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0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706
- 帖子
- 精华
|
看过知堂回想录,惊讶于曾一度引领新文学的周作人先生在发表作品前竟常常会先由鲁迅校改之后才可刊印.
民初旧派人物常讽新派人物推崇白话,乃不善文言之故.而鲁迅先生文言之作<中国小说史略>令詈者无言以对.
周氏兄弟于清末合译之<域外小说史>,不仅通篇文言,更是深切地关注着东欧等与我国命运相仿佛的被压迫被损害之民族.
从<知录>中,更能感受到鲁迅先生金刚怒目面对群小而不惧,嫉恶如仇的性格从少时便可窥测.
鲁迅先生的声誉岂是因为某政治势利的极力鼓吹而日隆?鄙人以为此般媚举不仅玷污了周树人先生的羽翼.反而使尙未了解鲁迅先生的人"恶屋及屋".
秦汉古文未免堂奥,唐宋文言离今亦遐.独独民国文风继往开来.时人前承古文之简练,后绍西文之敷衍.虽不为今人所嗜,而其真价值愈久愈永恒.
至于文豪系列之鲁迅,若能凸显鲁迅先生之真风貌,自然可令拥趸趋之若鹜.
若仅为敛财之故,即便冠名鲁迅,闻者寥寥亦是未卜可知,徒费心机罢了. |
|