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又一个精英走了,我也表示深切哀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2 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一个精英走了,我也表示深切哀悼
  
        早晨打开电脑,来到社区,看到一位先生转载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题目挺吓人的: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宪政民主?使命?这两个词我听起来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宪政民主”,熟悉的是“使命”。在我的印象里,从小的时候,家长、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革命后代要有使命感,要为祖国的富强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到了中学期间,老师教导我们的使命是考上大学,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大学期间,随着中国女排的三连冠,“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我们的使命;工作以后,自己逐渐变得现实了,找老婆、生孩子、买房子又成为每个人最现实的使命;人到中年,自己事业有成、鼓励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孝敬父母是每一个人天然的使命;退休以后,含饴弄孙,给老一代养老送终是每个人必然的使命;人生就是在这样一个轮回当中,不断往返,生生不息,以此推动社会前进。这也是每一个人所不能逃避的责任和义务。

  
    国家的命运应该是怎样的呢?伟人等老一辈革命家以革命为使命,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以发展经济为使命;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胡温等领导人掌舵以后的使命是什么?按照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中国人民都实现全面小康。这又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国家大政方针。

  
    现在突然又冒出一个什么“宪政民主”?而且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莫非中央的政策又变啦?搞得我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也不能怪人家,也可能是我长期不学习、孤陋寡闻所致。到了单位以后,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周围的同事也没听说过这个新名词。当然了,这也有可能,虽然我等居住在江苏,比起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来说,也算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毕竟距离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还有个千儿八百公里路程,中央的一些新政策和新精神可能一时半会也不一定传达到我们这里。为了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不至于被时代淘汰,我又把这篇所谓宪政民主的文章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研读了若干遍,虽不敢说是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起码也能做到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最后终于做到醍醐灌顶、心有所悟。

  
    哦,我终于搞明白了,原来是有一位主张 “宪政民主”的名叫蔡定剑的精英,因患胃癌晚期,不幸驾鹤西去,终年54岁。虽然说人死如灯灭,但毕竟人家还是一个法学教授,对于他的早逝,我深表痛惜和哀悼,并对其家人表示慰问,请节哀顺便。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位教授的履历,还是比较辉煌的,请看:

  
    姓名:蔡定剑

  
    毕业院校:1983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1986年9月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最高学位:博士

  
    供职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曾任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政研究所所长

  
    2010年11月22日凌晨3:30,中国著名宪政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不幸病逝,享年54岁。

  
    兼职

  
    ◆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干事

  
    ◆北京市法学会宪法学会常务理事

  
    教师情况

  
    洪范法律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研究领域

  
    宪法学、人民代表大会与选举制度、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

  
    主要讲授课程:宪法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立法研究、基本权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外语语种:英语

  
    出国经历

  
    1994年10月-1995年10月,美国哥伦比亚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2年1月-7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大学访问学者

  
    1995年10底-11月中和2002年6月中-月底,美国哈费大学法学院两次短期访问研究

  
    2002年5月5日-5月25日,瑞典隆德大学访问研究

  
    2004年7月初-10月初,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学者

  
    2007年9月5日-11月25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进行欧盟项目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中——荷法治合作项目“就业歧视调查与反歧视对策研究”(2005年5月-2008年5月)

  
    欧盟项目——中欧公众参与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6月-2009年5月)

  
    与耶鲁法学院合作项目――“公共预算制度改革研究”(2006年-2008年) 

  
    在陈光中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司法制度基础理论研究》中承担子项目

  
    在徐显明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负责子项目

  
    从其履历和研究成果来看,蔡教授的法学造诣还是比较深厚的,学识也是广博的。具体成果我就不一一罗列了,总的来说有代表的成果是:专著3个,论文若干篇;参与编写教材和报告13篇,且有3篇能以英文发表。唔,不简单。

  
    南方都市报记者高度评价他:“这是一位伟大人物的离世,因为在他那普通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伟大的心灵,因为他是一位以伟大的精神力量从事着伟大事业的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伟大”的形容词连续用了四个。唔,不得了。

  
    在我的印象中,林彪颂扬伟人好像也是连续用了四、五个伟大。南方都市报对于文化大革命一贯持批判态度,怎么这个时候也启用类似文革的语言呢?记者难道不感到肉麻吗?看来此一时彼一时也。再往下看,又出现伟大了:

  
    “ 定剑是中国民主事业中为数不多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一员大将,也是一位具有伟大人格力量的民主战士。他是中国宪政民主事业中的一位新的伟大的道德典范。即使是在病危中,他也仍在惦记着事业,推动着事业,……他的英年早逝,无疑是中国宪政民主事业的重大损失。但能让我们略感欣慰的是,他的生命是高质量的,他的时间是高度浓缩的,他的54岁的工作量至少相当于普通人74岁的工作量,他在有限生命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社会影响更将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他的位置。”

  
    好家伙,蔡教授的54年相当于别人的74年。唔,真厉害

  
    对于人的死,伟人在《纪念张思德》中早有描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认为对于蔡教授的英年早逝,如果把重于泰山安到他的头上,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了,但他又不属于轻于鸿毛,说来说去,在中国有蔡教授这样类似研究成果的学者应该不少,不敢说有千千万万,千儿八百应该有,是不是别人也能像蔡教授一样享受到南方都市报记者那样高的评价呢?恐怕不会。其实在我们中国,岂止是蔡教授,即使是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就可称得上是伟大,比如:见义勇为的人、教书育人的人、救死扶伤的人、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的人、慈善募捐的人、各行各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等等、等等,这些不知名的小人物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栋梁,他们同样伟大,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可以了。

  
    等我接着再往下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到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好:

  
    蔡教授对自己的病情还没有完全绝望;他还在用微弱的声音跟家人强调:西医能治我的病,中医不能治我的病。

  
    那天中午,《财经》记者告别时,蔡教授弥留之际最后说:“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哦,闹了半天,原来“宪政民主、使命”云云,这句话是出自蔡教授之口。不过我感到蔡教授看问题有点偏颇,什么叫“西医能治我的病,中医不能治我的病。”小*平同志一贯教导我们: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小*平同志还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蔡教授你怎么能只迷信西医而不信中医呢?为什么不能找中医这个实践来检验检验呢?可能西医这个白猫治不好你的病,中医这个黑猫或许能够延长你那虚弱的寿命呢!看看,现在杯具了吧。

  
    唉,现在啥也别说了。咱不是学法律的,不知道蔡教授在中国法律界的地位如何,可能是泰斗级的。一个泰斗级的法律专家居然能够用六、七个伟大来形容,记者对其评价可称得上是赶超林肯、华盛顿,不让甘地、伟人,好像有点过呢!不管怎么说,人死为大,过就过一点吧,反正没有人去计较他。这让我想起来我们单位曾经发生过的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位老同志过世了,这位老同志是解放以后参加革命工作的,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据了解当时是一个班长。他去世以后,我在单位为他起草悼词,他的家属没有别的要求,只是要求在悼词中把这位老同志在抗美援朝时的职务由班长改为排长——只为了念悼词的时候好听。领导有点拿不准,问我可不可以这样改。我说:嗐,改就改呗,反正人都去世了,又不会找你要求待遇,别说班长改排长,让我把老同志的职务改成师长我都敢改。当然,人家家属也不会提这种非分的要求。后来家属非常感激单位对老同志的评价,也没有来要求什么待遇。

  
    我认为蔡教授之所以被南方都市报记者推崇,关键一点还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个中国古训在作怪。也是,看看蔡教授那辉煌的简历,我们能够发现蔡教授在西方学到了很多新的法律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蔡教授能够把西方法律的普遍原理同中国法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宪政民主”这一概念。蔡教授够伟大的,再一次用记者的话来形容就是:“他在人格上更是伟大的。一个人无需多少伟大,只要有一个伟大就够了。一个社会也无需多少伟人,只要有一批人格高大的社会精英,那就已经是相当幸运了。”看看,又出现了三个伟大的形容词,而且是精英。我简单的做一点统计,林林总总前后加起来共用了十余个伟大来赞扬蔡教授,全世界能有几人可以用十个伟大的词来评价?所以说,我们的蔡教授虽不敢说是前无古人,也能说是后无来者。

  
    所谓真理过一点就是谬误,物极必反嘛。记者如此吹捧蔡教授,就是没有把蔡教授当人看待,当什么?把蔡教授当成神了。蔡教授如果在西方就是耶稣,如果在阿拉伯就是真主,如果在印度就是释迦摩尼,记者也太不像话了,你这样肆意吹捧,别人能承认吗?蔡教授在天堂也不会安生的。还是让我给你圆回来吧!蔡教授也就是一个在学术界有一定建树的,有自己独到观点的人,是一个普通人,至于他的学说是否正确,还是由实践来检验吧。蔡教授,你在天堂可别听记者瞎胡扯,所谓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愿蔡教授安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0-12-22 18:07 | 只看该作者
啧啧,真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4-29 16:27 , Processed in 0.112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