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王善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讲普通话的英雄笔厂是没有出路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7-8 10:50 | 只看该作者
<p>老万,你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前面我已经说过:一方面坚决赞成推动民族语言的统一(汉民族语言,不包括少数民族,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少数民族地区除了官方语言--汉语外,有权利通用自己的语言,你看少数民族地区商店的招牌,都是本民族文字在上,汉字在下。所以民族自治区域是通用两种官方语言),<strong>另一方面决不抹杀区域文化的多元性,没有说要“撤消”方言</strong>。我的结论与你的完全一致。</p><p>我已经说过:赞成用方言与当地群众沟通,但是不同区域间人民的交流、交际,必须讲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坚决反对“诸侯主义”,地方沙文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p><p>英语、法语、德语都统一了,方言的分歧依然存在,但基本上不影响交流。世界上没有哪种民族语言的方言分歧比汉语更严重了,不同的方言间听起来简直象外语一样!相反,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3种语言--俄语、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差别不大,能够勉强沟通!令人惊奇吗?</p><p>一个民族的语言不统一,各种方言都想“抢占领先地位”,这个民族语言在世界上的地位就难以树立起来。汉语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就是这种混乱局面的存在。海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口语有的教“国语--普通话”,有的教粤方言、闽南方言;书面语有的教简体字,有的教繁体字。这样搞,汉语怎么在世界推广?</p><p><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春江兄(xfxycj),方言电视节目的存在,在某些方面有它一定的合理因素,不能一棒子打死。我反对的“倒行逆施”的做法,是指那些妄图“复兴”地方土语,压制普通话推广,甚至想用方言“驱逐”普通话的政府行为。</font></p><p><font face="Verdana">民族语言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是需要运用国家强制力手段的(比如统一文字,确定统一的民族共同交际语言,各国历史上都是这么搞的),但是应该顺历史潮流而动,不能倒行逆施!</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8 11:20:28编辑过]

22#
发表于 2006-7-8 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正题:英雄笔厂的窗口电话,习惯讲“沪语”也许没什么好吹毛求疵的,因为也许他们接待本地客户居多。但是如果他们听出你是外地人,仍然拒绝与你用普通话交流,那就绝对不能容忍了!如果真是这样,这厂真的没希望了!
23#
发表于 2006-7-8 11:24 | 只看该作者
<p>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上升到那么高的高度吗。我打过几次英雄维修部的电话,人家都是和我说普通话的了,并且态度超好,很热情教我怎么解决我自己的钢笔问题。</p><p></p>
24#
发表于 2006-7-8 11:3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72-625</i>在2006-7-8 1:01:21的发言:</b><br/><p>钢笔论坛变成语言论坛了. 本人文化不高,长篇大论不会.就知道北方人看不起上海人,现在连语言都要想剥夺了.</p><p>有本事就不要用英雄笔省的烦.反正上海倒闭的名牌厂又不止这一家.中国也不止.都习惯了.</p><p>以前计划经济,国家包销.没压力,不缺市场,现在........问题一大堆.你们做学问的天天呆在房间里,出去跑跑市场就知道难处了.</p><p>市场不是凭空想象的.要不怎么说商场如战场.</p><p>都是废话.</p></div><p></p><p>72-625朋友这么说是不是有点消极啦?怎么叫“有本事就不要用英雄笔省的烦.反正上海倒闭的名牌厂又不止这一家.中国也不止.都习惯了”?大家爱英雄,对它恨铁不成钢,其实是希望它能够复兴强大。别的品牌倒闭了,这么好的老品牌倒闭不可惜吗?大家这么热烈讨论,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起码说明大家没有麻木不仁。</p><p>没有说要剥夺上海人说上海话的权利。只是说不同地区的人之间要多理解,促进交流,不能画地为牢。如果连基本的沟通、交流的技巧都没有,更不要说开拓市场了。大的战略是要靠每一个细致的环节来实现的。</p>
25#
发表于 2006-7-8 11:36 | 只看该作者
<p>这叫做地域化,挺好,我最近致力于研究如何用地域性来抗衡国际化。我现在上班,一律上海话。</p><p></p><p>这一点老万作的最好,不管大家说普通话还是什么,轮到他开口,不出3句,必定回到上海话。赞一个。</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8 11:37:59编辑过]

26#
发表于 2006-7-8 11:4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虎妞</i>在2006-7-8 11:24:39的发言:</b><br/><p>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上升到那么高的高度吗。我打过几次英雄维修部的电话,人家都是和我说普通话的了,并且态度超好,很热情教我怎么解决我自己的钢笔问题。</p><p></p></div><p>那恐怕是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坛友(就是那个发帖子,说什么“讲吴越蛮语”的)有误会。当然他说了一些过激的话。前面“上升到一定高度”的讨论无非是为了澄清“不同地区的人应该怎么交流”,以及“语言交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问题。</p><p>如果象虎妞说的这样,那么英雄起码应该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That's all right!</p>
27#
发表于 2006-7-8 11:4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韦伯猫</i>在2006-7-8 11:36:19的发言:</b><br/><p>这叫做地域化,挺好,我最近致力于研究如何用地域性来抗衡国际化。我现在上班,一律上海话。</p><p></p><p>这一点老万作的最好,不管大家说普通话还是什么,轮到他开口,不出3句,必定回到上海话。赞一个。</p><br/></div><p></p><p>Localization vs. Globalization是个大题目,不是“地方语言”和“通用语言”那么简单。“抗衡”这个词很好,要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点。</p><p>不过谁也不能回避这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说话要看人的,或者说,说话是要看对象的。除非大家根本就拒绝互相交流。</p>
28#
发表于 2006-7-8 11:52 | 只看该作者
我说一下,觉得楼主很奇怪,你有自己电话给英雄厂过吗?凭别人的一个说法,就那么臆断英雄厂的一切,包括什么大小...。这样是一个教师应该有的态度吗?没有自己求证过的事情,很武断的下结论。
29#
发表于 2006-7-8 11:56 | 只看该作者
<p>听到方言,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听到接电话的人说上海话,那至少可以证明,英雄厂至少没有把他们最重要的那些工人都赶走,而成为一个真正的空壳公司。</p><p>老工人们至少还能去接电话,能够直接面对最终客户,这已经是很幸福了了,要知道接你电话的那个人,制造过你手头的钢笔。这些老工人一辈子说上海话,他们说出来的普通话你不见得能听懂,那还要强求什么呢。</p><p>中国这么多800电话,接电话的都是甜甜的普通话,有用吗?能解决实际问题吗?</p>
30#
发表于 2006-7-8 12:10 | 只看该作者
<p>呵呵,楼主是律师,不是教师。他穿的是律师的法袍。</p><p>至于800电话用什么语言,关键是看企业所要定位的客户群的。用方言是他们自由,但他们不会放弃想要的市场。商人最忌讳抵触和对立的心态。所以说“和气生财”。</p>
31#
发表于 2006-7-8 12:16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企业的800电话和网站,好多都同时有英语和西班牙语服务(版本)。先不用说他们与拉丁美洲国家是近邻,单美国国内操西班牙语的国民就很多。可以说西班牙语是美国国内最大的“方言”。
32#
发表于 2006-7-8 12:1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r_chenlei</i>在2006-7-8 12:10:49的发言:</b><br/><p>呵呵,楼主是律师,不是教师。他穿的是律师的法袍。</p><p>至于800电话用什么语言,关键是看企业所要定位的客户群的。用方言是他们自由,但他们不会放弃想要的市场。商人最忌讳抵触和对立的心态。所以说“和气生财”。</p></div><p>楼主在群里说过了,他是东北某大学的老师,教的是法学方面的</p>
33#
发表于 2006-7-8 12:18 | 只看该作者
<p>品質與服務不做好,再大的企業也倒地,想起飛的企業~沒門。</p><p>去年9月我遇上件事:</p><p>在ebay購得Stipula 22一枝,使用幾天發現螺紋處有輕微漏墨。 <br/>一想,如果寄回德國給賣家,來回郵資比筆還貴。再網路一查,發現台灣沒有正式代理商。 <br/>就寫了封信給義大利總公司說明症狀,Stipula當天便回信,請我通知台灣的Fedex來取件,由義大利付費。 <br/>筆抵達義大利後,也來信說收到了,並說明會儘快修復並用Fedex送回,還承諾由他們付費。 <br/>約20天後,我收到一枝全新的Stipula 22,並贈送當期的Stipula月刊。 <br/>跟大家分享Stipula維修過程,是對該筆廠的服務態度感到欽佩。 <br/>一枝平價筆,Fedex義大利來回郵資都不止,也沒問我哪裡買的,買了多久。 <br/>一句話,服務到底,真正做到全球保固,讓我對Stipula這個筆廠好感度大增。 <br/>現在一些領導品牌,還在計較水貨不水貨的問題,實在小家子氣。</p>
34#
发表于 2006-7-8 12:2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r_chenlei</i>在2006-7-8 10:50:50的发言:</b><br/><p>英语、法语、德语都统一了,方言的分歧依然存在,但基本上不影响交流。世界上没有哪种民族语言的方言分歧比汉语更严重了,不同的方言间听起来简直象外语一样!相反,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3种语言--俄语、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差别不大,能够勉强沟通!令人惊奇吗?</p><br/></div><p></p><p>陈兄:<br/>我平时对语言也有一点兴趣的。但对你的这段论述有些不同看法。俄语、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确实差别不大,能够勉强交流。但是这种差别不大,是针对比如法语和德语、俄语和意大利语的差别而言。汉方言之间的差别远没有达到像“外语”那种差别程度。一个北方人听南方方言感觉像外语,只是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从音韵上分析,基本要素差别不大。更重要的是语法、文字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北方人时常听到上海话,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听懂,比起一个乌克兰人学俄语还是要简单很多的。</p><p>此外,关于法语和英语,我认为“其语言在世界上流行”是“国力强大”的结果而非原因。我不能肯定是不是到了19世纪末期法语才基本统一。但法语最盛行的时期是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p><p></p>
35#
发表于 2006-7-8 12:40 | 只看该作者
<p>上海话怎么了,上海话惹你那里了.怎么说都是几百年积淀下来的底蕴.方言体现各地方人的魅力和智慧</p><p>&nbsp;不是说上海人小市民吗,什么叫小资情调?懂吗???</p><p>说个故事: 1个东北人1个上海人.2个人去买青菜.</p><p>问:多少钱1斤?</p><p>答:8毛.</p><p>上海人说:贵呀5毛. </p><p>东北人说:便宜来2斤.给你2块不用找了.</p><p>上海人说:5毛卖就拿1斤.不卖拉倒.&nbsp;&nbsp; </p><p>过了2天,又是这2个人,又去买青菜.</p><p>上海人说:5毛来1斤.</p><p>东北人说:今天没零钱.上次多给了你4毛.我拿1斤.</p><p>北方人是爽快.上海人是小气.&nbsp; 怎么了.就小气. </p><p>你北方人是大方,游戏规则懂吗?玩不起就不要玩.</p><p></p>
36#
发表于 2006-7-8 12:5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拨打021-62506261,然后查号请拨0, 按一下零,就可以听到不寻常的语言了,这就是英雄厂的电话,如果你想转销售部,或者人事部等各部门查询电话,就要通过那个讲越语的英雄接话小姐。英雄的窗口电话的确应该改进。至少要走向全国。说浙江吴越语,会让人误认为英雄厂的产品不合格,和浙江衣服一样是低价低劣产品。
37#
发表于 2006-7-8 12:59 | 只看该作者
<p>chou说得好!产品质量、营销和服务是硬道理!而服务是要注重细节的,最基本的还是与客户的交流。抵触和对立做不成生意。</p><p>orson,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汉语音韵学我也接触过一点。汉语方言差别即使再大,象“外语”一样,但是基本的音韵结构、语言结构(孤立语的结构特性)等等仍然有基本共同之处,所以他们是同一民族的语言。</p><p>但是,你说“如果一个北方人时常听到上海话,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听懂,比起一个乌克兰人学俄语还是要简单很多的”我不敢苟同。</p><p>英国人可以很容易地学会说地道的德语,乌克兰人可以很容易地学会说地道的俄语。我不否认北方人在南方呆上足够长的时间,就能听懂当地方言。可是要一个北方人很容易地学会说地道、流利的上海话、广东话,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困难的。汉语方言分歧之巨,是毫无疑问的。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汉字在根本上表意不表音的缘故。</p><p>语言的功能就是交流,“交流”是硬道理;“听”与“说”是两个方面。所以才有必要确立“普通话”的地位。普通话的音韵结构是较为简单的,基本的元音、辅音音素比各种方言都少;音调只有4个(广州话有9个,福州话、上海话的音调都比普通话的多),学起来比较方便。如果你费老大劲,学不会对方的方言,“普通话”无疑是一种中立的、便捷的媒介。</p><p>语言在“强国”问题上的作用不可机械而论。它对国家和民族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是有“反作用力”的,语言的统一,对统一国内市场,方便政令通行无疑具有相当的力量,是使国家强大的催化剂。一种语言,必须在本民族、本国的力量强大以后,才能具备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力量(就是你说的“结果”)。我举英语与法语的例子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现象间是有联系存在的。请你理解,这与你讲的结论并不矛盾。</p>
38#
发表于 2006-7-8 13:0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72-625</i>在2006-7-8 12:40:05的发言:</b><br/><p>上海话怎么了,上海话惹你那里了.怎么说都是几百年积淀下来的底蕴.方言体现各地方人的魅力和智慧</p><p>&nbsp;……</p><p></p></div><p>朋友别激动。大家没有贬低上海话、上海人的意思。而且吴方言的历史积淀绝对不止几百年,而是三四千年的时间。你也别扯得太远了。讨论也是有规则的呀。</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8 13:05:22编辑过]

39#
发表于 2006-7-8 14:2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r_chenlei</i>在2006-7-8 12:59:05的发言:</b><br/><p>chou说得好!产品质量、营销和服务是硬道理!而服务是要注重细节的,最基本的还是与客户的交流。抵触和对立做不成生意。</p><p>orson,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汉语音韵学我也接触过一点。汉语方言差别即使再大,象“外语”一样,但是基本的音韵结构、语言结构(孤立语的结构特性)等等仍然有基本共同之处,所以他们是同一民族的语言。</p><p>但是,你说“如果一个北方人时常听到上海话,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听懂,比起一个乌克兰人学俄语还是要简单很多的”我不敢苟同。</p><p>英国人可以很容易地学会说地道的德语,乌克兰人可以很容易地学会说地道的俄语。我不否认北方人在南方呆上足够长的时间,就能听懂当地方言。可是要一个北方人很容易地学会说地道、流利的上海话、广东话,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困难的。汉语方言分歧之巨,是毫无疑问的。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汉字在根本上表意不表音的缘故。</p><p>语言的功能就是交流,“交流”是硬道理;“听”与“说”是两个方面。所以才有必要确立“普通话”的地位。普通话的音韵结构是较为简单的,基本的元音、辅音音素比各种方言都少;音调只有4个(广州话有9个,福州话、上海话的音调都比普通话的多),学起来比较方便。如果你费老大劲,学不会对方的方言,“普通话”无疑是一种中立的、便捷的媒介。</p><p>语言在“强国”问题上的作用不可机械而论。它对国家和民族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是有“反作用力”的,语言的统一,对统一国内市场,方便政令通行无疑具有相当的力量,是使国家强大的催化剂。一种语言,必须在本民族、本国的力量强大以后,才能具备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力量(就是你说的“结果”)。我举英语与法语的例子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现象间是有联系存在的。请你理解,这与你讲的结论并不矛盾。</p></div><p></p><p>陈兄:<br/>关于汉方言之间和欧洲各种语言之间差别程度的对比我还是不能赞同。</p><p>“英国人可以很容易地学会说地道的德语”,由于德语的语法比英语复杂,德国人学习英语更为容易。但是准确地说是他们容易学会流利的英语,但要说得地道、纯正还是比较难的(当然比我们中国人容易很多)。我没有听过英国人说德语,但我听过很多德国人说英语,那些人都是在学校里学过几年英语,工作中时常使用的。大多数都还带有明显的口音(如把r发为小舌颤音),说起来也不流利。我认为,如果一个北方人像德国人在学校学英语一般地学习某种南方方言,一定可以短时间把这种方言说的非常流利地道。远远超过德国人说英语的地道程度。</p>
40#
发表于 2006-7-8 14:3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关于语言我和陈兄您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觉得您的一些论据和论证不适合。包括英法的对比。不过这是笔坛,就到此为止吧,不再深入了,呵呵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11-2 20:27 , Processed in 0.1609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