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72-6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雕这标记代表什么?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3-11 18:15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手工雕的。
王孙兄是不是对麒麟的看法变化了?
42#
发表于 2008-3-11 19:53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没有,主要是还没到,呵呵。

我买麒麟不是图那个手工味,主要是配色,画风和那个表征。还有,现在单缺一管土相笔了,麒麟再合适不过了,我的从小暑到立秋这一段季夏期的日记就等着这黄麒麟来书写了

另外,自从出掉1931 Toledo,我的Walnut墨水就闲置了,不妥不妥,我非常喜欢这款墨水,同样是褐色系,我喜爱Walnut的程度在Red Black之上。虽同为褐色系,Red Black的红色调非常明显,刺激性较强,我更愿意把其称为棕红色,而Walnut则是偏深褐色,浑厚浓重,非常深沉的感觉,不刺激。因此,Walnut就等着黄麒麟来配了。

总而言之,麒麟一定会入手,时间早晚问题而已。对了,屠狗兄的麒麟到了那么久,还等着拜读大作呢,照片不够的,想看照片网上随便就可以找到一大堆,而且都是专业的甚至带艺术色彩的表现,我们想看的,是屠狗兄对麒麟的独家心得,这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玩笔就讲的这个乐子,对吧

百利金的雕,我想了一下,有手工成份的应该有这么几款---
1931 Toledo,金银雕,龙,凤,协奏曲,狩猎。

除了1931 Toledo外,其他的都有签名。

协奏曲的不同在于上了漆(不过据说有问题

1931 Toledo的不同,除了签名以外,我个人看法,就是“古”今工艺不同。大致分为两点,

一点是材质,1931复刻的是111,遵循那个时代的传统,用的钢胎,而其他几个现代雕都是银胎

另一点就是镀金法,1931和111一样,是用的一种包金法,就是将一层金箔,贴在胎上,然后手工崭捶,使金箔包覆胎体,而现代雕则用的电镀法。

总而言之,1931是钢胎錾贴金箔,而现代雕是银胎电镀金,这就是所谓的最大的不同,其他的雕工,似乎没什么区别,都是先做好模具,然后蚀刻成型,最后手工修饰细节,我认为这些程序,都没什么区别,主要就是胎体和镀金法的不同,不可能全部用手工一刀一刀雕出来的,如果那样,不可能这个价,而且一做就至少上千只,钢笔这种工业产品还要讲究个划一性,纯手工的东西不可能做这么多而出产上这么整齐划一。

由于1931 Toledo的原型111是钢胎,因此在当年的卖价并不算最高端,是比不上金身的112的,毕竟,即使加上那一片薄薄的金箔,在材料成本上和顾客的实际心理感觉上也比不上实金胎。

有一篇外国藏家的文章分析得很详尽,见---
http://www.penexchange.de/english/klassiker/toledo.shtml

顺带说一下,崭贴金箔出来的效果确实和电镀金不一样,原来几支笔在黑暗中,远处昏暗灯光映射下,最具采光效应的就是1931 Toledo了。不过即便这样,也没那么神乎其神,这种工艺以传统工艺的眼光来看,没多少技术含量,现代一样可以做。传统镀金工艺中,最具技术含量的应该是错金,玩刀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工艺,尤以在玉石上错金难度最大,乾隆时期风行一时的痕都斯坦玉器,那个痕玉上就有这个错金工艺,美轮美奂,至今无法完美的复原这项工艺。其次,我想应该算鎏金了,除了工艺技巧外,因为工序里有蒸发水银这一项,所以这个工艺可以说是以制作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换来的,原来做毛主席纪念堂,那里面的字还有水晶棺上的徽章都是鎏金,是交给北京金属工艺品厂做的,在制作中就已经有人汞中毒了,而之后,据说轻则牙齿松动出血,重则五脏器质受损,全部折寿早逝。

现在,金银错做不了,鎏金不敢做,也是可以理解的。1931 Toledo的崭贴金箔工艺复刻传统,也算难能可贵了
43#
发表于 2008-3-11 2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8-3-11 19:53 发表
没有没有,主要是还没到,呵呵。

我买麒麟不是图那个手工味,主要是配色,画风和那个表征。还有,现在单缺一管土相笔了,麒麟再合适不过了,我的从小暑到立秋这一段季夏期的日记就等着这黄麒麟来书写了

另 ...

好文章,拜读了
44#
发表于 2008-3-11 20:49 | 只看该作者
每次读王孙兄大作,颇有一种寓教于乐的感觉——既能学到知识,有颇有乐趣,实乃幸事啊!
在此多谢王孙兄,并对兄的文章强烈支持!
45#
发表于 2008-3-11 20:53 | 只看该作者
诸兄抬爱,愧不敢当。

玩东西,就是一种移情。

论坛方便大家交流,互通有无,是一种乐趣
46#
发表于 2008-3-11 21:00 | 只看该作者
也是拜读了王孙兄的大作后进了一支1931 Toledo,刚在把玩欣赏中,不料兄已经出了.我辈后进之人无论如何也只能望其项背啊.敢问兄出掉1931 Toledo的原因吗?谢谢
47#
发表于 2008-3-11 21:0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有强烈的预感,c兄要去搞一只CP6了。。。
48#
发表于 2008-3-11 2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xchina 于 2008-3-11 21:03 发表
呵呵,我有强烈的预感,c兄要去搞一只CP6了。。。

不再会了,终极目标是万的罗佐伦,也是手工的
49#
发表于 2008-3-11 2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mdl201 于 2008-3-11 21:00 发表
也是拜读了王孙兄的大作后进了一支1931 Toledo,刚在把玩欣赏中,不料兄已经出了.我辈后进之人无论如何也只能望其项背啊.敢问兄出掉1931 Toledo的原因吗?谢谢


呵呵,主要因为不习惯其书写感觉,不是指笔尖,我对这笔的笔尖不是太挑剔,主要是持笔感觉,太小太轻,操纵不是那么自如,笔太大了操控不好,其实笔如果太小了,也不能得心应手,但是很奇怪,派克51我写起来的感觉非常好。

这个笔刚开始感觉还行,但等写了几个星期就会体会出差异了。

我是大笔手(但不是大手,呵呵),适合800这一类的大笔,按外国的说法是Full-sized之类的笔,有一定分量和尺寸。但如果是149,1000之类的Over-sized的笔,这种超大笔,我又不行了。我有个感觉,可能不全面----800不兼容,但习惯用400一类小笔的,很可能可以兼容1000一类的超大笔,原来看猫兄一个帖子分析过其中原由,和笔握有关。像我这种用800感觉好极了的,就是用不惯400和1000,上下不得,只能居中

如果兄买这笔是收藏的,那无所谓,留着,绝对有代表意义。如果是拿来写的,真建议兄写上两三个星期,先看看感觉,能不能适应,是不是小笔手,和手的大小无绝对关系
50#
发表于 2008-3-11 21:35 | 只看该作者
关键还是握位。我400,800都喜欢,用的时候感觉不同。
400必须戴帽,而且要笔身重的型号。所以基本用的是M700toledo。
但从个人握笔习惯来说,其实我最喜欢的是M760。那个重心更靠后,握笔靠后的人很舒服。
但估计很多人会不习惯的。
800的toledo和400写起来对我来说完全一样。但CP6的配重戴帽,我就觉得不适应了。
单笔书写正好,右手写左手把玩笔帽。感觉极佳。
1000还没用过,单就CP61000的评论来看,很多人反映用不了那笔,必须是握笔非常靠后的朋友方可用熟用好。。。
51#
发表于 2008-3-11 21: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lash 于 2008-3-11 21:35 发表
。。。1000还没用过,单就CP61000的评论来看,很多人反映用不了那笔,必须是握笔非常靠后的朋友方可用熟用好。。。 ...


slash兄自己给自己下毒啊。。。
52#
发表于 2008-3-11 21:41 | 只看该作者
嘿嘿。给fxchina兄看出来了。。。。
但我的免疫力强
53#
发表于 2008-3-11 22: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lash 于 2008-3-11 21:35 发表
关键还是握位。我400,800都喜欢,用的时候感觉不同。
400必须戴帽,而且要笔身重的型号。所以基本用的是M700toledo。
但从个人握笔习惯来说,其实我最喜欢的是M760。那个重心更靠后,握笔靠后的人很舒服。
但估计很多 ...


嘿嘿,我的CP6 Charlotte无论戴不戴帽感觉都很好,而且那个细M尖回馈感极佳,写起来有种酥感,非常销魂。看来初恋很重要,Charlotte是我的第一支百利金,就因为各方面极好接近完美的感觉,之后我就入手了一支又一支百利金。现在回顾,如果当初入手的第一支是1931 Toledo,可能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我的第一支万宝龙是那支75周年149,从此,不怎么感冒万宝龙。

第一感觉很重要
54#
发表于 2008-3-11 22:40 | 只看该作者
嘿嘿,王孙兄果然又在放毒cp6啊。。。

55#
发表于 2008-3-11 22: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xchina 于 2008-3-11 22:40 发表
嘿嘿,王孙兄果然又在放毒cp6啊。。。



嘿嘿,小弟运气好,抽了支好签

笔还是要自己亲手试试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很有可能别人都说好的,自己用起来却不是那么个味儿。

还是那句话,别人的意见有参考价值,但最终决定权在自己。

参谋部的意见很重要,要听,但具体该怎么做,统帅来决定。

拿破仑曾说过他的参谋长,作为参谋长,他是一个最称职的参谋长,但却是一个最蹩脚的将军。

张良和韩信,分工不同,汉王拎得清,所以得天下
56#
发表于 2008-3-11 22:53 | 只看该作者
没错,要有自己的主见。
57#
发表于 2008-3-12 07: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8-3-11 21:13 发表


呵呵,主要因为不习惯其书写感觉,不是指笔尖,我对这笔的笔尖不是太挑剔,主要是持笔感觉,太小太轻,操纵不是那么自如,笔太大了操控不好,其实笔如果太小了,也不能得心应手,但是很奇怪,派克51我写起来的感 ...

谢谢了,我主要是收藏的。
58#
发表于 2008-3-12 07:4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笔筒上的金箔会掉下来吗?特别是在使用或把玩过程中。如真的掉下来,那就麻烦了。谢谢
59#
发表于 2008-3-12 08:3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问题我也想听听,不过应该不会的,否则这笔还卖的出去啊?

文章我就不敢献丑了,专等王孙兄的。
60#
发表于 2008-3-12 09:15 | 只看该作者
任何镀层,因为是不同种物质,天长日久,都会脱落。金银是天然具有亲和性的金属,即使是银镀金,也只是比铜镀金等坚持的时间久一点,最后还是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的。

从历史上保留下来的111来看,也都有脱落现象。

当然,这种包金箔的工艺还是会比较耐久的。

就是看最后能不能接受的问题了,任何东西都会有衰亡,这就好像人一样,人年轻时漂亮的,都会老,但有的老得漂亮,老起来的那种美和年轻时的凌厉感不一样,不同的美,有的就惨不忍睹。玩银器,也是这样的,接受银器因使用而产生的痕迹和锈斑,但有的锈漂亮,有的锈因保养的问题就不好看。

我个人比较喜欢银电镀金的衰老美,褪的比较均匀,而且银镀金的褪,的锈,有种别样的风韵。而金箔的片状脱落,会有种破坏感,没有电镀的均匀褪色的那种均匀感。包金箔比电镀的优势在于耐久,但一旦要是有脱落现象,就没有电镀褪的好看了,会有破坏性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08-3-12 09:54 编辑 ]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11-4 20:34 , Processed in 0.0646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