏问其故。敏对曰:“臣见前人增损图书,敢不自量,窃幸万一。”帝深非之,虽竟不罪,而亦以此沈滞。

五行说后来有影响,但两汉后渐衰。代之而起是质文论。不过,五行说也好,质文论也好,都还是历史循环论。

中国史观中,还有一种强烈的倾向是崇古,也就是古胜于今。从黄金到黑铁,西方也有类似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影响,要更深一点。

随便写两句,接着听戏……
87#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80

罗氏的学问,考证还是有点粗疏。学界批评比较多。他的史学观念嘛,不说也罢。
太平天国的研究,费正清的学生柯文的博士论文是相当精彩的。王庆成先生的学问,当然是很扎实的。
孔飞力的研究,略有观念先行的问题。 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普林斯顿的艾尔曼,目前可能是最好的。他的中国学问功底,要比孔好,能讲一口地道京腔。
88#
发表于 2009-1-9 22: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洗心堂主 于 2009-1-6 23:52 发表
说起大明朝,心中郁闷啊。


说起哪一朝你心中能不郁闷? ....
89#
发表于 2009-1-12 15:5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很有意境.赞一记.
90#
发表于 2009-1-12 22: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1#
发表于 2009-1-12 23: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9 17:00 发表
回复#80

罗氏的学问,考证还是有点粗疏。学界批评比较多。他的史学观念嘛,不说也罢。
太平天国的研究,费正清的学生柯文的博士论文是相当精彩的。王庆成先生的学问,当然是很扎实的。孔飞力的研究,略有观念 ...


谢谢指教。
罗氏作品反正我是没兴趣翻的。柯文的主要作品基本都翻过,还是喜欢写王韬的那部,当然他的成就可能还是在批判费的冲击反应说和建立中国中心论上。我觉得他受Schwartz的影响可能大些。和费正清比,Schwartz的东西要好太多了。冲击反应说和中国中心论的转型有整个学术观点框架转型的大背景在,当然也是观念先行的东西。
孔氏作品不多,我看过3部。中文版的2部老作品和讲座编辑的那个英文的小本子。总体来说都受益很多。从我的专业来看,显然要更吸引我些。艾尔曼成名比孔晚不少,但近年来名气却很大,不过我一部书都没读过。只记得他好像搞过科举(?)和科学史,后者还是在一个关于李约瑟问题的论文选集中看到过引用,不过印象不深了。有机会一定翻翻。
平时阅读历史类书籍,我还是喜欢看叫魂和纵乐的困惑这样的作品,个人兴趣吧。国内学者比较欣赏茅海建先生的作品。
LZ对史学显然很专业,还请多推荐些作品和作者,感谢。
92#
发表于 2009-1-12 23: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12 23:00 发表


谢谢指教。
罗氏作品反正我是没兴趣翻的。柯文的主要作品基本都翻过,还是喜欢写王韬的那部,当然他的成就可能还是在批判费的冲击反应说和建立中国中心论上。我觉得他受Schwartz的影响可能大些。和费正清比,Sc ...


SLASH兄,太高深了,看不懂啊!哈哈!
93#
发表于 2009-1-13 0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7 14:24 发表


  谁抽谁知道~  

不知Osnap兄抽什么牌子? 俺的是劳尔森1864


1864是说草吧?我也抽
家里有个十多种,其实常抽的就是那么5~6样
我调味多,原味少
呵呵
这样轻松,我可不想为了显示老斗客的调调非要为难自己去抽965
那是自杀加杀人的味道

斗我相对讲究一点,呵呵,就不显摆了
抽斗是很个人的享受
我觉得任何斗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的
正如Rick Newcombe在ONE  IN  A  MILLION里面写到的
"烟斗客有一个共同的秘密,一支好斗带给我们的放松舒畅的享受和满足感多么令人愉悦,能让我们避开世俗的沉闷乏味。"
9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91

Slash兄所言甚是,钦佩无似!

史氏搞的是思想史,他的那本古代思想史在西方法学界,尤其是美国汉学界影响甚大,连余英时都不可免。 自从批评西方中心观后,学界的研究始终在两极摇摆。不是遮遮掩掩或改头换面的西方中心论,就是异文化中心论或异文化独立价值说。但确如后现代所指出的,这都是靠确立他者而使自身获得价值权威。 要想摆脱这种摇摆,现在看来还很难。 不仅历史研究、文化研究如此,政治研究也如此。象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与摩尔〈民主与专制的起源〉正代表了这两极。
值得一提的是,费正清能接受柯文这样的挑战,这种学术人格实在值得人尊敬!A.G.弗兰克当年就没那么幸运,被导师压得半死,差点毕不了业。只能改变观点,屈就于导师,才勉强过关。学术界里,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例子不知压死多少人。 有次聊天,一朋友说中国就只出了一个贝聿铭。 我说,中国的潜在贝聿铭很多,只是被扼杀了。贝氏如果不是在国外,那也完了。 陈寅恪在《王观堂纪念碑》中写道:“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开头一句是“士之读书治学,将有以脱其心智于俗谛之桎梏”。 这两句是相辅相成的。
诚如所言,费正清的研究和柯文取迳不同。 私以为,费的取向还以他的角也有关系。他的角色,考虑问题更从现实政治利益出发。柯文就是纯学者了。
孔飞利算是老一代的。象墨子刻一样,他们的研究带有很强的那个时代的特色。艾尔曼是后起的。他在思想上受福柯、布尔迪厄、库恩影响,但处理得比较小心,是把这些理论当分析工具,而不是当真理来论证。国内已经翻译的《从理学到朴学》和《常州经学》,可以说是接着康南海《新学伪经考》、梁任公《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宾四《中国近三代年学术史》的讨论而来的。 用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文化再生产、场、文化资本等视角,对清代的学术做了相当精彩的分析。第二本写得尤其出色。他后来的兴趣转到科举和科技思想,成果也是斐然。后者受库恩范式理论的影响较多。科举的专著,大概65刀一本,国内还没译。科举的,三年前就说翻了,要编入刘东主编的江苏人民那套书。受他之托,我曾关心过此事。但这几年过去了,还没出来。估计还是译的问题,译者找不到他所引用的史料原文,又不能强译。
茅是极用功的人,也很聪明,学问很好。陈旭麓先生门下,熊月之、杨国强也是翘楚。私以为熊《西学东渐》也做得很好。想兄一定读过。 明清及近代,还有原厦大的傅衣凌先生及其门下,做得很好。可惜傅先生世去得早。 应该说,国内史学研究,最早具有年鉴学派那样博大的是傅先生。(甚至有超过之)此后 经济史,当然首推吴承明先生了。

无知妄说,诒笑大方了。
9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92

兄 是好兴致呀! 我一般是原味。太香了,受不了,呵呵。
抽烟斗确是很个人的事,躲在书房,坐在摇椅,台灯之下,一卷书在手,一杯咖啡,一斗烟,满室飘香,既不薰人,也不薰己,怡然自得。人生乐何似!
的确,此中之乐,难与人道。清理烟斗,也是乐趣。抽香烟,是没有这种感受的。

补充一点,抽烟的同志们改抽斗,抽烟量会少下来,而且也不会象香烟那样会让边上的人觉得臭。
96#
发表于 2009-1-15 12: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14 17:17 发表
回复#92

兄 是好兴致呀! 我一般是原味。太香了,受不了,呵呵。
抽烟斗确是很个人的事,躲在书房,坐在摇椅,台灯之下,一卷书在手,一杯咖啡,一斗烟,满室飘香,既不薰人,也 ...


兄所言极是
斗这个东西,是可以让我们慢下来,静心的东西
草我原味的基本受不了,能接受的极限是DAVIDOFF的SCOTTISH口味,其实只能是算轻调味了
去年老猫送了我盒PETERSON的OLD DUBLIN,特别好,可惜抽完了买不到
加之好斗的话,也有赏玩之乐
快事也
97#
发表于 2009-1-15 13: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14 17:17 发表
回复#92

兄 是好兴致呀! 我一般是原味。太香了,受不了,呵呵。
抽烟斗确是很个人的事,躲在书房,坐在摇椅,台灯之下,一卷书在手,一杯咖啡,一斗烟,满室飘香,既不薰人,也 ...

黄永玉收藏烟斗的,万荷堂藏斗500
98#
发表于 2009-1-15 13: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默大师 于 2009-1-15 13:27 发表

黄永玉收藏烟斗的,万荷堂藏斗500


以黄老的财力和眼力
都是不难达到的
不过他比较偏好DUNHILL

艺术界爱抽斗的人不少
范曾先生也是
另外文学界的阿城先生也是

回到黄老,我看过他的几部纪录片
见过他笔用M800和149
99#
发表于 2009-1-15 13: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osnap 于 2009-1-15 13:38 发表


以黄老的财力和眼力
都是不难达到的
不过他比较偏好DUNHILL

艺术界爱抽斗的人不少
范曾先生也是
另外文学界的阿城先生也是

回到黄老,我看过他的几部纪录片
见过他笔用M800和149

名家作派,黄老还喜欢法拉利,哈哈
100#
发表于 2009-1-15 13:42 | 只看该作者
好意境啊!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14 17:17 发表
回复#92

兄 是好兴致呀! 我一般是原味。太香了,受不了,呵呵。
抽烟斗确是很个人的事,躲在书房,坐在摇椅,台灯之下,一卷书在手,一杯咖啡,一斗烟,满室飘香,既不薰人,也 ...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6-28 15:49 , Processed in 0.180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