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69|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上购碟往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8 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看到一些关于90年代买唱片的往事,让我也很想回忆一下那个时代。
在九龙之前,上海最重要的古典音乐商店就是中图门市部,延安路上的老店,早就拆除了。旁边小弄堂里都是贩翻录磁带的小贩。复印的封面,还可以订货。那个时候中图的CD区很小,进门左手是LP专区,右手才是CD。大约到93年的时候才开始以销售CD为主。相对LP一张10-20元的价格,CD的60-110的价格就是天价了。
在中图门市部之前买古典音乐要去外文书店,比中图门市部还要早。但对音乐迷来说最重要的是进口音像制品展销会,在展览中心举行。通常事前就会发(卖?)很厚的目录,唱片是看不到的。排队轮到了就把目录编号报上去,由军人(今天听起来很奇怪吧)进去拿出来,结账后提货。
展销会是能买到唱片最好的机会。口袋里就那么点钱,用这点钱到底买什么是要想很久的,这个计划时间真是以天计算。进场就要排队,从展览中心外面排进去,最要命的是好不容易轮到了,传进去4个号,人家告诉你这些都卖完了,你换别的吧。。。我好好回上海的家里翻翻看可能还能找到过去的目录,有的目录是原版进口的,当时觉得那些印刷品真是精美。

能去九龙买唱片,已经是一个正常的商业环境了,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汪经理和他那个贝多芬式的发型。他过去也去展览会买唱片,所以从淘片子的时候就认识。吴淞路的九龙空调以外,音乐学院旁边当时有两个著名的唱片店,缪斯和镭音。这两家店开出来后,把中图门市部的人分流出去不少。最少只要去那里,就能看到在中图看到的同一批人。缪斯在当时算是个时尚的地方,有那么点情调装修。受瞩目的唱片都会卖,包括流行和摇滚,还有个二手专区。记得我还从那里买过一张二手的海菲兹,EMI Reference系列的30年代单声道录音,3首小协。刚入门的时候喜欢味道,那个时期买过不少单声道的录音,EMI30年代的海菲兹,RCA50年代的海菲兹,还有EMI的福尔特文格勒。我当时总觉得缪斯里的人不足以论道,因为专业知识不够,但转弯过去的镭音就要专业多了。店主是个光头说普通话,人家问他就自答是山上下来的。这人首先和九龙主人一样是个乐迷,印象当中他非常推崇Solti和Decca的录音,DG的录音老给他排在后头。

毫无疑问,九龙是后来种类和价格上最强大的,还可以得到特殊的照顾,特殊折扣,预留和分期付款。而直到1995年出国留学为止,差不多我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了这几家唱片店里。而我最怀念的还是延安路上的中图门市部,从那里我得到了和唱片有关的音乐启蒙,各种知识和信息都来源于中图的程老先生和其他的一些爱好者之间的交流。记得去过一位中图老顾客敖先生的家,在这个上万LP的老先生家里,我这个小朋友是彻底崩溃过。这几家店在今天都已经关门,中图门市部10多年前就搬到了武进路,完全变了味道。中图搬迁后,即使回国,我也没怎么再去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1:59 | 只看该作者
当时的音乐资源确实非常有限。我记得每进来一个常规新品种,都会小小地激动一下。
特别是那种国外因为销量不好而大量淘汰,很低价进来的唱片。
这类东西常常是爱乐者之间的话题,那套你买了没?太划算了。。。等等。

这类被认为巨划算的唱片中我买过马兹阿指挥莱比锡的布鲁赫的所有交响曲。马蒂侬指挥的圣桑交响曲全集,还有那个梅西安的时间终结四重奏。

在中图的时候,真的是眼睁睁地看着Naxos进来并成长起来。还有机会直接跟Naxos的老板交流,我得到的启蒙教育就是,音乐是听作品的,不是听指挥和演奏的,主次要分清楚。于是,在94年以后也陆续开始接受Naxos并买了一些很超值的录音。当时是32还是40块一张,我已经记得不太清了。

廉价片中还有一些很小的公司,比如Pilz小蘑菇。
我买的第一个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就是Pilz的,因为没有比这个再便宜的品种了,26块。
在中图听过样片,觉得声音很不错就买了张,反正就是听作品么。

但这张唱片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因为6首组曲中,伏尔塔瓦河是放在第一个track的,而不是维谢赫拉德。而且我觉得第一首和后面的5首乐队的音色还不大一样。廉价片上的信息也真有限,马马虎虎地写着Pesek指挥布拉格爱乐和zsoltay指挥斯洛文尼亚爱乐。搞不清楚一部作品怎么弄成两个乐队的。

反正我是通过这张片子了解我的祖国这部著名作品的。很多年过去,我也把这张唱片忘记了。直到去年,从一个很喜欢收集这部作品的朋友那里才知道,原来这张PILZ录音就是拼凑起来的,第一首是Pesek指挥的1984年的DDD录音,非常棒。后面是Zsoltay指挥的1970ADD录音,而还有一种录音把Pesek的那首以外的作品标示为西南德广播交响乐团,更有一个George Richter 指挥Royal Danish SO的全曲录音竟然也是用的同样的音源。真是混乱得一塌糊涂。那个人竟然没有PILZ,非常垂涎我过去从中图买的这张杂牌唱片。

即使今天来说,我仍然觉得那是一张演绎录制都很出色的唱片。谁搞的实在不那么重要。而当CD刚出来取代LP的时代,除了大公司,很多小唱片公司只关注曲子,而听众也是如此。能有CD放出这个曲子就行了,其他都无所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2:00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时代因为预算的制约,我是在被动中慢慢入门开窍的。当然今天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就是高价片名人录音很多也是很次的演录,廉价片无名者的录音也有很多杰作。在没有听过之前,是无法判断的。既然是买新作品来听,实在无所谓挑版本。

再说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渠道了解各种音源信息,只有靠自己去听,脑子去记。唯一有的唱片指南可能就是华夏出版社的那本蓝色小开本的音乐圣经,几乎被翻烂掉了。其实那书真可谓是错误百出,很多翻译都不对。。。但那个时候是个宝。

再回忆段中图往事。那个时候慢慢听马勒,终于准备上马勒8。 但这个版本实在没有廉价版可以买,只知道Michel Gielen在CBS有个录音,于是我就很想买那个。因为CBS便宜,65元。而那个马勒8录在一张CD里面。可等来等去也不见进,实在忍不住就选了kubelik的马8,原因也就是和同样DG的伯恩斯坦版本比,这是录在一张片子上的,虽然是GH,也算是便宜的。

片子买回来了,还要想办法理解作品和内容,家里有本布鲁诺瓦尔特写的马勒,早就翻过好多遍了。这个时候有个老先生,自己动手翻译了全部的歌词,包括前面拉丁文的那段。我借来了歌词用暑假的时候把歌词全部用钢笔手抄了一遍。所以很多段落,直到今天我都背得出来,知道唱到那里了。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听唱片的老顾客们,那些60-70岁的老先生们不但学问好,而且为人谦和。有些人会法语德语,还擅长古文诗歌。有个老先生给我留电话,号码就是用古诗写的。有的人很讨厌CD,说声音太死太硬,死活只买LP。到LP柜台全部撤空了,这些人也就慢慢不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7-28 23:11 | 只看该作者
CD太高端
阿拉去中图就是买买“扎”带
到90年代末期
CD再开始流行曲来
再从边上扎口子
到中间打洞
都是称斤头买哦
一般每斤里面能找出10张好的就老高额骨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4:40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俗称洋垃圾的东西。要有拾荒者淘金的精神才能去发掘。
有时候确实有宝倒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29 22:36 | 只看该作者
教主一出招以后连CD都没的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30 02:45 | 只看该作者
CD之前,在中图、音乐书店门口有现场拷贝磁带-----------TDK,麦克赛尔还有人记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30 09:47 | 只看该作者
前两年在洋垃圾淘到不少喜欢的c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7-30 10:0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十五六岁的时候为了买中国早期那些摇滚乐队的盒带经常偷家里人的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15 | 只看该作者
CD之前,在中图、音乐书店门口有现场拷贝磁带-----------TDK,麦克赛尔还有人记得吗?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7-30 02:45



   
TDK是红黑盒子的。Maxell是白盒子的,还有SONY的带子也是主打品种。
反正进口空白带子确实录音比国产的好不是一点两点,一耳朵就听得出来。

翻录其实都不是原版磁带翻的,是原版磁带转录成母带,用这个母带去拷贝。
这个算高级别的,用孙子级的再去拷的也大有人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17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十五六岁的时候为了买中国早期那些摇滚乐队的盒带经常偷家里人的钱
魔狮尼米亚 发表于 2012-7-30 10:01



    早期摇滚。黑豹, 唐朝,超载,眼镜蛇,中国火那个时代吧?
好像中国摇滚也就那个时代出过点东西,还没有新生好就夭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18 | 只看该作者
前两年在洋垃圾淘到不少喜欢的cd
祗园 发表于 2012-7-30 09:47



    发现的乐趣总是最大的。所以二手唱片店肯定比新店要好玩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7-30 1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s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lash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1



    某人建议说今天要值班,晚上可以去他医院抽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7-30 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slash


    伊去陪伊拉娘子 侬去做电灯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lash


    伊去陪伊拉娘子 侬去做电灯泡?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2-7-30 10:33



原来诶有个能个花头来里相,晓得了。
是不是借只幌子,可以开溜出去乎一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7-30 1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v7260 于 2012-7-30 17:15 编辑

看来我还是年轻的捏。。。
我接触音乐那会,已经是高中了,偏僻地区真不容易,当时有个老师喜欢捣鼓这个,在之前只是听金属乐队的那张kill‘em all的磁带,各种磁带攒了一抽屉,后来喜欢一个女同学,挑挑拣拣,留了些垃圾,省下的全送她了。现在有的都是大学时候淘的磁带了,炭疽全集,摩托车头全集,也是花了不少银子。。。。那个肉疼。高中那会,那个老师告诉我还有CD这个东西,就慢慢接触了,第一个CD机是在星华电子买的,熟悉吧,第一次买,还没上当,CD机现在还能用,不过是换过光头,至今还密封放在家里,没事放假回去还拿出来听听,回味下。当时CD没有楼主那么丰富,不过是班得瑞之类的饿流行,记得当时是买的那张第七张专辑梦花园,听的无数遍无数遍。。。。CD机还是用2个5号电池的,还没抗震一说,我都是手拿着听。有个去过大城市的同学,长春,买了一个sony的磁带超薄,当时线控都不知道是什么,还纳闷耳机上怎么还有灯呢。。。后来到长春上学,知道了哪有卖打口磁带,打口CD。换了个CD机,后来毕业就攒下了1000张左右的打口CD,但没那水平欣赏古典,基本都是摇滚流行为主,还有各种其他的套装什么的。还有DVD,长春卖那个,5元一张,品质还不错,摇滚乐队的现场什么的都搜集,后来也都送人了。在这个阶段慢慢接触的发烧,也慢慢由买碟变为在网上下载资源了,高清电影,无损资源,早就没有CD机用了,一来是现在好CD机都很贵,二来没地方放,东奔西走的。现在下载的音乐无损大约有3t,都是自己能听进去的,古典也搜集了很多,但很少听,关键没那静下心的时间,也确实不了解古典,得需要学习再听。

现在条件够了,把大学那阵没有买到的CD机都买了,哈哈,随身的,D-888,985,CT790,都是当时经典机啊。但到手也只是有兴致了听听,还是沦为收藏了。

回忆起来,还是接触的太少了,还是大地方的孩纸们幸福啊,买不起,最起码可以接触到很多东西,我现在的地方这方面基本为零,连出去寻找的冲动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7-30 18:13 | 只看该作者
CD机从山水、马兰士、天龙一直到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7-30 1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slash


    过两日寻个地方定定心心喝茶抽斗吧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46366&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9:17 | 只看该作者
啥地方,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5-4 04:04 , Processed in 0.14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