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4814[/attach]<BR>[attach]4815[/attach]<BR>[attach]4816[/attach]<BR>[attach]4817[/attach]<BR><FONT size=4>经winedoc同意,借用一下他拍的图片.Dani Trio Takumi collections中的flower and bird,完全手工绘制,每支笔得花两三个月完成,构图非常简单,但是高雅.目前该笔在Stylus magazine 上拍照.还得等.</FONT></P>
>靠,我说的是彻底上了小日本的陷阱了.哈哈,在下来就是50号了.大家等着啊,有漂亮东西看了.</P>
>你因该上NAMIKI的东西了啊.50还没钱买就先买点别的,毕竟那才是正宗的.</P>
>看上去还不错。</P>
>不复杂的图怎么要三个月?</P>
>看上去还不错。</P>
>不复杂的图怎么要三个月?</P></DIV>
>可能是上漆的时间长吧.加工笔杆什么的应该比较快,但是上漆要上几次,每次之间又要充分晾干,并且可能要有什么特殊的处理,这个费时间吧.不过个人不是特别喜欢这个笔的风格</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pinon</FONT>兄病入膏肓矣,大伙不要理他</P>[em07]
0cm 0cm 0pt">呵呵,想买的,太远构不着;俯拾可得的,抽屉里又还有一堆穷嚷嚷</P>[em06]
>我上次看介绍,一只德制光学镜头的玻璃用慢冷却工艺,冷却时间长达两年。</P>
>我个人总结的日本莳绘笔的好处和坏处。<BR>先说坏处:<BR>- 莳绘笔没有便宜的,你要入门就马上要出血。<BR>- 莳绘笔的价格和钢笔本身的关系不大,它上面的莳绘是最大因素,有舍本之嫌。<BR>- 莳绘笔的价格相当不透明,估计要付不少学费才能搞清。<BR>- 一般是买了不用,用了磕磕碰碰,漆掉了,损失会很大。因为不用,有点投资性质,要考虑增值可能。<BR>- 低价的莳绘笔几乎很少有增值可能。高价的莳绘笔能否增值要看那位师傅是不是死的快。<BR>- 中日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人日本笔买得太多,可能被人说闲话。</P>
>好处:<BR>- 莳绘笔是很雅致的亚洲工艺品,把摩观赏,能陶冶情操。<BR>- 莳绘笔的价格高,有几支品质高的莳绘笔能使收藏增色不少,也能满足虚荣心。<BR>- 莳绘师傅死的快,有增值可能。</P>
>靠,好处坏处都提到了师傅是否死得快的问题,faint</P>
>我挺喜欢的这种笔的,等咱有了钱,上一只,不过我会买Namiki的。</P>
>我个人总结的日本莳绘笔的好处和坏处。<BR>- 低价的莳绘笔几乎很少有增值可能。高价的莳绘笔能否增值要看那位师傅是不是死的快。</P></DIV>
>哈哈.这句说到重点上了.下次大家集资把国光会的东西买上批,然后在雇个人把那堆老家伙干掉,那笔就坐上火箭了.</P>
>哈哈.这句说到重点上了.下次大家集资把国光会的东西买上批,然后在雇个人把那堆老家伙干掉,那笔就坐上火箭了.</P></DIV>
><FONT size=3>发财就看这次了,呵呵</FONT></P>[em05]
>哈哈.这句说到重点上了.下次大家集资把国光会的东西买上批,然后在雇个人把那堆老家伙干掉,那笔就坐上火箭了.</P></DIV>
>杀鸡取卵,说得那是谁啊。。。。。。</P>[em05]
>哈哈,也不是啦,那个红太红了,配这个更不好了,怎么样?到手了没有?</P>
>花猪兄,放弃了,不过刚收到一支Nakaya urushi.</P>
>晕,干嘛放弃啊。</P>
>新上手的上图看看</P>[em02]
>万兄,谢谢关心,这两天很忙.一支Maki-e都没收,只收了一支Nakaya urushi,马上上图片.</P>
|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s://www.pen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