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7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irpanerai淘笔之1】绿宝钢尖,金笔女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9 1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淘笔得一绿宝钢笔。笔挂上有绿色的宝石点。咖啡色笔杆,不是赛璐珞,很单薄的感觉,光一照都透。笔身标“绿宝金笔”,标志是圆圈里面写“Green Spot"。打开看一下,笔尖是钢尖镀金,由于时间久远,金色的镀层已经掉光了,上面是绿宝两个字,中间是圆圈Green Spot标,下边是一个大大的A字,没有刻时间。


回来查一下,发现绿宝还是比较少见的,论坛上也仅有4个帖子,但是都是绿宝金笔,时间在解放后公私合营阶段。我分析这支绿宝笔是40年代的学生用笔,低端产品,因此是钢尖而非金尖。而且笔管的材料很一般,薄薄的感觉。有人说绿宝金笔如果笔挂上有宝石点就意味着终身保修,不知道这支笔符不符合这种情况。



不管好坏,至少这支笔是原装货,也经历了70年风雨了,历史痕迹厚重,我会好好地收藏起来。大家有兴趣查一下绿宝的渊源,著名的”金笔汤“创办,公私合营之后绿宝同华孚、新民合并演变成后来的英雄金笔厂。网上查了一篇“金笔女王创业生涯”,挺有意思,附在下边。

-----------------------------------------------------------------------

汤蒂因是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的企业并不大,以现在的眼光看只是一个家庭作坊规模的企业,但却在激烈的竞争和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存活下来,最终成就了国货名牌—绿宝金笔。汤蒂因的事业在建国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短暂辉煌,但很快就加入了公私合营行列,尽管仍在从事管理工作,但不再是资本家的身份了。

汤蒂因1916年生于上海,其父很早就从苏州到上海做生意,小有成绩,家境曾经尚为宽裕,儿子汤蒙锡、女儿汤蒂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后来其父在外面有了女人,便抛弃了妻儿。汤蒂因兄妹和母亲的生活一下子没有了着落。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汤蒙锡冒险跑单帮,高小文化的汤蒂因则去报考益新教育用品社的店员,那时她只有14岁。和煤炭大王刘鸿生早年做销售员的经历相似,14岁的汤蒂因也是一个手勤脚勤嘴巴勤的好伙计。汤蒂因天生好强,为了熟悉行情和各个牌子的金笔的性能,她四处拜访行家,了解市场和制笔的过程。由于懂得产品知识,服务态度又好,三个月试用期满,汤蒂因被破格升为门市主任。

做了门市主任的汤蒂因,除了关注金笔柜台外,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熟悉店里所有上千种文具的性能和价格。汤蒂因的耐心和热情很快得到了顾客的信赖,团体、机关、工厂、铁路等大客户也随之而来,营业额不断上升。汤蒂因意识到,店员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以钱易货那么简单,服务周到必不可少,熟悉进货、销售等各种渠道,以及和各同行商店、厂家之间的关系往来,也是门市部主任所要下功夫的。以前门市的布置是由老板每月花四十块大洋请一个白俄来做的,汤蒂因认为其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她带领店员主动向老板提出,不要钱自己来布置,很快,橱窗里拉起了彩灯,在彩色灯泡的闪烁下,橱窗里的文具格外醒目,引得行人纷纷驻足。同时,汤蒂因嘱咐店员姐妹们,每天记录顾客来买而店里又缺的商品,然后集中分析,调整进货品种和数量,并增设特价部,将积压滞销的货物减价出售或者买二送一。1932年1月,老板提拔汤蒂因为权力更大的进货部主任,从此她便和老板面对面办公了。后来,老板甚至把进货的签字权也交给了她。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原来老板想纳她为妾,得知老板的企图后,汤蒂因辞去了这份看似不错的工作。

汤蒂因在家里办起了一家小店,挂起了“现代教育物品社”的招牌,从事文具批发。弄齐开店用的图章、信封、信纸后,汤蒂因便把业务搬到家里,她将好销的商品价格单开得比益新低些,然后寄发给全国各个用户,客户可以通过邮局代收货款的办法来邮购,这和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创业时的做法异曲同工。用户见现代教育物品社的商品价格便宜,纷纷来函订购,汤蒂因让哥哥负责进货和发货。某种意义上,汤蒂因做起了“网商”。

不成亲,反成仇。益新的老板不会坐视汤蒂因的成功,他向全国各地用户发布通知,说上海最近有一家行骗的文具批发店,请勿轻信,如果上当,概与本店无关等等。同时,进货渠道也接到了益新的通知—凡是和现代教育物品社做生意,就不要和益新往来。小一点的批发商便不敢和汤蒂因合作了。汤蒂因并没有退缩,她根据在益新的经验,对信誉可靠的客户,采取放账的方式,只需寄来购货单,货到付款。这种略带冒险的举动为汤蒂因赢得不少客户的信任,很快收到大量的购货单。她便把购货单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到上海规模最大的合记、合众、育新、鼎新等文具店批发商品。这些文具店规模大于益新,对益新并无顾忌,有生意就做。上下游渠道疏通后,汤蒂因又利用过去的老关系去厂家进货。汤蒂因以前给厂家的印象是不拿架子,不受礼请,乐意为厂家经销推广新产品,名声很好。见她的公司周转起来,便纷纷和她合作,有的先把新货发给她,有的甚至允许她两个月后再付货款。

现代教育物品社经过三年的经营,员工从六人发展到十多人,从独资公司变为合伙公司,扩进了胞兄汤蒙锡、益新批发部主任、鼎新教育用品社老板、新记制本厂老板、京沪铁路管理局供应处处长等人各五百元,汤蒂因出资两千元,共合资五千元,由于自己太年轻,为了赢得其他股东信任,汤蒂因聘请原益新文书乐厚柳担任经理,自己做协理。

好景不长,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不久上海沦陷,汤蒂因的文具生意陷入困境。彷徨中,得到挚友毕子桂在昆明担任生活书店经理的消息。1938年6 月底,汤蒂因带着两个职员先到香港,经越南海防,前往昆明。毕子桂所在的生活书店是邹韬奋先生开的、不以赢利为目的合作企业,是一个由进步青年构建的组织。汤蒂因在毕子桂的帮助下,在生活书店不远处,租到三层楼房,挂起了“上海现代教育物品社昆明分店”的牌子。她依着以前在上海发邮购单的做法,很快便在昆明打开了局面,并帮毕子桂代销过违禁的进步书刊。尽管和毕子桂互生好感,但商人逐利的理性和进步青年的感性最终未能合并在一起。更不幸的是,在汤蒂因第三次从上海赶往昆明途中,毕子桂死在手术台上。他在进行盲肠炎手术时,敌机轰炸,昆明被迫停电,毕子桂干躺在手术台上,去世了。不久,日军占领越南海防,汤蒂因运到海防的货物也全部丢失了。心灰意懒的汤蒂因回到上海,太平洋战争便爆发了,日军进入租界,汤蒂因所有生意路径皆被截断,股东对海防的损失大为不满,要求撤资散伙。汤蒂因好合好散,将存货折价付款给各位股东,从此独立经营现代教育物品社。此时,她已无资金,全靠向钱庄借贷和朋友帮忙维持。

之后,不服输的汤蒂因去陪都重庆寻找出路,在重庆卖出了一些货,但遭到国民党要员敲诈,只得重回上海。由于入川的要津已经沦陷,铁路也中断,汤蒂因等人只得混在难民队伍里,辗转跋涉回到上海。回到上海后,重庆的货款也到了,伪(请不要使用敏感词)当局新制定了一条规定:储备票以五折兑现。汤蒂因玩命赚来的钱,白白损失一半。

汤蒂因手上的现金连开一个门店都不够了,其母拿出儿女历年孝敬的所有积蓄并变卖首饰,这样汤蒂因才勉强在几所中小学附近,寻址开了一家文具店。汤蒂因使出各种销售手段,使买东西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但这些小顾客又能带来什么利润呢?汤蒂因深知她的目标顾客应该是学校、机关和那些有文化的人。在市场调查中,汤蒂因发现,稍有文化或地位的人,往往讲究在胸前口袋里别一支金笔,金笔也是她做店员时,最初接触的商品,这似乎是一种宿命。

汤蒂因马上买来“蓝宝”、“派克”、“新民”三个牌子的金笔,又取出存放在家里的几种国产金笔,一一比较,并将每支笔的零件拆散来察看。当时“蓝宝”牌比较吃香,在比较中,汤蒂因并没有发现“蓝宝”在构造上有什么特别,倒是笔尖上一个嵌蓝的斜方块引起了她的注意。汤蒂因想,别人卖“蓝宝”,我可以卖“绿宝”,卖笔尖嵌绿的金笔。绿色是毕子桂最喜欢的颜色,在他去世之后,便成了汤蒂因最偏爱的颜色。

汤蒂因没有资金办厂,便想到找人代工,以贴牌的方式,推出“绿宝”牌金笔。当时上海制笔的小厂不少,但大多没有品牌,也没有营销能力,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汤蒂因很快找到一家叫吉士的自来水笔厂,签订订货合同,由她独家经营。

长期的商业经验让汤蒂因深知,商品要想畅销,首先要扩大影响,要做到路人皆知。她便尽一切可能,利用报纸、路牌、霓虹灯、电台等工具,制造声势。除了在门市出售,还采取邮购和电话送货的方式销售。

由于父母是戏迷,得以认识沪剧、评弹和滑稽戏名角,汤蒂因便一一拜访,请他们在表演时为“绿宝”做广告,一系列营销手段奏效后,“绿宝”金笔的销量稳步上升。当时,“越剧新后”袁雪芬红极一时,汤蒂因想请她在电台演唱时为“绿宝”做广告。朋友告诉她,袁雪芬从不唱堂会,也不做广告,让她死心。但汤蒂因最终还是固执地找到了袁雪芬。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朋友。袁雪芬在搭档马樟花被恶势力迫害致死后,对旧上海极其痛恨,思想倾向进步,而汤蒂因无权无势,经历坎坷,以及作为新女性那种不屈的精神,可能使两人产生了共鸣。袁雪芬答应破例为“绿宝”金笔做一次广告,她声明,她本人不收任何报酬。汤蒂因包了八小时的电台广播时间,还请来范瑞娟、徐天红等越剧名角,她们演唱了整整一天。“绿宝”因此声名大噪,跻身上海滩名牌钢笔之列。

抗战胜利后,美国战时剩余物资蜂拥进入中国,美国“派克”和其他美制名牌金笔也不例外,“绿宝”金笔受到很大的冲击,销量猛跌,不久,“绿宝”金笔的销量离奇地在节节爬升,由于通货膨胀,人们产生了存货不存钱的心理,开始囤积居奇。 “绿宝”金笔名气大,声誉好,被不少人视为囤积对象,一打一打地买。汤蒂因正要向厂家扩大订货,却碰了钉子,吉士自来水厂不甘做代加工,早已打算绕开汤蒂因,自己做品牌了—他们推出了“吉士绿宝”金笔。失去了货源的汤蒂因只能另寻其他小厂,但不是设备不行,就是要价离谱。她只能自己动手办厂了。

汤蒂因一边筹划办厂,一边为袁雪芬的新戏而奔走。此时的袁雪芬等越剧名伶已明显左倾,这引起了国民(请不要使用敏感词)的忌恨,麻烦不断。同时,汤蒂因出资两千元,买下一个小厂的制笔机械、零件以及一些原料,还带来了两个工人和他们的两个徒弟。绿宝金笔厂从此诞生,这已经是20世纪40年代末了,厂房设在现代教育物品社批发部内。由于美国货倾销,很多工厂倒闭,工人失去饭碗,而绿宝金笔厂居然建立起来,包括亲戚在内,职工只有十几个人,但大家都很齐心。

汤蒂因每天坚持站两个小时的柜台,下午三点之后便在厂里和职工一起工作,有了问题立即解决。“绿宝”金笔在自己的门市零售,也搞批发,尽管在上海受美国金笔冲击,但在内地和解放区销量很大。第二年,绿宝金笔厂扩大了生产规模,在险恶的竞争环境下,绿宝金笔厂居然蒸蒸日上起来。在经营上,汤蒂因很有办法,绿宝金笔厂职工待遇福利不低,对骨干充分放权。同时,汤蒂因在面对零件商时,一方面非常体贴,努力构建共生关系,一方面也极力控制零件质量以维持品牌声誉。她曾经告诉零件商,绿宝金笔厂之所以能随产随销,从不积压,资金流动快,是质量使然。如果出了次品,绿宝不免倒闭,提供零件的厂家也要蒙受损失。

汤蒂因在创新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不论国外名牌还是国内名牌,只要有新品上市,她见一支买一支,然后一一拆解和比较,见市面上的国产金笔金星、新民、关勒铭等大多是黑杆老旧的经典款式,她便设计出两头稍尖流线型男式“长寿金笔”,又制造出一种同类型的小号女用“幸福金笔”,两支装在一个精致的盒中,取名为 “鸳鸯金笔”,价格稍高,可作为礼品送人,很受上层女性欢迎。为吸引小朋友,汤蒂因又设计出便宜实用的三色花杆钢笔,以绿宝为总商标。新产品一上市,销量大开。

汤蒂因正要大干一场时,国民党当局于1947年2月16日颁布了《经济紧急措施》,绿宝金笔厂所必需的原料黄金白银被搜刮一空,到手的金圆券形同废纸。汤蒂因十多年的努力几乎陷入毁灭。有人劝她宣布破产,但她最终选择了坚持,由于长期积累的信誉,在律师、职工代表的斡旋下,她最终得到了债权人和员工的体谅和支持。

解放后,公私合营前后是汤蒂因最风光的日子。合营前,在新政权扶植下,给金银原料,给贷款,绿宝金笔销路大开,汤蒂因扩大了生产,买了一幢小洋楼,还买了福特汽车。1953年,绿宝金笔厂、天鹅金笔厂和博文笔尖厂合并为绿宝金笔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后来带头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1955年12月,汤蒂因受到(请不要使用敏感词)接见,被(请不要使用敏感词)笑称为“金笔汤”;1957年随团出访苏联,被苏联人称为“幸福的资本家”;文革中被残酷迫害,人格受辱;1979年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去世。有人说:“享誉中外的‘英雄’金笔的任何一点微小改进,都有她付出的心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2-6-9 23:58 | 只看该作者
关键字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6-9 23:58 | 只看该作者
关键字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6-10 02:0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可惜真的是被关键字弄倒了胃口,受到的迫害更是一笔带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10 11:50 | 只看该作者
绿宝金笔的故事很不错,一位女企业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完全可以拍成一部电影。生存不易,国货当自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6-10 15:03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22 20:0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不知道还找得到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15 22:03 , Processed in 0.1100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