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234|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伦博伊姆上海贝多芬之夜现场录音(附评论)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2-5-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伦的老师太多,马科维奇和费拉拉好像都是他的恩师,所以还和阿巴多有师兄弟一说。第二任太太好像是小提琴家克雷默的前妻,也是个弹琴的。在古典市场夕阳无限好,实在不景气的现在,能像巴伦这样不断有新录音问世的还真不多,可见犹太背景还是很有用的。
很多犹太指挥在演绎时都蛮有一套的,能精彩地把曲子推向高潮,演出爆棚,贝蒂尼和殷巴尔都是,不愧是吃音乐饭的高手,巴伦录了那么多唱片,(好像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就录过5次),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不多。有点可惜了。他应该向Afanassiev学学。。。

4月初听了马兹阿指挥的贝1,2. 发现人到老境,都蛮喜欢1,2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5-1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老猫把那个什么合唱团的版块干脆改古典音乐版块,估计人气会好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5-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错音不是问题 施纳贝尔也是错音一大堆 他的恩师从来不认为他能成为大师
富特文格勒说巴伦是一个奇迹 不知 ...
lethehome 发表于 2011-8-14 21:50



    佩莱西亚不错的,不是天才偶像型的,努力向上型的。
我就灰常灰常喜欢他的bach Goldberg Valiati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5-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卡, 卡萨尔斯
杜普雷未亡时,巴伦就有了新欢。
lethehome 发表于 2012-4-29 11:51



   老卡可能是说卡萨多,也足够比比杜普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Perahia的演奏既不晦涩守旧也没有哗众取宠,Tempo的变化显得非常优雅。上来听去简单朴素,但骤觉他犹如是在演奏cembalo。可变奏一开始,立马就呈现出现代钢琴独有的力感,犹如250年前的作曲家和现代人在进行一场欢谈。到第7变奏又开始了cembalo的嬉戏,14变奏的时候变成贝多芬式的粗犷,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渐带热气,如同胜利的凯歌般推进。整部品的演奏优美丰满,变化后还是归结到了作品的关键harmony,充满了the complexity of many voices when  they serve to bolster  or clarify the harmony的享受。
Perahia在CD的booklet里认真地写了个Some Thoughts on Goldberg Variations.  说明了自己对作品的诠释。文如其人,他的Goldberg Variation就是一个认真精研后的艺术品,和很多天才的发挥不大相同,属于慢熟的匠人类型。很多人推崇Perahia的莫扎特,我个人不是很赞同。听他的莫扎特,你知道他的演奏是苦心研究过上百遍才出来的,跟莫扎特的作品本身的特质不是太契合(当然,莫扎特作曲的时候也有不少时候是很痛苦并经过百般推敲才写出来的)。
Perahia的巴赫其实很耐咀嚼,在很多著名录音中有自己的特色。我觉得对各种演绎的理解既要在这部作品的录音历史的时间轴上看到其价值,也要从这个录音版本内部去发现艺术家的视点和思考,这才是不断去聆听各种录音的最大乐趣。
在我手上的各种版本中,貌似自己听的最多的既不是Gould,也不是Landowska,而是Andrei Gavrilo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2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佩莱西亚不只是不错,而是非常不错,但是他的巴赫还是缺火候,复调音乐还是兰多夫斯卡和古尔德弹 ...
lethehome 发表于 2012-5-2 16:02



   

对了,听古典音乐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通过录音了解演奏家或指挥家。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是在了解几十年前的音乐家。

Perahia可不是还年轻,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青年才俊了。2000年录Goldberg Variation,他已经53岁了。如所周知,Gould录最后一版Goldberg Variation的时候是1981年,82年死的时候才50岁。看了下我手上那张EMILandowska1933年录音的时候她54岁,和55Gould意趣正相反的Tureck的那个著名的57Abbey Road的录音,她也才43岁。

当然Perahia怎么追,在年龄上是追不过上面这些人的。。。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巴伦博伊姆是那种抽风型的,好的时候挺好,烂的时候也挺烂.
卡萨尔斯和du pre到底谁更好也没法评价,至少 ...
哥本哈根精神 发表于 2012-5-2 21:12



    这个绝对属于厉害角色。只是没啥国际演出的机会,90年代后才开始有国际声誉。
    但在苏联国内,一直就算是大名头了。
    不知兄听的是啥曲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羡慕!他的3B的演奏都是极其精彩的。
sokolov据说极其传统,不坐飞机。估计不大可能有机会在中国看到他的现场了。
这类现役的俄国钢琴大师已经很少了,Afanassiev算一个。他们的录音通常都很少,但张张可传世。兄可否也跟老猫学学,来点风衣录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5-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朱下周五就在东京开演奏会,曲目是哥德堡变奏by巴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5-3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凸版印刷的演奏大厅,学校结束后过去很方便。
票也定好了。和在欧洲的盛况比,还是比较好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5-3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周两场去听的都是钢琴独奏会,都集中在一起了。
周三是现在变光头了的Ivo Pogorelich的肖邦音乐会。。。
犹豫半天,最后还是买了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5-4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韦伯猫


    朱一直低调的要命,不怎么愿意开音乐会.据说她唯一的爱好就是练琴.除了周三去学校上 ...
哥本哈根精神 发表于 2012-5-4 06:41



    她的自传英文版据说卖的不错,日文版6月份将出来,不知道下周的演奏会上是否会有签名售书。
    以前傅聪就有一本(非自传),叫望乡的玛祖卡。
    里面还附了一张CD,有他录制的肖邦,舒曼,斯卡拉蒂,德彪西,海顿和莫扎特的曲子。

    这两年,朱的录音开始增多,可以听到她录的斯卡拉蒂,舒曼等。有一张舒伯特和贝多芬最后一首奏鸣曲并在一起的专辑很不错。
    虽然有人讲她的成功有一部分得益于其生平,特别是那些政治色彩的部分。但我觉得绝大多数去听朱的演奏会的听众,还是蛮资深的
    爱乐人,对其演奏都评价极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5-4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古尔德之前的复调弹奏家远远没有把各声部弹得如此清晰,这可能和羽管键琴有关。
佩莱西亚 ...
lethehome 发表于 2012-5-4 14:24



    恩,有道理。Perahia前几年因为手腕伤痛,被迫淡出而潜心研究乐谱,特别是在50岁后开始钻研巴赫,确实在思想上和理解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深深同意兄所说的音乐家人格和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在他们的演奏和录音中明确地听出来。所以,用刻板印象去断定哪个人应该搞哪个作品的思维模式,我不是很赞同。都说安塞美是法国音乐权威,最透彻明晰的法国音乐在他的指挥棒下流淌,但他的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其实也很好,可能和那些传统的德国声不大相同,但从这个音乐家的内面去解读他对音乐的解读,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很多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爱乐人的乐趣所在。

老一代钢琴家不少是用心和思想来演奏,现在是靠技巧来演奏。兄说的肯普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技术水平,今天可能连国际大赛的预赛通过都玄乎,但他的演奏是灵魂的阐述,没人能模仿的。齐默尔曼是个技巧天才,听说他去听肯普夫的告别音乐会,上半场还没结束,他就想回家了。错误百出,可就在他要走的时候,他眼前的场景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很多听众都在抽泣,因为他们也都听出了老肯普夫年迈的错误。(离谱到演奏到一半忘记自己演奏什么了,段落重复等事情经常发生)。但这没有关系,这些人就是跟着肯普夫听到了老,听到了今天。他们听到的是音乐的思想,而技巧并不那么重要。据说齐默尔曼就是通过这件事情领悟到技巧和音乐灵魂之间的距离而发愤图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5-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真的不太愿意听钢琴独奏了。估计是前几年听了几百场,实在是不想再听了。
韦伯猫 发表于 2012-5-3 21:05



    碰到好的还是要去的,而且通常很少,一年没几个。听了几百场,就纯粹跑量了

我有个同事也是个爱乐者,聊着聊着就跟我讲他听的老切的音乐会现场,老切的指挥如何几乎没有身体动作。曾跟西诺波利交谈,他的现场如何如何等。这都是宝贵的财富,这些人都死了,哪里去听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5-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哥本哈根精神


    是的,今天作为职业钢琴家就是要参赛获奖,走的是急功近利的路。有的人确有天赋,十多岁就有充满个性的演绎,但那只是一个奖一两张唱片几首曲子就到头的昙花一现。能否真正成为一个有成就的钢琴家,要看后面的路怎么走。但今天的社会浮躁,实在很难栽培出有机慢熟的艺术家来。钢琴家,小提琴家,甚至指挥家无不如此。记得Afanassiev的唱片都是他自己写的解说。上来就是引用波德莱尔的诗,妥思多耶夫斯基的作品,还要附上自己写的诗。 在回俄国的音乐会上,他的收场不是演奏,而是朗读自己写的诗。(他写诗也写小说)

而且古典音乐市场还是个赔钱还不赚吆喝的领域,很多作品没有办法得到录音。大部头的歌剧几乎无法再有录音室录音。比如90年代Decca宣布要用数码方式第二次录制指环全集,合作者是多纳依和克利夫兰乐队。结果只出了开始两部莱茵黄金和女武神,到齐格弗里德就搞不下去了。表面上说是没找到合适的演唱者,实际上是成本实在吃不消,只得取消这个计划。(结果造成多纳依的这两部现在市场上绝版,价格炒得老高)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现场录音。说是现场,很多从排练就开始录,然后用各种方式拼凑剪接完成,技术水平上去了,什么都行。说来说去还是要考虑成本,考虑市场。所以巴伦这样的指挥,用他自己的话就是spirit of music is physical,相对来说就有优势,他可以让大多数人听明白这个作品是怎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5-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哥本哈根精神


    看来要好好珍惜朱晓玫的这场巴赫音乐会。但愿她保留在爱乐者的小众中,做一个纯粹的钢琴家。
不要成为什么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战士,也不是为国争光的海外华人艺术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5-1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哥本哈根精神


    http://www.toppanhall.com/concert/video/20120511_xiao.html

为了明天11日的演出,主办方采访朱晓玫的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5-1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韦伯猫


    恩,有道理,我看老猫在大陆生活,不是也照样滋润洒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5-1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昨晚的Pogorelich还是非常值的,估计很多人会说不好,但很奇特的现场体验。
首先听肖邦奏鸣曲,我竟然想找个旁边的人问问这是肖邦么。其次,听了一阵子,我突然开始琢磨钢琴到底是属于键盘乐器还是打击乐器。。。哈哈,玩笑,实在很特别.
最后的李斯特奏鸣曲结束,1分钟没人鼓掌。不敢说都沉浸在余韵中,只是那气势太震撼了,都不敢动了。。。找个时间写现场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5-10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这里的回帖都要审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5-16 12:41 , Processed in 0.142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