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1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丘吉尔的笔夹~,也太难看了点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30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不知怎的,纵观万宝龙近年来设计的那一串产品。每款产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笔的设计人也总不忘加上点儿让人倒胃口的东西。使人看过总会眉头一皱。

万宝龙呀,你故意的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1-5-30 22:17 | 只看该作者
我ri。。。这个笔夹真是“娇憨”得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5-30 23:16 | 只看该作者
矮胖矮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5-31 01:09 | 只看该作者
万宝龙这不是骂人嘛!丘吉尔重量级贵族出身,而且不仅是大政治家,还是英国文学有数的文学家,一手好文章(凭《二战回忆录》获诺贝尔文学奖,但我个人最喜欢他的《英语民族史》,美文啊,特别评价狮心王的那句“他的人生有如检阅,过后只留下一片荒野”,历史写到如此美轮美奂令人沉醉,真是大家),广博多闻(据说掌握12万字的英文词汇,是历史上英文词汇量掌握最多的人)。年轻时还是个帅小伙,还不是俗帅,是贵气的帅-----



万宝龙不要这样糟蹋老丘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5-31 01:24 | 只看该作者
对了,德国战败,丘吉尔很是一个重要原因。明白了,万宝龙这是携私隙呐携私隙,泄私愤呐泄私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5-31 01:25 | 只看该作者
肯定想,你老丘让我德意志沦为笑柄,我也要让你老丘成为笑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5-31 01:32 | 只看该作者
董桥曾经赞美过“丘吉尔英文的纯正,蓝姆的甘美,伊萨克沃顿的清冽”,转篇他的文章缅怀一下这位伟人---

董桥:丘吉尔的背影
     
    早岁初读丘吉尔我不是读《英语民族史》,不是读《世界危机》,不是读《二次大战》。我读的是Robert Chris旧书店里找到的一本《Thoughts and Adventures》,一九三二年初版的文集,题材平常,陈意超常,一笔清亮照人的文采拈出铢积寸累的学问:「彷佛一座艳阳下的花园,老树遮荫,微风送香,那正是丘吉尔的英文!」克里斯说。「我读了几十年还嫌没读饱。」那些年我常常在他的旧书店选购藏书票也买些袖珍书。一九三四年开张的老字号了,店堂古旧,存书古旧,老板伙计都古旧,英国文学书最多最齐,行里行外不少人赞叹克里斯是历代英国文学经典专家,他倒谦称他的专业其实是"cigarettes, coffee,  stories and gossip"。那天他心情好,带我钻进楼上书库看丘吉尔的一幅小油画,画书桌上的瓶花笔筒笔架镇纸和三叠乱书,玻璃窗外浓绿的树影里飘散的几道金光尤其生动。「一九四七年丘吉尔在皇家艺术院开画展,我看了感动,一九五一年机缘凑泊收了这幅画,日子越久一定越珍稀。」克里斯到底是商人。
     
    丘吉尔劝年轻人挑书看书要精要少要像老年人那样谨饮慎食。他担心年少识浅,囫囵吞书,铸造主观,来日重读再也读不破当年错误的领会,白白断送了好书的启廸: "Young people should be careful in their reading,  as old people in eating their food. They should not eat too much.  They should chew it well."文章大家不愧是文章大家,下笔总是这样铿然有声,一句一个惊喜,就算道理偶有商榷的余地,文辞从来如锤如炼,玲珑剔透。我倒觉得年轻人肯看书已然难得,他们爱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似乎也不太容易阻止,一时间一知半解甚或无知错解也不要紧,年齿渐大重新再看一定别有洞天。少年以酒当水,老年以水当酒,那也是人生的规律。丘吉尔那一代人爱书读书是习性,书房里藏书不足五千部算不得藏书,只算是"a few books":Thomas Morley说的。我在英伦那八年堆满半层破楼的杂书少说也有五千本,岁月多情,生活无情,飘几次洋搬几次家人书俱老,遗失的遗失,送人的送人,扔掉的扔掉,身边只剩雅玩一堆,残书数卷,离丘翁怀想的境界远了去!幸亏他说无缘博读群书也不要紧,有空摸摸书翻翻书端详一本书也是清趣也是清福。他还说读书可以不从第一页读起,可以翻出一句喜欢的句子读下去,读到不想读了又可以再跳去读别的段落。我六十之后刚巧也爱这样读书,纸船随波,落叶逐流,飘到哪里读到哪里多闲适!
     
    在克里斯书店买的那本《思与行》我天天进城上班放工回家都在火车上品读,读完再读的是〈Hobbies〉和〈Painting as a Pastime〉那两篇随笔。三十几年了,我半个月前竟然买到这两篇随笔的合订单行本,一九四九年第三次印刷,用《画画消遣》做书名,薄薄三十二页,书尾附录粉纸彩印的丘吉尔十八幅油画,都是一九四七年克里斯说的画展上展过的作品。这位英国战时首相的风景画往往比静物画得更好,我尤其偏爱那幅金鱼池塘,画他下野期间在肯特郡乡居的花园景致,七、八种光暗深浅的青绿颜色调度有方,远看一片乡僻,近看一弯乡愁,几簇水仙之间金金黄黄的游鱼顿成乡谊了!有了这样灵巧的视野这样细腻的悲悯,难怪丘吉尔对历史对政治对人生难舍难弃的是这样苍茫而精致的体悟。他磅礴的一生说穿了是他对历史悲剧的情感和预感;他营造的文采供养的也离不开古罗马政治家西赛罗笔下万古的壮怀:沉实而飘逸、硬朗而典丽的Ciceronian!
     
    不管是Albert Finney的电影《Gathering Storm》还是Isaiah Berlin的华篇〈Winston Churchill in 1940〉,动人处都在乱世诤臣绝壁上那一波慷慨的回眸。一九四○年他批评英国外交部一份文件草案说:"The idea set forth appeared to me to err in trying to be too clever,  to enter into refinements of policy unsuited to the tragic simplicity  and grandeur of the times and issues at stake"。Lynne Olson新近出版的新书《Troublesome Young Men》写二战期间力抗白金汉宫和白厅绥靖政策的几位政治家:Harold Macmillan, Robert Boothby, Leo Amery, Ronald Cartland,  Robert Cranborne。全书为这些隐入历史阁楼中的人物招魂,断定希特勒那段疯狂年代里,铮然竚立在政治风雨荒野中的并不只是丘吉尔一个人:"The Rebels who Brought Churchill to Power  and Helped Save England",她的书用了这样一句副题。读这本书我挑着读的不外是英相张伯伦的事迹,是言情小说家Barbara Cartland的哥哥在法国战死的壮举,是Amery在议会上要张伯伦滚蛋的演词。「我见过丘吉尔,」克里斯那天对我说。「他跟那些人不很一样。我至今还记得他转身走进首相府的背影,有点傲慢,有点落寞,像个夜归的老作家多过像个过路的政治家。」可惜Lynne Olson生得晚看不到这一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5-31 01:32 | 只看该作者
请恕我眼拙,这笔帽除了好不好看的主观问题,还有什么问题么?怎么就扯上了笑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5-31 01:41 | 只看该作者
要表现老丘招牌性手势V也不是这样个表现法,肤浅直白不说,这样配着很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2:28 | 只看该作者
来呀来呀来呀~嘻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5-31 07:1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印象里的丘吉尔可不是年轻时候的样子...
万宝龙这不是骂人嘛!丘吉尔重量级贵族出身,而且不仅是大政治家,还是英国文学有数的文学家,一手好文章(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5-31 0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8:0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印象里的丘吉尔可不是年轻时候的样子...
plastrio 发表于 30/5/2011 23:12



   
丘哥哥在我心里一直都是金碧辉煌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5-31 09: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ipper 于 2011-5-31 09:13 编辑
大家印象里的丘吉尔可不是年轻时候的样子...
plastrio 发表于 2011-5-31 07:12

那个笑话怎么说的来着:

Monty:"I neither drink nor smoke and I'm a hundred percent fit."

Winston:"I both smoke and drink and I'm two hundred percent fi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5-31 10:30 | 只看该作者
此帖是我在钢笔论坛看过的最趣味盎然的帖子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5-31 10:30 | 只看该作者
此帖是我在钢笔论坛看过的最趣味盎然的帖子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5-31 10:37 | 只看该作者
CONWAY STEWART也做过churchill,人家就是老老实实的做个笔夹,再随笔配根雪茄。
龙这么做。。。。支持泄私愤的说法,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
金碧辉煌的丘哥哥经过背背山~
向着山顶高唱一曲:

“有一个美丽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小威”

然后小威,便从山洞里羞答答地爬出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0:49 | 只看该作者
小威说,二无止境从不封顶。
小丘说,二你只二一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5-31 11:04 | 只看该作者
理解为V字手势 手指顶部顺带夹了一枝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5-31 11:07 | 只看该作者
CONWAY STEWART也做过churchill,人家就是老老实实的做个笔夹,再随笔配根雪茄。
龙这么做。。。。支持泄私 ...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1-5-31 10:37


我也喜欢CS的设计! 文气十足又不乏贵气,很符合丘吉尔的气质。就如上面董文所述---“他跟那些人不很一样。我至今还记得他转身走进首相府的背影,有点傲慢,有点落寞,像个夜归的老作家多过像个过路的政治家。”

大胆设想,如果万宝龙如果把丘吉尔作为作家来设计可能会不那么呕,不过丘吉尔在现代人心目中其政治家形象远盖过其文学家一面,但私心揣度,以后更能传世的还是其文学成就。对了,他也喜欢王尔德---“他来生最愿意做的事也是想跟某人对话:他的来生是想与王尔德对话。丘吉尔之所以青睐奥斯卡·王尔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尔德的机智与辩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9-21 06:54 , Processed in 0.0619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