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rogeriu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宝龙这个品牌翻译得有点俗气,糟蹋了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8-12-3 14:07 | 只看该作者
不如叫勃朗克
142#
发表于 2008-12-3 14: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ereventon 于 2008-12-3 14:07 发表
不如叫勃朗克


克也是不发音的。。。。。。
143#
发表于 2008-12-3 14:28 | 只看该作者
对龙的品牌文化不认同,对龙在笔的发展史的地位不认同,对现实生活中龙的使用者不认同~~~因此俺回避龙笔,倒不是因为它贵
144#
发表于 2008-12-3 14:39 | 只看该作者
我习惯叫小白花,
145#
发表于 2008-12-3 14:4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万宝龙单从音来看,还是很贴近法文原因的,当然,一定要用粤语来读这三个字,用普通话读就有点不知所谓了。法文原音Mont Blanc近似于普通话里的猛不隆,这个“猛”用汉语拼音的话应该读作Mong,而不是Meng,没办法,普通话里没有Mong这个音,所以也有点牵强 有些老美发音有些偏,读成猛布朗,法文应该是猛不隆。
这样看来,如果用普通话语音来翻,没有贴近的,因为没有Mong这个音,那也可以像粤语学习,用Man这个音来屈从,可以翻译成----漫步龙 意思上倒有点贴近万宝龙的口号,什么放缓脚步享受生命之类的吧,不过漫步龙小资味太浓了 不能表现万宝龙的豪气。
146#
发表于 2008-12-3 18:39 | 只看该作者
其實奔馳在香港一直叫平治, 不過一般人會說benz..........
我覺得因為很多產品最初接觸中國人的市場就是香港, 所以譯音都是用粵音去譯的, 而且譯名多數有意思的.
147#
发表于 2008-12-3 20:56 | 只看该作者
请叫我达文西。。
148#
发表于 2008-12-4 03:20 | 只看该作者
汉字的音还是不太容易代替,直接标上音标好了.这样最清楚(不过我的照片不清楚,将就看吧).


[ 本帖最后由 哥本哈根精神 于 2008-12-4 03:2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149#
发表于 2008-12-4 0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2# 的帖子

老美发音没有偏,是近似于"布朗"的音.具体看我写的那个音标,字母an发的是 ~  的音.
                                                                                                                      a
150#
发表于 2008-12-4 07:54 | 只看该作者
德文?法文?不懂
15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08:10 | 只看该作者
[a~]是法语的一个鼻声元音。但法国人习惯把这个音发得比较靠后,所以听起来介于“昂”和“ong”之间,也是很正常的。
和葡萄牙语的[a~]相比较,就明显能感觉得出来这一点。
闽南语还有湖南等地也有[a~],但发音就更靠前了。
152#
发表于 2008-12-4 20:57 | 只看该作者
不就个名么,怎么翻译都可以,说着顺口就好,何必计较那么多
153#
发表于 2008-12-11 10:35 | 只看该作者
蒙特贝伦?
154#
发表于 2009-1-14 0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gerius 于 2008-12-1 18:53 发表


碧是个入声字,在广州话里有塞音韵尾。

如果用宽式注音,是 bik han
如果用威式注音,是 pik han
如果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粤语拼音方案,好像是 beg han
三种拼法不同,发音完全一样

另,咸字在古音里 ...


不是吧?我怀疑这位仁兄是否广东人。

粤方言整体上还是相当完整地保留了中古唐宋以来的音韵。“咸”字粤语里还是读ham的。还有“喊”字也是读ham,只不过声调不一样而已。至少我本人和我周围的人是这么读的。你也可以去翻一下广州花城出版社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的《广州方言词典》、《香港方言词典》和《广州音字典》,里面“咸”字标的都是ham。1980年代和1990年代难道都是“近代”?

另外,我也怀疑你有关“广东省教育厅标准”的说法。广东省教育厅在1960年代的确颁布过一个广州话拼音方案,但我没看到过“咸”字标成han的。

[ 本帖最后由 mr_chenlei 于 2009-1-14 05:03 编辑 ]
155#
发表于 2009-1-14 04: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gerius 于 2008-12-4 08:10 发表
[a~]是法语的一个鼻声元音。但法国人习惯把这个音发得比较靠后,所以听起来介于“昂”和“ong”之间,也是很正常的。
和葡萄牙语的[a~]相比较,就明显能感觉得出来这一点。
闽南语还有湖南等地也有[a~],但发音就更 ...


rogerius君果然对语音学颇有研究,不过这一次你又没有说对。

法语的这个音不是[ã],而是如“哥本哈根精神”君在155楼贴的图那样,是一个手写体的a加上鼻化音波浪符。我的电脑里没有专门用于输入国际音标的字体,只能上图来说明:

法语的这个音,应该是图中蓝圈中的那个音标加上鼻化波浪符。比较这个音和[a](图中绿圈中的音标)的区别:虽然这两个个音都是“低元音”(通俗讲,就是张大嘴发出的元音),但[a]是舌面前元音(发音位置靠前),而这个音则完全是后元音。

葡萄牙语我没有学过,汉语湘方言我也没研究,但法国我去过,法语我是略懂一些的。



[ 本帖最后由 mr_chenlei 于 2009-1-14 04:5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1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07:51 | 只看该作者
法语这个问题,我相信你一看我后面的话就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法文的这个鼻声元音是个发音靠后的元音,所以和你说的并没有实质冲突。不过在记号上,没错是我标识得不够严谨。不过这里不是维基百科,没法打出国际音标来。你明白我的意思就行了。谢谢你的图。
正是因为法文的 [手写a~] 发音靠后, 所以我才说这个音在中国人听起来有时接近ong 和ang之间的音, 而葡文的[a~]发音靠前,所以这两个音听起来很不一样。

说这些其实是为了说明为什么法文的Blanc在中国的官话人群中听起来有点像介于“博朗”和“博龙”之间摇摆的音。

[ 本帖最后由 rogerius 于 2009-1-15 08:07 编辑 ]
15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0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r_chenlei 于 2009-1-14 04:01 发表


不是吧?我怀疑这位仁兄是否广东人。

粤方言整体上还是相当完整地保留了中古唐宋以来的音韵。“咸”字粤语里还是读ham的。还有“喊”字也是读ham,只不过声调不一样而已。至少我本人和我周围的人是这么读的。 ...


不用怀疑,我不是广东人。刚才查了一下粤语审音字库,果然是读ham. 抱歉,这个确实是我记错了。

我一直强调粤语和中古音韵的对应度极高,但也偶尔有不对应的地方,以前一直记得是这个地方,现在看来不是,当另有别处了,再次谢谢这位仁兄指正。
158#
发表于 2009-1-15 13: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日出之東 于 2008-11-5 08:35 发表
中國有幾人知道珠穆馬朗峰?

原文照譯的話,氣勢整個弱掉。

叫萬寶龍多霸氣。

俗歸俗,至少名字夠貴氣,愛耍氣派的可愛著呢!


兄言差矣,中国人可是从小就知道珠穆朗玛峰的,这是小学就已经学到的知识.倒是兄还把朗玛二字颠倒成了马朗,呵呵。
159#
发表于 2009-1-15 13: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esen 于 2008-12-3 20:56 发表
请叫我达文西。。



文西……
160#
发表于 2009-1-15 1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後羿 于 2009-1-15 13:34 发表


兄言差矣,中国人可是从小就知道珠穆朗玛峰的,这是小学就已经学到的知识.倒是兄还把朗玛二字颠倒成了马朗,呵呵。


她可能是说的珠穆朗玛峰的英文, Mount Everest
如果直译为 忙特呃萎维斯特
估计就没人知道了。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12 17:40 , Processed in 0.142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