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83|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支笔,写一辈子(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6 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支笔,写一辈子

  丰子恺《还我缘缘堂》:"我离家后一日在途中闻知石门湾失守,早把缘缘堂置之度外,随后陆续听到这地方四得四失,便想象它已变成一片焦土,正怀念着许多亲戚朋友的安危存亡,更无余暇去怜惜自己的房屋了。况且,沿途看报某处阵亡数千人,某处被敌虐杀数百人,像我们全家逃出战区,比较起他们来已是万幸,身外之物又何足惜!我虽老弱,但只要不转乎沟壑,还可凭五寸不烂之笔来对抗暴敌,我的前途尚有希望,我决不为房屋被焚而伤心,不但如此,房屋被焚了,在我反觉轻快,此犹破釜沉舟,断绝后路,才能一心向前,勇猛精进……
  ———即使战争和屈辱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这样的文字,却仍然使半个多世纪后同样以写字为生的小辈们感动不已。
  一支笔,可以化作投向敌人的矛枪;一支笔,也可以绘出最最生活的画卷。
  丰子恺先生的一生与笔结缘,从绘画到书法,从写作到翻译,笔耕不辍,"写"出了著作等身,"写"出了一座"缘缘堂",更写出了中国人的情趣,中国人的骨气。
  丰子恺先生一生只用一支笔。就像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在受封仪式上一定要发誓从此剑不离身,因为那是危难中唯一可靠的朋友。作为文人,丰先生以笔为剑,一定深同此感,所以在最艰难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放弃,笔却一定好好保存。即使到了临终弥留的时候,他也要找出笔来,好好的交到后人手里。
  今天,我们拜访了丰先生的女儿丰宛音女士,了解丰先生和笔的故事,试图从中能拾获丰先生的些许思想碎片,惠泽后人。
  ▲这是丰子恺先生的最后一张照片,照片下的字即是用那支派克钢笔写的。
  火红色的派克钢笔
  一切都是开始于一篇名为《火红色的派克钢笔》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丰先生的女儿丰宛音女士,而文中提到的"火红色的派克钢笔"就是丰子恺先生一生不曾离身的那支笔。派克公司在看到丰女士的这篇文章后,调动全国的配货系统找出了一支与当年丰子恺所用的笔一模一样的红色钢笔。虽然不是同一支,但似曾相识的旧物一定能激起丰女士很多感慨和回忆,因此在收到派克公司的邀请后,我们便欣然同往,拜访这位大师的后裔。
  爸爸最宝贝的就是这支钢笔
  丰女士如今已经80多岁高龄,和老伴在一套非常普通的居民楼里过着平静的退休后生活。谈起父亲,丰女士似乎就变回了小女孩:"爸爸最最宝贝的就是这支钢笔了。"据说,丰先生每次用完,都要小心翼翼地将笔放进抽屉,不让小孩子们玩。"爸爸常说,笔就是要写得顺手。"曾经有人送过丰先生更加名贵的钢笔,但最终他还是习惯于握着这支年轻时代就在用的红色旧派克奋笔疾书。丰子恺先生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用钢笔的人,虽然他学画是从毛笔学起,但在他的画作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钢笔画作品。在丰女士展示给我们看的照片上,甚至扇面上的题字,丰子恺用的都是钢笔。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种非常“前卫”的做法。
  缘缘堂就是用这支笔写的
  在缘缘堂建好后,丰子恺先生经常会跟子女们念叨:缘缘堂就是爸爸这支笔写出来的。根据先生自己在《辞缘缘堂》中的记载,筹建缘缘堂,是自他父亲辈来的愿望,最终到他才得以实现,只是建成时父母已经都不在人间。结合这段历史,丰子恺先生的这句话,不光有着成功的自豪,更包含了一分辛酸和无奈。或许,这就是先生如此信赖和珍惜这支笔的原因。"我爸爸临终前,还在床上摸索着要这支笔。"这种情感,或许真的只有切身体会过的人才能完全理解。
  经历坎坷缘尽而去
  在文革的批斗中,丰子恺先生不小心从口袋中掉出的钢笔也成了造反派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当时,爸爸只有趁着他们不注意,90度弯腰装做鞠躬的样子,偷偷地把笔捡回来放好。"自此之后,先生一度决定让女儿帮忙保管钢笔,但最终还是自己一直保存到逝世。
  说到最后钢笔的丢失,丰女士显得非常的难过和痛苦。或许东西用久了真是有灵性的,在主人逝世之后不久,这支为先生一生钟爱的钢笔也随之而去。
  传奇般的故事,似乎就在我们眼前一幕幕地上演。丰女士,或许我们该称呼她为奶奶,她的描述琐碎而零乱,但我们却分明透过她的描述,看到了一代大师丰子恺先生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
  思绪回到现实,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派克公司的工作人员送上了一个精美木制礼盒,丰女士看到盒中物品后的表情也让我们久久难忘。据说,这是派克公司按照20年代的款式特制的笔型,外形上完全吻合,只是在颜色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丰女士对接受这份礼物显得准备不足,神情在惊喜中有着一丝慌乱,"这么贵的东西,我收下会犯错误的!"
  ▲这些老照片和陈年旧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派克公司将钢笔赠送给丰宛音女士
  ▲派克公司送给丰女士的笔,就是这款派克紫红世纪系列的特别版本。
  派克紫红世纪(DuofoldBurgundy)珍藏限量版及特别版是特别为中国市场制造,以庆祝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世贸后所取得的各样骄人成就。珍藏限量版及特别版只限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发行,全世界仅有二千位幸运儿可以拥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2#
发表于 2008-10-26 13:27 | 只看该作者
紫红呀???咱这里还有2跟放了N年楞是没卖出去.... 1W多大米呢...
3#
发表于 2008-10-26 18:36 | 只看该作者
"一笔终生",这只笔伴随着主人走过了一生,见证了主人一生的经历,不时勾起主人往昔的回忆,见笔如见人,这种感觉,只有爱笔之人才能体会到,的确是让人感慨万分.

[ 本帖最后由 会计师 于 2008-10-26 18:43 编辑 ]
4#
发表于 2008-10-26 18:48 | 只看该作者
感动啊。。。
5#
发表于 2008-10-26 18:52 | 只看该作者

火红色派克笔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丰宛音

贾宝玉周岁时,贾政叫家人把各种东西摆满一桌,让宝玉去抓。宝玉伸手只抓脂粉与珠翠。贾政看了就不高兴,说宝玉将来不过是个酒色之徒,从此便不喜欢他。

我乡亦有此风,俗称“拿周”。我小时候常听祖母讲我父亲丰子恺“拿周”的事。祖母说,你父亲拿周时,家人把各种花花绿绿的玩物和文房四宝放在一个竹匾里,我抱着他去抓。你父亲小手单拿起一枝笔来!人群立刻发出哄笑声。有的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喜欢写字读书,很有出息!”也有人说:“他大起来一定会中举、做官。”

父亲长大时,科举早已废除。但他果然与笔有缘。

我小时,常见父亲在书房里手握一支火红色的派克钢笔,整天埋头写作、画图,直到傍晚才放下,走出室来和家人欢聚。父亲常说,我每天不停地写文章作画,靠的就是这支火红色的派克钢笔,也不知写出了多少文章,创作了多少漫画,费了多少心血!

抗战前夕,父亲特将那支火红色的派克钢笔给了我,同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缘缘堂是全靠了这支派克钢笔写出来的啊!”我欣喜激动地把它接过来,放在一只长形的铅笔盒里,收藏在小皮箱中,作为永久的纪念。

“文化大革命”中,只见造反派进进出出,随心所欲地搜取东西。父亲给我的那支火红色的派克钢笔就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我为此伤心了好几个月,内心十分苦痛。不知父亲给我的那支宝贵而有纪念意义的火红色的派克钢笔落于何人之手,现在是否还在人间。
6#
发表于 2008-10-26 22:4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图了,很漂亮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7#
发表于 2008-10-27 00:02 | 只看该作者
是楼上这款么?这个好像太现代了点呀!
8#
发表于 2008-10-27 10:43 | 只看该作者
丰老先生的的那支应该是当年的大红豆腐吧。
9#
发表于 2008-10-27 11:0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啊!~
10#
发表于 2008-10-27 11:05 | 只看该作者
图片里的笔真漂亮,紫豆腐?
11#
发表于 2008-10-27 12:38 | 只看该作者
火红?红豆腐吧,跟楼主这根颜色差太多了。
12#
发表于 2008-10-27 21: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
发表于 2008-10-28 13:23 | 只看该作者
这支笔分量十足!!!
14#
发表于 2008-10-29 16:50 | 只看该作者
一笔终生貌似很难做到

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支笔
15#
发表于 2008-10-30 20:06 | 只看该作者
见过照片,是大红的。
不是这颜色,这颜色太丑了,像半老徐娘。
16#
发表于 2008-10-30 20:22 | 只看该作者
一辈子只能选一支,我会选什么呢?颇费思量。
17#
发表于 2008-10-30 20:54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18#
发表于 2008-10-30 22: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发表于 2008-10-30 22:16 | 只看该作者
一支钢笔陪伴终身,这是玩钢笔的最高境界,但是可惜啊,这在钢笔论坛是一种遥远到无法企及的奢望
20#
发表于 2008-10-31 12:18 | 只看该作者
一支可以陪伴一生的笔,真的很难找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5-14 16:06 , Processed in 0.127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