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研究透彻。
但是对于人物理解得到位这一点,我不敢苟同。
三重免冠和耶稣五伤这些元素作为天主教会的基本意象,并不局限于Julius II.
这个设计尽管寓意深厚,大可用于纪念任何一位教皇。而教皇Patron也是比比皆是。
而Julius II作为Early/High Renaissance最重要的Patron这一点,在这个设计里没有体现。
High Renaissance的新古典主义元素丝毫没有运用于此设计中,也没有与Michangelo, Raphel等被赞助的艺术家产生任何联系。Julius II赞助的Creation of Man in Sistin Chapel和School Of Athens in Papal Library都是很好的设计灵感,但都没有运用在这款笔中。
所以,我觉得人物角色的理解方面大有提升空间。
兄所言极是,三重冕等元素可以拿来纪念一众教皇。唯独要体现Julius II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众赞助人的表表者,其相关的文艺复兴美术元素却在笔款构成中欠奉。这不能不说是缺失。但是兄也知道,该时期绘画上的成就大,建筑和雕刻则稍逊之。虽说罗马的圣伯多禄大殿与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座堂是当时教皇国在该时期的建筑双姝,但如若贸然将建筑元素与三重冕相结合则可能有损教皇的“圣洁”(三重冕的三层皇冠,象征教皇之训诲、圣化、治理三项神权),且教廷实力犹存,自当三思而为。两相折冲,只能是将代表教皇权威的仪轨与元素相糅合,再套上Julius II这位名符其实的“Patronage of the arts”的名义来面世了。
就文艺复兴建筑方面,Julius II时期不乏佳作,只是大多不是Julius赞助
同期杰出的建筑作品有St Andrea in Mantua,Arena Chapel in Padua, Florence Cathedral等等。
雕塑有David by Donatello, David by Michelangelo, St Mark by Donatello等等。
虽说不是Julius赞助的作品,也都是宗教题材的绝世名作。
Julius II赞助的最高成就没过St. Peter's。最为教皇的圣座,St. Peter's的可用度是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